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太阳能热水器的光集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426655 阅读:2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节能环保领域,公开了一种太阳能热水器的光集热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于采用其包括:一带敞开口的容纳腔,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的用于给水进行循环加热的光能集热金属管,以及贴合设置在所述敞开口上的透光玻璃板,并在所述透光玻璃板上设置有用于提高透光玻璃板温度以防止结水雾的透光聚热层,所述容纳腔与所述透光玻璃板形成一保温空间,通过光能集热金属管循环加热水,不会结水垢,延长了产品的使用寿命。特别是采用所述光能集热金属管包括多个并排设置的不锈钢管,并在所述不锈钢管表面设置有光吸热层,通过表面设置有光吸热层的不锈钢管吸收光能对水进行循环加热,不锈钢管具有热胀冷缩的功能,管内根本不会结水垢。(*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节能环保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太阳能热水器的光集热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热水器的使用越来越普及;而太阳能热 水器由于其节能、环保的特点使用更加广泛。目前常见的太阳能热水器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太阳能集热真空玻璃管直插入保 温水箱的热水器;另一种是热管承压式热水器。但现有技术太阳能热水器不足之处在于 在遇到晴好天气时,水温升得很高,可以正常洗浴;但水温高后容易结垢,所以其使用一到 两年后,热效率会降低需要去垢。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太阳能 热水器的光集热装置。其使加热的光能集热金属管不会结水垢,提高了光热转换效率,同时 延长了产品的使用寿命。本技术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种太阳能热水器的光集热装置,其中,包括一带敞开口的容纳腔,设置在所述 容纳腔内的用于给水进行循环加热的光能集热金属管,以及贴合设置在所述敞开口上的透 光玻璃板,并在所述透光玻璃板上设置有用于提高透光玻璃板温度以防止结水雾的透光聚 热层,所述容纳腔与所述透光玻璃板形成一保温空间,以及在所述光集热装置表面设置有 与光能集热金属管连通的进出水流通口。所述太阳能热水器的光集热装置,其中,所述光集热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容纳 腔内壁的保温层.所述太阳能热水器的光集热装置,其中,在所述保温层上还设置有反光层。所述太阳能热水器的光集热装置,其中,所述光能集热金属管包括多个并排设置 的不锈钢管,并在所述不锈钢管表面设置有光吸热层。所述太阳能热水器的光集热装置,其中,所述透光聚热层为太阳能光致热线。所述太阳能热水器的光集热装置,其中,所述太阳能光致热线平行间隔或间断设置。所述太阳能热水器的光集热装置,其中,所述透光聚热层设置为太阳能光致热点.所述太阳能热水器的光集热装置,其中,所述太阳能光致热点网状排列设置。所述太阳能热水器的光集热装置,其中,在所述光集热装置的表面上设置有连通 其内部的气孔。所述太阳能热水器的光集热装置,其中,在所述光集热装置的内部设置有温度检 测器。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太阳能热水器的光集热装置。由于采用其包括一带敞 开口的容纳腔,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的用于给水进行循环加热的光能集热金属管,以及贴 合设置在所述敞开口上的透光玻璃板,并在所述透光玻璃板上设置有用于提高透光玻璃板 温度以防止结水雾的透光聚热层,所述容纳腔与所述透光玻璃板形成一保温空间,通过光 能集热金属管循环加热水,不会结水垢,延长了产品的使用寿命。特别是采用所述光能集热 金属管包括多个并排设置的不锈钢管,并在所述不锈钢管表面设置有光吸热层,通过表面 设置有光吸热层的不锈钢管吸收光能对水进行循环加热,不锈钢管具有热胀冷缩的功能, 管内根本不会结水垢。