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臭氧漂白高浓浆料实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352197 阅读:3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臭氧漂白高浓浆料实验装置,包括设置在反应装置内的绒毛化浆料,以及设置在反应装置端口的磨口塞,臭氧通入管和尾气管的一端置于反应装置内且贯穿磨口塞,臭氧通入管的另一端与臭氧气源相连,尾气管的另一端置于反应装置外,所述的尾气管的下端直径小于而上端直径,上端与下端以斜面衔接,且在该斜面放置有增压珠。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尾气管上放置有增压球使反应装置内的压力增加,改变了臭氧与浆料刚接触就迅速离开、反应不充分而浪费臭氧的状况,保证了臭氧对浆料的充分渗透,延长臭氧与浆料充分接触和反应时间,漂白更加充分,提高了臭氧漂白效率和臭氧的利用率。(*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实验仪器,具体涉及一种可以增加臭氧漂白效率和提高其利用率 的臭氧漂白高浓浆料实验装置,该装置能够保证臭氧对高浓浆料更具有渗透性,使漂白更 加充分。技术背景目前,臭氧作为无氯环保型漂白剂,日益受到人们的青睐。而在一般的臭氧漂白实 验装置内,臭氧与浆料的接触时间就是臭氧流过浆料的时间,基本没有阻力,臭氧与浆料接 触时间短,漂白不够充分,同时也浪费了一定量的臭氧,对研究漂白浆料的臭氧最佳用量有一定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目前臭氧漂白装置存在臭氧与浆料接触时间短、反应 不充分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能够增加臭氧对高浓浆料的渗透,使臭氧与浆料接触时间增加, 漂白更充分,更加准确确定漂白所需的臭氧最佳用量的臭氧漂白高浓浆料实验装置。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设置在反应装置内的绒毛 化浆料,以及设置在反应装置端口的磨口塞,臭氧通入管和尾气管的一端置于反应装置内 且贯穿磨口塞,臭氧通入管的另一端与臭氧气源相连,尾气管的另一端置于反应装置外,所 述的尾气管的下端直径小于而上端直径,上端与下端以斜面衔接,且在该斜面放置有增压 珠。本技术的置于反应装置内的臭氧通入管的出口端安装有臭氧扩散球,且在该 臭氧扩散球的表面均勻分布的小气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体现在,在尾气管上放置有增压球使反应装置内的压力增 力口,改变了臭氧与浆料刚接触就迅速离开、反应不充分而浪费臭氧的状况,保证了臭氧对浆 料的充分渗透,延长臭氧与浆料充分接触和反应时间,漂白更加充分,提高了臭氧漂白效率 和臭氧的利用率。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尾气出口处增压装置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见图1,2,本技术包括设置在反应装置2内的绒毛化浆料5,以及设置在反 应装置2端口的磨口塞6,臭氧通入管1和尾气管7的一端置于反应装置2内且贯穿磨口塞 6,臭氧通入管1的另一端与臭氧气源相连,尾气管7的另一端置于反应装置2外,置于反应装置5内的臭氧通入管1的出口端安装有臭氧扩散球3,且在该臭氧扩散球3的表面均勻分 布的小气孔4,尾气管7的下端直径小于而上端直径,上端与下端以斜面衔接,且在该斜面 放置有增压珠8。上述反应装置除增压珠外均为抗氧化无机玻璃,增压珠材质和密度可根据反应压 力需要进行相关选择。该装置使用时气压应满足P1 > P2 > P3jP1为臭氧的通入气压,可以在臭氧发生器 上调节,P2为反应装置2内形成的压力,P3为大气压,增压珠8的大小和材质就是根据P2与 P1形成的压力差选择。臭氧自臭氧发生器经臭氧通入管1进入表面均勻分布小气孔4的扩 散球3,臭氧在一定压力由扩散球3底部向四周溢出,中间不断的与绒毛浆料5接触并发生 反应,通过选 择不同的增压珠8,调节反应装置内的压力,提高臭氧与浆料的接触时间,最后 尾气经尾气管7进入回收装置。权利要求一种臭氧漂白高浓浆料实验装置,包括设置在反应装置(2)内的绒毛化浆料,以及设置在反应装置(2)端口的磨口塞(6),臭氧通入管(1)和尾气管(7)的一端置于反应装置(2)内且贯穿磨口塞(6),臭氧通入管(1)的另一端与臭氧气源相连,尾气管(7)的另一端置于反应装置(2)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尾气管(7)的下端直径小于而上端直径,上端与下端以斜面衔接,且在该斜面放置有增压珠(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臭氧漂白高浓浆料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置于反应 装置(5)内的臭氧通入管(1)的出口端安装有臭氧扩散球(3),且在该臭氧扩散球(3)的表 面均勻分布的小气孔(4)。专利摘要一种臭氧漂白高浓浆料实验装置,包括设置在反应装置内的绒毛化浆料,以及设置在反应装置端口的磨口塞,臭氧通入管和尾气管的一端置于反应装置内且贯穿磨口塞,臭氧通入管的另一端与臭氧气源相连,尾气管的另一端置于反应装置外,所述的尾气管的下端直径小于而上端直径,上端与下端以斜面衔接,且在该斜面放置有增压珠。本技术在尾气管上放置有增压球使反应装置内的压力增加,改变了臭氧与浆料刚接触就迅速离开、反应不充分而浪费臭氧的状况,保证了臭氧对浆料的充分渗透,延长臭氧与浆料充分接触和反应时间,漂白更加充分,提高了臭氧漂白效率和臭氧的利用率。文档编号B01L3/00GK201768568SQ20102025974公开日2011年3月23日 申请日期2010年7月15日 优先权日2010年7月15日专利技术者张伯坤, 张美云 申请人:陕西科技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臭氧漂白高浓浆料实验装置,包括设置在反应装置(2)内的绒毛化浆料,以及设置在反应装置(2)端口的磨口塞(6),臭氧通入管(1)和尾气管(7)的一端置于反应装置(2)内且贯穿磨口塞(6),臭氧通入管(1)的另一端与臭氧气源相连,尾气管(7)的另一端置于反应装置(2)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尾气管(7)的下端直径小于而上端直径,上端与下端以斜面衔接,且在该斜面放置有增压珠(8)。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美云张伯坤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科技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7[中国|西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