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继德专利>正文

复方甲冰滴耳液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637757 阅读:2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治疗急慢性中耳炎的中西药组合物-复方甲冰滴耳液及其制备方法。复方甲冰滴耳液,包括冰片、苦参、细辛、甲硝唑,其中各组分的比例为(重量份数表示):4-6份冰片∶8-12份苦参∶2-5份细辛∶0.2-3份甲硝唑;制备方法包括将苦参等粗粉加两倍量水煎煮两次,合并煎煮液,冷处静置12小时,过滤得滤液,将此滤液浓缩得甲液;将细辛粗粉按渗漉法用60%乙醇作溶媒浸渍24h,得渗漉液,过滤除杂质,并加入冰片,混合溶解均匀得乙液;将甲硝唑加水溶解得药液,过滤、调pH得丙液;将甲、乙、丙三液按上述比例合并加入渗漉液及丙三醇至足量,搅拌均匀,用稀盐酸调pH,使成淡绿色澄明液体。(*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中西药组合物,尤指一种治疗急慢性中耳炎的中西药组合物—。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等耳科疾病是常见病、多发病,经流行病学统计多一半患者是未成年人,占58.7%,年龄1-16岁。由于儿童的抵抗力低,在伤风、感冒、打喷嚏和咳嗽、鼻炎、扁桃体炎、咽炎、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将鼻和咽部含细菌的分泌物经咽鼓管带入鼓室,小儿进食或吃奶时发生呛咳、婴儿哺乳位置不当,外伤性耳损伤感染,游泳或跳水时通过欧氏管感染,卫生状况不良时,以致各种病菌进入耳道大量繁殖,造成耳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急慢性中耳炎的中西药组合物—复方甲冰滴耳液,该药物经临床试验证明,对上述疾病引发的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卡他性中耳炎、大泡性鼓膜炎、外耳道炎等疗效显著,该药具有广谱、高效和快速杀菌作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该中西药组合物的一种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药物组合物包括冰片、苦参、细辛、甲硝唑。其中各组分的比例为(重量份数表示)4-6份冰片∶8-12份苦参∶2-5份细辛∶0.2-3份甲硝唑。其中各组份的优选比例为(重量份数表示)∶5份冰片∶10份苦参∶3份细辛∶1份甲硝唑。冰片据文献记载,具有消肿开窍、清热止痛等功效。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该药含有右旋龙脑、挥发油及多种萜类成份,有抗菌、镇痛、消炎、防腐等作用,而且在粘膜及皮下组织均易吸收。在炎症早期抑制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及白细胞的游走,减轻局部水肿,炎症后期抑制肉芽组织增生等双重作用。苦参清热燥湿、抗炎、杀虫、除肿胀。现代药理学研究,苦参含有多种生物碱,主要为α-苦参碱、α-氧化苦参碱等,具有抗病原微生物的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结核杆菌及多种真菌等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急性渗出性炎症有明显的对抗作用。其作用与氢化可的松相似,但无激素样的副作用。本品还具有非甾体抗炎药特性,从而减少炎症介质释放,起到抗炎作用。细辛抗炎、通窍、止痛。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细辛含有挥发油3%左右,其主要成份为甲基丁香酚、细辛醚及16种以上氨基酸和19种无机元素、生物碱等,细辛挥发油有良好的表面麻醉作用,对神经末梢、粘膜均有麻醉作用,其麻醉效价与1%普鲁卡因接近。细辛具有抗炎、抗变态反应及免疫抑制作用,对革兰氏阳性菌、结核杆菌、溶血性链球菌等均有抑制作用,还能增加肾上腺皮质功能,对炎症过程的炎症介质释放、毛细血管渗透性增加渗出、白细胞游走等环节均有抑制作用,因此能迅速消肿止痛、硬结消散。另外《龚氏经验方》用一味细辛研末,用黄蜡熔后制成蜡丸,如鼠粪大、绵裹一丸塞耳,治耳聋。甲硝唑对革兰氏阴性厌氧杆菌,革兰氏阳性厌氧芽胞杆菌及所有厌氧球菌均敏感,其抗厌氧菌机制是该药的硝基可被厌氧菌还原,产生细胞毒性物质,抑制细菌DNA的合成,使细菌死亡。研究证实厌氧菌为各种化脓性感染的常见病菌,甲硝唑可减少伤口分泌物,因此在治疗耳科感染出现脓性分泌物时以及长期不愈的慢性中耳炎病症用甲硝唑治疗可取得良好的效果。本品采用复合溶媒,克服了水、甘油杀菌和穿透作用差等缺点,减低了乙醇的刺激作用,使该制剂具有作用时间长、透皮吸收好、无刺激性等优点,在耳内有效地抑制细菌生长,防止细菌再度繁殖,因此对各种细菌感染均有优异的疗效。