绳扣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398698 阅读:1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绳扣装置,该绳扣装置包括:一扣合件,设置于一布料上,该扣合件包含一凸柱;以及一绳扣,包含至少一穿孔及一凹槽,该绳扣具有一绳索,适以穿设于该至少一穿孔,该凹槽相应该凸柱形成;其中,当该凸柱容置于该凹槽时,该绳扣适可与该扣合件扣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绳扣装置通过分别设置一相对应形成的凹槽及凸柱于绳扣与扣合件上,使绳扣得以与扣合件扣合。相对于现有技术的线圈来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达到绳扣得以连接固定于布料上的目的,在固定效果上,解决了绳扣摆荡不定的问题。(*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绳扣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可以扣合的绳扣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因此对于穿着打扮也越来越重视。于琳琅 满目的各式衣服当中,常常装饰有吊饰、绳结及绳扣等各种不同的悬吊饰品,可能配置于衣 服上,也可能缝挂于背包上,根据使用者的不同需求而制造为特殊的用途。然而,在生活上绳扣会造成某些不方便。例如,步行时,衣服上的绳扣常会随着穿 着者轻微地扭动身体而摆荡,这样,如果身边有身高较矮的人或者幼童,可能会不经意甩击 到周遭同伴的脸部或眼睛而造成伤害。另外,如果在逛摆设有琳琅满目商品的商店时,随着 穿着者的衣摆处摆荡的绳扣,可能因为穿着者的不留意,而不小心勾到摆设商品,使商品掉 落,导致必须赔偿金钱。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提供一种不会随处摆荡且能够与衣着呈连接状态的绳扣装置及制造方法, 为本
者所企求的目标。本技术的专利技术人有感上述缺点的可改善,潜心研究并配合学理的运用,提出 一种设计合理且有效改善上述缺点的技术。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绳扣装置,是利用设置于布料上的一扣合 件,藉此达到将绳扣连接于布料上的目的。为了达成上述的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绳扣装置,包括一扣合件,设置于一布料,该扣合件包含一凸柱;以及一绳扣,包含至少一穿孔及一凹槽,该绳扣具有一绳索,适以穿设于该至少一穿 孔,该凹槽相应该凸柱形成;其中,当该凸柱容置于该凹槽时,该绳扣适可与该扣合件扣合。优选地,该扣合件包含一外表面,该凸柱是自该外表面延伸而出。优选地,该凸柱包含二侧壁以及一沟槽,该二侧壁界定该沟槽。其中,各该侧壁分别具有一止扣端,设置于各该侧壁的一外端,当该凸柱容置于该 凹槽时,各该止扣端适可凸出于该凹槽。优选地,该外表面具有多个第一凸出部。其中,该绳扣包含一下表面,该下表面相对于该外表面设置,且该下表面具有多个 第二凸出部。优选地,该外表面的所述多个第一凸出部与该下表面的所述多个第二凸出部相互 卡掣。其中,该绳扣具有相对于该下表面的一上表面,该上表面为一非平坦表面。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的效果本技术的绳扣装置通过分别设置一相对应形成的凹槽及凸柱于绳扣与扣合件上,使绳扣得以与扣合件扣合。相对于现有技术线圈来 说,本技术达到绳扣得以连接固定于布料上的目的,在固定效果上,解决了绳扣摆荡不 定的问题。为使能更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特征及
技术实现思路
,请参阅以下有关本技术 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所附图式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技术加以限制者。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绳扣装置的前视图;图2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绳扣装置的剖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绳扣装置的爆炸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绳扣装置的前视图;图5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绳扣装置的剖面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绳扣装置的爆炸示意图;图7A为本技术绳扣装置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一);图7B为本技术绳扣装置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二);图7C为本技术绳扣装置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三)。