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缝纫机自动切线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413679 阅读:2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缝纫机自动切线机构,包括一针板、一夹线弹片、一固定刀、一活动刀、一拉杆及一活动刀支板;该夹线弹片为一体弯折成形,且该夹线弹片设有椭圆孔以螺栓来锁合于针板背部内,并透过调整椭圆孔的位移,使该夹线弹片与活动刀的位置互相配合,进而控制夹线力度;活动刀支板为L形,活动刀支板上设有椭圆孔,以螺栓来锁合于针板背部内,且活动刀支板一端上设有凸轴,该凸轴设于活动刀之第一孔中,以利用活动刀支板的椭圆孔来调整活动刀的前后位置,且当拉杆带动活动刀往返驱动时,使活动刀在穿越缝线所形成的三角线环时,能够微调角度,并准确地勾补缝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的装配和使用简单,极大地方便了操作者。(*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缝纫机自动切线机构,尤其涉及一种对针板、夹线弹片、固定 刀、活动刀、拉杆及活动刀支板的设计改进,通过活动刀支板及活动刀的组设,使活动刀能 够微调角度及准确地勾补缝线,而适用于缝纫机的自动切线机构或类似结构。
技术介绍
在现有缝纫机领域中,一般缝纫机在每一车缝行程终结时,必须由操作者将工作 物由压脚处移出,并利用手工方式将上、下缝线分别剪断,使工作物完全脱离缝纫机缝线的 羁绊。这种传统作业步骤,会使整体缝纫作业时程无法缩减,因为每一车缝行程终结将工作 物移出裁线时,必须在工作物的上表面先将上缝线剪断后,再将工作物翻面来剪断下缝线, 如此,剪断、翻面、剪断的动作必须于每一车缝行程后不断地重复,其势必严重地影响了作 业的流畅性,而致使工作效率无法提升。缝纫机上已经出现了自动切线机构,来改善上述的剪断、翻面、剪断的动作,使这 些动作都可在缝纫机的机台上来完成,现有自动切线机构的设计虽然使缝纫的工作更快速 及方便,但其活动刀在勾捕缝线的过程中,常常会因角度关系无法勾捕到缝线,而需重新操 作一次或回复到原始作法来重复剪断、翻面、剪断的动作,进而增加不便利性,且影响了作 业的流畅性。因此,本创作人有鉴于上述缺失,期能提出一种能微调角度且精准地勾补缝线之 缝纫机之自动切线机构改良,令使用者可轻易操作组装,乃潜心研思、设计组制,以提供使 用者便利性,为本创作人所欲研创之创作动机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微调角度且精准地勾补缝线的缝纫机自动切 线机构,进而增加缝纫机整体的便利性和实用性。为达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一种缝纫机自动切线机构包括以下部分—针板,该针板固设于缝纫机台上,而针板上穿设有复数个插针孔及槽孔,且针板 背部内凹以形成容置空间,供置入对象;一夹线弹片,该夹线弹片设于针板背部上,该夹线弹片一体弯折成形,且于一端上 设有抵压件,并于夹线弹片上设有椭圆孔,以螺栓来锁合于针板上;一固定刀,该固定刀上设有螺孔,以固定螺栓穿过螺孔来锁固于针板上;一活动刀,该活动刀设于针板背部的容置空间内,而活动刀前端形成上线切刃口 及底线切刃口,以供切割缝线,另活动刀后端设有第一孔及第二孔;一拉杆,该拉杆一端设有凸轴,该凸轴穿设过活动刀的第二孔,供拉杆带动活动刀 往返驱动;一活动刀支板,该活动刀支板呈L型,活动刀支板上设有椭圆孔,以螺栓来锁合于 针板背部内,活动刀支板一端上设有凸轴,该凸轴穿设于活动刀的第一孔中,以利用活动刀支板的椭圆孔来调整活动刀的前后位置,且当拉杆带动活动刀往返驱动时,使活动刀在穿 越缝线所形成的三角线环时,能够微调角度,并准确地勾补缝线。进一步地,所述针板背部两侧端各设有狭缝孔,供活动刀在往返驱动时,能透过狭 缝孔来保持活动刀的往返运动,进而增加整体之稳定性。进一步地,所述活动刀支板上设有记号点,供调整时判断。进一步地,所述夹线弹片透过椭圆孔的位移调整,能与活动刀的位置相互配合。进一步地,所述夹线弹片于弯折处设有螺孔、调整螺栓及垫片,该调整螺栓穿过垫 片且锁入螺孔中,透过调整螺栓来调整夹线弹片的松紧,以得到适度的夹线力度。本技术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技术方案,使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 和积极效果本技术确使缝纫机具有微调角度及准确地勾补缝线的良好效果,同时整 体结构的装配和使用简单,极大地方便了操作者。附图说明通过以下对本技术的实施例并结合其附图的描述,可以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 型的目的、具体结构特征和优点。