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预热式冷凝水汽化装置及机柜空调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477543 阅读:1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关于一种可预热式冷凝水汽化装置,其包括集水盘及电加热汽化装置。集水盘收集冷凝水并具有预热装置对收集的冷凝水预热及将预热后的冷凝水排出至电加热汽化装置的限位排水接头。电加热汽化装置包括与上述限位排水接头连接用于接收集水盘内的预热后的冷凝水的集水箱及对集水箱内的预热冷凝水进行加热汽化的加热器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先对冷凝水进行预热然后再加热汽化,提高冷凝水的汽化率并节能减耗,从而提高可预热式冷凝水汽化装置的寿命。?(*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冷凝水汽化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制冷设备的冷凝水汽装置。
技术介绍
制冷设备在工作过程中,由于换热器表面的温度低于空气中的露点温度,空气中的水分会在换热器表面凝结产生冷凝水。部分场合,制冷设备产生的冷凝水会污染环境,甚至导致需降温设备的损坏。通常的做法是将冷凝水直接排至机器外部,但是这样有可能造成地面潮湿或积水从而影响环境的美观,因此有时需要采取排水措施。现有的冷凝水汽化装置通常采用高压喷雾、余热利用、湿膜、超声雾化或加热来实现,单独利用压缩机排气管余热汽化冷凝水,汽化量较小;独立使用电加热汽化冷凝水,汽化量增加的同时能耗较大, 故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中国技术专利第CN201022420Y号揭示了一种空调器冷凝水的汽化装置。该汽化装置具有冷凝器、空调器散热器、泵体、集水槽及连接水管。所述的集水槽有三个,并分别设置在散热器的上、下部和冷凝器的底部。设置在散热器上部的第一集水槽底部开设有滴液孔且该第一集水槽通过连接水管与泵体出水口连接。设置在散热器下部的第二集水槽通过连接水管与第三集水槽连通。第三集水槽与泵体进水口和冷凝器出水口连通。工作时,空调器冷凝器产生的冷凝水通过泵体输送到第一集水槽内并通过该第一集水槽底的滴液孔分散成许多的小水珠滴落到散热器上。因空调器工作时散热器温度较高,散热器对小水珠进行加热汽化。汽化后的水蒸气被散热器旁的散热风机吹走,而没有被汽化的液体滴落到第二集水槽内,并经过连接水管送至第三集水槽并由泵体重新送往第一集水槽进行汽化。然而,仅依靠散热器的热量来汽化冷凝水是不够的,而且三个集水槽加上额外的泵体的设计需要空调器内有足够的空间,并需要专门为泵体设计管路及回路,成本比较高且结构复杂。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进的冷凝水汽化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预热式冷凝水汽化装置,其结构紧凑简单,节能减耗并具有较长使用寿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关于一种可预热式冷凝水汽化装置,其包括集水盘及电加热汽化装置。集水盘收集冷凝水并具有预热装置对收集的冷凝水预热及将预热后的冷凝水排出至电加热汽化装置的限位排水接头。电加热汽化装置包括与上述限位排水接头连接用于接收集水盘内的预热后的冷凝水的集水箱及对集水箱内的预热冷凝水进行加热汽化的加热器件。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预热装置为放置于集水盘内的压缩机排气管。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集水盘内还设置有将压缩机排气管限制于集水盘底部的压板。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集水盘为第二集水盘,还具有位于第二集水盘上方的第一集水盘,该第一集水盘直接收集冷凝水并具有排水接头将冷凝水排入第二集水盘内。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加热汽化装置还具有包覆于集水箱外的保温层O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加热汽化装置的集水箱于其顶部设置有与集水盘的限位排水接头连接的进水口及排气孔。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加热汽化装置的集水箱底部设置有限位排水接头通往外部。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集水箱一侧壁具有超出其底部并向外弯折的安装边,用以将电加热汽化装置安装至机柜空调器。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加热器件固定安装于集水箱一侧壁并具有位于集水箱外的插头及进入集水箱内对预热后的冷凝水进行加热汽化的加热部。一种具有所述可预热式冷凝水汽化装置的机柜空调器,其具有壳体、收容于壳体内的蒸发器,冷凝器、压缩机。压缩机具有排气管。所述可预热式冷凝水汽化装置包括集水盘及电加热汽化装置。集水盘收集蒸发器产生的冷凝水并具有预热装置对收集的冷凝水预热及将预热后的冷凝水排出至电加热汽化装置的限位排水接头。电加热汽化装置包括与上述限位排水接头连接用于接收集水盘内的预热后的冷凝水的集水箱及对集水箱内的预热冷凝水进行加热汽化的加热器件。