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希玮专利>正文

自助式腰背按摩杆及其应用原理的设计方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48794 阅读:2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轻巧便携的自我治疗腰背部疾病的理疗保健器械及其应用原理的设计方案。它由若干种不同形状和功能的按摩头端,通过螺丝与经过插接而成的杆体(A)连接固定,装配后的外观呈E型。它采用物理杠杆力学应用原理进行设计。通过双手分别持握(J)、(K)力点,以杠杆中部(M)点上的按摩头端顶住(N)平面上的患部,两臂同时或交替向(H)点运力进行按摩。可比单手体后按摩增大力度十几倍,并可进行长时间持续操作。(*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按摩治疗腰背部疾病的理疗保健器械及其应用原理的设计方案。在人体中,腰背部肌肉最为强健厚实,而且部分处于人体上肢运力的“死角”。人们在进行自我按摩时,一般情况要将手握成拳或在手中持握一些小型按摩器具,并用单侧大臂向后而小臂内屈,方能使拳或器具按摩到腰背部疼点,但此时仅能使用腕部肌肉力量。而手臂的其它部位肌肉都使不上劲,整个按摩过程不但不能持久,治疗效果也甚微。中国专利说明书CN1074366中描述的一种小型按摩器,病患者无法使用它作腰背部的有效自我按摩,而必须请他人帮助从患者体后进行操作。日本公开特许公报特开平5--345006公开的一种供患者单手持握的小型电动按摩器,虽然可由患者进行腰背部自我按摩,但因其力度弱达到的深度浅,无法有效按摩和刺激到腰背深层肌肉而实现治疗目的。日本特许公报平5--65186说明书中描述的一种按摩椅,虽能进行多功能腰背按摩,但它的体积庞大、价格昂贵、能耗、噪音均较大。由此可见,目前的按摩器和按摩装置的现有技术,无论是电动的和非电动的,都存在着一些缺点和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简便、实用、成本低廉的自我按摩治疗腰背部疾病的理疗保健器械--自助式腰背按摩杆及其应用原理的设计方案。它根据人体上肢运动规律,利用物理杠杆力学应用原理进行设计,使用它能使原来的单臂后伸内屈体后运力按摩变为双臂体侧弯曲前后平直运力按摩。因人体上肢在体侧两拳提至腰际时具有巨大的前冲预力,此时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腕肌、上肢各肌群组及胸大肌的力量,而且集合双臂同时向前运力,可使对于腰背疾患部的按摩力度比单手体后按摩增大十几倍,并且可以准确选择疼痛点和进行长时间持续按摩,充分达到对于腰背部深层肌肉的刺激作用和治疗目的。尤其是使用它作卧式按摩时,其按摩力度超过他人在患者背后作按摩之最大力度。它还可以自我按摩到身体背后的任何“死角”部位,提供全方位的腰、痛、肩部按摩治疗。它对平时因工作疲劳而产生的腰背肌的紧张状态亦能起到松解作用,有祛除疲劳、舒筋活血的功效,经常施用能保持腰背肌的弹性并增强其力量。用它进行腰背部穴位按摩时还可治疗多种内、外科疾病。使用内置永磁性物质的按摩头端时还可进行磁疗按摩。使用本专利技术进行自助按摩,可选择立、坐、卧等多种姿势,可利用各种时间及在各种环境场所进行。本按摩杆轻便耐用、不用电源、使用时无噪音、并可随身携带、而且成本低廉,为一般家庭和个人所易于接受。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设计方案和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杠杆力学应用原理设计方案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按摩杆的整体外观图。图3是图2沿T--T线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中按摩杆的第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外观图。图5是图4中圆圈部分的剖视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中按摩杆的第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装配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中按摩杆的第二种具体实施方式的外观图。图8是图7中圆圈部分的剖视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中按摩杆的第二种具体实施方式的装配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中的按摩头端(1)、(2)、(3)、(4)的结构和剖视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中的可动式轮形按摩头端(5)的外形结构图。图12是本专利技术中的按摩头端(1)、(2)、(3)、(4)、(5)内置磁性材料的第一种实施方式图。图13是本专利技术中的按摩头端(1)、(2)、(3)、(4)内置磁性材料的第二种实施方式图。