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端云专利>正文

红外止咳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46103 阅读:3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红外止咳贴,是一种治疗咳喘的外用药物,将具有止咳平喘作用的中药备制成浸膏和粉末,加远红外陶瓷材料,透皮吸收促进剂与胶浆混合,制成红外止咳贴。发明专利技术依据祖国传统中医内病外治理论,分子医学理论,生物全息医学理论,结合现代远红外辐射物理治疗原理,选用止咳平喘中药为原料,加入被喻为“生命热线”的低温型远红外陶瓷粉和能促进药物吸收的透皮吸收剂,采用经络传导、穴位敷贴透皮给药技术,达到止咳化痰、理气平喘、通经活络、扶正祛邪、固本防复发的功效。经过680病例的临床观察,用于治疗因外感或呼吸道感染、急慢性支气管炎等引起的咳嗽、咳痰、哮喘,治愈为59.12%,显效为26.18%,有效13.38%,总有效率为98.68%。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外用药物,具体地是一种红外止咳贴
技术介绍
由于咳嗽、咳痰、哮喘是类常见的多发病,且易反复发作,对人体健康,尤其是对儿童和老人的健康危害甚大,其发病原因多因外感或呼吸系统的疾患所致。长期以来,都是以内服药物进行治疗,因而存在服药麻烦,起效缓慢,且易对胃、肝、肾等内脏产生副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提供一种见效快、疗效高、无副作用、使用方便治疗咳喘的一种外用药贴。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红外止咳贴,是一种治疗咳喘的外用药物,将具有止咳平喘作用的中药一部分制成浸膏,另一部分研成粉末,加远红外陶瓷材料,透皮吸收促进剂与胶浆混合,按外用药贴的常规方法制备成红外止咳贴;或将混合物涂布在透气塑料薄膜上,烘干,裁剪成方形或圆形,约贴表面再盖上一层防粘纸即制成红外止咳贴;远红外陶瓷粉的用量为中药原料重量的10~30%,透皮吸收促进剂用量为中药重量的5~15%,胶浆用量为5~15%。所述中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组成麻 黄 2~25百 部 2~25干 姜 4~30白芥子 4~30甘 遂 2~15半 夏 2~25甘 草 2~20细 辛 2~15桔 梗 4~25杏 仁 2~25款冬花 4~25将上述中药中的半夏、杏仁、百部、桔梗、款冬花、干姜、甘草用常规方法制成浸膏,将麻黄、白芥子、细辛、甘遂研成粉末。所述的远红外陶瓷材料为能辐射3~15微米波长远红外线的低温型远红外陶瓷粉。所述透皮吸收促进剂为冰片、或桉叶油、或氮酮或是它们的混合物。所述胶浆为丙烯酸酯系列水乳型胶,规格为PS-58N。所述的香料为水杨酸甲酯,其使用量为中药原料重量的2~5%。所述药贴防粘纸为110~120克离心纸。本专利技术依据祖国传统中医内病外治理论,分子医学理论,生物全息医学理论,结合现代远红外辐射物理治疗原理,选用古今临床实践中止咳平喘、疗效确切的组方中药为原料,加入被喻为“生命热线”的低温型远红外陶瓷粉和能促进药物吸收的透皮吸收剂,并采用经络传导、穴位敷贴透皮给药技术,达到止咳化痰、理气平喘、通经活络、扶正祛邪、固本防复发的功效。本专利技术的特点,在远红外线、药物活性成份和穴位刺激传导三者协同增效的作用下,温经通络,使药物活性成份迅速释放,被皮肤快速吸收,直达病灶发挥治疗作用,比常规口服给药要起效快,药效持久,不引起胃、肝、肾脏的不良反应。同时,能激活人体免疫因子,促进抗体形成,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具有标本兼治的功能。本专利技术药贴,取用任脉和膀胱经穴,如天突、膻中、肺俞、膏肓、大杼、心俞等穴位敷贴,每日贴一次。经过多家医院680病例的临床观察,用于治疗因外感或呼吸道感染、急慢性支气管炎等引起的咳嗽、咳痰、哮喘,治愈为59.12%,显效为26.18%,有效13.38%,总有效率为98.68%。下面用临床统计报告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用途和优点。一、药理作用本膏药贴剂中包容的有效治疗成份在远红外热能、透皮吸收促进剂的促渗作用下,皮肤易于让药物分子通过,经穴传导,从而进入真皮层渗透到血液,直接对患处给药,达到治疗目的。二、使用说明药物组成麻黄、白芥子、桔梗、生姜汁、远红外粉等。用法与用量外用,贴于患处,每24小时贴一次,每次贴6小时左右。规格28mm×38mm 8贴/盒敷贴穴位天突、膻中、肺俞、膏肓、大杼、心俞。三、临床资料红外止咳贴符合Q/XP001-2000质量标准。先后在湖北省人民医院,武汉市儿童医院等进行临床验证。通过咳嗽、咳痰、喘息、哮鸣音680例病人(男性340例、女性340例,最大年龄82岁,最小年龄4岁)的临床观察。职业分布为工人、干部、农民、医务人员、居民、学生等。四、疗效判断标准痊愈症状完全消失或体征消除。显效症状或体征明显缓解或缓解达75%以上。