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利用压缩机排气管的热量对冷凝水进行预热,可以提高冷凝水的汽化率并节能减耗,从而提高可预热式冷凝水汽化装置的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可预热式冷凝水汽化装置应用的机柜空调器的组装立体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结构的另一角度组装立体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可预热式冷凝水汽化装置应用的机柜空调器的部分组装立体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可预热式冷凝水汽化装置的电加热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图5是图4所示结构的另一角度立体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可预热式冷凝水汽化装置的电加热装置的立体分解图。图7是本技术可预热式冷凝水汽化装置的电加热装置去除保温层后的立体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至图3,本技术可预热式冷凝水汽化装置200可以应用于空调器内用来解决冷凝水问题。于本技术优选实施方式中,可预热式冷凝水汽化装置200应用于图1至图3所示的机柜空调器100内。该机柜空调器100包括呈矩形的空调柜体及电气控制系统。于本技术优选实施方式中,该机柜专用空调器100用于为蓄电池保温柜(未图示)实现制冷,保证蓄电池保温柜以一定的温度正常运行。然而,本技术可预热式冷凝水汽化器200并不仅限于应用于蓄电池保温柜,其还可以应用于其他可采用本技术可预热式冷凝水汽化器200的机柜。空调柜体包括由隔板组件4及外壳体5共同分隔形成的内循环换热系统21及外循环换热系统22。外壳体5包括分别于其上部及下部开设有柜内侧进风口 511及柜内侧出风口 512 的后盖板51、一对侧板52、底座54、顶盖53及分别于其上部及下部开设有柜外侧出风口 552及柜外侧进风口 551的前盖板55。这些组件互相螺锁或者铆接连接成为外壳体5。面对蓄电池保温柜内部的后盖板51于柜内侧出风口 512后部还可以组设有滤尘罩(未图示) 用以将柜内侧进风口 511引入的热空气制冷后滤尘然后排入蓄电池保温柜。内循环换热系统21包括后盖板51、组装于后盖板51上部并对正柜内侧进风口 511的柜内侧风机56、及组装于后盖板51并位于柜内侧进风口 511与柜内侧出风口 512之间的蒸发器6。在压缩机9工作状态下,蓄电池保温柜内的热空气从柜内侧进风口 511由柜内侧风机56引入内循环换热系统21内,然后经过蒸发器6内的制冷剂(冷媒)的冷却后从柜内侧出风口 512排出至蓄电池保温柜内部,从而降低蓄电池保温柜内部的温度。柜内侧风机56面对柜内侧进风口 511设置,其作用在于使得进入内循环换热系统21中的热空气导向蒸发器6以进行冷却,并进一步导向柜内侧出风口 512从而排到蓄电池保温柜的内部空间。因此蒸发器6的位置位于柜内侧进风口 511与柜内侧出风口 512形成的风道之间。外循环换热系统22包括前盖板52、与柜外侧出风口 552对正的冷凝器7、组装于外壳体5的底座M上且并列放置的柜外侧风机8及压缩机9。柜外侧风机8与柜外侧进风口 551对正。同理,在压缩机9工作状态下,蓄电池保温柜外空气从柜外侧进风口 551经柜外侧风机8进入外循环换热系统22内,并被引导至冷凝器7处。经过冷凝器7后的蓄电池保温柜外空气变成温度升高的热风,然后经柜外侧出风口 552排到柜外空间。冷凝器7用于与蓄电池保温柜外空气进行热交换,将在内循环换热系统21内变热的制冷剂(冷媒)的热量释放给蓄电池保温柜外空气从而将冷却后的制冷剂(冷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预热式冷凝水汽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集水盘及电加热汽化装置;集水盘收集冷凝水并具有预热装置对收集的冷凝水预热及将预热后的冷凝水排出至电加热汽化装置的限位排水接头;电加热汽化装置包括与上述限位排水接头连接用于接收集水盘内的预热后的冷凝水的集水箱及对集水箱内的预热冷凝水进行加热汽化的加热器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预热式冷凝水汽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集水盘及电加热汽化装置;集水盘收集冷凝水并具有预热装置对收集的冷凝水预热及将预热后的冷凝水排出至电加热汽化装置的限位排水接头;电加热汽化装置包括与上述限位排水接头连接用于接收集水盘内的预热后的冷凝水的集水箱及对集水箱内的预热冷凝水进行加热汽化的加热器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预热式冷凝水汽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热装置为放置于集水盘内的压缩机排气管。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预热式冷凝水汽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盘内还设置有将压缩机排气管限制于集水盘底部的压板。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预热式冷凝水汽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盘为第二集水盘,还具有位于第二集水盘上方的第一集水盘,该第一集水盘直接收集冷凝水并具有排水接头将冷凝水排入第二集水盘内。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预热式冷凝水汽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加热汽化装置还具有包覆于集水箱外的保温层。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预热式冷凝水汽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加热汽化装置的集水箱于其顶部设置有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明国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昆拓热控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