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田中胜三专利>正文

疱疹抑制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48323 阅读:1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在脚部皮肤感染疱疹的患者,从初夏到初秋为止,当气温较高湿度也较高时,若长时间穿鞋子,则疱疹即白癣菌在皮肤上繁殖,皮肤上会产生多数的小水泡且呈现出发痒的自觉症状,因而带给患者不少的痛苦。因此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器械,用它在脚部皮肤表面上感染了白癣菌且恶化的患部上,进行反复地剪切负载与压迫负载来抑制白癣菌繁殖。上述器械,是将直径约11mm的圆柱形其中央有凹陷的打击部抵住皮肤上,槌击次数为1分钟180次至900次,槌击强度在78N至108N。(*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治疗疱疹的治疗器。若用这种治疗器放在脚内的皮肤表面感染白癣菌并恶化的患部上,当每日一次反复施加剪切负载和压迫负载20分钟,则经2-3日后,水疱将消失并且变得不痒。而且,再穿袜子和鞋时,白癣菌繁殖的程度也非常小。在疱疹之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为汗疱状白癣,感染在脚内侧的脚掌心及脚后跟的四周与脚指根等处。感染后,天气热时若长时间穿着鞋子,则皮肤上就会产生多数的小水泡,产生发痒的自觉症状,有时甚至痒得无法穿上鞋子。汗泡状白癣的症状是由在皮肤上感染白癣菌后加以繁殖而产生。即使感染了白癣菌,当天气冷时由于白癣菌无法繁殖,因此在皮肤上不会产生小水泡。所以感染部的外观没有变化,无发痒等自学症状。此外,一旦感染过一次就很难完全根治,只要非常少数的孢子还残留的话,便会在隔年的初夏繁殖起来。作为一般治疗的方法有在患部上涂抹配有具抗白癣菌作用的物质的软膏或溶液及在患部上照射人工紫外线来消灭白癣菌的两种治疗方法。但是,即使进行上述的治疗,也不能完全地消灭白癣菌,而且下次一穿上袜子及鞋子,则由于鞋内的温度上升和热气龙罩不透气,因此在2、3个小时内白癣菌就又繁殖而使患部恶化。由于一般人很难接受不穿袜子及鞋子,因此疱疹治愈期就只有在气温下降的秋天了。在脚内侧皮肤的表面感染的白癣且恶化的患部上,若每天一次20分钟反复进行剪切负载和压迫负载,则经2-3天后,水泡消失并且不再发痒。而且当再次穿袜子和鞋时,白癣菌的繁殖和程度也变得非常之小。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施加这样剪切负载和压迫负载的器械。目前,尚无见到有这种泡疹治疗的器械。另外,这里所指施加到皮肤上的剪切负载和压迫负载对骨格等正常人的皮肤完全没有不良影响。当在患部上用本专利技术的泡疹抑制机进行处置时,白癣菌的菌丝与孢子由于对皮肤的剪切负载和压迫负载显著地阻碍了白癣菌的繁殖,并且能发挥非常持久地抑制白癣菌的效果。通过每天反复进行,抑制皮肤的泡疹再发的效果比用药剂进行抑制的效果显著地提高。并且,即使穿鞋行走7-8小时也能保持其效果。虽然白癣菌遍及整个脚后不能达到将其完全杀死的效果,但是由于具有显著地阻碍白癣菌繁殖的效果,所以看不到发生小水疱。因此,也不产生皮肤发痒的自感症状。这样,即使对于感染了汗泡状的白癣的人,由于能从皮肤的溃烂或搔痒中解脱出来,能有同治愈同样的感觉。因此,使患者在夏季也能从汗疱状的白癣的搔痒中解脱出来。另外,与涂抹到皮肤上的药剂的效果不能达到皮肤深部的效果相比,本专利技术抑制白癣菌的效果能达到皮肤的深部。由于皮肤的小水泡是由于白癣菌在皮肤的深部繁殖后对身体的反作用,因此抑制效果能达到深部这点与药剂的效果相比,本专利技术是特别有效的。下面对附图进行简单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疱疹抑制机的外观图。图2为使用本专利技术的疱疹抑制机治疗脚部皮肤患部的示意图。图3为疱疹抑制机在皮肤患部进行治疗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疱疹抑制机的电路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疱疹抑制机的另一电路图。图6为可分割和更换打击部的结构图。图7为另一种打击部前端形状图。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最佳实施例进行说明。图1示出本专利技术的疱疹抑制机的外观。它是由电源线01、把手02、开关03、槌击次数调整器04、槌击强度调整器05、本体06、打击部07所构成。