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入式光盘播放机加载系统的切换自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452740 阅读:2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吸入式光盘播放机加载系统的切换自锁装置,包括主机架、切换臂、切换齿条、单锁杆、限位盖板,主机架:其侧部开设有“Z”形切换槽,包括前端横向滑槽、中部纵向滑槽及后端横向滑槽;切换臂:前端开设有横向通槽;切换齿条:开设有一锁杆导向槽,包括前端横向限位部、前端斜面导向部、中部纵向位移部、后端斜面导向部及后端横向限位部;单锁杆:驱动端分别穿插在锁杆导向槽、横向通槽及“Z”形切换槽内,为间隙配合连接;限位盖板:开设有限位长槽,单锁杆的定位端安装在限位长槽内,为间隙配合。采用该切换自锁装置,可以改善机芯加载系统中零部件之间的受力情况,减小动作切换时的冲击和阻力,降低机芯零部件的受力变形风险。(*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吸入式光盘播放机加载系统的切换自锁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已有的单碟光盘吸入式机芯的相关技术已日趋成熟,但使用者对机芯产品的整体功能、性能及使用时的舒适度要求也是越来越高,尤其是在机芯使用可靠性方面的要求。而机芯在碟片的进出仓加载过程中的可靠性与稳定性以及这个过程中产生的噪音对使用者的舒适度影响,就成为衡量吸入式机芯的一个重要指标。如果吸入式机芯在加载系统出现故障,机芯在进出仓加载碟片功能上就会失去“装载”和“卸载”的功能,从而造成机芯使用功能完全失效。传统的吸入式机芯的进出仓加载系统采用扭簧或拉簧驱动切换并通过保持弹力来形成锁紧的结构,无法实现平稳切换,并且还增加了零部件之间额外的作用力,容易因弹簧力作用而形成切换时的冲击,产生较大的动作噪音,并明显增加运动零部件之间的阻力及零部件受力变形的风险,从而直接影响机芯工作的可靠性,并大大减少了产品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善机芯加载系统中零部件之间的受力情况,尽可能的减小动作切换时的冲击和阻力,同时明显降低机芯零部件的受力变形风险的吸入式光盘播放机加载系统的切换自锁装置。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吸入式光盘播放机加载系统的切换自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机架(1)、切换臂O)、切换齿条(3)、单锁杆0)、限位盖板(5),其中主机架⑴其侧部开设有“Z”形切换槽(1-1),包括前端横向滑槽(1-1. 1)、中部纵向滑槽(1-1. 2)及后端横向滑槽(1-1. 3);切换臂O)可前后移动地安装在主机架(1) 一侧,后端为驱动夹碟臂工作的驱动端0-0),前端开设有一横向通槽;切换齿条(3)位于切换臂(2)的上方,切换齿条(3)上开设有一锁杆导向槽 (3-1),包括前端横向限位部(3-1. 1)、前端斜面导向部(3-1. 2)、中部纵向位移部(3-1.3)、 后端斜面导向部(3-1. 4)及后端横向限位部(3-1.幻,切换齿条C3)的侧部具有与驱动动力源连接的啮合齿条(3-2);单锁杆包括下端驱动端(4-1)及上端定位端G-2),驱动端G-1)分别穿插在切换齿条⑶的锁杆导向槽(3-1)、切换臂⑵的横向通槽(2-1)及主机架⑴的“Z”形切换槽(1-1)内,为间隙配合连接,并能在各槽内滑动;限位盖板(5)固定在主机架(1)上,在限位盖板( 上开设有一限位长槽(5-1), 单锁杆⑷的定位端G-2)安装在限位长槽(5-1)内,为间隙配合,并能在限位长槽(5-1) 内移动,保持单锁杆(4)移动时的平衡。3所述主机架⑴的“Z”形切换槽(1-1)为盲孔形式的导向滑槽。