其中,附图为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立体外观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分解组件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未工作状态下的平面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工作状态下的平面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夹线弹片A的剖面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夹线弹片B的剖面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活动刀勾捕缝线未作动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活动刀勾捕缝线作动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现依说明书附图及实施例将本技术结构特征及其它作用、目的详细说明如 下请参阅图1 8所示,本技术缝纫机自动切线机构,其主要由一针板10、一夹 线弹片20、一固定刀30、一活动刀40、一拉杆50及一活动刀支板60等组件所构成;该针板 10固设于缝纫机台(图中未示出)上,而针板10上穿设有复数个插针孔13及槽孔14,且 针板10背部内凹以形成容置空间11,供置入活动刀、送布齿,该夹线弹片20设于针板10背 部上,而该夹线弹片20弯折成形,且于一端上设有抵压件21,并于夹线弹片20上设有椭圆 孔22,以螺栓23来锁合于针板10上,该固定刀30上设有螺孔31,以固定螺栓32穿过螺孔 31来锁固于针板10上,该活动刀40设于针板10背部的容置空间11内,而活动刀40前端 形成上线切刃口 41及底线切刃口 42,以供切割缝线1,另活动刀40后端设有第一孔43及 第二孔44,该拉杆50 —端设有凸轴51,该凸轴51穿过活动刀40的第二孔44,供拉杆50带 动活动刀40的往返驱动,以及该活动刀支板60呈L形,而活动刀支板60上设有椭圆孔61, 以螺栓62来锁合于针板10背部内,而活动刀支板60 —端上设有凸轴63,该凸轴63穿设 于活动刀40的第一孔43中,以利用活动刀支板60的椭圆孔61来调整活动刀40的前后位置,且当拉杆50带动活动刀40的往返驱动时,使活动刀40在穿越缝线1所形成的三角线 环时,能够微调角度,并准确地勾补缝线1。其中该针板10背部两侧端各设有狭缝孔15,供活动刀40的往返驱动时,能透过狭 缝孔15来保持活动刀40的往返方向;而该活动刀支板60上设有记号点64,供调整时判断 用;另该夹线弹片20透过椭圆孔22的位移调整,能与活动刀40的位置相互配合;且该夹线 弹片20于弯折处进一步设有螺孔对、调整螺栓25及垫片26,该调整螺栓25穿过垫片沈 且锁入螺孔M中,透过调整螺栓25来调整夹线弹片20的松紧,以得到适度的夹线力度。请参阅图1 8所示,本技术缝纫机自动切线机构的最佳实施方式是以一针 板10、一夹线弹片20、一固定刀30、一活动刀40、一拉杆50及一活动刀支板60来展现,该针 板10设置于缝纫机台(图中未示出)上,而针板10上穿设有复数个插针孔13及槽孔14, 该插针孔13供缝针2穿设,而缝针2上穿设有缝线1,另该槽孔14供送布的布齿对应用,再 者该针板10背部内凹以形成容置空间11,而针板10两侧端各设有狭缝孔15,该狭缝孔15 配合活动刀40往返驱动位置来设置,针板10的一侧端的狭缝孔15位于活动刀40前端45 往返驱动的位置,以供容置活动刀40前端45,另一侧端的狭缝孔15位于活动刀40的刀背 46处往返驱动的位置,以供容置活动刀40的刀背46,而刀背46处的狭缝孔15隙较刀前端 45的狭缝孔15隙大,并能于活动刀40的往返驱动时,透过狭缝孔15来保持活动刀40的往 返方向及位置,而该活动刀40前端形成如弯钩状刀体,并设有上线切刃口 41及底线切刃口 42来切割缝线1,而活动刀40后端上设有第一孔43及第二孔44,其中第二孔44套设于拉 杆50 —端上的凸轴51,该凸轴51的外径紧靠于第二孔44的内径,使拉杆50能推动活动 刀40作往返驱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缝纫机自动切线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针板,该针板固设于缝纫机台上,而针板上穿设有复数个插针孔及槽孔,且针板背部内凹以形成容置空间;一夹线弹片,该夹线弹片设于针板背部上,该夹线弹片一体弯折成形,且于一端上设有抵压件,并于夹线弹片上设有椭圆孔,以螺栓来锁合于针板上;一固定刀,该固定刀上设有螺孔,以固定螺栓穿过螺孔来锁固于针板上;一活动刀,该活动刀设于针板背部的容置空间内,而活动刀前端形成上线切刃口及底线切刃口,另活动刀后端设有第一孔及第二孔;一拉杆,该拉杆一端设有凸轴,该凸轴穿设过活动刀的第二孔;一活动刀支板,该活动刀支板呈L形,活动刀支板上设有椭圆孔,以螺栓来锁合于针板背部内,活动刀支板一端上设有凸轴,该凸轴穿设于活动刀的第一孔中。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旭辉
申请(专利权)人:启翔针车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