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芯装配机铜头接放料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347860 阅读:1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笔芯装配机铜头接放料机构,包括抱紧套筒、抱筒和落料深度定位杆,以使用方向为基准,抱筒一端外侧壁呈截顶锥状面,抱筒内侧设有通孔,抱筒一端侧壁上设有至少一条连通抱筒内外的轴向开口槽,抱紧套筒内侧设有与抱筒外侧壁匹配的截顶锥状孔,抱紧套筒轴向可移动套设于抱筒一端外侧,落料深度定位杆固定插置于抱筒另一端内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抱紧套筒与抱筒的圆锥面相互配合使抱筒收缩夹紧铜头,保证铜头的夹持力,落料深度定位杆用来定位铜头伸入包筒内的长度同时有效保护铜头上的滚珠,该结构能准确定位和固定铜头同时,方便笔芯的装配,还有效保护铜头的滚珠不被损坏,保证笔芯书写顺畅。(*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笔芯装配机,特别涉及一种笔芯装配机铜头接放料机构
技术介绍
常规铜头为子弹头形式,与其配套使用的笔芯装配机铜头接放料机构采用抱筒上 端设锥形孔,铜头下端的锥形面与这个锥形孔匹配,由抱筒的锥形孔定位并提供推力以进 行装配,常规子弹头型铜头重量较大,落料顺利,而对于针状铜头,其本身重量较小,在出料 隧道的摩擦力影响下,落料不流畅,接料部位入口的摩擦力会导致,铜头进入接料位置也不 顺畅,因其尺寸细小,故要求出料隧道口与接料入口对接保持更高的精度,实际使用过程中 接料容易出故障,而又因其直径太细,抱筒的锥形孔无法对其提供充分的推力对其经行装 配,还容易磨损滚珠,造成滚珠损坏影响书写。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笔芯装配机铜头接放料机构,其结构简单,定位精准,夹持可靠。本技术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笔芯装配机铜头接放 料机构,包括抱紧套筒、抱筒和落料深度定位杆,以使用方向为基准,抱筒一端外侧壁呈截 顶锥状面,抱筒内侧设有通孔(抱筒内侧通孔直径略大于铜头外径),抱筒一端侧壁上设 有至少一条连通抱筒内外的轴向开口槽,抱紧套筒内侧设有与抱筒外侧壁匹配的截顶锥状 孔,抱紧套筒轴向可移动套设于抱筒一端外侧,落料深度定位杆固定插置于抱筒另一端内 侧,初始状态为抱紧套筒与抱筒分离,抱筒呈放松状态,铜头在装配机作用下落入抱筒的通 孔内,铜头下端的滚珠止顶于落料深度定位杆上端端面,铜头背离滚珠一侧设定长度露于 抱筒一端外侧,接着抱紧套筒轴向运动套于抱筒外侧,抱筒外侧壁受到抱紧套筒内侧壁的 止顶而向内收紧,这样铜头就被抱筒内侧壁夹紧不能自由运动了,此时可安装笔芯管到铜 头外侧了,这样铜头就被装在笔芯管一端了,该结构能准确定位和固定铜头,方便笔芯的装 配同时有效保护铜头的滚珠不被损坏,保证笔芯书写顺畅,至于抱紧套筒轴向可移动结构 为常见结构,如通过气缸、油缸带动,或通过连杆或凸轮等都能带动其轴向运动,这是普通 技术人员都熟知的结构,此处不再详细介绍其具体结构。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抱筒一端侧壁上轴向开口的数量为四条,形成花 瓣式结构,使抱筒一端侧壁具有良好的弹性。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抱筒内侧通孔一端设有倒角结构,方便铜头 落入抱筒的通孔内。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抱筒内侧通孔为一端直径小于另一端直径的 阶梯型通孔,落料深度定位杆一端直径大于该阶梯型通孔一端内径,保证铜头另一端始终 落于落料深度定位杆一端面上,防止铜头的滚珠碰伤。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抱紧套筒内侧截顶锥状孔与径向端面形成的3锐角夹角小于等于抱筒外侧壁截顶锥状面与径向端面形成的锐角夹角,这样抱紧套筒内侧 的截顶锥状面和抱筒外侧的截顶锥状面能紧密贴合,保证抱紧套筒滑动顺畅同时保证抱筒 内侧壁产生稳定的夹持力。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抱筒一端外侧壁呈截顶圆锥面,抱紧套筒内 侧设有与抱筒外侧壁匹配的截顶圆锥孔。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是本技术在抱筒侧壁上设轴向开口槽使抱筒侧 壁产生弹性,再通过抱紧套筒与抱筒的圆锥面相互配合使抱筒收缩夹紧铜头,保证铜头的 夹持力,落料深度定位杆用来定位铜头伸入包筒内的长度同时有效保护铜头上的滚珠,该 结构能准确定位和固定铜头同时,方便笔芯的装配,还有效保护铜头的滚珠不被损坏,保证 笔芯书写顺畅。