所述主机架(1)为塑胶注塑成型的安装机芯部件的安装载体。所述切换臂⑵、切换齿条(3)为塑胶注塑成型的零部件。所述限位盖板(5)为冲压成型的金属板。本技术的积极效果通过采用“Z”形切换槽结构、单锁杆及锁杆导向槽结构, 把机芯在进出仓加载过程中的动作限位、切换与动作时序相吻合,即在机芯在进仓加载动作时,单锁杆处在“加载”位置,锁杆导向槽和切换导向槽分别限制了单锁杆的横向和纵向自由度,即形成自锁;动作切换时,锁杆导向槽驱动单锁杆横向移动,直至锁杆导向槽打开纵向自由度,并限制横向自由度,然后单锁杆沿纵向方向移动至限位位置,此时再次打开横向自由度,切换导向槽驱动单锁杆横向移动至极限位置,机芯由加载切换到播放,切换动作完成,此时单锁杆的纵向和横向自由度此位置再次被限制,即形成自锁;机芯出仓加载过程与进仓加载按相反时序实现动作。机芯在整个进出仓加载过程中,仅依靠结构限制动作部件的自由度来完成动作限位自锁,同时整个动作切换过程,仅依靠导向槽驱动完成切换,平稳可靠,从而避免因借助额外弹簧作用力所导致大阻力,切换冲击和大噪音,及零部件受力变形的风险。同时,也清除了额外加给加载马达的负荷,从而较好的满足了吸入式光盘机机芯在加载过程中对加载系统的实际需求。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具有一下显著优点1、吸入式光盘播放机加载系统在机芯处在进出仓加载碟片和播放状态时,通过依靠部件结构限制单锁杆的自由度,来锁紧切换臂工作位置,避免增加额外锁紧作用力,消除了此处额外弹簧作用力所带来的零部件受力变形失效和磨损失效的风险,既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又增加了产品的使用寿命。2、动作切换过程中,通过滑槽导向,均勻速度切换,冲击力小,产生的噪音也少;同时最大限度的减小了动作阻力,降低了动作负载,减少了能耗,实现了加载系统中的动作切换过程对驱动马达的过载保护,给加载所需驱动力更大的安全余量。3、单锁杆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可根据需要做一定调整,以适应不同需求的设计要求,可在同类产品中广泛应用。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吸入式光盘播放机加载系统的切换自锁装置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吸入式光盘播放机加载系统封装立体图;图3为本技术吸入式光盘播放机加载系统的切换自锁装置爆炸分解图图4为单锁杆组装到主机架的装配示意图;图5为切换臂组装到图4组件的装配示意图;图6为切换齿条组装到图5组件的装配示意图;图7为在进出仓加载动作时自锁位置的示意图;图8为加载系统在动作切换过程的示意图;图9为加载系统动作切换完成后,处在播放状态时自锁位置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吸入式光盘播放机加载系统的切换自锁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的吸入式光盘播放机加载系统的切换自锁装置结构图,其切换自锁装置主要由安装在主机架1和切换臂2之间的拉簧6、拉簧7组成,采用此结构的切换自锁装置,结构简单,但是额外增加了弹簧作用力,零部件容易受力变形失效和磨损失效,产品的可靠性差,使用寿命短。且动作切换过程中,在弹簧作用力下,冲击力大,产生的噪音也大;同时增大了动作阻力和动作负载,加载时所需驱动力非常大,耗电大。图2、图3、图4、图5、图6所示为本技术吸入式光盘播放机加载系统的切换自锁装置,包括主机架1,主机架1上有一处“Z”形切换槽1-1,包括前端横向滑槽1-1.1、中部纵向滑槽1-1. 2及后端横向滑槽1-1. 3三部分。主机架1上安装有单锁杆4,单锁杆4的驱动端4-1装配在“Z”形切换槽1-1内,间隙配合,并限制在“Z”形切换槽1-1内移动。