主要组件符号说明2 绳扣装置21 扣合件210 凸柱210a 侧壁210b 沟槽210c 止扣端217 夕卜表面217a第一凸出部22 绳扣220 凹槽222 穿孔223 绳索225 内侧壁226 内表面227 下表面227a第二凸出部228 上表面9 布料91 开孔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绳扣装置2,绳扣装置2包含一扣合件21及一绳扣22。扣合件21设置于一布料9上,布料9在此通常为衣服、提袋或背包等。其中, 扣合件21包含一凸柱210以及一外表面217,凸柱210是自扣合件21的外表面217延伸而 出,并且扣合件21的凸柱210通常穿过布料9上的一开孔,以更稳固地与布料9连接。在 此需注意,凸柱210穿过布料9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扣合件21与布料9可利用其它 不同的接合方式相互接合,在此不作限定。绳扣22包含至少一穿孔222及一凹槽220,且 具有一绳索223,适以穿设于该至少一穿孔222。在此需注意,穿孔222的数量可以根据实 际出厂产品而有所变化,通常为一穿孔及二穿孔,在此不对其进行限制。凹槽220相应该凸 柱210的轮廓形成。因此,当凸柱210容置于凹槽220时,绳扣22适可与扣合件21扣合, 使绳扣22与布料9呈连接状态。请继续参考图1至图3,为本技术绳扣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绳扣22具有二穿 孔222,且绳索223的二端适以分别穿设于二穿孔222,而呈一 U字形。其中凸柱210包含 二侧壁210a以及一沟槽210b,二侧壁210a界定了沟槽210b。另外,各侧壁210a分别具有 一止扣端210c,设置于侧壁210a的一外端。本实施例的侧壁210a及止扣端210c为稍微具 有弹性的材料所构成,适可受外力夹挤而轻微弹性变形,其中,二止扣端210c的宽度略大 于凹槽220的宽度。如图所示,若一使用者意欲将绳扣22与扣合件21进行扣合,但由于凸 柱210的二止扣端210c受限于凹槽220的宽度,而稍微阻碍凸柱210进入,因此,在将凸柱 210置入凹槽220时,止扣端210c及侧壁210a适可受外力的作用,而往沟槽210b轻微地弹 性变形,以达到符合凹槽220的宽度,藉此进入凹槽220。当凸柱210完全置入凹槽220后, 止扣端210c适可经由凹槽220而凸出于凹槽220之外,并且扣于绳扣22的一内表面226, 此时外力消失,二侧壁210a回复至变形前的位置。藉此设置,凸柱210与凹槽220将更不 易被轻易分离,从而使扣合件21能对绳扣22提供更佳的稳固能力。其中,绳扣22包含一下表面227,下表面227相对于外表面217设置,且于下表面 227上形成有多个第二凸出部227a,类似地,在外表面217上同样形成有多个第一凸出部 217a。当绳扣22与扣合件21扣合后,绳扣22的第二凸出部227a适以与扣合件21第一凸 出部217a相互抵掣,使扣合件21与绳扣22更稳固地卡合,进一步防止绳扣22在遭受一切 向力拉扯后,使绳扣22相对于扣合装置2转动,而产生一角度差的可能。另外,绳扣22更 具有相对于下表面227的一上表面228,且上表面2 为一非平坦表面,通常为一粗糙表面, 或一波浪状表面。藉此,以增加使用者的手指与绳扣22之间的摩擦力,以减少操作时容易 滑落的问题。参考图4至图6所示,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绳扣装置2,其与第一实施例相 异者,为本实施例的绳扣装置2的绳扣22仅包含一穿孔222,且绳扣22的绳索适以穿设于 穿孔222,而其它详细结构相似于第一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另外,在其它实施态样中,绳 扣装置亦可以改变凹槽及凸柱设置的位置,例如将凹槽改变设置于扣合件上,且绳扣包含 一凸柱,相应凹槽形成,当凸柱容置于凹槽时,绳扣亦适可与扣合件扣合,如此种等同性的 变化亦属于本技术所主张的权利范围中。本技术绳扣装置的制造方法,请合并参阅图1至图7C所示,首先执行步骤41, 提供一绳扣22,包含至少一穿孔222以及一凹槽220,其中,凹槽220是由与一下表面227 向上延伸至一内表面226的一内侧壁225所界定。且绳扣22具有一绳索22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绳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扣合件,设置于一布料,该扣合件包含一凸柱;以及一绳扣,包含至少一穿孔及一凹槽,该绳扣具有一绳索,穿设于该至少一穿孔,该凹槽相应该凸柱形成;其中,当该凸柱容置于该凹槽时,该绳扣与该扣合件扣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国安
申请(专利权)人:台湾扣具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