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正宗专利>正文

喷水按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47336 阅读:2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喷水按摩装置,包括一装置基体;所述的基体装置还包括:一容置空腔,设置在基体内;一挠性防水薄膜,覆盖该容置空腔顶端并与该基体连成体;一喷水装置,装设在该容置空腔中且其喷水方向正对该挠性防水薄膜。使用时,对产品进行充气并注入一定量的水,使用者或躺或坐在产品上,启动水泵,即可进行喷水按摩,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也不受着装的限制;不使用时,对产品进行放气,所占面积小,利于收藏和运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人体按摩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喷水按摩装置
技术介绍
按摩装置因为具有保健、舒缓疲劳甚至治疗等功效而被人们广为使用。喷水按摩装置是深受人们欢迎并被普遍使用的一种按摩装置,如常见的各类大小按摩浴缸。但是,各类按摩浴缸通常是在洗浴时使用,必须在特定地点或场合以及特定时间使用,而且一般需要特殊着装。5158076号美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喷水按摩装置”,如图1所示,使用者必须打开盖体1,然后俯躺进入床垫上,再将设有喷水传动防水薄膜按摩装置的盖体盖在使用者上方,进行由上向下的喷水按摩。使用者以平常的着装方式,随时地随地都可以进行按摩。但是,这种按摩装置使用操作复杂,价格昂贵,占地面积较大,不使用时不易收藏和运输。综上可知,现有的按摩装置,在实际使用上,显然存在不便与缺陷,所以有必要加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喷水按摩功能,且方便随时随地使用,并易于收藏和运输的按摩产品。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喷水按摩装置,包括一装置基体;所述的基体装置还包括一容置空腔,设置在基体内;一挠性防水薄膜,覆盖该容置空腔顶端并与该基体连结;一喷水装置,装设在该容置空腔中且其喷水方向正对该挠性防水薄膜。所述的喷水按摩装置,其中,所述的基体为由至少一个充气气囊构成的充气体,或是以支架结构所构成。所述的喷水按摩装置,其中,所述的充气体为一充气床垫。所述的喷水按摩装置,其中,所述的充气体为一充气沙发。所述的喷水按摩装置,其中,所述的容置空腔底端设有向水泵方向倾斜的回流水导流板。所述的喷水按摩装置,其中,所述的容置空腔至少一侧上设有自然进气嘴。所述的喷水按摩装置,其中,所述的挠性防水薄膜上正对人体颈椎和膝盖等弓位的凸部。所述的喷水按摩装置,其中,所述的挠性防水薄膜或支撑网与充气体之间通过拉链连接成一体。所述的喷水按摩装置,其中,所述的基体为一支架结构。所述的喷水按摩装置,其中,所述的支架结构为可折迭结构。所述的喷水按摩装置,其中,所述的喷水按摩装置进一步包括一防水外罩,罩设在容置空腔或基体外部。所述的喷水按摩装置,其中,所述的喷水按摩装置还进一步包括一集水槽袋,装在该容置空腔中并位于喷水装置的下方并与喷水装置的进水口连通。所述的喷水按摩装置,其中,所述的喷水按摩装置还进一步包括一支撑网,装设在该容置空腔的顶端并于该挠性防水薄膜的下方。所述的喷水按摩装置,其中,所述的支撑网通过活动活动接合结构与基体连接。所述的喷水按摩装置,其中,所述的喷水装置包括多根排列的水管,该水管上设有多个正对该挠性防水薄膜的喷水孔;水泵,该水泵设有多个与该多根水管连通的出水口、与该容置空腔的底端连通的进水口、以及与外界连通或关闭的注水口或排水口。所述的喷水按摩装置,其中,所述的水泵各水管间设置有多通开关阀门。所述的喷水按摩装置,其中,所述的喷水装置包括一传动机构;至少一根水管,固设在该传动机构上,该水管上设有多个正对该挠性防水薄膜的喷水孔;水泵,该水泵设有与该水管连通的出水口、与该容置空腔的底端连通的进水口、以及与外界连通或关闭的注水口。所述的喷水按摩装置,其中,所述的喷水装置,对人体可作循序、重复、订位、错位重要部位时间加长等喷水按摩设置。所述的喷水按摩装置,其中,所述的喷水装置还进一步包括若干个感应开关,装设在被该传动机构带动的水管的行程上。所述的喷水按摩装置,其中,所述的喷水装置还包括有加热装置。所述的喷水按摩装置,其中,所述的加热装置为装设在水流经过的位置。由于采用上述的结构,使用时,对产品基体进行充气或对基体注入一定量的水,使用者或躺或坐在产品上,启动水泵,即可进行喷水按摩,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也不受着装的限制;不使用时,对产品进行放气,收迭所占面积小,利于收藏和运输。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将使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它有益效果显而易见。