上述各药配成复方制剂应用,可发挥协同作用,能促进药物的渗透,增强抗菌活性,扩大了治疗范围,我们认为本处方组成是科学的合理的。本专利技术制剂工艺为苦参等粗粉加两倍量水煎煮两次,第一次1.5小时,第二次1小时,合并煎煮液,冷处静置12小时,过滤,得滤液,将此滤液浓缩至每ml相当于原生药一克,得甲液;细辛粗粉按渗漉法用60%乙醇作溶媒浸渍24h,以每min 3mL速度渗漉至漉液规定jg使每100mL相当于原生药10克的渗漉液,过滤除杂质,并加入冰片,混合溶解均匀得乙液;甲硝唑加水溶解得药液,过滤、调PH4.5~6.0、得丙液,每100ml含0.2克甲硝唑;将甲、乙、丙三液按上述比例合并加入渗漉液及丙三醇至足量,搅拌均匀,用稀盐酸调PH,使成淡绿色澄明液体,检测合格后,按无菌操作法分装于10ml灭菌滴耳瓶中,封口、包装即得。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复方甲冰滴耳液为弱酸性,PH4.5~6.0,因在发炎时局部PH值多在7.1~7.8。如果皮肤表面抗菌性的酸性外膜变为碱性外膜时,细菌感染的可能性就增加,故本制剂配成弱酸性溶液有利于发挥抗菌作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复方甲冰滴耳液药物稳定性实验将本品5批置正常室温留样观察18个月,检测其稳定性,内容包括外观性状、颜色、澄明度、PH值、卫生学检查、临床疗效等、结果均符合要求,提示该药在常温下质量稳定。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复方甲冰滴耳液制剂质量控制标准为①本品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90年版二部附录中制剂通则的有关规定及《中国医院制剂规范》1995年第二版,滴耳剂的有关规定。②本品为淡绿色澄明溶液,无沉淀无异物,PH值4.5~6.0。③所用药材须洗净,按各品种项下规定方法提取。④本品a.含甲硝唑(C5H9N3O3)应为标示量,93.0~107.0%,甲硝唑的含量测定采用分光光度法(附录NA),在277nm的波长处测定吸收度,按C6H9N3O3的吸收系数(E1%lom)为377计算。 b.含苦参碱(C15H24N2O)计算,不得少于2.0%,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90年版一部176页苦参项下进行含量测定。⑤分装应按灭菌制剂要求操作。成品卫生学检查应符合规定。⑥本品使用期限暂定1年。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复方甲冰滴耳液药理、毒理学实验研究1.体外抑菌实验体外抑菌试验采用纸片法和平皿打孔法对复方甲冰滴耳液进行实验并与氯霉素标准品效价进行对比。结果该药对金黄葡萄球菌、绿脓杆菌有抑制作用,对耳道感染常见病菌敏感。2.毒理试验急性毒性试验,小鼠灌服复方甲冰滴耳液将小鼠随机分为两组,即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分别灌胃。低剂量组按该药透皮吸收量的100倍灌胃,高剂量组按该药透皮吸收量的1000倍灌胃。结果灌服后小鼠觅食、活动如常,无兴奋、呼吸抑制现象,无一例死亡,说明该药无毒,作为滴耳剂是一种极其安全的药物。3.皮肤刺激实验将白色家兔于给药前24小时背部两侧去毛,但不损伤皮肤。实验时取复方甲冰滴耳液2ml及生理盐水2ml分别滴于消毒滤纸,贴于家兔左侧及右侧背部,用一层油纸及两层纱布覆盖,用胶布封闭,分别于30分钟、60分钟、24小时及48小时检查该药对家兔皮肤刺激反应。结果家兔皮肤均无红斑及水肿,说明该药对皮肤没有刺激。4.适应症及用法用量①适应症根据处方药物作用和药理毒理学实验研究,通过临床疗效观察,复方甲冰滴耳液可治疗革兰氏阴性和阳性菌、真菌等引起的感染以及两种或两种以上耳道细菌的混合感染。用于各种外耳及耳科的急慢性炎症如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卡地性中耳炎、外耳道炎、大泡性鼓膜炎、真菌性中耳炎等耳科疾患。②用法用量临用时先洗净外耳道内的脓性分泌物,用3%双氧水进行清洗,然后滴入药液3-5滴,1日2-3次,或用该药制成纱条置入耳道。对急性感染通常疗程为3天左右,一般临床症状消失后,仍需继续治疗至少2天。疗程为1周。使用该滴耳液药液温度不宜过低,室温即可。因处方中含有冰片,极个别病人可引起一过性不适或微痛,3-5秒即可缓解。该药液不宜与其他药物混合使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复方甲冰滴耳液临床疗效观察自1994年1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复方甲冰滴耳液,包括冰片、苦参、细辛、甲硝唑。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继德
申请(专利权)人:王继德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3[中国|河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