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严现坤专利>正文

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祛风定痛膏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41545 阅读:2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祛风定痛膏,它是由食用植物油、黄丹、透骨草、海风藤、马钱子、桃仁、路路通、川乌、草乌、苏木、麻黄、洋金花、三分三、五灵脂、大黄、乳香、没药、白芷、肉桂、细辛、白芥子、荜茇、甘遂、樟脑、冰片配制而成。其特点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具有较好的疗效,而且所用药材获取容易、加工简单,制作成本不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药膏,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祛风定痛膏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工作、生活节奏加快,腰椎间盘突出作为一种常 见的骨科疾病,其发病率有明显上升,采用外用膏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是目 前中医常用方法。现有市场上的一些治疗腰椎间盘突的外用膏药,如修正消 痛贴、骨痛贴膏等,在活血化瘀、祛风通络方面具有一定的功效,但对治疗 腰椎间盘突的效果不明显,难以达到治本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祛风定痛膏及其制备 方法。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祛风定痛膏是由下例几组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的膏药a、 食用植物油900~1100黄丹350-600b、 透骨草30~70海风藤20~55 马钱子65~140桃仁25~60 路路通45~85川乌3~10草乌3~10苏木20~40c、 麻黄10~20洋金花8~15三分三8~25五灵脂15~45d、 大黄12~30乳香5~12没药5~12 白芷10~20 肉桂5~10 细辛4~8白芥子30~70荜茇8~15甘遂14~30e、 樟脑4~12冰片5~1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祛风定痛膏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d组原料磨成粉状待用;(2 )、将b组原料放入食用植物油中浸泡60~80小时,然后将食用植物 油连同其内的原料先用武火煎沸后,再用文火煎8~12小时;(3 )、将c组原料加入到植物油中,用武火煎2.5~3.5小时,滤去植物油 中的原料渣,获得药物油;(4)、对药物油加温,在油温达280-320 。C时,将黄丹加入,在加黄丹的4过程中不断搅拌,使黄丹在药物油中完全溶化,随后在不断的搅拌中作滴水成珠试验,在达到滴水成珠状态时,撤去加热源、并继续搅拌,待油温为70~90 oC时加入d组粉状原料并搅拌,待油温为50 70。C时加入e组原料并搅拌,搅 拌均匀后,滩涂即成。上列各中药原料的主要药理性能为黄丹-解毒、止痒、收敛、生肌,透骨草-祛风除湿、活血止痛,海风 藤-祛风除湿、通经活络,马钱子-散结、消肿,桃仁-活血祛瘀,路路通 -祛风通络、利水,川乌-祛风湿、散寒、止痛,草乌-祛风湿、散寒、止 痛、消肿,苏木-活血疗伤、祛瘀通经,麻黄-发汗解表、利水消肿,洋金 花-镇痛止痉,三分三-麻醉、解痉止痛,五灵脂-活血化瘀、止痛,大黄 -泻下攻积、清热泻火、止血解毒、活血化瘀,乳香-活血行气、止痛、消 肿生肌,没药-活血止痛、消肿生肌,白芷-通窍、止痛、解表散风、消肿 排脓,肉桂-补火助阳、散寒止痛、温径通脉,细辛-祛风散寒、通窍、止 痛,白芥子-通络止痛,荜茇-温中散寒、下气止痛,甘遂-泻水逐饮、消 肿散结,樟脑-开窍辟秽、除湿杀虫、温散止痛,冰片-开窍醒神、清热止 痛。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祛风定痛膏所用的中草药较齐全、含中草药的成分充 足,它具有活血通络、祛风除湿、消肿止痛的功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 疗具有较好的疗效,而且,本专利技术所用药材获取容易、加工简单,制作成本 不高。 ,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几个实施例具体地说明本专利技术。 实施例一配方l (各组原料重量比)a、 食用植物油950-1050黄丹400-420b、 透骨草33~36海风藤22~30马钱子67~100桃仁30~40 路路通50~55川乌3.6~5.7草乌3.6~5.7苏木22~28c、 麻黄11~15洋金花8.3-10三分三10~17五灵脂18~23d、 大黄17~22乳香5.5~8没药5.5~8白芷11~14肉桂5.5~6.7细辛4.2~5 白芥子33~44荜茇8.3~10甘遂14.5~19 e、樟脑4.5~5.5冰片5.4~6.8。