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摩组合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47549 阅读:1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按摩组合件,具有容纳被按摩者的被按摩部的凹状承受部(20),配置有可从凹状承受部(20)的底面出没的指压棒(32),在凹状承受部(20)的至少一个侧面,具有侧面气体袋(21);在使侧面气体袋(21)膨胀而保持不让被按摩部从凹状承受部(20)脱出后,一边从侧面气体袋(21)抽空空气,一边使指压棒(32)突出,从而对被按摩部进行按摩。另外,从使指压棒(32)突出的状态起,一边使指压棒(32)下降,一边使侧面气体袋(21)膨胀,可对所保持的被按摩部进行按摩。这种按摩组合件,可以像人的指压按摩一样富于变化地对被按摩者的脚心等进行按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能够对被按摩者的脚部等进行按摩的按摩组合件
技术介绍
已经有按摩组合件(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该按摩组合件,在被按摩者插入脚等的凹状承受部的底面上配置有可以出没的指压棒,在凹状承受部的侧面具有侧面气体袋,在被按摩者将脚等插入凹状承受部的状态下,通过指压棒和侧面气体袋对被按摩者的脚部进行按摩。专利文献1特开平11-128289号公报(全文)该按摩组合件,在对被按摩者的脚心等进行按摩时,侧面气体袋膨胀,以保持被按摩者的脚等不能从凹状承受部抽出的状态,使指压棒出没来按摩被按摩者的脚心。所以对脚心的按摩只是指压棒上下移动这一单调的动作,感觉十分机械,不能进行像人的指压按摩一样富于变化的按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让被按摩者的脚心等得到一种可以像人的指压按摩一样自然且柔和的按摩感觉,而且可以进行富于变化的按摩。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按摩组合件,具有容纳被按摩者的被按摩部的凹状承受部,配置有可从凹状承受部的底面出没的指压棒,在凹状承受部的至少一个侧面,具有侧面气体袋;在使侧面气体袋膨胀而保持不让被按摩部从凹状承受部脱出后,一边从侧面气体袋抽空空气,一边使指压棒突出,从而对被按摩部进行按摩,另外,从使指压棒突出的状态起,一边使指压棒下降,一边使侧面气体袋膨胀,可对所保持的被按摩部进行按摩。(专利技术效果) 可在侧面气体袋将被按摩者的被按摩部保持在凹状承受部的状态下,边抽出侧面气体袋的空气而使保持力减弱,同时由指压棒对被按摩部进行按摩。另外,从使指压棒突出的状态起,使指压棒下降同时减弱指压力,使侧面气体袋膨胀,从而压迫被按摩部的侧面。如上所述,由于不是同时对所有被按摩部进行强指压力和压迫力的按摩,可得到像人按摩一样的自然且柔和的按摩感,从而进行富于变化的有效按摩。附图说明图1是使用本专利技术的按摩组合件的脚部用按摩组合件的立体图。图2是脚部用按摩组合件除去布罩状态的俯视图。图3是沿图2的线X1-X1的箭头方向所视的截面图。图4是沿图2的线X2-X2的箭头方向所视的截面图。图5是沿图2的线Y-Y的箭头方向所视的截面图。图6是操作面板的俯视图。图7是表示侧面气体袋膨胀状态的截面图。图8是表示底面气体袋膨胀、指压棒突出状态的截面图。图中10-脚部用按摩组合件,2-放脚部,20-凹状承受部,25-长孔,30-按摩装置,32-指压棒。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以对作为被按摩部的脚进行按摩的脚部用按摩组合件10为例进行说明。但也可以是构成按摩腿肚、手腕、腰等的组合件。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脚部用按摩组合件10的立体图,图2是从本专利技术的脚部用按摩组合件10上除去布罩状态的俯视图。脚部用按摩组合件10,如图1所示,在树脂制的罩12上形成有插入被按摩者脚部(腿肚以下的部分)、截面为“コ”字形的左右一对凹状承受部20、20。在凹状承受部20、20的底面上,形成接触被按摩者脚心的脚放置部2。在凹状承受部20、20之间,如图1及图2所示,由中央壁14所分开,在中央壁14的上面,设有被按摩者进行操作用的操作面板70。图3是沿图2的线X1-X1的箭头方向所视的截面图(除掉布罩16),图4是沿图2的线X2-X2的箭头方向所视的截面图,图5是沿图2的线Y-Y的箭头方向所视的截面图。