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胡心浩专利>正文

聚焦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476400 阅读:2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聚焦器,属于摄影器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聚焦器,解决了现有的聚焦器只能进行固定距离测焦,倾角不可调整,数据采集单一,对焦成功后,不能了解景深效果,不便于发现镜头的畸变等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能进行多种距离测焦,倾角可调整,数据采集丰富,对焦成功后,可以了解景深效果,便于发现镜头的畸变的聚焦器,它包括底座支架、刻度平面、对焦面槽、对焦面、连接线,底座支架为梯形平面结构,刻度平面为正方形平面结构,与底座支架呈折叠装连接,对焦面槽为位于刻度平面中心位置的圆形通孔,对焦面为椭圆形,长边小于对焦面槽直径,位于对焦面槽中心位置,连接线安装在对焦面的椭圆形长边上,将对焦面与刻度平面连接并固定。(*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摄影器材
,具体涉及一种聚焦器
技术介绍
自动档相机(普遍应用于家用相机)与手动档相机(普遍应用于单镜头反光相机,俗称单反)在成像上的主要区别在于对焦方法和测光方法的不同,自动档相机采用的是自动测光和自动对焦的技术。目前,有些单反相机也会提供自动档的设置,方便用户使用。用户普遍认为使用单反相机拍摄的相片无论在成像质量、曝光度、对焦精确程度上要优于自动档相机,这是由于自动档相机引入的自动测光和对焦技术存在的不足造成的。自动测光原理相机默认所测光区域的反光率都是18%,通过这个比例进行测光随后确定光圈和快门的数值。18%这个数值来源是根据自然景物中中间调(灰色调)的反光表现而定,但是如果取景画面中白色调居多,那么反射光线将超过18%,如果是全白场景,可以反射大约90 %的入射光,而如果是黑色场景,可能反射率只有百分之几,所以相机的自动测光在很多场景下和真实情况相比会有误差。自动对焦原理大多数数码相机采用被动式对焦即直接接收分析来自景物自身的反光,利用相位差原理(微处理器将查看像素带,并查看相邻像素间的强度差异,微处理器移动镜头,查看感光元件的像素以了解相邻像素间的强度差异是增大还是变小。然后,微处理器会搜索相邻像素间具有最大强度差异的点,即最佳聚焦点)被动式自动聚焦必须在有光线和图像对比的条件下才能正常工作。如果在低反差、弱光线下对焦,或选取细线条的被摄体和动体,如一堵白墙或单一颜色的大型对象,则相机会由于无法比较相邻像素而不會旨聚焦ο由于大多数用户对如上原理的不了解,我们总是可以听到他们这样的一些问题 为什么单反照出来的相片成像质量要比家用数码相机的好啊?为什么使用单反的人一般都是用手动档来拍摄?为什么自动档成像不如手动档好啊?为什么我用自动档拍出来的照片曝光不理想,感觉和真实的亮度差好多?通过大量相机对比探究和高度量化实验得到的数据、图表和相片,从感性到理性都可以有清晰的认识,并且从各个方面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细致的讨论和分析,尤其可以提供理论依据和需要注意的要点。本实验结论对于普通用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易于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结论的呈递浅显易懂,适用的人群范围更广。相机的操作相对简单,可多次重复拍照。实验以获取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处理为主,故可反复实验来达到一定的实验精度。本项目中设计的新仪器与实验紧密相连,既有利于简化实验,又为新仪器的广泛应用起到了推进作用。聚焦器是这项试验中一个主要测试仪器,传统的聚焦器为由白纸构成,以固定角度弯折并固定,在其上部有刻度状图案,中心部位有固定图案的对焦面。这种聚焦器表面图案上刻度固定,只能进行固定距离测焦,倾角不可调整,数据采集单一,对焦成功后,不能了解景深效果,刻度状图案,不便于发现镜头的畸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的聚焦器只能进行固定距离测焦,倾角不可调整,数据采集单一,对焦成功后,不能了解景深效果,不便于发现镜头的畸变等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 提供一种能进行多种距离测焦,倾角可调整,数据采集丰富,对焦成功后,可以了解景深效果,便于发现镜头的畸变的聚焦器。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聚焦器,它包括底座支架、刻度平面、对焦面槽、对焦面、连接线,所述底座支架为梯形平面结构,刻度平面为正方形平面结构,与底座支架呈折叠装连接,对焦面槽为位于刻度平面中心位置的圆形通孔,对焦面为椭圆形,长边小于对焦面槽直径,位于对焦面槽中心位置,连接线安装在对焦面的椭圆形长边上,将对焦面与刻度平面连接并固定。还包括对焦刻度,所述对焦刻度为位于刻度平面正反两面,由横线和纵线构成的正方形图案,对焦刻度在刻度平面正反两面构成的正方形边长不同。还包括对焦线条,所述对焦线条为位于对焦面上将对焦面中心位置通过图案方式表达出的线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两面式的设计,采用正方形点阵和不同分度值设计,可以直观精确地获得测角结果,并且将测焦范围推广到了近中远距离。2.倾角可调设计,配合两面不同刻度,可以在测焦时将数据细化。3.对焦面与刻度平面的连接采用有空隙的镂空状方式,通过在对焦面最清晰点周围观测,可以了解景深的效果。4.正方形格点的使用,可以观察透镜的畸变,以便校正镜头。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聚焦器的展开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聚焦器的使用状态侧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请参阅图1-2所示的本技术聚焦器的实施例。一种聚焦器,它包括底座支架1、刻度平面2、对焦面槽3、对焦面4、连接线5,底座支架1为梯形平面结构,刻度平面2为正方形平面结构,与底座支架1呈折叠装连接,对焦面槽3为位于刻度平面2中心位置的圆形通孔,对焦面4为椭圆形,长边小于对焦面槽3直径,位于对焦面槽3中心位置,连接线5安装在对焦面4的椭圆形长边上,将对焦面4与刻度平面2连接并固定。还包括对焦刻度6,对焦刻度为位于刻度平面2正反两面,由横线和纵线构成的正方形图案,对焦刻度6在刻度平面2正反两面构成的正方形边长不同。还包括对焦线条7,对焦线条7为位于对焦面4上将对焦面4中心位置通过图案方式表达出的线条。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只是本技术较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的一种,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技术方案范围内进行的通常变化和替换都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聚焦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底座支架、刻度平面、对焦面槽、对焦面、连接线,所述底座支架为梯形平面结构,刻度平面为正方形平面结构,与底座支架呈折叠装连接,对焦面槽为位于刻度平面中心位置的圆形通孔,对焦面为椭圆形,长边小于对焦面槽直径,位于对焦面槽中心位置,连接线安装在对焦面的椭圆形长边上,将对焦面与刻度平面连接并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聚焦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底座支架、刻度平面、对焦面槽、对焦面、连接线, 所述底座支架为梯形平面结构,刻度平面为正方形平面结构,与底座支架呈折叠装连接,对焦面槽为位于刻度平面中心位置的圆形通孔,对焦面为椭圆形,长边小于对焦面槽直径,位于对焦面槽中心位置,连接线安装在对焦面的椭圆形长边上,将对焦面与刻度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心浩于译乔
申请(专利权)人:胡心浩于译乔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64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