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快速进针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49848 阅读:2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针灸快速进针器,它有一个长方形的针盒1,在针盒1内有内芯10,其中压针片2、送针片4、撞针6、按钮杆9和自动爪8位于内芯10上。使用时,将针盒1中的出针口19对准人体的穴位,并压紧,按下按钮杆9,毫针便快速进入人体穴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用方便,进针时无痛感,彻底解决了传统针灸进针时,因病人精神紧张不予配合的问题。(*该技术在200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特别是一种针灸快速进针器,以代替传统的中医针灸用手扎针的方法。针灸疗法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数千年来,传统针灸扎针的方法,一直沿用手指捻转进针,这种方法消毒不严,不易掌握,初学者在进针时,因手法不熟,病人痛苦较大,致使有的病人精神紧张,拒绝扎针,有的甚至发生弯针,晕外等情况,导致病人和医生不能很好地合作,影响了针灸的疗效和针灸的推广,特别影响了针灸在国际上的推广和应用。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传统针灸扎针方法所存在的上述问题,根据祖国医学的传统理论和现代解剖生理学知识,结合机械原理,设计一种针灸快速进针器,使针灸进针的操作不依赖于操作者的技巧和熟练程度。本技术的原理和订书机的原理相似。它采用一个长方形的针盒1,针盒1的一端边缘有一出针口19,在针盒1内有一内芯10,该内内芯10将针盒1的左半部分为上、下两部分,在内芯10的下表面上用销轴12绞接着压针片2,销轴12中装有压针簧3,压针片2在压针簧3的作用下将毫针压紧在内芯10的下表面上,在内芯10上横向开有一滑槽13,送针片4通过滑块14装在滑槽13中,送针片4与压针片2位于内芯10的同一面上,在内芯10的另一面有一个送针簧5,它固定在短轴15上并与滑块14相联。送针片4在送针簧5的作用下,将位于内芯10下表面的毫针朝出针口19一边推紧。撞针6套在位于针盒1右半部两个支座16的孔中,并与针盒1中出针口位于同一直线上。按钮杆9套在位于针盒1右半部两个支座17的孔中,支座17位于针盒1内与支座16相对的另一边,两个挡块分别固联在撞针6和按钮杆9上,在挡块18与右边支座16之间的撞针6上套有一个弹簧11,在挡块18与左边支座17之间的按钮杆9上套有一个弹簧11,在撞针6与按钮杆9之间的针盒壁上装有一个中心轴7,在中心轴7上套有一个有两个爪的自动爪8,该自动爪8可控制两个挡块18。使用时,将进针口对准人身体上的穴位,用姆指按下按钮杆9,这时按钮杆9上的挡块18通过自动爪8将撞针6提起,并使套在撞针上的弹簧压紧,继续按下按钮杆9到自动爪8脱离撞针6上的挡块18时,撞针6在弹簧的作用下撞击针盒中的毫针,使毫针通过进针口迅速扎入人的穴位中,同时,按钮杆9在弹簧作用下恢复到原来的位置。本技术彻底解决了传统针灸用手指捻转进针的不足,它进针快,进针压力大约有500-1000克,能将毫针迅速透过皮肤,每扎一针只需0.1-0.2秒钟,病人往往没有任何疼痛的感觉。进针器中的进针口可以代替押手,进针前按压穴位,能降低痛觉感受器的兴奋性,使病人能很好地配合,对于疗效的提高有一定的好处,对于传统的補泻手法和强弱刺激也没有任何不良影响。以下结合附图具体描述本技术。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是图1中A-A剖视图。图3是图1中B-B剖视图。图4是图2中C-C剖视图。在图1至图4中,针盒1的外形是长方形,在针盒1的左端上部有一出针口19(见图1),针盒1内有一内芯10,用金属材料制成,内芯中有一长方形的孔,用于观察毫针的安装,压针片2位于内芯10的下表面,用于按压毫针针柄,压针簧3的形状呈e形,用于压紧压针片2,送针片4也位于内芯10的下表面,用于推送毫针,送针簧5用于推送送针片4,撞针用于撞击毫针针柄,使毫针通过进针孔迅速射入人体穴内。自动爪8呈蝴蝶状,中心有一个圆孔。安装在中心轴7上,当按下按钮杆9时,自动爪的一端向下移动,另一端则推动撞针6向上运动,当撞针突然脱离自动爪的推动后,它在弹簧11的作用下迅速冲击毫针针板,使毫针立即刺人穴位,自动爪则在弹簧11的作用下自动恢复原位。权利要求1.一种针灸快速进针器,主要由针盒1、压针片2、送针片4、撞针6、按钮杆9和自动爪8组成,其特征在于针盒1的一边缘有一出针口19,在针盒1内有一内芯10,该内芯10将针盒1的左半部分为上下两部分,压针片2通过销轴12铰接在内芯10的下表面上,销轴12中装有压针簧3,在内芯10上横向开有一滑槽13中,送针片与压针片位于内芯10的同一面上,在内芯10的另一面上有一送针簧5,它固定在短销15上,并与滑块14相联,针装在内芯10的下表面上,由压针片2和送针片4压紧,撞针6套在位于针盒1右半部两个支座16的孔中,并与出针口19位于同一直线上,按钮杆9套在位于针盒1右半部两个支座17的孔中,在两个支座16之间的撞针6上和两个支座17之间的按钮杆9上装有挡块18和弹簧11,在撞针6和按钮杆9之间的针盒壁上,通过中心轴7装有一个带两个爪的自动爪8。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针灸快速进针器,它有一个长方形的针盒1,在针盒1内有内芯10,其中压针片2、送针片4、撞针6、按钮杆9和自动爪8位于内芯10上。使用时,将针盒1中的出针口19对准人体的穴位,并压紧,按下按钮杆9,毫针便快速进入人体穴位。本技术使用方便,进针时无痛感,彻底解决了传统针灸进针时,因病人精神紧张不予配合的问题。文档编号A61H39/08GK2082616SQ9022044公开日1991年8月14日 申请日期1990年9月12日 优先权日1990年9月12日专利技术者王方元 申请人:武汉市农工科技医卫咨询服务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针灸快速进针器,主要由针盒1、压针片2、送针片4、撞针6、按钮杆9和自动爪8组成,其特征在于:针盒1的一边缘有一出针口19,在针盒1内有一内芯10,该内芯10将针盒1的左半部分为上下两部分,压针片2通过销轴12铰接在内芯10的下表面上,销轴12中装有压针簧3,在内芯10上横向开有一滑槽13中,送针片与压针片位于内芯10的同一面上,在内芯10的另一面上有一送针簧5,它固定在短销15上,并与滑块14相联,针装在内芯10的下表面上,由压针片2和送针片4压紧,撞针6套在位于针盒1右半部两个支座16的孔中,并与出针口19位于同一直线上,按钮杆9套在位于针盒1右半部两个支座17的孔中,在两个支座16之间的撞针6上和两个支座17之间的按钮杆9上装有挡块18和弹簧11,在撞针6和按钮杆9之间的针盒壁上,通过中心轴7装有一个带两个爪的自动爪8。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方元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市农工科技医卫咨询服务部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3[中国|武汉]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