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绳带耐切割性能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438340 阅读:3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绳带耐切割性能检测装置,两个支撑臂相对面上分别具有夹持器导轨和切割刀导轨,绳带绕过切割刀的切割边缘并夹持在上夹持器和下夹持器上,上夹持器在一定高度内上下移动,切割刀的两端设置在切割刀导轨内并可以上下移动调整切割角度。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范围广,可以实现各种切割边缘模式、各种切割角度的切割试验,整个检测过程简便、快捷、自动化程度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检测
,尤其是涉及一种绳带产品的耐切割性能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对于绳带类产品人们更多的是关注其强力、断裂伸长率、冲击性能等,而对绳带产品的耐切割等性能重视不够。国际上,只有UIAA(国际登山联合会)推出了有关登山绳的耐切割性能的检测,并有相应的检测仪器,但是该测试方法和测试仪器只针对动力绳,通过冲击试验来表征绳的切割性能,适用范围有限。国内绳索基本性能的测试标准还没有建立,没有形成有影响的统一的耐切割性能检测方法,更没有对切割性能的检测装置,而且由于绳子加工粗糙,很多厂商对绳的耐切割性能并没有树立足够的意识,但是随着绳带种类和功能的多样化以及应用范围的扩大,如在消防、急救、军事、探险等领域的应用,应用环境的复杂性,使得对绳子的要求不仅仅再局限于强力等基本指标,更加注重绳子抵抗摩擦、切割等性能。因此,为保证绳带在生产、生活等各方面充分发挥其安全保障作用,有必要对绳带的耐切割性能进行检测,开发相应的检测方法和相应的检测设备,目前,UIAA耐切割性能使用范围具有局限性,国内有关测试装置不适应绳、带产品耐切割性能的测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化程度高、简便、快速的绳带耐切割性能检测装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绳带耐切割性能检测装置包括底板、支撑装置、夹持装置和切割刀,支撑装置支撑在底板上,支撑装置包括两个支撑臂,两个支撑臂相对面上分别具有夹持器导轨和切割刀导轨,夹持器导轨在支撑臂的上方,切割刀导轨在支撑臂的下方,夹持装置包括上夹持器、力传感器、运动臂、下夹持器,上夹持器、力传感器、运动臂设置在两个支撑臂之间,运动臂沿夹持器导轨在一定高度内上下移动,上夹持器和力传感器安装在运动臂上,下夹持器安装在底板上,切割刀的两端设置在切割刀导轨内并可以上下移动调整切割角度,切割刀的切割边缘为具有一定夹角的尖角、倒角、圆角的一种,绳带绕过切割刀的切割边缘并夹持在上夹持器和下夹持器上,力传感器与计算系统相连接。本专利技术的切割角度范围在45°-120°之间可以进行连续选择,切割边缘的夹角为120°、90°、60°、45°的一种。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可以真实有效的模拟实际切割现象,真实的反映绳带的耐切割性能。产品适用范围广,可以实现各种切割边缘模式、各种切割角度的切割试验,整个检测过程简便、快捷、自动化程度高,弥补了UIAA检测装置的局限性,填补了国内绳带切割性能检测的空白。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绳带耐切割性能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绳带路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切割刀导轨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所用切割刀类型的框图。图中标注说明:1.底板;2.控制按钮;3.切割刀;4.支撑臂;5.上夹持器;6.力传感器;7.运动臂;8.夹持器导轨;9.切割刀导轨;10.急停按钮;11.显示屏;12.下夹持器;13.绳带。