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温装饰一体化板扣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416647 阅读:3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扣件,具体讲就是用于连接保温装饰一体化板与墙体的专用扣件,扣件包括垂直于墙面的板体,板体的一个板面上设置用于连接墙体或安装龙骨的连接板体,板体的另一个板面设置用于连接保温板的连接板,连接板平行于墙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用于连接保温板的连接板包括至少三个;三个连接板可以从保温板厚度方向的靠内侧、靠外侧以及靠中间位置都插接在保温板中,两者实现更周密可靠的连接,既避免保温板中部或外部与扣件连接不牢固而变形、移位,也避免了保温板的外部开裂或翘边。安装完成后的保温装饰体系性能良好,提高了保温板的保温、装饰、防潮的效果和使用寿命。(*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扣件,具体讲就是用于连接保温板与墙体的专用扣件。
技术介绍
随着建筑保温节能和装饰的需要,保温板使用已十分普遍,尤其是以酚醛树脂、PV 树脂等为保温层材料制成的保温装饰一体化板,因其保温、阻燃、轻质等良好性能,而具有 广泛的应用前景。保温板安装主要是干挂法和湿式连接两种形式,可选用的连接扣件的种 类较多。但现有的连接墙体与保温板的扣件主要都包括垂直于墙面的板体,板体一个板面 上设置大致平行于墙面并用于连接墙面或安装龙骨的连接板体,板体的另一板面上设置用 于连接保温板的连接板,连接板插入保温板内,实现与保温板的连接,然后连接板体与墙体 或龙骨固接,然后再用密封胶填充相邻保温板之间的缝隙,起到防止雨水渗入保温板和墙 体的作用,这样就完成了保温板的安装。现有的扣件上与保温板相连接的连接板通常由两个,两者相互平行并平行于墙 面,其中一个与保温板内板面、也就是面向墙面的板面连接,另一个连接板插接在保温板中 部或外部。但这样的设计中,如果靠外侧的连接板插接在保温板外部,则保温板中部与扣件 的连接不可靠,保温板容易变形或发生位置松动;如果靠外侧的连接板插接在保温板中部, 则保温板外部与扣件的连接不牢固,保温板外部容易松动、移位,而且保温板的饰面层得不 到有效的固定而容易翘边;这些情况都会影响保温板的保温、装饰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能与保温板连接得更加牢固的连接扣件。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保温装饰一体化板扣件, 扣件包括垂直于墙面的板体,板体的一个板面上设置用于连接墙体或安装龙骨的连接板 体,板体的另一个板面设置用于连接保温板的连接板,连接板平行于墙面,其特征在于所 述的用于连接保温板的连接板包括至少三个。上述技术方案中,扣件上与保温板相连接的连接板包括平行于墙面的至少三个, 那么三个连接板可以从保温板厚度方向的靠内侧、靠外侧以及靠中间位置都插接在保温 板中,两者实现更周密可靠的连接,既避免保温板中部或外部与扣件连接不牢固而变形、移 位,也避免了保温板的外部开裂或翘边。安装完成后的保温装饰体系性能良好,提高了保温 板的保温、装饰、防潮的效果和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2、3是用于湿式连接的扣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5是用于干式连接的扣件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1或5所示扣件的俯视图;图7是采用湿式连接的扣件的使用状态参考图;图8、9是采用干式连接的扣件的使用状态参考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5、7、9所示的用于将保温板安装在建筑物墙体60上的连接扣件10,扣件 10包括垂直于墙面的板体11,板体11的一个板面上设置用于连接墙体60或安装龙骨的连 接板体14,通常该连接板体14与墙面平行,板体11的另一个板面设置用于连接保温板的连 接板,连接板平行于墙面,这样的连接板包括至少三个,具体来说就是包括连接保温板的内 板面、也就是面向墙面的板面的第一板体15、插接在保温板的保温层与饰面层结合处的第 三板体12以及两者之间的第二板体16。