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白仁贵专利>正文

多功能康复健身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47286 阅读:1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康复健身床。它包括床头、床梁、行走机、电动推杆和床板。前床头通过床梁与后床头相连接。床梁上靠近前床头一端装有固定床板,固定床板通过床板连接轴与活动床板铰接。活动床板之间通过床板连接轴铰接。在床梁下的前床头与后床头之间装有行走机,在靠近前床头下的行走机架上装有电动推杆支架,电动推杆支架上装有所述的电动推杆,电动推杆的前端与装在靠近前床头的活动床板下的连接板铰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特点是设计合理,功能完备,故障率低,适用范围较宽,安全系数较高,使用者较为舒适。能有效辅助和促进患者尤其是神经系统和下肢体患者的康复。可广泛应用于医院、疗养院、家庭病房等医疗场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到医用康复设备,尤其涉及到多功能康复健身床
技术介绍
2005年5月12日,本人就“多功能康复健身床”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出了技术专利申请,专利申请号为“200520020816.7”。经过一段临床使用,发现该技术专利还存在一些缺陷一是床板的前后电动推杆动作容易发生相互干扰;二是只适合病情较轻患者使用,适用范围过窄;三是对患者的安全保护不够全面,患者使用时舒适度有些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较好地克服上述问题,不容易发生故障,病情轻重的患者均可使用,安全系数较高,使用时患者较为舒适的多功能康复健身床。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多功能康复健身床包括前床头、后床头、床梁、行走机、电动推杆、电动推杆支架、活动床板和固定床板;所述的前床头通过所述的床梁与所述的后床头相连接;所述的床梁上靠近前床头一端装有所述的固定床板,固定床板通过床板连接轴与所述的活动床板铰接;所述的活动床板之间通过床板连接轴铰接;在靠近所述的后床头一端的活动床板下装有活动床板轴承;在所述的床梁下的前床头与后床头之间装有所述的行走机,在靠近前床头下的行走机架上装有所述的电动推杆支架,电动推杆支架上装有所述的电动推杆,电动推杆的前端与装在靠近前床头的活动床板下的连接板铰接。所述的后床头包括后床头上横梁,后床头下横梁;后床头的两个立柱内穿装有升降杆,所述的一对升降杆之间上部固定装有所述的后床头上横梁,后床头上横梁上部装有行走机控制仪表盘,后床头上横梁的内侧固定装有助力支架穿接杆定位梁,后床头上横梁的外侧固定装有助力支架穿接杆横轴;所述的助力支架穿接杆横轴的两端穿接有一对助力支架穿接杆,所述的一对助力支架穿接杆上穿接有一对相对应的助力支架;在所述的后床头下横梁的中部固定装有后床头电动推杆,所述的后床头电动推杆的上端与所述的后床头上横梁固定连接;所述的一对助力支架穿接杆上还装有一对把手;所述的一对升降杆的内侧分别装有弹性助力带。所述的助力支架的上部为马鞍形定位梁,助力支架下部开有穿接孔;助力支架上设有手臂放置槽,所述的手臂放置槽的外侧开有方便缺口;在一对助力支架内侧分别装有固定带。本专利技术的特点是设计合理,功能完备,故障率低,适用范围较宽,安全系数较高,使用者较为舒适。能有效辅助和促进患者尤其是神经系统和下肢体患者的康复。可广泛应用于医院、疗养院、家庭病房等医疗场所。附图说明图1为多功能康复健身床患者平卧状态结构示意图。图2为多功能康复健身床患者坐起状态结构示意图。图3为多功能康复健身床患者坐起准备健身状态结构示意图。图4为多功能康复健身床患者站立健身状态结构示意图。图5为多功能康复健身床后床头结构示意图。图6为多功能康复健身床助力支架主视图。图7为多功能康复健身床助力支架后视图。图8为多功能康复健身床助力支架左视图。图9为多功能康复健身床助力支架右视图其中1前床头、2后床头、3床梁、4行走机、5电动推杆、6电动推杆支架、7活动床板、8床板连接轴、9活动床板轴承、10固定床板、11助力支架、12助力支架穿接杆、13助力支架穿接杆横轴、14后床头上横梁、15助力支架穿接杆定位梁、16把手、17固定带、18升降杆、19弹性助力带、20行走机控制仪表盘、21后床头电动推杆、22后床头下横梁、23穿接孔、24定位梁、25手臂放置槽、26连接板、27方便缺口。具体实施例方式。如附图1、2所示,所述的前床头1通过所述的床梁3与所述的后床头2相连接;所述的床梁3上靠近前床头1一端装有所述的固定床板10,固定床板10通过床板连接轴8与所述的活动床板7铰接;所述的活动床板7之间通过床板连接轴8铰接;在靠近所述的后床头2一端的活动床板7下装有活动床板轴承9;在所述的床梁3下的前床头1与后床头2之间装有所述的行走机4,在靠近前床头1下的行走机架上装有所述的电动推杆支架6,电动推杆支架6上装有所述的电动推杆5,电动推杆5的前端与装在靠近前床头1的活动床板7下的连接板26铰接。