附图说明图1为常规子弹头形式铜头结构示意图;图2为细长形式铜头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分解示意图;图4为常规子弹头形式铜头接放料状态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放松使用状态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收缩使用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种笔芯装配机铜头接放料机构,包括抱紧套筒1、抱筒2和落料深度定 位杆3,以使用方向为基准,抱筒2 —端外侧壁呈截顶锥状面,抱筒2内侧设有通孔21 (抱 筒2内侧通孔21直径略大于铜头外径),抱筒2 —端侧壁上设有至少一条连通抱筒2内外 的轴向开口槽22,抱紧套筒1内侧设有与抱筒2外侧壁匹配的截顶锥状孔,抱紧套筒1轴 向可移动套设于抱筒2—端外侧,落料深度定位杆3固定插置于抱筒2另一端内侧,初始状 态为抱紧套筒1与抱筒2分离,抱筒2呈放松状态,铜头在装配机作用下落入抱筒2的通孔 21内,铜头下端的滚珠止顶于落料深度定位杆3上端端面,铜头背离滚珠一侧设定长度露 于抱筒2 —端外侧,接着抱紧套筒1轴向运动套于抱筒2外侧,抱筒2外侧壁受到抱紧套筒 1内侧壁的止顶而向内收紧,这样铜头就被抱筒2内侧壁夹紧不能自由运动了,此时可安装 笔芯管到铜头外侧了,这样铜头就被装在笔芯管一端了,该结构能准确定位和固定铜头,方 便笔芯的装配同时有效保护铜头的滚珠不被损坏,保证笔芯书写顺畅,至于抱紧套筒1轴 向可移动结构为常见结构,如通过气缸、油缸带动,或通过连杆或凸轮等都能带动其轴向运 动,这是普通技术人员都熟知的结构,此处不再详细介绍其具体结构。所述抱筒2 —端侧壁上轴向开口的数量为四条,形成花瓣式结构,使抱筒2 —端侧 壁具有良好的弹性。所述抱筒2内侧通孔21 —端设有倒角结构,方便铜头落入抱筒2的通孔21内。所述抱筒2内侧通孔21为一端直径小于另一端直径的阶梯型通孔21,落料深度定 位杆3 —端直径大于该阶梯型通孔21 —端内径,保证铜头另一端始终落于落料深度定位杆 3 —端面上,防止铜头的滚珠碰伤。4所述抱紧套筒1内侧截顶锥状孔与径向端面形成的锐角夹角小于等于抱筒2外侧 壁截顶锥状面与径向端面形成的锐角夹角,这样抱紧套筒1内侧的截顶锥状面和抱筒2外 侧的截顶锥状面能紧密贴合,保证抱紧套筒1滑动顺畅同时保证抱筒2内侧壁产生稳定的 夹持力。所述抱筒2 —端外侧壁呈截顶圆锥面,抱紧套筒1内侧设有与抱筒2外侧壁匹配 的截顶圆锥孔。权利要求一种笔芯装配机铜头接放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抱紧套筒(1)、抱筒(2)和落料深度定位杆(3),以使用方向为基准,抱筒(2)一端外侧壁呈截顶锥状面,抱筒(2)内侧设有通孔(21),抱筒(2)一端侧壁上设有至少一条连通抱筒(2)内外的轴向开口槽(22),抱紧套筒(1)内侧设有与抱筒(2)外侧壁匹配的截顶锥状孔,抱紧套筒(1)轴向可移动套设于抱筒(2)一端外侧,落料深度定位杆(3)固定插置于抱筒(2)另一端内侧。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笔芯装配机铜头接放料机构,其特征是抱筒(2)—端侧壁上 轴向开口的数量为四条。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笔芯装配机铜头接放料机构,其特征是所述抱筒(2)内侧通 孔(21) —端设有倒角结构。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笔芯装配机铜头接放料机构,其特征是所述抱筒(2)内侧通 孔(21)为一端直径小于另一端直径的阶梯型通孔(21),落料深度定位杆(3) —端直径大于 该阶梯型通孔(21) —端内径。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笔芯装配机铜头接放料机构,其特征是所述抱紧套筒(1)内 侧截顶锥状孔与径向端面形成的锐角夹角小于等于抱筒(2)外侧壁截顶锥状面与径向端 面形成的锐角夹角。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笔芯装配机铜头接放料机构,其特征是所述抱筒(2)—端外 侧壁呈截顶圆锥面,抱紧套筒(1)内侧设有与抱筒(2)外侧壁匹配的截顶圆锥孔。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笔芯装配机铜头接放料机构,包括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笔芯装配机铜头接放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抱紧套筒(1)、抱筒(2)和落料深度定位杆(3),以使用方向为基准,抱筒(2)一端外侧壁呈截顶锥状面,抱筒(2)内侧设有通孔(21),抱筒(2)一端侧壁上设有至少一条连通抱筒(2)内外的轴向开口槽(22),抱紧套筒(1)内侧设有与抱筒(2)外侧壁匹配的截顶锥状孔,抱紧套筒(1)轴向可移动套设于抱筒(2)一端外侧,落料深度定位杆(3)固定插置于抱筒(2)另一端内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龙飞黄小喜
申请(专利权)人:真彩文具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