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高宏大专利>正文

骨刺消痛膏及制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35563 阅读:2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外用中药硬膏贴及制法。其药膏由主药和副药混合组成,主药为中药饮片浸出浓缩液,所用的中药饮片具有生马钱子及生草乌,浸剂为香油;副药为粉状中药,具有制膏基础剂广丹、渗透剂樟脑及拔伤剂生山栀。其制法是将主药的中药饮片放入香油浸泡数天;将浸泡液加热至药渣呈灰黑色;过滤;将滤液加热至浓稠似蜜糖时即得浸出浓缩液;再将广丹放入浸出浓缩液中加热至物料呈稀糊状时,停止加热并快速搅拌;待物料温度冷却速将生山栀、樟脑放入物料中,继续搅拌至物料完全冷却凝固即可。本发明专利技术对消除因骨刺而引起的疼痛有特效。(*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外用中药硬膏贴及制法。已有的骨伤科外用膏贴类药品,主要有三种一种是橡皮膏型的薄型膏贴,如麝香追风膏、关节止痛膏等;第二种是属软膏性质的敷药,如消肿止痛膏、金黄(散)膏等;第三种是属硬膏性质的硬膏贴,如用于外伤的狗皮膏、东方活血膏等。第三种的硬膏贴一般以膏药布为膏剂的承载体,然后贴在患处。但未发现专用于消除骨刺疼痛的外用硬膏贴。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专用于消除因骨刺而引起的疼痛的硬膏贴及制法。实现本专利技术目的中的提供一种专用于消除因骨刺而引起的疼痛的硬膏贴技术方案是,本骨刺消痛膏由主药和副药混合组成,主药为中药饮片浸出浓缩液,副药为粉状中药,主药的浸剂为香油,副药具有制膏基础剂广丹、渗透剂樟脑;其特点在于,主药的中药饮片为生马钱子、生草乌、生南星、六轴子,副药还具有拔伤剂生山栀。上述骨刺消痛膏的主药的中药饮片和浸剂及副药的各成份的配比如下(重量)生马钱子饮片150~250份,生草乌饮片150~250份,生南星饮片75~125份,六轴子饮片100~200份,浸剂香油3000~6000份,制膏基础剂广丹2000~3000份,渗透剂樟脑45~75份,拔伤剂生山栀50~150份。上述主药还含有如下中药饮片的浸出浓缩液穿山甲、皂角刺、独活、川芎、七叶莲、威灵仙、生大黄、辽细辛、山奈、川椒、乳香、没药,其相应中药饮片的配比如下(重量)穿山甲75~125份,皂角刺45~75份,独活75~125份,川芎75~125份,七叶莲75~125份,威灵仙125~175份,生大黄75~125份,辽细辛125~175份,山奈75~125份,川椒60~100,乳香75~125份,没药75~125份;副药还具有粘结剂松香,副药的渗透剂还具有冰片,相应的配比为(重量)松香40~80份、冰片45~75份。上述副药还有活血止痛剂血褐、祛风散寒剂肉桂、软坚散结剂硇砂、清热止痛剂芒硝,其相应配比为(重量)血褐40~60份,肉桂60~100份,硇砂75~125份,芒硝75~125份。实现本专利技术目的中的提供一种专用于消除因骨刺而引起的疼痛的硬膏贴的制法的技术方案是,具有如下步骤①将主药的中药饮片放入容器内,由香油浸泡5~10天;②将浸泡液用文火进行加热2~3小时;再用急火加热、待药渣呈灰黑色,停止加热;③将上述物料用纱布过滤,得到的滤液再加热达到浓稠似蜜糖起白烟时即得浸出浓缩液;④将粉状广丹边搅拌边放入浸出浓缩液中,用文火加热1-2小时,直至物料呈稀糊状滴水成珠时,停止加热并快速搅拌;⑤待物料温度冷却至50~60度时,速将粉状生山栀、粉状樟脑放入物料中,继续搅拌至物料完全冷却凝固即可。上述主药的饮片为生马钱子及生草乌,相应的配比为(重量)生马钱子饮片150~250份,生草乌饮片150~250份,生南星饮片75~125份,六轴子饮片100~200份;浸剂香油的配比为(重量)3000~6000份;副药制膏基础剂广丹的配比为(重量)2000~3000份,渗透剂樟脑的配比为(重量)45~75份,拔伤剂生山栀的配比为(重量)50~150份。