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本电脑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441958 阅读:1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笔记本电脑,其包括本体、设置有显示屏的盖体、用于连接本体和盖体的转动机构、无线接收模块及处理单元。该转动机构包括驱动装置,该无线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遥控器的遥控指令,该处理单元处理该遥控指令以产生控制信号,该驱动装置根据该控制信号提供动力以使盖体相对于本体转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笔记本电脑
技术介绍
现有笔记本电脑的显示屏的开合都是基于手动控制的,当使用者需要使用上述笔记本电脑时,须先手动将笔记本电脑的显示屏开启,然后按下电源键进入操作系统。然而,当使用者与笔记本电脑相隔一定距离时,使用者须走到笔记本电脑附近,才能手动开启笔记本电脑的显示屏,因而给使用者造成了烦恼。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可远程控制显示屏开启的笔记本电脑。一种笔记本电脑,其包括本体、设置有显示屏的盖体、用于连接本体和盖体的转动机构、无线接收模块及处理单元。该转动机构包括驱动装置,该无线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遥控器的遥控指令,该处理单元处理该遥控指令以产生控制信号,该驱动装置根据该控制信号提供动力以使盖体相对于本体转动。上述笔记本电脑,通过设置驱动装置,当使用者在距离笔记本电脑较远时,可操作遥控器来远程遥控笔记本电脑,使驱动装置驱动盖体相对于本体转动,以开启显示屏,因而给使用者带来了便利。附图说明图1为第一较佳实施方式的笔记本电脑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笔记本电脑的分解示意图。图3为图2所示笔记本电脑中第一驱动单元和第一固定部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图1所示笔记本电脑的功能模块图。图5为第二较佳实施方式的笔记本电脑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所示笔记本电脑的分解示意图。图7为图6所示笔记本电脑中第三驱动单元和第三固定部的局部放大图。图8为图5所示笔记本电脑的功能模块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具体实施方式请一并参阅图1及图2,第一较佳实施方式的笔记本电脑100包括设置有多个按键(未示出)的本体10、设置有显示屏24的盖体20、转动机构30及无线接收模块40。转动机构30用于连接本体10和盖体20,并提供动力使得盖体20相对于本体10转动,从而使盖体20与本体10成一预定角度或使盖体20盖合于本体10上。本体10靠近盖体20的侧壁的中部凸设有第一收容部12。第一收容部12大致呈圆柱体状,其开设有第一通孔120。盖体20靠近本体10的侧壁的两端分别凸设有第二收容部25和第三收容部26。第二收容部25和第三收容部26均大致呈圆柱体状,第二收容部25开设有第一盲孔250,第三收容部26开设有与第一盲孔250相对的第二盲孔260。第一收容部12位于第二收容部25和第三收容部26的中间。转动机构30包括第一驱动单元32、第一固定部34及第二固定部35。第一驱动单元32包括第一马达320及分别设置于第一马达320两端的第一驱动部322和第二驱动部324。第一马达320与位于本体10内的电路电性连接。第一马达320用于驱动第一驱动部322和第二驱动部324旋转。第一马达320包括第一主体330及分别从第一主体330两端延伸而出的第一转轴340和第二转轴350,第一主体330可分离地固定于第一收容部12的第一通孔120内。第一驱动部322可分离地固定于第一固定部34内,第二驱动部324可分离地固定于第二固定部35内。第一驱动部322为设置于第一转轴340上远离第一主体330一端的多个凸齿,第二驱动部324为设置于第二转轴350上远离第一主体330一端的多个凸齿。第一固定部34固定于第二收容部25的第一盲孔250内,第二固定部35固定于第三收容部26的第二盲孔260内。第一固定部34开设有第三通孔,第三通孔的内表面设置有多个与第一驱动部322相啮合的凸齿(如图3所示)。第二固定部35开设有第四通孔,第四通孔的内表面设置有多个与第二驱动部324相啮合的凸齿。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驱动单元32构成驱动装置以驱动盖体20相对于本体10转动。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固定-->部34与第一驱动部322及第二固定部35与第二驱动部324可以其他方式可分离地固定在一起,例如第一固定部34和第二固定部35上均开设有三角形的通孔,而第一驱动部322为设置于第一转轴340上远离第一主体330一端的三角形凸起,第二驱动部324为设置于第二转轴350上远离第一主体330一端的三角形凸起。无线接收模块40设置于本体10上,用于接收遥控器90发送的遥控指令。请一并参阅图4,笔记本电脑100还包括处理单元43。处理单元43设置于本体10内,处理单元43分别与无线接收模块40与第一驱动单元32相连接。当无线接收模块40接收到来自遥控器90发送的开启指令时,处理单元43处理该开启指令以产生第一控制信号,第一驱动单元32根据该第一控制信号驱动盖体20相对于本体10转动,以使盖体20与本体10成一预定角度,从而使得显示屏24外露。该预定角度的默认值为90度。