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控制实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351246 阅读:1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子控制实验装置,它包括功能模块板、基板和电源适配器;功能模块板包括元器件区和接口,元器件区上设置实验用功能器件,接口为二十针接口或孔式接口;基板上设置有模块区,其中一模块区设置单片机接口和十针接口,其它模块区分别设置芯片座;各模块区包括安装柱和二十针接口,在各模块区的旁侧对应设置接线区;各接线区包括接线插孔、十针接口、接地插孔和电源插孔;模块区的二十针接口连接与其对应接线区的各插孔,各接线区的十针接口与其所在接线区的接线插孔连接;基板上还设置有状态显示电路、三态指示电路、数码管显示电路和电源电路,状态显示电路连接各模块区中二十针接口和电源电路,数码管显示电路连接十针接口;电源电路连接电源适配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普通高中的通用技术科目教学、大学的电子信息、自动化、计算机类专业教学以及电子设计类竞赛活动。(*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实验设备,特别是关于一种电子控制实验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学校在电子控制技术课的教学过程当中缺乏行之有效的实验手段进行 教学,教学过程当中使用的相关产品功能单一,无法通用及扩展,使教学受到了一定程度上 的限制。而国外的产品价格过高,且在应用方面不适用于国内教学。且产品功能已经固化, 一旦教材有变化就不能很好满足新的教学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成本低、扩展性强的电子控制实验直ο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子控制实验装置,其特 征在于它包括一块以上功能模块板、一基板和一电源适配器;其中每一所述功能模块板 包括一元器件区和一种接口,所述元器件区上设置有实验用的各种功能器件,所述接口为 二十针接口或孔式接口 ;所述基板上设置有多个模块区,其中一个所述模块区设置有单片 机接口和与所述单片机接口连接的十针接口,其它所述模块区分别设置有直插式的芯片 座;每一所述模块区包括安装柱和二十针接口,在每一所述模块区的旁侧对应设置有一接 线区;各所述接线区分别包括接线插孔、十针接口、接地插孔和电源插孔,所述电源插孔与 所述电源电路连接;所述模块区的二十针接口分别连接与其对应的所述接线区的各插孔, 各所述接线区的十针接口与其所在所述接线区的接线插孔连接;所述基板上还设置有一状 态显示电路、一三态指示电路、一数码管显示电路和一电源电路,所述状态显示电路连接各 所述模块区中二十针接口和电源电路,所述数码管显示电路连接所述十针接口 ;所述电源 电路连接所述电源适配器,为所述各模块区、状态显示电路、三态指示电路和数码管显示电 路提供5V直流电。所述模块区和接线区分别为四个,所述接线插孔为十六个。所述二十针接口包括十六个IO端、一个电源端、一个接地端和两个状态控制端, 其中,所述模块区中模块区的十六个IO端对应连接与其对应所述接线区的十六个接线插 孔,所述电源端和接地端与其对应的所述接线区的电源插孔和接地插孔连接,所述两个状 态控制端连接到所述状态显示电路。所述十针接口包括八个IO端、一个电源端和一个接地端,所述电源端和接地端分 别与其所在所述接线区的电源插孔和接地插孔连接,各所述接线区的两个十针接口共十六 个IO端与其所在所述接线区的十六个接线插孔连接。所述功能模块板中的接口还包括扩展用的三针接口,所述基座上设置有若干连接 具有所述三针接口的功能模块板的三针接口。所述基座上还设置有一 USB接口和一配合所述功能模块板搭建模拟电路用的常用元件区,所述USB接口连接所述单片机接口。所述状态显示电路包括若干指示灯,分别连接各所述模块区中二十针接口的两个 状态控制端、电源电路以及单片机接口 ;所述三态指示电路包括一电平输入插孔、一电平 比较电路、一高电平指示灯、一高阻态指示灯和一低电平指示灯,所述电平输入插孔连接被 测试的所述模块区中的接线插孔,所述电平比较电路中预设置有一标准电平最大值和最小 值;所述数码管显示电路包括串接的一个数显信号接口和一个八段数码管,所述数显信号 接口连接所述十针接口。本技术由于采取以上技术方案,其具有以下优点1、本技术由于设置了 一块以上功能模块板、一个基板和一个电源适配器,可以根据实验要求,学生可以选择符合 实验需求的功能模块板,并将选好的功能模块板连接到基板上,通过不同的功能模块板搭 建不同的电路,并通过基板上的测量和显示工具来检验自己的实验结果,使学生更为清楚 地认识、了解各种电路的原理。2、本技术由于功能模块板中的接口还包括扩展用的三 针接口,同时,基座上也设置有若干扩展用的三针接口,因此即使教材的内容发生了变化, 本技术仍然可以添加新模块满足新功能需求,通过扩展的方式搭建出所需的电路,供 学生学习。3、本技术由于在基座上还设置有若干扩展用的三针接口、一 USB接口和一 配合功能模块板搭建模拟电路用的常用元件区,因此可以进一步满足教学多样性需求,适 合不同方式和难易程度教学。