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光集热装置未安装透光玻璃板的纵向剖面结构示意 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光集热装置安装透光玻璃板的纵向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光集热装置光能集热金属管排列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光集热装置纵向剖面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光集热装置立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太阳能热水器的光集热装置,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 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 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太阳能热水器的光集热装置300,主要用于将太阳能的 光能转化为热能,对水进行加热。如图1所示,所述光集热装置包括其上设置有敞开口 301 的容纳腔310,在所述容纳腔310内设置的光能集热金属管320,以及贴合设置在所述敞开 口 301上的用于透光的透光玻璃板330,如图2所示。其中,如图2所示,所述光能集热金属管320为表面贴合设置有光吸热层321的不 锈钢管,所述光吸热层321用于将太阳光的光能转换为热能,所述热能通过所述不锈钢管 给流通在不锈钢管内的水进行循环加热,以达到利用太阳能加热水的目的。并且不锈钢管 具有热胀冷缩的功能,管内根本不会结水垢。而所述光能集热金属管在所述容纳腔310内的排列设置方式以便于给水进行循 环加热并达到最大吸热面为准,如图3所示,例如将多个光能集热金属管320并排平行设置 在所述容纳腔310内,然后,通过垂直设置的两光能集热金属管320从两端将平行设置的多 个光能集热金属管320连通,以达到各个光能集热金属管320相互连通,便于水流循环加 热,如图4所示,322为垂直设置的两光能集热金属管,321为并排平行设置的多个光能集热 金属管,各个光能集热金属管320具有循环通路。如图5所示,并在所述光集热装置300表面设置有与所述光能集热金属管320连 通的进出水流通口 308和309,通过所述进出水流通口 308和309,将水依次送入所述光集 热装置300内的光能集热金属管320,加热后再流出,通过不断地送入送出可以达到循环加 热的目的。如图2所示,由于在所述容纳腔310的如附图1所示的敞开口 301上贴合设置有 透光玻璃板330,使所述容纳腔310与所述透光玻璃板330形成一保温空间,该保温空间更 有利于光能集热金属管320内的水加热。进一步地,可以在所述光能集热装置300的表面上设置有连通其内部的气孔,以 便于使该保温空间与外界能进行气流通,便于除雾,不会阻挡光能集热金属管光照。并且由 于所述保温空间与外界可进行气流通,因此,不需在真空下,而可以在各种环境下对所述光 能集热金属管进行加工生产,从而有效地降低所述光能集热装置的制作成本。 如图3所示,而为了实现所述保温空间为非真空环境下也不会在玻璃内侧产生水 雾,在所述透光玻璃板330上贴合设置有用于提高透光玻璃板温度以防止玻璃内侧结水雾 的透光聚热层331,透光聚热层331可以吸收光能转化为热能传递给玻璃,以提高玻璃温 度,这样在所述玻璃内侧不会结水雾,不会阻挡光能集热金属管光照。较佳地,所述透光聚热层331设置为太阳能光致热线,如图4所示,所述太阳能光 致热线平行间隔设置,当然所述太阳能光致热线也可以采用间断设置,便于透光到所述容 纳腔中。其具体的实现原理为,设置在所述璃板330上的透光聚热层331可以吸收部分光 能转换为热能以提高所述透光玻璃板330的温度,保证所述透光玻璃板330的温度不低于 所述保温空间的温度,这样就不会在保温空间的透光玻璃板内侧形成水雾,可以防止水雾 多了而降低光热转换效率,有效地提高了所述光集热装置300的光热转换效率。另外,所述透光聚热层也可以设置为太阳能光致热点,所述太阳能光致热点网状 排列设置,也不会阻挡太阳光照进入保温空间,使所述光能集热金属管320能够吸收到足 够的光能,从而大大提高了光热转换效率。为了提高所述保温空间的保温功能,如图2和图3和图4所示,在所述光集热装置 的容纳腔310内壁的设置有保温层311。并在所述保温层311上还设置有反光层312,如图 3所示,以保证照射在所述容纳腔310内壁的太阳光反射到所述光能集热金属管320,更有 利于提高所述光能集热金属管3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太阳能热水器的光集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带敞开口的容纳腔,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的用于给水进行循环加热的光能集热金属管,以及贴合设置在所述敞开口上的透光玻璃板,并在所述透光玻璃板上设置有用于提高透光玻璃板温度以防止结水雾的透光聚热层,所述容纳腔与所述透光玻璃板形成一保温空间,以及在所述光集热装置表面设置有与光能集热金属管连通的进出水流通口。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玉芳邱成飞袁德平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高明区通洋高科太阳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