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是在最大限度模拟绳带实际使用中切割现象而设计的,从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可以看出,本专利技术包括底板1、两个支撑臂4、上夹持器5、力传感器6、运动臂7、下夹持器12和切割刀3。两个支撑臂4支撑在底板1上,上夹持器5设置在两个支撑臂4之间,上夹持器5上面安装在运动臂7上,上夹持器5和运动臂7之间装有力传感器6。两个支撑臂4相对面的上方具有夹持器导轨8,下方具有切割刀导轨9,运动臂7的两端设置在夹持器导轨8内,运动臂7沿夹持器导轨8在一定高度内上下移动,从而带动上夹持器5上下移动。下夹持器12设置在底板1上面,绳带13的上端夹持在上夹持器5内,下端夹持在下夹持器12内,切割刀3在上夹持器5和下夹持器12之间,绳带13绕过切割刀3的切割边缘并夹持在上夹持器5和下夹持器12上,从图2所示的绳带路径示意图可以看出。切割刀3为具有切割边缘的柱状工具,切割刀3的两端设置在支撑臂上的切割刀导轨9内,切割角度是指切割边缘两侧被切割的绳带之间的夹角,切割角度通过切割刀的安装高度控制,如图3的切割刀导轨示意图,切割角度范围可以在45°-120°之间进行连续选择。切割刀的切割边缘为具有一定夹角a的尖角、倒角或者圆角,切割边缘的夹角a可以在120°、90°、60°、45°等角度进行选择,根据实际使用情况的不同,可以对切割刀的边缘类型以及切割角度进行选择。图4为本专利技术所用切割刀类型的框图,列举了尖角、倒角、圆角相对应的120°、90°、60°、45°的图形及相关参数。本专利技术的具体操作是:调节切割刀3在切割刀导轨9中的位置,使其在相应的位置,然后制备试样,截取足够长度的绳带,使其一端固定在上夹持器5上,另一端通过切割刀3后固定在下夹持器12上,在此过程中,切割刀3的边缘与上夹持器5在同一垂直线上。按动控制按钮2,上夹持器5沿着夹持器导轨8向上运动,绳带被拉伸,切割刀3与绳带13紧密接触,产生切割作用,随着上夹持器5的上升,拉力增大,切割作用增强,当拉力足够大时,由于切割作用而使得绳带发生断裂。在实验过程中,力传感器6采集上夹持器5拉力,并记录切断强力,通过一定的软件和公式计算耐切割系数,采用耐切割系数对绳带抵抗切割的能力进行了有效的表征。本专利技术通过实际使用情况中存在的切割现象进行模拟,对存在切割作用的绳带增大拉伸张力,使其在切割处发生断裂。切割边缘模式可选、切割角度可连续调节,可以实现绳带产品耐切割性能的简便、快速、自动化检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绳带耐切割性能检测装置,包括底板(1)、支撑装置、夹持装置和切割刀(3),支撑装置支撑在底板(1)上,其特征是:所述支撑装置包括两个支撑臂(4),两个支撑臂(4)相对面上分别具有夹持器导轨(8)和切割刀导轨(9),夹持器导轨(8)在支撑臂(4)的上方,切割刀导轨(9)在支撑臂(4)的下方,所述夹持装置包括上夹持器(5)、力传感器(6)、运动臂(7)、下夹持器(12),上夹持器(5)、力传感器(6)、运动臂(7)设置在两个支撑臂(4)之间,运动臂(7)沿夹持器导轨(8)在一定高度内上下移动,上夹持器(5)和力传感器(6)安装在运动臂(7)上,下夹持器(12)安装在底板(1)上,切割刀(3)的两端设置在切割刀导轨(9)内并可以上下移动调整切割角度,切割刀(3)的切割边缘为具有一定夹角的尖角、倒角、圆角的一种,绳带(13)绕过切割刀(3)的切割边缘并夹持在上夹持器(5)和下夹持器(12)上,力传感器(6)与计算系统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绳带耐切割性能检测装置,包括底板(1)、支撑装置、夹持装置和切割刀(3),支撑装置支撑在底板(1)上,其特征是:所述支撑装置包括两个支撑臂(4),两个支撑臂(4)相对面上分别具有夹持器导轨(8)和切割刀导轨(9),夹持器导轨(8)在支撑臂(4)的上方,切割刀导轨(9)在支撑臂(4)的下方,所述夹持装置包括上夹持器(5)、力传感器(6)、运动臂(7)、下夹持器(12),上夹持器(5)、力传感器(6)、运动臂(7)设置在两个支撑臂(4)之间,运动臂(7)沿夹持器导轨(8)在一定高度内上下移动,上夹持器(5)和力传感器(6)安装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宁方刚赵娟王存涛陈玉伟胡倩倩郑伟峰宋维广王立家许秀萍张功明陈琳吴芳陈广霞
申请(专利权)人:泰安鲁普耐特塑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