第一板体15可以是与保温板螺钉连接的,如图9 所示;或者第一板体15与第二板体16夹持保温板的背衬层33实现保温板与扣件的连接, 最好两板体15、16之间再钉上螺钉,以便连接更可靠,如图8所示;也可以第一板体15紧 贴在保温板的内板面上,起到支撑保温板的作用,如图7所示;当然第一板体15也可以插接 在保温板的背衬层33中或插接在保温板靠墙体60的其它部位中。第三板体12插接在保 温板的饰面层31与保温层32的结合部,起到与第一板体15在保温板内外两端对称的固定 保温板的作用,第二板体16在两者之间的位置插入保温板内部,起到对保温板厚度的中间 位置的固定和支撑。这样既避免保温板中部或外部与扣件10连接不牢固而变形、移位,也避免了保温 板的外部开裂或饰面层31翘边。安装完成后的保温装饰体系性能良好,提高了保温板的保 温、装饰、防潮的效果和使用寿命。上述各板体的尺寸则没有固定要求,可以根据保温板的 结构和性能合理选择。而且最好安装的时候在板体12、15、16上涂覆胶黏物然后插入到保 温板内部,这样扣件10与保温板的连接更加可靠。如图1、2、3、7所示,连接板体14与板体11的结合部位于板体11的内端,第一板 体15较连接板体14远离墙面。这样的扣件10适合湿式连接方式使用,具体如图7所示的, 第一板体15紧贴在保温板的内表面上,第二、三板体16、12插入保温板中,然后在墙面涂覆 胶黏物50,把保温板按所需位置放置在墙面上,再将连接板体14与墙体60用螺钉连接,相 邻保温板的板缝用胶黏物50填充就实现了保温板的安装。这样的结构中扣件10与保温板 结合紧密,整个保温装饰体系与墙体60结合的整体性好。或者如图4、5、8、9所示的,与湿式连接所使用的扣件10正好相反,连接板体14较 第一板体15远离墙面,具体就是连接板体14与板体11的结合部位于板体11的板面中 部,第一板体15连接在板体11的内端,这样的扣件适合干式也就是干挂连接使用。第一板 体15与板体11构成一个阳角部,连接板体14与板体11构成一个阴角部,两脚部正好抵靠 在专用龙骨的相应角形部位,这样保温板的重量相当于直接受到龙骨的支撑,连接可靠性 好,保温装饰体系稳定耐用。这样的干式连接工艺对墙面的平整度、湿度等要求低,安装工 艺实用范围广。而且保温板与墙面之间的空间构成了又一重保温层,其保温隔热的效果更 好。板体11的板面上最好还具有板面弯折构成的凹部1Γ,凹部1Γ的延伸方向平行 于墙面。凹部1Γ的作用是当板缝间填充胶黏物50时,凹部1Γ中嵌入胶黏物50后两者的 结合更牢固,防止了胶黏物50分离或脱落。板体11的一个板面上具有凹部If后,相反板面必然具有相应的凸部,所以凹部1Γ的方向、形状没有严格要求,其实质目的只是在不增 加板体11的外部尺寸的前提下增大其表面积和结合面。最好板体11的外端与墙面垂直的 部分较内部与墙面垂直的部分更远离第三板体12,这样沿板缝两侧间隔布置的扣件10又 构成了收口的结构;且如图1、4、5所示,凹部If位于第三板体12与板体11的结合处靠近 墙面一侧,也就是凹部If位于板缝外侧、收口结构内侧的位置,凹部1Γ的底部最好靠近 保温板,这样凹部1Γ与收口配合不仅使扣件10能与胶黏物50结合的更好,而且收口和凹 部If位于该板缝外侧时能对整个板缝内的胶黏物50都起到良好的限位作用。至于凹部 ir的横截面可以呈阶梯形,如图4所示,该图所示的情形也可以理解为收口结构的内侧就 是沿板体11的板面布置的凹部1Γ ;或凹部1Γ的横截面呈凹槽形,如图1、5所示,或“V” 形,如图2所示;或弧形,如图3所示。还可以进一步地如图6所示,所述的连接板的悬伸端为尖角形或梯形或舌形,悬 伸端边缘设置成坡口状,具体来说就是将第三板体12、第一板体15、第二板体16的悬伸端 设置为梯形,当然也可以是舌形或尖角形等,只要是悬伸端小、与板体11的结合端大的形 状即可。还可以将三个连接板的悬伸端边缘设置成坡口状,也就是图示的板体最右端最薄。 这样扣件10的连接板插入保温板时阻力更小,连接板可以更顺畅地插入保温板中,不仅避 免插接时破坏保温板,提高连接的可靠性,而且插接操作方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保温装饰一体化板扣件,扣件(10)包括垂直于墙面的板体(11),板体(11)的一个板面上设置用于连接墙体或安装龙骨的连接板体(14),板体(11)的另一个板面设置用于连接保温板的连接板,连接板平行于墙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用于连接保温板的连接板包括至少三个。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松桂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根源光大节能建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4[中国|安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