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京波专利>正文

可调式尿道引流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457740 阅读:2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具,具体地说是一种可调式尿道引流管,设有导管,导管的前端设有导尿孔,导管的后端设有导尿口,导管的前端壁上设有一个囊室,导管内设有囊室导管,囊室导管一端与囊室相连通,另一端与导管外的定位管相连接,定位管上设有封闭塞,其特征在于设有控制阀,控制阀一端与导管的导尿口相连接,另一端与尿袋的导管相连接,由于设有了控制阀,当尿袋使用一定时间需要更换或对患者膀胱内注射药物时,先关闭控制阀,然后将尿袋导管与控制阀相分离,将新的尿袋导管与控制阀相连接或将注射器与控制阀相连接,进行膀胱灌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方便操作、使用安全等优点,有效避免了更换尿袋或膀胱灌注时产生污染和尿液逆流现象。(*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具,具体地说是一种便于临床操作、减轻患者痛苦的可调式尿道引流管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导尿管在临床应用较多,如泌尿系统患者、各种手术患者、老年患者等, 现有的导尿管是在导管的前端设有导尿孔,在导管的后端设有导尿口,为给导管定位,在导管的前端壁上设有一个囊室,导管内设有囊室导管,囊室导管一端与囊室相连通,另一端与导管外的定位管相连接,定位管上设有封闭塞,使用时,将导尿管插入患者的膀胱内,再由定位管、囊室导管向囊室内充气或充液,使囊室澎涨后用封闭塞将定位管口封住,澎涨的囊室被膀胱口挡在膀胱内,以为导管进行定位,患者的尿液由导尿孔进入导管,再由导尿口排出,导尿口与尿袋相连接,当尿袋使用一定时间需要更换或对患者膀胱内注射药物时须将尿袋与导尿口相分离,现在一般用手卡住导尿管或用手术钳卡住导尿管,然后经注射器向膀胱内注射药物或更换导尿袋,整个操作过程复杂、尿液容易溢出污染环境、有时甚至造成尿液逆流,造成尿道、膀胱的感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操作方便、使用安全、避免污染和尿液逆流的可调式尿道引流管。本技术可以通过如下措施达到一种可调式尿道引流管,设有导管,导管的前端设有导尿孔,导管的后端设有导尿口,导管的前端壁上设有一个囊室,导管内设有囊室导管,囊室导管一端与囊室相连通,另一端与导管外的定位管相连接,定位管上设有封闭塞,其特征在于设有控制阀,控制阀一端与导管的导尿口相连接,另一端与尿袋的导管相连接。本技术由于设有了控制阀,当尿袋使用一定时间需要更换或对患者膀胱内注射药物时,先关闭控制阀,然后将尿袋导管与控制阀相分离,将新的尿袋导管与控制阀相连接或将注射器与控制阀相连接,进行膀胱灌注,具有结构简单、方便操作、使用安全等优点, 有效避免了更换尿袋或膀胱灌注时产生污染和尿液逆流现象。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如附图所示,一种可调式尿道引流管,设有导管1,导管1采用医用橡胶材料制成, 导管1的前端设有导尿孔,导管1的后端设有导尿口,导管1的前端壁上设有一个囊室,导3管1内设有囊室导管,囊室导管一端与囊室相连通,另一端与导管外的定位管2相连接,定位管2上设有封闭塞3,上述结构与连接方式与现有技术相同,此不赘述,本技术的特征在于设有控制阀4,控制阀4 一端与导管1的导尿口相连接,另一端与尿袋的导管5相连接,本技术由于设有了控制阀,当尿袋使用一定时间需要更换或对患者膀胱内注射药物时,先关闭控制阀,然后将尿袋导管与控制阀相分离,将新的尿袋导管与控制阀相连接或将注射器与控制阀相连接,进行膀胱灌注,具有结构简单、方便操作、使用安全等优点,有效避免了更换尿袋或膀胱灌注时产生污染和尿液逆流现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调式尿道引流管,设有导管,导管的前端设有导尿孔,导管的后端设有导尿口,导管的前端壁上设有一个囊室,导管内设有囊室导管,囊室导管一端与囊室相连通,另一端与导管外的定位管相连接,定位管上设有封闭塞,其特征在于设有控制阀,控制阀一端与导管的导尿口相连接,另一端与尿袋的导管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可调式尿道引流管,设有导管,导管的前端设有导尿孔,导管的后端设有导尿口,导管的前端壁上设有一个囊室,导管内设有囊室导管,囊室导管一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京波赵红宇
申请(专利权)人:吴京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