附图中,图1为现有的喷水按摩装置的截面示意图;图2A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种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B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种实施例立体透视图;图2C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种实施例的俯视图;图2D为图2B的A部放大图;图3A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种实施例的立体图;图3B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种实施例立体透视图;图3C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种实施例的截面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三种实施例的截面示意图;图5A为本专利技术的第四种实施例的立体透视图;图5B为本专利技术的第四种实施例的截面示意图;图6A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五种实施例的立体图;图6B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五种实施例的立体透视图;图6C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五种实施例中的喷水装置的立体图; 图7A为本专利技术的第六种实施例的立体图;图7B为图7A的A部放大图;图7C为图7B中的活动接合结构的松开状态的示意图;图7D为本专利技术的第六种实施例的截面示意图;图8A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七种实施例的立体透视图;图8B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七种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8C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七种实施例的截面示意图;图8D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七种实施例的另一个方向的截面示意图。图9A为本专利技术的第八种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9B为本专利技术的第八种实施例中的支架结构的收拢状态的示意图。图9C为本专利技术的第八种实施例的截面示意图;图9D为本专利技术的第八种实施例的另一个方向拉伸后使用状态的截面示意图;图9E为本专利技术的第八种实施例的另一个方向收拢后状态的截面示意图;图9F为本专利技术的第八种实施例的另一个方向外侧结构放大状态的截面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为更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为实现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请参阅以下有关本专利技术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相信本专利技术的目的、特征与特点,应当可由此得到深入且具体的了解,然而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专利技术加以限制。如图2A至图2D所示的,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种实施例。图中所示的为一种充气床垫,由上下两个充气气囊1构成;床垫顶端中部设有一个容置空腔2,容置空腔2可以只贯穿上部的充气气囊,也可以贯穿至下部的充气气囊,图中所示的是贯穿至下部的充气气囊但并未完全贯穿下部的充气气囊;容置空腔2顶端覆盖有一层挠性防水薄膜3并与上方充气气囊1固接成一体;容置空腔2中还装设有一喷水装置4,喷水装置4包括多根排列的水管41和水泵42,水管41上设有多个正对挠性防水薄膜3的喷水孔411,水泵42嵌装在下部气囊中并露出下部气囊,其上设有多个与多根水管41连通的出水口421、与容置空腔2的底端连通的进水口422、以及与外界连通或关闭的注水口423,水泵42的结构并不是本专利技术的特征所在,此处不再赘述;容置空腔2底端设有向水泵4的进水口422方向倾斜的回流水导流板21(图中未能示出,请参见图4);上下气囊1的隔层11上还设有水流通孔12,请参见图2C和图4;容置空腔2上方对应上部气囊部位,也就是用于固定挠性防水薄膜3和上下气囊1的隔层11之间的挠性拉带13,并也用于固定多根水管41。使用时,对充气床垫进行充气并注入一定量的水,使用者或躺或坐在产品上,启动水泵,即可进行喷水按摩(图中未能示出,请参见图3C),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也不受着装的限制;不使用时,对产品进行放气,所占面积小,利于收藏和运输。图3A至图3C所示的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种实施例,其原理与第一种实施例基本相同,不同之处仅在于,挠性防水薄膜3上设有一自然进气嘴31,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喷水按摩装置,包括一装置基体,用于支撑人体的承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体装置还包括    一容置空腔,设置在基体内;    一挠性防水薄膜,覆盖该容置空腔顶端并与该基体连结;    一喷水装置,装设在该容置空腔中且其喷水方向正对该挠性防水薄膜。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正宗
申请(专利权)人:王正宗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