如图2及图5所示,在凹状承受部20的两侧面上,安装有侧面气体袋21、21。侧面气体袋21、21,由连接软管65所连通,如图3及图4所示,连接软管65由空气供给软管64连接于电磁阀62及泵60。泵60只配载一台,也兼具使后述的底面气体袋34膨胀用泵。侧面气体袋21,由吹塑成形而制成,在前后分别形成皱纹状的膨胀部21a、21b。此外,还可以在尼龙制的布底上叠层聚氨酯薄片来制作。如图3所示,连接软管65,配置于设置在脚放置部2的前方侧的凹部65a处。而且,在图中是在凹状承受部20的两侧面分别设置了侧面气体袋21、21,但也可以是一方由海绵、聚氨酯等具有弹性的材料所构成。如图3所示,脚放置部2是前高后低的倾斜结构。这是为了在被按摩者放入脚部时,提高脚部的稳定性。另外,在脚放置部2的后端,向上突起设置而形成立壁23,使脚部不会从凹状承受部20脱落。立壁23是向后方凹下的形状,与脚后跟相一致。如图2至图5所示,在脚放置部2上开设有前后方向延伸的长形孔25、25,作为对被按摩者的脚心进行按摩的按摩装置30,在两个长形孔25、25,指压棒32设置成前端突出。在长形孔25、25的周围,向下方突出设置有肋26。如图3及图5所示,指压棒32设置为从脚放置部2的背面一侧设置的框体36的内部突出状态。在框体36的内部,具有站立设置着两个截面为圆形的指压棒32、32的矩形板33,该矩形板33载置于配置在下部的底面气体袋34上。框体36的上部开口,由后述的安装板40所关闭,指压棒32从安装板40上开设的孔42中突出。在安装板40与板33的上面之间,配置有对板33向下施力的弹簧35,在底面气体袋34收缩的状态下,将板33向下推压,指压棒32、32的突出量成为最小。底面气体袋34,例如,可以使用在尼龙制的布底上叠层聚氨酯薄片的结构。底面气体袋34,通过空气供给软管64连接于可以使指压棒32出没的电磁阀63及泵60(参照图4)。在通过电磁阀63的开闭、由泵60供给压缩空气时,底面气体袋34膨胀,指压棒32向上方移动。在从底面气体袋34排出空气时,由弹簧35的弹力,指压棒32向下移动。如图5所示,树脂制的罩12的底面,在左右端部附近向上方隆起,形成可滑动地支撑按摩装置30的轨道部28、28。而且,轨道部28与脚放置部2的倾斜相吻合,形成前高后低。如图5所示,安装板40由左右方向长的金属板所构成,两端嵌入轨道部28、28,在轨道部28、28上设有可滑动的导向部件41、41。在安装板40上,左右分别由螺钉固定着按摩装置30、30的框体36、36,并开设着指压棒32、32突出的孔42、42。在安装板40的上面中央,推送螺母43由螺母固定具44固定。在推送螺母43上,以啮合状态贯通后述的推送丝杠45,由推送丝杠45的旋转,安装板40可在轨道部28、28上前后移动,安装于安装板40上的按摩装置30、30可以前后往复移动。如图4及图5所示,在凹状承受部20、20之间,即,在树脂制的罩12的中央壁14的内部,沿前后方向延伸设置有使按摩装置30前后移动的推送丝杠45。如图4所示,推送丝杠45与脚放置部2相吻合而倾斜地支撑于树脂制罩12内设置的机架46上,在推送丝杠45后端设置的皮带轮45a,通过皮带47a与马达47的皮带轮47b相连,可传递动力。通过马达47的正转或反转,使推送丝杠45正转或反转,推送丝杠45上安装的推送螺母43在推送丝杠45上移动,使按摩装置30、30可前后往复移动。泵60和电磁阀62、63以及按摩装置30的位置的马达47的控制,由设置在中央壁14上面的操作面板70进行控制,进一步,如图4所示,这些装置由设置在操作面板70下侧的控制装置70所控制。如图6所示,控制面板70上配置有以下按钮作为源开关的“运转开/关”按钮73、选择自动按摩程序的操作按钮74、74、选择手动按摩的种类的操作按钮74a、74a、控制按摩装置30位置的操作按钮74b、选择按摩装置30的强度的操作按钮7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按摩组合件,具有容纳被按摩者的被按摩部的凹状承受部(20),配置有可从凹状承受部(20)的底面出没的指压棒(32),在凹状承受部(20)的至少一个侧面,具有侧面气体袋(21);其特征在于:在使侧面气体袋(21)膨胀而保持不让被按 摩部从凹状承受部(20)脱出后,一边从侧面气体袋(21)抽空空气,一边使指压棒(32)突出,从而对被按摩部进行按摩。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铃木孝诚中村尚常峰丰彦
申请(专利权)人: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