如图2所示,将电源线01插入AC100V、单相交流的插座后手握把手02,打开开关03将打击部07放在脚部皮肤08的患部上反覆地进行剪切负载及压迫负载。此与用打击部07连续地槌击患部是相同的。使用槌击次数调整器04来调节1分钟的槌击次数,使用槌击强度调整器05来调节槌击强度。槌击次数在1分钟内为180至900次、槌击强度为78N至108N左右是具有效果的,而且脚亦不会感到痛。图3示出打击部正在脚部皮肤08上进行剪切负载及压迫负载的状态。打击部07为圆柱形,其前端的直径约为11mm,周围有约1mm的圆环,中央部有约1mm至3mm的凹处。碰触到圆环的皮肤部分09受到压迫负载,距离皮肤部分09约1至2mm的皮肤部分10则受到剪切负载。像这样一边少许地挪开负载位置,一边在脚部皮肤08全体上反覆地进行,则全部的患部面上均会受到剪切负荷与压迫负载。打击部07的前端形状不限于图3所显示的形状。只要是能在皮肤上进行剪切负载与压迫负载的话,任何形状均可。在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所谓“压迫负载”是指在皮肤上垂直地向着皮肤的内部来压迫皮肤的一种负载而言。此外同样地所谓“剪切负载”是指发生压迫负载作用的部分与不发生压迫负载作用的部分的边界的皮肤上会产生因落差而弯曲的作用的负载而言。此外,虽然疱疹主要是感染在脚邦皮肤上,但是身体的其他部位,例如手的皮肤也同样会受到感染。图4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疱疹抑制机的一例电路图。它是由电源线01、开关03、槌击次数调整器04、槌击强度调整器05、打击部07、线圈11、铁心12、压缩线圈弹簧13、往复运动部14、导体15所构成。这些部件被组装到图1所示的把手02和本体06内。将电源线01插入AC100V、单相交流的插座后一打开开关03,则由导体15来通电,电流流向线圈11。线圈11一通电则铁心12成为电磁铁,而往复运动部14由于成为磁性体因此被磁力吸引向铁心12的方向震动。当往复运动部14向铁心12的方向震动时,则压缩了压缩线圈弹簧13。当压缩线圈弹簧13被压缩之后,若立刻在槌击次数调整器04上将电路暂时关闭的话,由于磁力消失,因此压缩线圈弹簧13由弹力而使往复运动部14回到原来的位置。即,将槌击次数调整器04的电路暂时关闭的间隔设在1分钟180次至900次的话,则附于往复运动部14前端的打击部07便会连续地槌击脚部皮肤。若能在本电路图上插入槌击强度调整器05的话,则亦可调节槌击强度。槌击强度调整器05为可变电阻器。本电路图示出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的最简单的一例电路图,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也可使用其他的电路。槌击强度设于78N至108N的理由为较强的槌击强度有抑制白癣菌繁殖的效果,但控制在使皮肤不感到疼痛的108N左右是较佳的。每分钟槌击180次至900次的理由是为了缩短治疗时间,1分钟内有较多的槌击次数是较理想的,但若超过900次的活,则由于利用电磁铁的构造上的槌击强度减弱,因此降低了抑制白癣菌繁殖的效果。打击部07至皮肤的距离在4mm至7mm为最适当。距离4mm至7mm的理由也是为了确保槌击强度,并顺利增加槌击次数的适当距离。能反复地进行皮肤剪切负载及压迫负载的机械不一定非用图4所示的电路,也可使用如图5所示的电路。它是由电源线01、开关03、打击部07、线圈11、导体15、脉冲选择器16、选择脉冲时间长度调整器17、磁性体管18、被吸引部19、线圈弹簧20、轴21所构成。在此发挥图4的槌击次数调整器04功能的为脉冲选择器16,发挥槌击强度调整器05功能的则为选择脉冲时间长度调整器17。将电源线01插入AC100V、单相交流的插座后,手握图2的把手02,一将打击部07压在脚部皮肤08上,则压缩了线圈20而将轴21往图5的下方压后,与轴21相连结且为一体的被吸引部19在磁性体管18内往下方移动。接下来一打开开关03后,用脉冲选择器16所选择的交流的1个的1方向脉冲电流经由导体15来通电,则脉冲电流通至线圈11上。线圈11一通脉冲电流,则磁性体管18成为电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疱疹抑制机,是以控制因皮肤的疱疹而引起的白癣菌的繁殖为目的,能反复地在患部的皮肤上进行剪切负载与压迫负载的器械。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中胜三
申请(专利权)人:田中胜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