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蜡座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506460 阅读:1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蜡座夹,包括左夹体与右夹体,所述左夹体与右夹体包括夹头、夹臂及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蜡座夹是由左夹体与右夹体通过铆钉铰接而成的钳状结构,所述左夹体与右夹体的夹头为弧形金属片,所述夹头合拢时形成蜡座的夹持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金属丝制成,结构简单、制作方便,且成本较低,同时将夹头设计为弧形片状,夹臂的前部设计为弯曲状,与蜡座或者蜡烛杯体的外形相称,使得受力均衡,可以轻松稳定地夹持杯体,避免了用手拿时烫伤的发生。(*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夹具,具体是一种用于夹蜡烛杯的蜡座夹
技术介绍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用到蜡烛,蜡烛不仅可以用来照明,而且也是一种工艺品, 现在有各种式样的工艺蜡烛,在烛光晚餐、婚庆典礼等场合,工艺蜡烛能制造一种浪漫的气氛,给喜庆增添色彩,但是蜡烛燃烧完时需要更换,有时还需要移动,一般人们都是手进行, 没有专门的工具,因此用手拿烛杯时会烫伤,所以很需要有一种专门用于夹持烛杯体的工具,与工艺蜡烛配套使用,来满足市场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的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蜡座夹,可以轻松稳定地夹持蜡烛的蜡座或者杯体,且制作方便、成本较低。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蜡座夹,包括左夹体与右夹体,所述左夹体与右夹体包括夹头、夹臂及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蜡座夹是由左夹体与右夹体通过铆钉铰接而成的钳状结构,所述左夹体与右夹体的夹头为弧形金属片,所述夹头合拢时形成蜡座的夹持部。作为改进,所述左夹体与右夹体的夹臂与手柄采用金属丝一体成型,所述手柄为金属丝的后端弯折成型的指环孔,所述夹臂的前部呈向外弯折一定弧度再向内弯折的弯曲状。再改进,所述夹头为两片弧形的金属片,分别对称焊接在夹臂的头部内侧。最后,所述左夹体与右夹体的夹臂的后部压制成一扁平状的连接部,分别设有轴孔,通过铆钉将左夹体与右夹体相铰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技术采用金属丝制成,结构简单、制作方便,且成本较低,同时将夹头设计为弧形片状,夹臂的前部设计为弯曲状,与蜡座或者杯体的外形相称,使得受力均衡,可以轻松稳定地夹持蜡座,避免了用手拿时烫伤的发生,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分解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所示,一种蜡座夹,包括左夹体1与右夹体2,所述左夹体1与右夹体2包括夹头11、夹臂12及手柄13,所述左夹体1与右夹体2的夹臂12与手柄13采用金属丝一体成型,所述手柄13为金属丝的后端弯折成型的指环孔,所述夹臂12的前部呈向外弯折一定弧度再向内弯折的弯曲状结构,便于夹持时用力均衡;所述夹头11为两片弧形的金属片,分别对称焊接在夹臂12的头部内侧,与烛杯的外形相称,所述夹头11合拢时形成杯体的夹持部;所述左夹体1与右夹体2的夹臂12的后部压制成一扁平状的连接部14,分别设有轴孔 15、21,通过铆钉3将左夹体1与右夹体2相铰接形成钳状结构。 使用时,只要手握蜡座夹手柄13的指环孔,就可以将蜡座或者烛杯轻松地夹持进行移动,避免了用手拿时烫伤的发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蜡座夹,包括左夹体与右夹体,所述左夹体与右夹体包括夹头、夹臂及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蜡座夹是由左夹体与右夹体通过铆钉铰接而成的钳状结构,所述左夹体与右夹体的夹头为弧形金属片,所述夹头合拢时形成蜡座的夹持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蜡座夹,包括左夹体与右夹体,所述左夹体与右夹体包括夹头、夹臂及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蜡座夹是由左夹体与右夹体通过铆钉铰接而成的钳状结构,所述左夹体与右夹体的夹头为弧形金属片,所述夹头合拢时形成蜡座的夹持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蜡座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夹体与右夹体的夹臂与手柄采用金属丝一体成型,所述手柄为金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建新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旷世智源工艺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