有效症状或体征有所改善,但程度少于50%者。无效无改善或用后加重者。五、红外止咳贴对各种症状疗效统计表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将半夏3g、桔梗14g、款冬花15g、杏仁3g、甘遂4g、干姜14g、百部10g和甘草10g按常规方法水煎汁并浓缩至100毫升浸膏,将麻黄16g、白芥子9g、细辛4g、甘遂4g在一起研成目数为600-800目的粉末,加入10g的低温型远红外陶瓷粉,30g的透皮吸收促进剂冰片,5g的胶浆(丙烯酸酯系列水乳型胶,规格为PS-58N)和1g的香料混合成浆状,涂布于透气塑料薄膜上,烘干,裁剪成38×28mm方形块或圆形块,最后在药贴上盖上一层防粘纸即成产品。实施例2将半夏2g、桔梗12g、款冬花11g、杏仁12g、干姜10g、百部4g和甘草8g按实施例1的方法制成100毫升浸膏,将麻黄8g、白芥子25g、细辛10g、甘遂10g在一起研成600-800目的粉末,配加30g的远红外陶瓷粉,15g的透皮吸收促进剂桉叶油,15g的胶浆(丙烯酸酯系列水乳型胶,规格为PS-58N),混合成胶浆,涂布在牛皮纸或无纺布上制成红外止咳贴。权利要求1.一种红外止咳贴,是一种治疗咳喘的外用药物,其特征在于将具有止咳平喘作用的中药浸膏和粉末,加远红外陶瓷材料,透皮吸收促进剂与胶浆混合,按外用药贴的常规方法制备成红外止咳贴;或将混合物涂布在透气塑料薄膜上,烘干,裁剪成方形或圆形,药贴表面再盖上一层防粘纸即制成红外止咳贴;远红外陶瓷材料的用量为中药原料重量的10~30%,透皮吸收促进剂用量为中药重量的5~15%,胶浆用量为5~15%。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止咳贴,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组成麻 黄 2~25百 部 2~25 干姜 4~30白芥子 4~30甘 遂 2~15 半夏 2~25甘 草 2~20细 辛 2~15 桔梗 4~25杏 仁 2~25款冬花 4~25将上述中药中的半夏、杏仁、百部、桔梗、款冬花、干姜、甘草用常规方法制成浸膏,将麻黄、白芥子、细辛、甘遂研成粉末。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止咳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远红外陶瓷材料为能辐射3~15微米波长远红外线的低温型远红外陶瓷粉。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止咳贴,其特征在于所述透皮吸收促进剂为冰片、或桉叶油、或氮酮或是它们的混合物。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止咳贴,其特征在于所述胶浆为丙烯酸酯系列水乳型胶,规格为PS-58N。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止咳贴,其特征在于还在浸膏中加入香料,使用量为中药原料重量的2~5%。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止咳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香料为水杨酸甲酯。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止咳贴,其特征在于所述药贴防粘纸为110~120克离心纸。全文摘要一种红外止咳贴,是一种治疗咳喘的外用药物,将具有止咳平喘作用的中药备制成浸膏和粉末,加远红外陶瓷材料,透皮吸收促进剂与胶浆混合,制成红外止咳贴。专利技术依据祖国传统中医内病外治理论,分子医学理论,生物全息医学理论,结合现代远红外辐射物理治疗原理,选用止咳平喘中药为原料,加入被喻为“生命热线”的低温型远红外陶瓷粉和能促进药物吸收的透皮吸收剂,采用经络传导、穴位敷贴透皮给药技术,达到止咳化痰、理气平喘、通经活络、扶正祛邪、固本防复发的功效。经过680病例的临床观察,用于治疗因外感或呼吸道感染、急慢性支气管炎等引起的咳嗽、咳痰、哮喘,治愈为59.12%,显效为26.1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红外止咳贴,是一种治疗咳喘的外用药物,其特征在于:将具有止咳平喘作用的中药浸膏和粉末,加远红外陶瓷材料,透皮吸收促进剂与胶浆混合,按外用药贴的常规方法制备成红外止咳贴;或将混合物涂布在透气塑料薄膜上,烘干,裁剪成方形或圆形,药贴表面再盖上一层防粘纸即制成红外止咳贴;远红外陶瓷材料的用量为中药原料重量的10~30%,透皮吸收促进剂用量为中药重量的5~15%,胶浆用量为5~1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端云居蜀生
申请(专利权)人:陈端云居蜀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3[中国|武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