在本实施方式中,可预先通过本体10上的输入设备或遥控器90设置该预定角度的范围为90~135度。当无线接收模块40接收到来自遥控器90发送的关闭指令时,处理单元43处理该关闭指令以产生第二控制信号,第一驱动单元32根据该第二控制信号驱动盖体20相对于本体10转动,以使盖体20盖合于本体10上。因而实现了盖体20关闭的目的。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驱动单元32为马达,第一控制信号为正向转动信号,其用于控制马达带动盖体20正向转动,以使盖体20开启;第二控制信号为反向转动信号,其用于控制马达带动盖体20反向转动,以使盖体20关闭,从而盖体20盖合于本体10上。此外,笔记本电脑100还包括开关按钮50,开关按钮50设置于本体10上。开关按钮50与无线接收模块40相连,开关按钮50用于基于使用者的操作以关闭无线接收模块40的无线接收功能。因而使用者不能通过操作遥控器90来远程控制笔记本电脑100的盖体20开启或关闭。本实施方式的笔记本电脑100,通过设置第一驱动单元32,当使用者在距离笔记本电脑100较远时,可操作遥控器90来远程遥控笔记本电脑100,使第一驱动单元32驱动盖体20相对于本体10转动,以使显示屏24外露,因而给使用者带来了便利。请参阅图5及图6,第二较佳实施方式的笔记本电脑200包括无线接收模块40、开关按钮50、本体60、设置有显示屏74的盖体70及转动机构80。转动机构80用于连接本体60和盖体70,并提供动力使得盖体70相对于本体60转动,从而使盖体70与本体60成一预定角度或使盖体70盖合于本体60上。笔记本电脑200与笔记本电脑100的区别在于本体60、盖体70及转动机构80分别与本体10、盖体20及转动机构30不同。本体60靠近盖体70的侧壁的两端分别凸设有第四收容部62和第五收容部64。第四收容部62和第五收容部64均大致呈圆柱体状,第四收容部62开设有第三盲孔620,第五收容部64开设有与第三盲孔620相对的第四盲孔640。盖体70靠近本体60的侧壁的中部凸设有第六收容部76。第六收容部76大致呈圆柱体状,其开设有第二通孔760。第六收容部76位于第四收容部62和第五收容部64的中间。转动机构80包括第二驱动单元82、第三驱动单元84及第三固定部85。第二驱动单元82包括第二马达820及设置于第二马达820一端的第三驱动部830。第二马达820与位于本体10内的电路电性连接,第二马达820用于驱动第三驱动部830旋转。第二马达-->820包括第二主体822及从第二主体822延伸而出的第三转轴824。第二主体822可分离地固定于第四收容部62的第三盲孔620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笔记本电脑,其包括本体及设置有显示屏的盖体,其特征在于:该笔记本电脑还包括用于连接本体和盖体的转动机构、无线接收模块及处理单元,该转动机构包括驱动装置,该无线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遥控器的遥控指令,该处理单元处理该遥控指令以产生控制信号,该驱动装置根据该控制信号提供动力以使该盖体相对于本体转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笔记本电脑,其包括本体及设置有显示屏的盖体,其特征在于:该笔记本电脑还包括用于连接本体和盖体的转动机构、无线接收模块及处理单元,该转动机构包括驱动装置,该无线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遥控器的遥控指令,该处理单元处理该遥控指令以产生控制信号,该驱动装置根据该控制信号提供动力以使该盖体相对于本体转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笔记本电脑,其特征在于:该驱动装置设置于本体上,该驱动装置用于驱动该盖体相对于本体转动,以使该盖体与本体成一预定角度或使该盖体盖合于本体上。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笔记本电脑,其特征在于:该本体上设置有第一收容部,该盖体上设置有第二收容部和第三收容部,该第一收容部位于第二收容部和第三收容部之间,该转动机构还包括固定于第二收容部内的第一固定部及固定于第三收容部内的第二固定部,该驱动装置包括第一驱动单元,该第一驱动单元包括第一马达及分别设置于第一马达两端的第一驱动部和第二驱动部,该第一马达用于驱动第一驱动部和第二驱动部旋转,该第一马达固定于第一收容部内,该第一驱动部和第二驱动部分别可分离地固定于第二收容部和第三收容部内。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笔记本电脑,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马达包括第一主体及分别从第一主体两端延伸而出的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该第一驱动部为设置于第一转轴上远离第一主体一端的多个凸齿,第二驱动部为设置于第二转轴上远离第一主体一端的多个凸齿,该第一固定部开设有第三通孔,该第三通孔的内表面设置有多个与第一驱动部相啮合的凸齿;该第二固定部开设有第四通孔,该第四通孔的内表面设置有多个与第二驱动部相啮合的凸齿。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笔记本电脑,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收容部开设有第一通孔,该第二收容部开设有第一盲孔,该第三收容部开设有与第一盲孔相对应的第二盲孔,该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丁凯李斌
申请(专利权)人: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