上述主药还具有如下中药饮片穿山甲、皂角刺、独活、川芎、七叶莲、威灵仙、生大黄、辽细辛、山奈、川椒、乳香、没药,其相应的配比如下(重量)穿山甲75~125份,皂角刺45~75份,独活75~125份,川芎75~125份,七叶莲75~125份,威灵仙125~175份,生大黄75~125份,辽细辛125~175份,山奈75~125份,川椒60~100,乳香75~125份,没药75~125份;副药还具有粘结剂松香,配比为(重量)40~80份;步骤④中,将粉状松香先于广丹前放入浸出浓缩液中,再进行其它操作;副药的渗透剂还具有冰片,相应的配比为(重量)45~75份;步骤⑤中,将粉状冰片与粉状生山栀、粉状樟脑同时放入物料中,再进行其它操作。上述副药还具有活血止痛剂血褐、祛风散寒剂肉桂、软坚散结剂硇砂、清热止痛剂芒硝,其相应配比为(重量)血褐40~60份,肉桂60~100份,硇砂75~125份,芒硝75~125份;步骤④中,将粉状活血止痛剂血褐、粉状祛风散寒剂肉桂、粉状软坚散结剂硇砂及粉状清热止痛剂芒硝先于广丹放入浸出浓缩液中,再进行其它操作。本专利技术具有积极的效果①骨刺(骨质增生症)是一种慢性骨关节疾病,多发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病变部位多见于腰椎、颈椎及四肢关节。中医认为骨刺多因风寒湿侵入肌肤、筋络、关节,客于经脉、气滞血瘀或跌打外伤、闪挫等直接损伤筋骨或过度负重用力均可引起。其主要病理变化是椎间盘、关节软骨、关节囊韧带发生退行性变化,骨质疏松、椎体边缘及关节边缘骨质增生。临床症状以慢性疼痛为主,活动时加剧。西医治疗以服用止痛药为主,理疗、休息为辅,疗效欠佳。中医治疗以针灸推拿,内服补益肝肾、舒筋活血、通络止痛类药物为主,但疗效一般,且对肠胃有刺激作用。本专利技术另辟蹊径,依照内病外治的原理,将外用硬膏贴直接作用于患部,不经肝脏分解,故对人体基本无毒副作用;本专利技术的膏药进行有关治疗,应用了祖国医学的经络学说,在复方配伍中,遵循了中医药君臣佐使的辨证原理和根据膏药通过皮肤、毛囊经络脉、经脉进入内脏这一传导治疗的特性,选择了芳香开窍、穿透皮肤力强的药物和护肤生肌的辅助药,使主药药效发挥充分。②本专利技术是在治疗筋骨疼痛外用药的祖传秘方的基础上,经临床实践百余次反复筛选,直接作用于病变或疼痛部位。将本专利技术外贴患处后,使受药部位局部温度升高,促进毛孔的迅速张开,而使毛细血管扩张,进而使皮肤的角质层开裂,并吸收皮肤于骨刺之间的淤血或其它屏障;堆积在皮肤表面的膏药有利于直接和不间断地向病变组织及血液渗透,达到活血化瘀、消肿止痛、软坚散结、祛风散寒的作用,消除骨刺或阻止骨刺生长。经临床证实,本专利技术不仅对治疗骨刺(骨质增生)有特效,而且对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风湿性关节炎、跌打扭挫伤、慢性筋骨痛等具有满意疗效。③本专利技术主药所用的生马钱子、生草乌、生南星及六轴子内服时均有大毒,但本专利技术将这些有毒的中药经香油浸取加热后使毒性降低,同时较好地发挥了药用功能。据医书介绍,生马钱子性味苦寒,外用有通络散结、消肿定痛的功效,《医学衷中参西录》中说其“开通经络、透达关节之力远胜于它药”,治疗手足麻木、半身不遂、跌打损伤;生草乌性味辛、苦、温,外用有祛风湿、消肿散瘀的功效,用于寒湿痹痛、跌打损伤疼痛等;生南星性味辛、苦、温,外用有散结消肿止痛的功效,治疗跌打扭伤、肿胀疼痛;六轴子性味辛、温,外用有祛风通络止痛的功效,治疗风湿痹痛、关节酸痛、坐骨神经痛。本专利技术副药所用的广丹为制膏基础剂,广丹性味辛、微寒,能与植物油溶合,有较好的拔毒生肌收敛作用。副药中作为渗透剂的樟脑,性味辛、热,功效外用温经散瘀、止痛;该药物辛香走窜、芳香开窍,是膏药中的引经药,能把膏药的药性渗透到皮肤、肌肉中去。副药中作为拔伤剂的生山栀,性味苦、寒,功效凉血解毒,清热利湿;外敷对外伤性肿胀疼痛有消肿止痛作用,为伤科常用要药;民间称该药为“吊伤药”。本专利技术的制法将这些药物的毒性降低后,并使各有效成分相互促进,改善患部的微循环,增强患部组织的代谢功能,促使骨刺软化、回缩,达到了止痛的效果,甚至病变部位消失或基本消失。④当本专利技术的主药的饮片中增加了以祛风湿、止痹痛为主要功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骨刺消痛膏,由主药和副药混合组成,主药为中药饮片浸出浓缩液,副药为粉状中药,主药的浸剂为香油,副药具有制膏基础剂广丹、渗透剂樟脑;其特征在于,主药的中药饮片为生马钱子、生草乌、生南星、六轴子,副药还具有拔伤剂生山栀。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宏大
申请(专利权)人:高宏大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