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明亮专利>正文

酸痛拍敲痧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52541 阅读:4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酸痛拍敲痧棒,其由50支一组或66支组、长度为半米左右细竹条组成,排列方式以中间朝两面堆叠而成,在中间两端或集成束后的四端角各少一支,形成二条或四条导气通道,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成束敲击时更有弹性,受敲击酸痛处的空气顺导气通道流出,不会产生被打感觉,且周面为六角状平面接触性较好;细竹条组一端以胶布缠固,尾端以一束套固定后,用热缩套再束住,防止其脱开,另端以一集束套套住,打开集束套细竹条散开,能握持握把部拍打酸痛部位,促进血气循环。(*该技术在200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拍痧器,特别是涉及一种由多支细竹条捆束而成的酸痛拍敲痧棒。在现代工商业社会繁忙的日常工作生活中,常常会发生因工作上的需要而必须长时间的保持坐姿或站姿,时日久后,容易导致腰部、肩膀、两脚腿肌、颈部等产生各种不同的毛病,更有甚者还有长出骨刺的,有时严重者还得打针、吃药,人们受制于上述疾病困扰者不计其数。于是针对解除酸痛与疲劳,出现有许多按摩器材,如电动、手动按摩器材,其长短不一,用途不一,但都应运而生,大部份都要用电,没电则无法使用,从而浪费能源。上述接摩器材利用振动能或热能仅能解除肌肉表层的酸痛,但对一些较深层的血滞情形则无法解决。有鉴于此,本设计人运用中国古老的刮痧、拍痧、敲痧的原理,努力创设出本技术。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而提供一种酸痛拍敲痧棒,使其利用传统的医学原理,制造出具有按摩功能的拍痧与敲痧的酸痛拍敲痧棒;其将一把细竹条一端利用胶布与热缩套捆束成握把部,并同时固定住特定排列的细竹条,且每条经过精挑细选过的直细竹条在捆束前都先经浸泡樟脑油处理,使其具有防虫、防蛀、防腐的功用,在使用时可以自然的散发出淡淡的刺激香味,达到醒脑的功用。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酸痛拍敲痧棒,使其以50支或66支、长半米左右的细竹条组成,排列方式以中间6支或10支朝两面堆叠而成,形成每边四支的六边状,且集成束后的中间两端处或其四端角各减少一支,以形成二条或四条的导气通道,使本技术在成束敲击时更有弹性,让敲击酸痛部位的空气顺导气通道流出,不产生被敲打的感觉,且握持棒敲打的周面为平面,接触面大而广,不会造成意外的伤害。本技术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酸痛拍敲痧棒,使其既有不同支数,以适用不同体型如高、矮、胖、瘦等的人,也区别为专业或非专业使用,更能适用于人体上不同部位的敲击与拍打,特别是适用于轻轻拍打,当把手的另一端以集束套固定时,为敲打状态,以整束细竹条提供重度敲打按摩,当把手另一端去除集束套时,细竹条以竹子的弹性自然散开,形成更大的拍打面,可提供轻度的拍打按摩,因整束细竹条的弹性较高,产生减轻疼痛的效果较集中、较快、较好,反之散开时则弹性较低,拍打时较不痛,但减轻疼痛的效果也较分散、面积广、较慢、较差,然而人体有些部位却必定要利用该种拍打才能实施奏效,从而本技术更有其广泛使用的功效。本技术的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酸痛拍敲痧棒,其特征在于其由一集束套、一细竹条组、一热缩套及一束套所组成,其中,一定数目适合长度的细竹条排列成六角状,在集成束的中间两端部各少一支,形成二条敲打时的导气通道;细竹条组其一端以胶与胶布缠固为一体,再在尾端设有一束套固定,以热缩套再束位,形成防止细竹条组脱开的握把部,各细竹条另一端设有一集束套套住;其能握持握把部进行敲打;在打开集束套散开细竹条组时,能握持握把部拍打酸痛部位,促进血气循环。本技术的目的还可由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前述的酸痛拍敲痧棒,其中所述的细竹条其数目为50支为一组,长度超过50厘米长,在细竹条组的每边各设有四支细竹条。本技术的目的还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酸痛拍敲痧棒,其特征在于其由一集束套、一细竹条组、一热缩套及一束套所组成,其中,一定数目适合长度的细竹条排列成六角状,在集成束的前后四角落部各少一支,形成四条敲打时的导气通道;细竹条组其一端以胶与胶布缠固为一体,再在尾端设有一束套固定,以热缩套再束住,形成防止细竹条组脱开的握把部,各细竹条另一端设有一集束套套住;其能握持握把部进行敲打;在打开集束套散开细竹条组时,能握持握把部拍打酸痛部位,促进血气循环。