主机架1上安装有切换臂2,切换臂2能在主机架1上沿侧面纵向滑动,切换臂2的后端为驱动夹碟臂、滚轮臂工作的驱动端2-0,前端开设有一横向通槽2-1,横向通槽2-1内穿插安装单锁杆4的驱动端4-1,为间隙配合,所述单锁杆4能沿横向通槽2-1方向移动,但同时被切换臂2的横向通槽2-1限制了纵向相对自由度,此方向运动时将控制切换臂2—起移动。切换臂2上方安装有切换齿条3,切换齿条3能在切换臂2上纵向滑动,切换齿条3有一处锁杆导向槽3-1,包括前端横向限位部3-1. 1、前端斜面导向部3-1. 2、中部纵向位移部3-1. 3、 后端斜面导向部3-1. 4及后端横向限位部3-1. 5,切换齿条3的侧部具有与驱动动力源连接的啮合齿条3-2 ;锁杆导向槽3-1内穿插安装单锁杆4的驱动端4-1,为间隙配合,并限制单锁杆4在锁杆导向槽3-1内移动。切换齿条3上方装有限位盖板5,之间有一定间隙,限位盖板5固定在主机架1上,限位盖板5上有一处限位长槽5-1,限位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吸入式光盘播放机加载系统的切换自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机架(1)、切换臂(2)、切换齿条(3)、单锁杆(4)、限位盖板(5),其中:主机架(1):其侧部开设有“Z”形切换槽(1-1),包括前端横向滑槽(1-1.1)、中部纵向滑槽(1-1.2)及后端横向滑槽(1-1.3);切换臂(2):可前后移动地安装在主机架(1)一侧,后端为驱动夹碟臂工作的驱动端(2-0),前端开设有一横向通槽(2-1);切换齿条(3):位于切换臂(2)的上方,切换齿条(3)上开设有一锁杆导向槽(3-1),包括前端横向限位部(3-1.1)、前端斜面导向部(3-1.2)、中部纵向位移部(3-1.3)、后端斜面导向部(3-1.4)及后端横向限位部(3-1.5),切换齿条(3)的侧部具有与驱动动力源连接的啮合齿条(3-2);单锁杆(4):包括下端驱动端(4-1)及上端定位端(4-2),驱动端(4-1)分别穿插在切换齿条(3)的锁杆导向槽(3-1)、切换臂(2)的横向通槽(2-1)及主机架(1)的“Z”形切换槽(1-1)内,为间隙配合连接,并能在各槽内滑动;限位盖板(5):固定在主机架(1)上,在限位盖板(5)上开设有一限位长槽(5-1),单锁杆(4)的定位端(4-2)安装在限位长槽(5-1)内,为间隙配合,并能在限位长槽(5-1)内移动,保持单锁杆(4)移动时的平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吸入式光盘播放机加载系统的切换自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机架(1)、切换臂(2)、切换齿条(3)、单锁杆(4)、限位盖板(5),其中主机架(1)其侧部开设有“Z”形切换槽(1-1),包括前端横向滑槽(1-1. 1)、中部纵向滑槽(1-1. 2)及后端横向滑槽(1-1. 3);切换臂O):可前后移动地安装在主机架(1) 一侧,后端为驱动夹碟臂工作的驱动端 0-0),前端开设有一横向通槽;切换齿条(3)位于切换臂(2)的上方,切换齿条(3)上开设有一锁杆导向槽(3-1),包括前端横向限位部(3-1. 1)、前端斜面导向部(3-1. 2)、中部纵向位移部(3-1. 3)、后端斜面导向部(3-1. 4)及后端横向限位部(3-1.幻,切换齿条(3)的侧部具有与驱动动力源连接的啮合齿条(3-2);单锁杆包括下端驱动端(4-1)及上端定位端G-2),驱动端(4-1)分别穿插在切换齿条⑶的锁杆导向槽(3-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先俊张亮平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益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