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潘超凡专利>正文

滚轮按摩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52045 阅读:1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滚轮按摩器,包括支架和滚轮,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杠杆形施力把,单个薄滚轮通过支架固定在杠杆形施力把上。所述滚轮的轴线与杠杆形施力把中心线相垂直或平行。在杠杆形施力把上安装有渗液装置,渗液装置由渗液器和设置在杠杆形施力把内的储液腔组成,渗液器的进液管与储液腔相连通,渗液器的渗液间隙设置在滚轮的上方。在渗液器的渗液间隙和滚轮之间设置有与滚轮轻压的集液体。采用上述结构的滚轮按摩器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效果好、能达身体各个部位及肌隙骨隙、轻易准确到位省力、利他助,更利于自助等优点;是目前较为理想的滚轮按摩装置。(*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保健、治疗按摩的器械,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利用滚轮施行按摩的滚轮按摩器
技术介绍
保健按摩疗法从前是没有工具的,完全采用徒手按摩;目前保健按摩疗法大多仍是以费力的徒手按摩为主,也就是说其特色是徒手。在徒手保健按摩的过程中,按压、滚摩是其核心内容。该疗法不仅能治疗头、颈、肩、腰、腿等劳损性疾病和恢复人体肌肉的疲劳,而且也是人们日常治病、保健的常用方法。传统的按压法是以指力直接按压患处结硬了的肌筋膜,是很难到位和很费力的;滚摩法是以按摩者的手掌、小鱼际部合力圆面来回滚动,其实质为圆面按摩,除了耗费按摩者大量的体力外,还有以下之不足1、连续在180度范围内滚动的移动位置有限,无法针对结取聚了的肌筋膜进行快速、长程、追筋逐膜地按压;2、传统滚摩法中,局部滚动的接触面积大,压强难以增大,无法滚压稍深层点、线、块结聚了的肌筋膜和骨隙、内隙;因此按压法中,即使是费力按压,也难以滚按结合,结聚了的肌筋膜难以松懈;3、由于传统按压、滚摩法较费力气,按摩者难以长时间进行操作;4、用掌、小鱼际部合力来回圆面滚动,按摩者无法出现追筋逐膜地滚压,松懈结聚了的肌筋膜效果较差,经气复通较慢或不完全。总的来说,在传统按摩中,滚摩时难保证足够的压强,难找到准确的位置,按压时难以移动,即使费大力气,也难得高效的治疗效果。近年来,虽然出现了一些按摩的辅助器材,它仅能起辅作用,不能起主体作用,且按摩者使用既不方便,又不省力气,治疗时也难以起到快速、高效、可控等作用。如申请号为CN89202089,申请日为1989年2月28日,专利技术名称为自动滚轮按摩器,该按摩器的滚轮是滚珠轴承轮。其结构由两个或多个滚珠轴承轮结合为一体的上下呈凹形的滚珠轴承双轮或多轮,轮轴与滚珠环固死,延长轴的两端,套上圆形的手柄组成。所以,它只利于他助、不利于自助;使用了滚珠,必滑动太快,使压点受压时间和强度难于控制。此结构必然使其支点性、滚动性、右控制、灵活性、按压性反而达不到要求;由于它使用了双轮或多轮组合就无法出现辩证的准确目标,造成其辩证滚压时的针对性不强,难以实现沿点、线、块结聚了的肌筋膜进行追逐膜的滚压,松解肌筋膜,疏通阻塞了的经气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面所述之不足而提供的一种结构简单、能较好地达到追筋逐膜的目的,且使用方便的滚轮按摩器。本技术为了达到上述目的而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该滚轮按摩器包括滚轮和连接滚轮的支架及杠杆形施力把,单个滚轮通过支架安装在有藏半轮间隙的杠杆形施力把上。所述杠杆形施力把一般是圆的,按不同的要求也可以是其他形状;所述滚轮内轴线可以与杠杆形施力把中心线相垂直、平行或其他夹角。所述杠杆形施力把内设有渗透液装置,该渗透装置,由在杠杆形施力把内储液腔、集液体、渗液间隙组成;渗液器的进液管有螺丝封启与储液腔相连通,渗液器的渗液间隙设置在储液腔的底面,正对滚轮的上方,渗液间隙的集液体,也可以是毛刷或海绵类物体和滚轮正好轻压,使轮体经常沾有松解液,该渗液也可以由按压药霜,按压后药膏等装置代替。本技术采用上述结构所能达到的技术效果是 1、结构简单。单个薄滚轮作支点,通过支架安装在杠杆形施力把上,杠杆形施力把可以用坚木、塑料、人造玛瑙、不锈钢等材料制造。