本技术适用于普通高中的通用技术科目教学、大学的电 子信息、自动化、计算机类专业教学以及电子设计类竞赛活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基板的电路原理图图2本技术基板的结构布局图图3是本技术基板上十六个插孔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二十针接口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一种十针接口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另一种十针接口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基板上三态指示电路的电路连接图图8是本技术基板上数码管显示电路的电路连接图图9是本技术中第一种功能模块板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是本技术中第二种功能模块板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技术中第三种功能模块板的结构示意图图12是本技术功能模块板中开关模块板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描述。本技术包括一块基板、一块以上功能模块板、若干连接线和一个电源适配器。 其中,电源适配器连接外部电源,并将220V交流电转换成5V直流电,为基板和功能模块板{共 ο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的基板上设置有四个模块区1、2、3、4,在四个模块区1、2、3、4的旁侧设置有一一对应的四组接线区5、6、7、8,基板上还设置有一状态显示电路 9,一三态指示电路10,一数码管显示电路11和一电源电路12。其中的模块区1中设置有 的单片机接口 13、若干十针接口 14、程序选择开关15、复位按键16和电容17。单片机接口 13是一五十六针的插座,用于连接单片机(图中未示出),单片机接口 13与周围的六个十 针接口 14连接,用于将单片机的管脚引出。单片机接口 13还与程序选择开关15、复位按键 16和电容17连接,由于所有实验程序预先设置在单片机中,因此通过程序选择开关15可以 选择单片机的运行的实验程序。按下复位按键16时单片机程序复位重启。三个模块区2、 3、4包括直插式的芯片座18。四个模块区1、2、3、4分别包括四个安装柱(图中未示出)和一个二十针接口 19, 安装柱均用于稳定支撑每一块功能模块板。每一组接线区紧邻对应的模块区设置,如模块 区1对应接线区5,模块区2对应接线区6,模块区3对应接线区7,模块区4对应接线区8。 四组接线区5、6、7、8分别包括十六个接线插孔1' 16'(如图3所示)、两个十针接口 14、一个接地插孔GND和一个电源插孔VCC。其中,十六个接线插孔1' 16'和十针接口 14的连接容后叙述。接地插孔GND提供电源“地”信号,电源插孔VCC均与电源电路12连 接,以提供“5V”直流电压。如图4所示,四个模块区1、2、3、4的二十针接口 19均包括十六个IO端,即IOl 16、一个电源端VCC、一个接地端GND和两个状态控制端H。其中,IOl 16 —一对应连接 与其对应的接线区的十六个接线插孔1' 16',电源端VCC与其对应的接线区的电源插 孔VCC连接,接地端GND与其对应的接线区的接地插孔GND连接。两个状态控制端H连接 到状态显示电路9,由状态显示电路9显示各模块区的工作状态。如图5、图6所示,十针接口 14包括八个IO端、一个电源端VCC和一个接地端GND。 第一种十针接口 14的八个IO端是IOl 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子控制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块以上功能模块板、一基板和一电源适配器;其中:每一所述功能模块板包括一元器件区和一种接口,所述元器件区上设置有实验用的各种功能器件,所述各种功能器件为各种传感器、开关、按键、LED、蜂鸣器和电机控制电路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接口为二十针接口或孔式接口;所述基板上设置有多个模块区,其中一个所述模块区设置有单片机接口和与所述单片机接口连接的十针接口,其它所述模块区分别设置有直插式的芯片座;每一所述模块区包括安装柱和二十针接口,在每一所述模块区的旁侧对应设置有一接线区;各所述接线区分别包括接线插孔、十针接口、接地插孔和电源插孔,所述电源插孔与所述电源电路连接;所述模块区的二十针接口分别连接与其对应的所述接线区的各插孔,各所述接线区的十针接口与其所在所述接线区的接线插孔连接;所述基板上还设置有一状态显示电路、一三态指示电路、一数码管显示电路和一电源电路,所述状态显示电路连接各所述模块区中二十针接口和电源电路,所述数码管显示电路连接所述十针接口;所述电源电路连接所述电源适配器,为所述各模块区、状态显示电路、三态指示电路和数码管显示电路提供5V直流电。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麦金耿
申请(专利权)人:博雅创世北京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