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幼儿数学学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505483 阅读:2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5-06 22: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幼儿数学学具,包括棋子和棋盒,所述棋盒的顶部为学习版面,其上设有若干用于摆放所述棋子的孔位;所述棋子的顶部为图案面;所述棋子呈圆柱形,其顶部具有一内凹部,所述内凹部中粘贴图片形成图案面。该产品可使幼儿对抽象的数学知识点的理解从具体形象思维入手,用带图案的棋子摆出认知内容,让幼儿直接、具体、形象的理解数概念、感知数量关系,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幼儿教学用具,特别是涉及一种适于幼儿使用的数学教学用具。
技术介绍
目前大多数幼儿园为幼儿配备的数学知识点学习的辅助学具,多以平面纸质学具为主,致使部分知识点的揭示对幼儿来说不够直观,幼儿很难真正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很难掌握数量关系。另外,平面的纸质学具不宜保管,易破损、一次使用后很难恢复原样,重复利用率低。如通过多次购买来实现重复利用,所花费的成本又太高,同时会使幼儿对纸质学具的操作兴趣大幅度降低。因此,如何设计一种适于幼儿使用的数学教学用具,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幼儿数学学具。该产品可使幼儿对抽象的数学知识点的理解从具体形象思维入手,用带图案的棋子摆出认知内容,让幼儿直接、具体、形象的理解数概念、感知数量关系。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幼儿数学学具,包括棋子和棋盒,所述棋盒的顶部为学习版面,其上设有若干用于摆放所述棋子的孔位;所述棋子的顶部为图案面。优选地,所述棋盒包括外盒体以及用于收纳所述棋子的内盒体;所述学习版面和孔位位于所述外盒体的顶部。优选地,所述内盒体嵌套于所述外盒体中并且与所述外盒体滑动配合。优选地,所述内盒体的内部由隔板分成若干容纳所述棋子的区域。优选地,所述棋盒包括盒体和盒盖;所述学习版面和孔位设于所述盒盖上。优选地,所述棋子呈圆柱形,其顶部具有一内凹部,所述内凹部中粘贴图片形成所述图案面。优选地,所述棋子上半部分的直径小于下半部分的直径,其台阶处设有一圈环形边沿,各所述孔位的直径小于所述环形边沿的直径。优选地,所述棋子具有开口向下的内腔,所述内腔下半部分的直径大于所述棋子上半部分的直径。优选地,所述棋子在横截面上呈椭圆形、三角形或多边形。优选地,所述孔位在所述学习版面上以矩形阵列的方式均匀分布。本技术所提供的幼儿数学学具是一种符合学前儿童认知规律的且趣味性较强的立体学具,幼儿通过人手一份的操作学具,可将抽象、枯燥的数学知识点的学习转变成形象化、趣味化的数学学习,真正的改变幼儿的“要我学”为“我要学”,从而最大程度地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幼儿对整个幼儿园阶段192个数学知识点的学习,大部分都能通过既是幼儿学具、又是幼儿玩具的本产品来实现,幼儿在学习每一个知识点时,都要先操作该学具,对知识点真正理解、掌握之后再做练习题,真正实现了“做中学”,确立了幼儿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提供幼儿数学学具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所示棋子的立体示意图;图3为图1中所示棋子的纵截面示意图;图4为多个棋子垒成一柱棋子的结构示意图。图1至图4中:1.外盒体2.内盒体3.棋子1-1.学习版面1-2.孔位3-1.上半部分3-2.下半部分3-3.环形边沿3-4.内腔4.图片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核心是提供一种幼儿数学学具。该产品可使幼儿对抽象的数学知识点的理解从具体形象思维入手,用带图案的棋子摆出认知内容,让幼儿直接、具体、形象的理解数概念、感知数量关系。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文中的“上、下、前、后”等表示方位的用语是基于附图的位置关系,是为了便于描述,不应将其理解为对保护范围的绝对限定。请参考图1,图1为本技术所提供幼儿数学学具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本技术所提供的幼儿数学学具,主要由外盒体1、用于收纳棋子的内盒体2以及棋子3组成。外盒体1呈扁平的正方形,其中一个侧面留有开口,另外三个侧面封闭,外盒体1顶部为学习版面1-1,其上设有若干用于摆放棋子3的孔位1-2,这些孔位1-2在外盒体顶部以矩形阵列的方式均匀分布,横向十排、纵向十列,共计一百个孔位。上述学习版面可分为三种:计数板、数位板、数字表。计数板面可进行数、量、形状、分类、排序、比较、对应、自编应用题等知识点的学习。数位板面可进行十以内加法、十以内减法、进位加法、退位减法、多位数加减法等知识点的学习。数字表版面可进行唱数、手口一致点数、正数、倒数、接数、单双数、相邻数、找规律等知识点的学习。内盒体2嵌套于外盒体1中并且与外盒体1滑动配合,形成类似于抽屉的推拉结构,内盒体2可推入外盒体1中或者从外盒体1中拉出,其内部由隔板分成四个容纳棋子的区域。