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快速调焦的手电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410441 阅读:3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照明,尤其涉及照明中的一种可快速调焦的手电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快速调焦的手电筒,包括头部、连接筒和活动筒身,所述头部上设有聚焦透镜,所述活动筒身上设有发光体,所述连接筒一端与所述头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活动筒身活动连接,所述连接筒内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一端与所述头部抵接,另一端与所述活动筒身抵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弹簧实现发光体与聚焦透镜距离的快速变化,从而实现发光体光束角度的快速变化,从而实现了快速、方便的调焦,并且扩大了手电筒的调焦范围。(*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快速调焦的手电筒
本技术涉及照明,尤其涉及照明中的一种可快速调焦的手电筒。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的手电筒都是采用螺纹结构来实现调焦,调焦时需要双手配合调试,即 不快速也不方便,尤其是对于特定使用人群,如探险爱好者、极限运动爱好者、军队或者警 察等,在活动或者执行任务中,都需要快速、方便的对手电筒进行调焦,并且采用螺纹结构 来实现调焦,其可调焦范围较小。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手电筒调焦范围小、调焦不快速也不方便的问题,本实用新 型提供了 一种可快速调焦的手电筒。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快速调焦的手电筒,包括头部、连接筒和活动筒身,所述 头部上设有聚焦透镜,所述活动筒身上设有发光体,所述连接筒一端与所述头部固定连接, 另一端与所述活动筒身活动连接,所述连接筒内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一端与所述头部抵 接,另一端与所述活动筒身抵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头部设有限制所述活动筒身的第一散光限位 部,所述连接筒设有限制所述活动筒身的第一聚焦限位部。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活动筒身包括手持部和端部,所述发光体设 置在所述端部上,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端部相抵接,所述端部靠近所述头部的一端设 有与所述第一散光限位部相适配的第二散光限位部,所述端部远离所述头部的一端设有与 所述第一聚焦限位部相适配的第二聚焦限位部。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端部套设在所述连接筒内,所述手持部的至 少局部套设在所述端部内。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端部上设有第一密封圈、第二密封圈和第三 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设置在所述端部与所述头部之间,所述第二密封圈设置在所述端 部与所述连接筒之间,所述第三密封圈设置在所述端部与所述手持部之间。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筒设有凸起着力部。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凸起着力部设置在靠近所述活动筒身的一 端。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聚焦透镜与所述头部之间设有透镜硅胶套。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聚焦透镜至少有二个。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发光体为发光二极管。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头部与所述连接筒之间设有第四密封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弹簧实现发光体与聚焦透镜距离的快速变化,从 而实现发光体光束角度的快速变化,从而实现了快速、方便的调焦,并且扩大了手电筒的调焦范围。 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可快速调焦的手电筒处于聚焦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剖面图E-E;图3是本技术所述可快速调焦的手电筒处于散光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的剖面图F-F。