材料易得,工艺简单,产品高雅、时尚。2、使用效果好。使用单个滚轮就能达到快速松解点、线、块结聚了肌筋膜。疏通已经堵塞了的源气,以消除疾患的目的。3、能达肌隙骨隙。用薄压轮做压原肌支点,它的支点性、滚动性、可控性,灵活性更能体现。容易按压到肌隙骨隙。4、能达身体各个部位。将滚轮安装在不同长度的杠杆形施力杆的不同位置上,不同方位上,组成不同组件,用自助方法就能按摩到自己身体上各个部位。5、轻易准确寻得结聚点。按摩前首先选取适合的组件,用手掌握着滚轮按摩器的杠杆形施力把,推动滚轮在肌肤上来回滚动,就可感受到点、线、块结聚了的肌筋膜,对该部位进行适度按、滚压、肌筋膜就会快速松解、经气随之复通。6、准确到位、省力、可控。该器械的杠杆形施力把有较长的可选择力臂,与其滚轮作支点的特点结合,按摩者就可以轻松把肩臂的力量传递给滚轮,同时控制施给被按摩者的时间、压强、作用力的方向和深度,无须使用大量指力去按压、腕力去推滚,就能达到准确到位、省力,可控的目的。7、本技术可设置有松解液润轮,其上可安装有渗液装置,按摩时有松解液渗润滚轮,裸肤按摩时可加强效果。8、当不加装渗液装置时,本技术还可无须裸肤按摩。松解液可以手涂于肌肤上。也可以不用松解液直接按压裸肤或穿上衣服。更适合于在寒冷天气、郊野、办公室等公众场所里使用。9、有快速松解的作用。在杠杆形施力把上使用了单个薄滚轮做支点的结构。使按摩者可以用较小的压力产生较大的可控压强。由于此滚轮切点作用于结聚了的肌肉、肌筋膜、肌隙、骨隙有使之快速松解的作用,这样就能超越了传统按摩的圆面“滚法”,从而得到省力、准确、轻松、快速、高效、灵活、可控的治疗效果,大大地减轻从业人员的劳动强度。为按摩行业开拓出一片新天地。10、利他助,更利于自助。本技术由双手操作和单手操作的器件组合,单手操作器件他助时方便、省力、高效。它也是身体部分位置自助好帮手;双手操做器件全程供自助人士而设,对肩、股、手足按摩可算是得心应手。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图2、图3为本技术多个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4为渗液装置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图5-图8为本技术多个组件的实物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8所示,本技术的滚轮按摩器包括支架1、轴2、滚轮3和杠杆形施力把4,杠杆形施力把4也可以是板状的,杠杆形施力把4可长可短,单个可动薄滚轮3安装在支架1上,将半轮3插入杠杆形施力把的藏轮间隙,支架再固定在杠杆形施力把上的中部或者其它合适位置,滚轮3的轴线可与杠杆形施力把4相垂直,也可以与杠杆形施力把4相平行或其它方向。如图4,在杠杆形施力把4上还安装有渗液装置,该渗液装置由渗液器8和设置在杠杆形施力把4内的储液腔6组成,渗液器8的进液管7与储液腔6相连通,渗液器8的渗液间隙设置在滚轮的上方,在渗液器8的渗液间隙和滚轮3之间设置有与滚轮3轻压的毛刷或海绵类物体作集液球,该渗液器8也可以由按压药霜、按压药膏等代替。将不同长度、不同形状如圆杆、块、椭球形或其它形状的杠杆形施力把,与不同大小、不同厚度、不同方向的滚轮相互搭配,可制成多个不同组件,以供按压身体的各个不同部位使用。使用时,按摩者首先选取适合的组件,用手掌握着滚轮按摩器的杠杆形施力把,推动滚轮在患处肌肤上来回滚动,通过滚轮按摩器的滚轮在患处肌肤上来回滚动,必能发现肌肉里的高低位和点、线、块结聚了的肌筋膜、肌隙、骨隙,这些位置就是肌肉、肌筋膜的劳损变硬病变的位置,滚动到该处时按摩者对杠杆形施力把稍加压力,通过支点轮的切点接触和追筋逐膜地滚压就能使硬结的肌筋膜快速松解,以起到疏通经气、清除病变的作用。肌肉的辅助装置(筋膜、滑膜囊、腱)是由结缔组织构成的,在过劳状态下,肌肉的辅助装置容易劳损发生病变。使之变硬、失去弹性,失去正常的生理功能,当肌筋膜松解、变软时,其生理机能得以顺利发挥,经气就能顺利通过,病变可望消除。人们书法时是靠经气来维持的,经气不畅、字体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滚轮按摩器,包括支架和滚轮,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杠杆形施力把,单个薄滚轮通过支架固定在杠杆形施力把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超凡
申请(专利权)人:潘超凡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