以上配方中各组原料的具体用量如下(重量比)a、 食用植物油1000黄丹415b、 透骨草34.5海风藤26马钱子85桃仁35路路通53 川乌5草乌5苏木25c、 麻黄13洋金花9三分三13五灵脂21d、 大黄19乳香6.5没药6.5白芷12.5肉桂6细辛4.4白 芥子38荜茇9甘遂17e、 樟脑5冰片6。食用植物油以芝麻油为佳,菜子油、花生油也可。 制备工艺(1) 、将d组原料磨成粉状待用,其粉状的程度为过100目筛;(2) 、将b组原料放入食用植物油中浸泡72小时,然后将食用植物油连 同其内的原料先用武火煎沸后,再用文火煎10小时;(3) 、将c组原料加入到植物油中,用武火煎3小时,滤去植物油中的 原料渣,获得药物油;(4) 、对药物油加温,在油温达300。C时,将黄丹加入,在加黄丹的过程 中不断搅拌,使黄丹在药物油中完全溶化,随后在不断的搅拌中作滴水成珠 试验,在达到滴水成珠状态时,撤去加热源、并继续搅拌,待油温为80。C时 加入d组粉状原料并搅拌,待油温为60。C时加入e组原料并搅拌,搅拌均匀 后,滩涂即成。由上述步骤制成的每一贴膏药的直径为8~10cm,每贴膏药的重量为 12~15g。另外,膏药制成后,放置阴凉处3 5天后即可使用。 实施例二配方2 (各组原料重量比)a、 食用植物油950~1050黄丹450-580b、 透骨草44~67海风藤33~50马钱子120~139桃仁44~55 路路通67~83川乌8.3~10草乌8.3~10苏木33~36.4说明书第4/4页c、 麻黄17~20洋金花11~14三分三19~22五灵脂33~44d、 大黄23~30乳香10~11 没药10~11 白芷14~17 肉桂7~8.9 细辛5.4~6.7 白芥子58~65荜茇11~12甘遂20~25e、 樟脑8.3-11 冰片8.3 U。 以上配方中各组原料的具体用量如下(重量比)a、 食用植物油1000黄丹475b、 透骨草55海风藤40马钱子130桃仁50路路通75川乌9 草乌9苏木34.5c、 麻黄18洋金花12.5三分三20五灵脂38d、 大黄28乳香10.5没药10.5白芷15.5肉桂8细辛6白 芥子60荜茇11.5甘遂23e、 樟脑9冰片9。制备工艺与实施例一所述的制备工艺完全相同。本祛风定痛膏的用法及用量使用前,将膏药用火微烤,待其变软时, 将膏药贴敷在腰椎患处,4~5天换药一次,7贴为一疗程。临床总结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祛风定痛膏对约3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进行 治疗,其中有两例体形较肥胖的患者由于曾采用不间断的推拿治疗达五年之 久,而导致局部肌神经对药物吸收不敏感、治疗效果不佳,还有两例属急性 期的患者在贴敷本祛风定痛膏数小时后,由于难以忍受病痛,而采取手术治 疗,其余患者90%使用本祛风定痛膏1~2个疗程后,基本无阳性体征,在3 个疗程后,达到基本治愈。对基本治愈的患者通过半年的随访,均未见复发。 另外,本祛风定痛膏还对椎管狭窄、椎体后关节紊乱、腰椎骨质增生、侧隐 窝狭窄等病症有较好的疗效。权利要求1、一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祛风定痛膏,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例几组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的膏药a、食用植物油900~1100黄丹350~600b、透骨草30~70海风藤20~55马钱子65~140桃仁25~60路路通45~85川乌3~10草乌3~10苏木20~40c、麻黄10~20洋金花8~15三分三8~25五灵脂15~45d、大黄12~30乳香5~12没药5~12白芷10~20肉桂5~10细辛4~8白芥子30~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祛风定痛膏,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例几组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的膏药: a、食用植物油900~1100 黄丹350~600 b、透骨草30~70 海风藤20~55 马钱子65~140 桃仁25~60 路路通45~85 川乌3~10 草乌3~10 苏木20~40 c、麻黄10~20 洋金花8~15 三分三8~25 五灵脂15~45 d、大黄12~30 乳香5~12 没药5~12 白芷10~20 肉桂5~10细辛4~8 白芥子30~70 荜茇8~15 甘遂14~30 e、樟脑4~12 冰片5~1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现坤
申请(专利权)人:严现坤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4[中国|安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