如附图1、4、5所示,所述的后床头2包括后床头上横梁14,后床头下横梁22;后床头2的两个立柱内穿装有升降杆18,所述的一对升降杆18之间上部固定装有所述的后床头上横梁14,后床头上横梁14上部装有行走机控制仪表盘20,后床头上横梁14的内侧固定装有助力支架穿接杆定位梁15,后床头上横梁14的外侧固定装有助力支架穿接杆横轴13;所述的助力支架穿接杆横轴13的两端穿接有一对助力支架穿接杆12,所述的一对助力支架穿接杆12上穿接有一对相对应的助力支架11;在所述的后床头下横梁22的中部固定装有后床头电动推杆21,所述的后床头电动推杆21的上端与所述的后床头上横梁14固定连接;所述的一对助力支架穿接杆12上还装有一对把手;所述的一对升降杆18的内侧分别装有弹性助力带19。如附图1、3、4、6-9所示,所述的助力支架11的上部为马鞍形定位梁24,助力支架11下部开有穿接孔23;助力支架11上设有手臂放置槽25,所述的手臂放置槽25的外侧开有方便缺口27;在一对助力支架11内侧分别装有固定带17。附图1为患者在多功能康复健身床上的平卧状态。附图2为患者在多功能康复健身床上的坐起状态。它是在电动推杆5的作用下,将活动床板7抬起实现的。附图3为患者在多功能康复健身床上坐起,做好直立准备工作的状态。将一对助力支架穿接杆12绕起约270°并搭靠在助力支架穿接杆定位梁15上,然后将一对助力支架抬起90°,患者将助力支架11上部马鞍形定位梁24夹于腋下,并将小臂放置于手臂放置槽25内。为了安全起见,患者还可以将助力支架11内侧的固定带17环绕于胸背部并扣合,双手握住把手16。附图4为患者在多功能康复健身床上站起并开始健身的姿态。根据需要启动后床头电动推杆21,将助力支架11升到合适位置,然后启动行走机4即可开始健身。行走机4的速度可以通过行走机控制仪表盘20来调整。下肢不便的患者可将弹性助力带19缚于大腿位置,随着下肢的位移,弹性助力带19起到助力拉动作用,进而实现重症患者健身的目的。权利要求1.多功能康复健身床,它包括前床头(1)、后床头(2)、床梁(3)、行走机(4)、电动推杆(5)、电动推杆支架(6)、活动床板(7)和固定床板(10);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床头(1)通过所述的床梁(3)与所述的后床头(2)相连接;所述的床梁(3)上靠近前床头(1)一端装有所述的固定床板(10),固定床板(10)通过床板连接轴(8)与所述的活动床板(7)铰接;所述的活动床板(7)之间通过床板连接轴(8)铰接;在靠近所述的后床头(2)一端的活动床板(7)下装有活动床板轴承(9);在所述的床梁(3)下的前床头(1)与后床头(2)之间装有所述的行走机(4),在靠近前床头(1)下的行走机架上装有所述的电动推杆支架(6),电动推杆支架(6)上装有所述的电动推杆(5),电动推杆(5)的前端与装在靠近前床头(1)的活动床板(7)下的连接板(26)铰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康复健身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床头(2)包括后床头上横梁(14),后床头下横梁(22);后床头(2)的两个立柱内穿装有升降杆(18),所述的一对升降杆(18)之间上部固定装有所述的后床头上横梁(14),后床头上横梁(1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多功能康复健身床,它包括前床头(1)、后床头(2)、床梁(3)、行走机(4)、电动推杆(5)、电动推杆支架(6)、活动床板(7)和固定床板(10);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床头(1)通过所述的床梁(3)与所述的后床头(2)相连接;所述的 床梁(3)上靠近前床头(1)一端装有所述的固定床板(10),固定床板(10)通过床板连接轴(8)与所述的活动床板(7)铰接;所述的活动床板(7)之间通过床板连接轴(8)铰接;在靠近所述的后床头(2)一端的活动床板(7)下装有活动床板轴承(9);在所述的床梁(3)下的前床头(1)与后床头(2)之间装有所述的行走机(4),在靠近前床头(1)下的行走机架上装有所述的电动推杆支架(6),电动推杆支架(6)上装有所述的电动推杆(5),电动推杆(5)的前端与装在靠近前床头(1)的活动床板(7)下的连接板(26)铰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仁贵胡英伟
申请(专利权)人:白仁贵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23[中国|黑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