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至图4中的附图标号为连接筒1 ;凸起着力部11 ;第一聚焦限位部12 ;头部 2 ;第一散光限位部21 ;聚焦透镜3 ;发光体4 ;端部5 ;第二散光限位部51 ;第二聚焦限位部 52 ;弹簧6 ;手持部7 ;电池腔71 ;透镜硅胶套8 ;第一密封圈91 ;第二密封圈92 ;第三密封 圈93;第四密封圈94。结合图1至图4所示,一种可快速调焦的手电筒,包括头部2、连接筒1和活动筒 身,所述头部2上设有聚焦透镜3,所述活动筒身上设有发光体4,所述连接筒1 一端与所述 头部2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活动筒身活动连接,所述连接筒1内套设有弹簧6,所述弹簧 6 一端与所述头部2抵接,另一端与所述活动筒身抵接,其中,所述弹簧6呈压缩状态。所述头部2设有限制所述活动筒身活动位置的第一散光限位部21,所述连接筒1 设有限制所述活动筒身活动位置的第一聚焦限位部12。所述活动筒身包括手持部7和和与所述手持部7固定连接的端部5,所述手持部7 内设有安装池的电池腔71,所述发光体4设置在所述端部5上,所述弹簧6的另一端与所述 端部5相抵接,所述端部5靠近所述头部2的一端设有与所述第一散光限位部21相适配的 第二散光限位部51,所述端部5远离所述头部2的一端设有与所述第一聚焦限位部12相适 配的第二聚焦限位部52,其中,所述弹簧6可驱动端部5在聚光位置和散光位置之间运动, 在聚光位置时,所述端部5的第二聚焦限位部52与所述连接筒1的第一聚焦限位部12相 抵接,在散光位置时,所述端部5的第二散光限位部51与所述头部2的第一散光限位部21 相抵接,所述弹簧6 —端抵接所述头部2,另一端抵接所述端部5,以通过所端部5将所述发 光体4自散光位置复位到聚光位置。所述端部5整体套设在所述连接筒1内,所述手持部7的局部套设在所述端部5 内。所述端部5上设有第一密封圈91、第二密封圈92和第三密封圈93,所述第一密封 圈91设置在所述端部5与所述头部2之间,实现所述端部5与所述头部2的密封连接,所 述第二密封圈92设置在所述端部5与所述连接筒1之间,实现所述端部5与所述连接筒1 的密封连接,所述第三密封圈93设置在所述端部5与所述手持部7之间,实现所述端部5 与所述手持部7的密封连接,通过上述的第一密封圈91、第二密封圈92和第三密封圈93实 现所述手电筒的防水性能。所述连接筒1靠近所述活动筒身的一端设有凸起着力部11,可通过单手手持所述 手持部7并用手指勾住所述凸起着力部11,来实现单手对所述活动筒身的活动控制,从而实现快速、方便的调焦。所述聚焦透镜3与所述头部2之间设有透镜硅胶套8,用于固定所述聚焦透镜3, 所述聚焦透镜3至少有二个,形成一聚焦透镜组,所述聚焦透镜3可以有二个、三个、四个甚 至更多个。所述发光体4优选为发光二极管,即LED灯。所述头部2与所述连接筒1之间设有第四密封圈94,可进一步保证所述手电筒的 防水性。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可快速调焦的手电筒的工作原理是1、聚光状态,以发光体4此时的光束角度为2. 5度为例进行说明,由于弹簧常规呈 压缩状态,因此,聚光状态是手电筒的常规状态,在弹簧6的压迫下,所述端部5位于远离所 述头部2的位置,所述端部5的第二聚焦限位部52抵接于所述连接筒1的第一聚焦限位部 12,发光体4跟随端部5位于远离所述头部2的位置,此时发光体4的光束角度较小,在聚 光透镜3的作用下,呈聚光状态;2、散光状态,以发光体4此时的光束角度为30度为例进行说明,当以单手手持所 述手持部7时,可以手指勾住所述连接筒1的凸起着力部11,将所述手持部7往所述头部2 方向靠近,从而带动所述端部5往所述头部2靠近,从而带动所述发光体4往所述头部2靠 近,最终,所述端部5的第二散光限位部51抵接于所述头部2的第一散光限位部21,此时, 所述发光体4的光束角度较聚光状态下大,在聚光透镜3的作用下,呈散光状态;3、由散光状态转变为聚光状态,可保持手持所述手持部7的状态,放弃对所述凸 起着力部11的作用力,在弹簧6的弹力作用下,所述端部5进行复位,回复到聚光状态。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可快速调焦的手电筒,通过弹簧6实现发光体4与聚焦透 镜3距离的快速变化,从而实现发光体4光束角度的快速变化,实现单手快速、方便的进行 调焦,实现聚光状态与散光状态的快速切换,尤其适用于探险爱好者、极限运动爱好者、军 队或者警察等,并且与螺纹调焦结构相比,本技术所提供可快速调焦的手电筒的可调 焦范围较大,有较广的适用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快速调焦的手电筒,其特征在于:包括头部(2)、连接筒(1)和活动筒身,所述头部(2)上设有聚焦透镜(3),所述活动筒身上设有发光体(4),所述连接筒(1)一端与所述头部(2)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活动筒身活动连接,所述连接筒(1)内套设有弹簧(6),所述弹簧(6)一端与所述头部(2)抵接,另一端与所述活动筒身抵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东盘余晓东向继遵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威火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