图14是本专利技术中助力按摩绳的挂接方式图。参照图1,本专利技术采用物理杠杆力学的应用原理进行设计。(H)点为运力方向,(J)、(K)为杠杆的力点,(M)为杠杆的支点,(N)为人体腰背部平面。其应用方法是通过双手分别持握(J)、(K)点的手柄,以杆体中部(M)点上的按摩头端顶住(N)平面上的疾患点或穴位,两臂同时或交替向(H)点运力来进行按摩。参照图2、图3,本专利技术中的按摩杆由以下几部份所组成用电镀或喷塑等工艺进行外观处理过的钢管或其它硬质材料管制作的被弯制成U型的杆体(A);用软硬适度的橡胶及塑料制作的中间固定标准件螺丝(11)的五种不同形状和功能的按摩头端,分别是尖形按摩头端(1)、扁平形按摩头端(2)、普通形按摩头端(3)、椎形按摩头端(4)、可动式轮形按摩头端(5)、五种按摩头端端头内部均可内置永磁性材料;一条助力按摩绳(6)。在杆体(A)的中部开有四个贯通杆体的小螺纹孔(7)、(8)、(9)、(10),开孔方向都与L--R方向平行。五种按摩头端与杆体(A)的连接方式均采用螺丝连接。用上述按摩头端的后部螺丝(11)对正杆体(A)中部的一个适用螺纹孔顺时针方向旋入并使其固定。按摩头端与杆体(A)的连接方向为端头橡胶或塑料部分指向R方,端后部螺丝(11)指向L方。全部组装完成后的按摩杆外形呈E型。其中(U)线与(W)线之间的相交之角、(V)线与(W)线之间的相交之角均为90°开角,两角呈相对直角。(Y)线与(X)线之间的相交之角为90°夹角。参照图4,本专利技术中按摩杆的第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为杆体(A)由杆体(21)、杆体(22)和芯管(23)三部分组成。其中杆体(21)与芯管(23)是通过环状凹槽(24)在(21)的无手柄端部进行插接后永久性固定。(23)的外径尺寸等于或稍微小于杆体(21)、(22)的内径尺寸。在杆体(A)的中部的四个螺纹孔中,(7)、(8)被开于杆体(21)上;(9)、(10)被开于杆体(22)上。其中(7)、(8)亦贯通永久插接于(21)杆体内的(23)的内端部分。芯管(23)的外端部分上也开有两个与上述螺纹孔直径相同的贯通杆体的螺纹孔(25)、(26),其开孔方向也与L--R方向平行,(9)与(10)之间同(25)与(26)之间的开孔距离相等。(9)、(10)和(25)、(26)既是杆体(A)与按摩头端之间的固定连接孔,又是杆体(21)与杆体(22)之间插接后固定的连接孔。在芯管(23)上紧靠(21)端口的根部,有一套于其上的塑料或橡胶材料制作的环状垫圈(27),(27)的内径尺寸与(23)的外径尺寸相吻合,而(27)的外径尺寸要稍大于(21)、(22)的外径尺寸。(27)的作用是使(21)、(22)插接时减缓二者端部管口的摩擦和修饰插接后的缝隙。(27)与(25)的间距和(22)端口至(9)的间距相等。参照图5、图6,当杆体(21)与杆体(22)进行插接时,要使两杆体无手柄端部相对,二者手柄端部均指向R方,用杆体(21)端部上的芯管(23)按箭头(F)所示方向插入杆体(22)端部的管内,插入程度为(22)端口能触及到环状垫圈(27),并使杆体(22)上的螺纹孔(9)、(10)与芯管(23)上的螺丝孔(25)、(26)对齐。选用一种适用的按摩头端,用端后部螺丝(11)按螺旋箭头(G)所示方向旋入杆体(22)和芯管(23)上述对齐的一组适用的螺纹孔中,使杆体及按摩头端牢固连接为一体。参照图7、图8、图9,本专利技术中按摩杆的第二种具体实施方式为杆体(A)由中央杆体(31)、延长手柄杆(32)、(33)和位于(32)、(33)无手柄端部上的芯管(34)、(35)所组成。其中(34)与(32)是通过环状凹槽(36),(35)与(33)是通过环状凹槽(37)进行插接后永久固定的。(34)、(35)的外径尺寸要等于或稍微小于(32)、(33)的内径尺寸,也等于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助式腰背按摩杆,它由U型杆体(A)、五种不同形状的按摩头端,分别是:尖形按摩头端(1)、扁平形按摩头端(2)、普通形按摩头端(3)、锥形按摩头端(4)、可动式轮形按摩头端(5)和一条助力按摩绳(6)所组成。其特征是:一、在杆体(A)的中部开有四个小螺纹孔(7)、(8)、(9)、(10),开孔方向均与L--R方向平行。二、按摩头端与杆体(A)的连接方式采用螺丝连接,用上述按摩头端后部的螺丝(11)对正杆体(A)中央的任意一个螺纹孔顺时针方向旋入使之固定。按摩头端与杆体(A)的连接方向为端头部分指向R方,端后部螺丝(11)指向L方。三、组装后的按摩杆外形呈E形。其中(U)线与(W)线之间的相交之角,(V)线与(W)线之间的相交之角均为90°开角,两角呈相对直角。(Y)线与(X)线之间的相交之角为90°夹角。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助式腰背按摩杆的利用物理杠杆力学应用原理的设计方案。其特征是:(H)点为运力方向;(J)、(K)点为杠杆的力点;(M)点为杠杆的支点;(N)为人体腰背部平面。通过双手分别持握(J)、(K)点,以(M)点上的按摩头端顶住(N)平面上的一点,两臂同时或交替向(H)点运力来进行操作。...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希玮
申请(专利权)人:赵希玮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