当然,上述棋盒的具体形状和配合方式仅是一种优选方案,其具体结构并不局限-->于此,在此基础上可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具有针对性的调整,从而得到其它同样能够实现本技术目的的棋盒。例如棋盒可以包括盒体和盒盖,盒盖与盒体上的插槽相配合,能够从一侧抽出或推入,所述学习版面和孔位设于所述盒盖上,或者,为了提高盒体的利用率,在盒体的底部也设置学习版面和孔位等等。由于可能实现的方式较多,为节约篇幅,本文就不再一一举例说明。请参考图2、图3、图4,图2为图1中所示棋子的立体示意图;图3为图1中所示棋子的纵截面示意图;图4为多个棋子垒成一柱棋子的结构示意图。棋子3呈圆柱形,其上半部分3-1的直径小于下半部分3-2的直径,台阶处设有一圈环形边沿3-3,孔位1-2的直径小于环形边沿3-3的直径,当棋子放入孔位1-2时,在环形边沿3-3的限位作用下,棋子3的下半部分3-2进入外盒体1内部,上半部分3-1位于外盒体1外部。棋子3为空心结构,具有开口向下的内腔3-4,其内腔下半部分的直径大于棋子上半部分3-1的直径。如此,棋子3可以依次叠置并嵌套在一起,然后一柱一柱地放置于内盒体2中,有利于节省空间和整理存放。这里,共设有一百五十颗棋子,十颗为一柱、共十五柱。棋子3顶部具有一深约2mm的内凹部,内凹部中粘贴图片4形成图案面,棋子图案面的图案可包含植物、动物、交通工具、数字、符号等,教师可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将目标知识点置于一个情景故事里来教学。由于学具是人手一套,每位幼儿都能通过此操作学具快速的融入到情景里面去,真正的实现趣味教学、情景教学。同理,上述棋子3的具体形状仅是一种优选方案,其具体结构并不局限于此,在此基础上可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具有针对性的调整,从而得到其它同样能够实现本技术目的的棋子,例如棋子在横截面上呈椭圆形、三角形或多边形等等。为增加学具对幼儿的吸引力,外盒体1、内盒体2和棋子3可具有不同的颜色,颜色面涵盖红、黄、蓝、绿、黑、白六种颜色,可以让幼儿认识这六种颜色。此外,针对幼儿好动的天性,上述外盒体1、内盒体2和棋子3、可采用塑料材料制造,以达到耐破损、重复利用的目的。本技术所提供学具就本身知识点的涵盖量、各版面设计的科学性、棋子图案面的创意、选择这几方面来说,都是其它数学课程的学具所不能比拟的,从幼儿园反馈回来的大量的试验信息都证实了这一点。教师可以通过学具演练操作法、游戏法、演示指导法、个别指导法、比较法、启发探索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幼儿通过操作学具可锻炼手、口、眼、脑的同步动作。同时,幼儿的注意力、倾听能力、分析、判断力,尤其在创造力方面得到了大量的训练。课堂上,教师还可以适当要求幼儿用完整的语言来表述棋子的摆放位置、过程,从而达到对幼儿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训练的目的。通过学具的操作,能帮助幼儿建立表象,使幼儿成功实现由形象思维到表象思维的过渡,在幼儿思维水平的第二次飞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幼儿数学学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棋子和棋盒,所述棋盒的顶部为学习版面,其上设有若干用于摆放所述棋子的孔位;所述棋子的顶部为图案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幼儿数学学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棋子和棋盒,所述棋盒的顶部为学习版面,其上设有若干用于摆放所述棋子的孔位;所述棋子的顶部为图案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幼儿数学学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棋盒包括外盒体以及用于收纳所述棋子的内盒体;所述学习版面和孔位位于所述外盒体的顶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幼儿数学学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盒体嵌套于所述外盒体中并且与所述外盒体滑动配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幼儿数学学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盒体的内部由隔板分成若干容纳所述棋子的区域。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幼儿数学学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棋盒包括盒体和盒盖;所述学习版面和孔位设于所述盒盖上。6.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翊嘉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京师天成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