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端子的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367501 阅读:1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关一种连接器端子的结构,属于电子类,其包括壳体、端子与加压件,该端子固定设置于该壳体,该端子具有朝相同方向延伸且并列设置的一固定臂与一被压臂,其中,该被压臂一端具有一被压部,而该固定臂固定设置于该壳体,并且该固定臂一侧形成可供电性连接一预设线材的接触部,另一侧形成至少一可抵持于该壳体的抵持部;而加压件具有一转轴,该转轴朝一方向形成一可按压该被压臂的抵压部,并且该加压件可承受位移操作而呈现开启状态与压合状态。由上述结构,达到了节省成本、结构简单的实用进步性。(*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子类,特别涉及一种连接器端子的结构,尤指一种节省成本、结 构简单的连接器端子的结构。
技术介绍
为了使得挠性电路板达到电性连接的效果,通常此种挠性电路板都会连接至一电 连接器,该电连接器包括壳体、端子与加压件,当动作该电连接器的加压件时,该加压件即 可以动作该端子以令该端子按压至该挠性电路板。如附图6所示,为已有连接器的实施示意图,由图中可清楚看出,已有连接器包括 壳体1、端子2与加压件3。该端子2固定设置于该壳体1,该端子2具有朝相同方向延伸 且并列设置的一固定臂21、连接臂24与一被压臂22,其中,该被压臂22 —端具有一被压部 23,而该连接臂24 —侧形成可供电性连接一预设线材的接触部25,该固定臂21固定设置于 该壳体1 ;而加压件3具有一转轴31,该转轴31朝一方向形成一可按压该被压臂22的抵压 部32,并且该加压件3可承受位移操作而呈现开启状态与压合状态。 由上述结构,使用者即可以将一线材插置于该连接器,再操作该加压件3,使得该 加压件3朝一方向位移,令加压件3呈现压合状态,并利用该连接臂24的接触部25以电性 连接该线材。然而上述连接器于使用时,仍存在下列问题尚待改进该连接器的端子2结构过于复杂,常常使得开模制作该端子2的成本过高,实有改 良的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器端子的结构,解决已有连接器的端子过于 复杂和成本过高的问题。一种连接器端子的结构,包括一壳体;一端子,固定设置于该壳体,该端子具有朝相同方向延伸且并列设置的一固定臂 与一被压臂,其中,该被压臂一端具有一被压部,而该固定臂固定设置于该壳体,并且该固 定臂一侧形成可供电性连接一预设线材的接触部,另一侧形成至少一可抵持于该壳体的抵 持部;一加压件,具有一转轴,该转轴朝一方向形成一可按压该被压臂的抵压部,并且该 加压件可承受位移操作而呈现开启状态与压合状态。其中该固定臂与该抵持部的同侧形成一支持部;其中该抵持部设置为一个;其中该抵持部设置为二个。本技术的优点在于简化了端子的结构,降低了制作模具的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再一较佳实施例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实施示意图一。图4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实施示意图二。图5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实施示意图三。图6为已有连接器的实施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附图1所示,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剖视图,由图中可清楚看出本实用新 型包括壳体1 ;端子2,固定设置于该壳体1,该端子2具有朝相同方向延伸且并列设置的一固定 臂21与一被压臂25,其中,该被压臂25 —端具有一被压部26,而该固定臂21固定设置于该 壳体1,并且该固定臂21 —侧形成可供电性连接一预设线材4的接触部22,另一侧形成至 少一可抵持于该壳体1的抵持部23,该固定臂21与该抵持部23的一侧形成一支持部24 ;加压件3,具有一转轴31,该转轴31朝一方向形成一可按压该被压臂25的抵压部 32,并且该加压件3可承受位移操作而呈现开启状态与压合状态。其中,该抵持部23可设置为一个。如附图2所示,为本技术再一较佳实施例的剖视图,由图中可清楚看出本实 用新型包括壳体1 ;端子2,固定设置于该壳体1,该端子2具有朝相同方向延伸且并列设置的一固定 臂21与一被压臂25,其中,该被压臂25 —端具有一被压部26,而该固定臂21固定设置于 该壳体1,并且该固定臂21 —侧形成可供电性连接一预设线材的接触部22,另一侧形成至 少一可抵持于该壳体1的抵持部23,该固定臂21与该抵持部23的一侧形成一支持部24 ;加压件3,具有一转轴31,该转轴31朝一方向形成一可按压该被压臂25的抵压部 32,并且该加压件3可承受位移操作而呈现开启状态与压合状态。其中,该抵持部23可设置为二个,藉此,令该固定臂21固定于该壳体1上时具有 较高的稳定度。由上述的结构、组成设计,就本技术的使用情形说明如下,如附图3至附图5 所示,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实施示意图一、二与三,由图中可清楚看出,由于本实用 新型包括端子2,该端子2具有朝相同方向延伸且并列设置的一固定臂21与一被压臂25, 该固定臂21 —侧形成可供电性连接一线材4的接触部22,当使用者插置一线材4进入该壳 体1时,即可以操作该加压件3令该加压件3朝一方向位移,使得该线材4可以有效的固定 于该壳体1内,并同时使得该接触部22可以与该线材4进行电性连接。由上述结构与动作,本技术使得作为连接器的端子2的结构更为简单,进一 步简化了制作的模具,达到了节省成本的效果,确实具有实用进步性。权利要求一种连接器端子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壳体;一端子,固定设置于该壳体,该端子具有朝相同方向延伸且并列设置的一固定臂与一被压臂,其中,该被压臂一端具有一被压部,而该固定臂固定设置于该壳体,并且该固定臂一侧形成供电性连接一预设线材的接触部,另一侧形成至少一抵持于该壳体的抵持部;一加压件,具有一转轴,该转轴朝一方向形成一按压该被压臂的抵压部,并且该加压件承受位移操作而呈现开启状态与压合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端子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固定臂与该抵持部 的同侧形成一支持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端子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抵持部设置为一个。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端子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抵持部设置为二个。专利摘要本技术有关一种连接器端子的结构,属于电子类,其包括壳体、端子与加压件,该端子固定设置于该壳体,该端子具有朝相同方向延伸且并列设置的一固定臂与一被压臂,其中,该被压臂一端具有一被压部,而该固定臂固定设置于该壳体,并且该固定臂一侧形成可供电性连接一预设线材的接触部,另一侧形成至少一可抵持于该壳体的抵持部;而加压件具有一转轴,该转轴朝一方向形成一可按压该被压臂的抵压部,并且该加压件可承受位移操作而呈现开启状态与压合状态。由上述结构,达到了节省成本、结构简单的实用进步性。文档编号H01R13/02GK201766194SQ201020267520公开日2011年3月16日 申请日期2010年7月12日 优先权日2010年7月12日专利技术者陈彦霖 申请人:台湾日慎精工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连接器端子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壳体;  一端子,固定设置于该壳体,该端子具有朝相同方向延伸且并列设置的一固定臂与一被压臂,其中,该被压臂一端具有一被压部,而该固定臂固定设置于该壳体,并且该固定臂一侧形成供电性连接一预设线材的接触部,另一侧形成至少一抵持于该壳体的抵持部;  一加压件,具有一转轴,该转轴朝一方向形成一按压该被压臂的抵压部,并且该加压件承受位移操作而呈现开启状态与压合状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彦霖
申请(专利权)人:台湾日慎精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