本技术的目的还可由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前述的酸痛拍敲痧棒,其中所述的细竹条其数目为66支为一组,长度超过50厘米长,在细竹条组的每边各设有四支细竹条。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积极效果。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技术酸痛拍敲痧棒,其由50支一组或66支一组、长度为半米左右的细竹条组成,排列方式为以中间朝两面堆叠而成,在中间两端或集成束后的四端角各少一支,形成二条或四条的导气通道,使本技术在成束敲击时更有弹性,受敲击酸痛处的空气顺着导气通道流出,不产生被打的感觉,且周面为六角状平面,接触性较好;细竹条组其一端以胶布缠固,在尾端以一束套固定后,利用热缩套再束住,防止其脱开,另一端以一集束套套住,打开集束套,细竹条散开,能握持握把部拍打酸痛部位,促进血气循环。由以上技术方案及容后所述实施例可知,本技术具有以下的优点(1)可消除肌肉酸痛;(2)可消除麻痹;(3)可促进血液循环;(4)可当紧急医疗器材;(5)可当运动器材,因本技术在使用时是由使用者自行挥动使用,所以在无形中使用者也可以增加锻练的机会,或者可配合使用者在运动中使用;(6)不用借他人之手而可自己使用,采用自助式时其长度要较长;(7)绝无任何医药上的副作用;(8)能作为随身或随车的防抢棒,供抵挡自我保护,因本技术是竹子做成的棒子,富有弹性,而且剖面不同,不易被刀砍断,具有以柔克刚的功用;(9)若是腹部肥大的人,围绕着腹部突出的部份敲打,具有促进蠕动的功效,利用震痧的原理,把腹中脂肪打脱以排除,产生局部减肥的功效。综上所述,本技术酸痛拍敲痧棒利用传统的医学原理,制造出具有按摩功能的拍痧与敲痧的酸痛拍敲痧棒;其将一把细竹条一端利用胶布与热缩套捆束成握把部,并同时固定住特定排列的细竹条,且每条经过精挑细选过的直细竹条在捆束前都先经浸泡樟脑油处理,使其具有防虫、防蛀、防腐的功用,在使用时可以自然的散发出淡淡的刺激香味,达到醒脑的功用;其以50支或66支、长半米左右的细竹条组成,排列方式以中间6支或10支朝两面堆叠而成,形成每边四支的六边状,且集成束后的中间两端处或其四端角各减少一支,以形成二条或四条的导气通道,使本技术在成束敲击时更有弹性,让敲击酸痛部位的空气顺导气通道流出,不会产生被敲打的感觉,且握持棒敲打的周面为平面,接触面大而广,不会造成意外的伤害;其既有不同支数,可适用不同体型如高、矮、胖、瘦等的人,也可区别为专业或非专业使用,更能适用于人体上不同部位的敲击与拍打,特别是适用于轻轻拍打,当把手的另一端以集束套固定时,为敲打状态,以整束细竹条提供重度敲打按摩,当把手另一端去除集束套时,细竹条以竹子的弹性自然散开,形成更大的拍打面,可提供轻度的拍打按摩,因整束细竹条的弹性较高,产生减轻疼痛的效果较集中、较快、较好,反之散开时则弹性较低,拍打时较不痛,但减轻疼痛的效果也较分散、面积广、较慢、较差,然而人体有些部位却必定要利用该种拍打才能实施奏效,而本技术却恰好提供了该种拍打效能,从而使其更具有广泛使用的功效,诚为一实用进步的设计,又本技术未见有相同或近似的产品公开于市,确为一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及实用性的新设计。本技术的具体结构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分解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显示敲打状态的组合立体图。图3为本技术显示拍打状态的立体实施图。图4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无集束套时的俯视图。图5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无集束套时的俯视图。请参阅图1、图2所示,本技术酸痛拍敲痧棒,其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酸痛拍敲痧棒,其特征在于:其由一集束套、一细竹条组、一热缩套及一束套所组成,其中,一定数目适合长度的细竹条排列成六角状,在集成束的中间两端部各少一支,形成二条敲打时的导气通道;细竹条组其一端以胶与胶布缠固为一体,再在尾端设有一束套固定,以热缩套再束住,形成防止细竹条组脱开的握把部,各细竹条另一端设有一集束套套住。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明亮
申请(专利权)人:黄明亮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