泻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34538 阅读:3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泻药,其剂型既可以是片剂也可以是液剂,是易饮用的,而且少量服用就能发挥几乎不伴随肠道刺激的充分腹泻作用,而且能抑制所排出粪便中的臭味。这种泻药的特征在于以BET(m↑[2]/g)在21以上、较好在21~50、更好在30~40的、酸反应性优异的活性氧化镁为有效成分,其中较好进一步配合了乳酸菌、尤其芽孢乳杆菌与酵母提取物的混合物和/或寡糖。作为剂型,较好是液剂、颗粒剂、片剂、胶囊剂。(*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来排除便秘症状或肠内容物的泻药,更详细地说,涉及使先有技术上若服用量不大就不能产生腹泻作用的镁系泻药成为只需少量服用就能充分发挥腹泻作用又几乎不伴随肠刺激的泻药。先有技术上,已知有以氧化镁或氢氧化镁为主药、并配合了粘结剂、崩解剂的锭剂或半溶解状态的液剂组成的泻药。然而,这种泻药,为了获得充分的腹泻作用,有必要服用总重量很多的药剂,因而有难以服用这样的缺点。此外,先有技术的泻药,由于是通过刺激肠道以引起肠道蠕动来促进腹泻作用的,因而伴随着腹痛,长期连续服用时有使肠壁疼痛等副作用,不能说是可以安全服用的。本专利技术者等人,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开发了由氧化镁、能发挥腹泻作用的粘结剂、能发挥腹泻作用的崩解剂组成的泻药,而且已经申请了专利(特开平9-40561号公报)。此后,又对上述专利申请进行后续试验,以求得进一步减少总重量,容易饮用、有效果的泻药,为此进行反复研究的结果,发现以有特定BET(单位m2/g,以下简称BET)的氧化镁为有效成分者显示出酸反应性优异、选择性优异的腹泻效果,而且不像先有技术上作为泻药一般广泛使用的制剂那样直接刺激肠道就有促进腹泻作用的作用,且即使连续使用也不伴随副作用,基于这种发现,终于完成了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容易饮用、而且服用量少又不刺激肠道就能充分发挥腹泻作用的泻药。此外,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通过向上述特定的氧化镁中添加乳酸菌、尤其芽孢乳杆菌和酵母提取物的混合物,使肠道益菌达到优势以改善肠内环境、并使排便臭味受到显著抑制的泻药。下面简要说明附1是关于实施例1的试验结果中排出下痢便的动物数,以排出2分以上粪便的动物作为排出下痢便的动物,按各观察时间(0~2、2~4、4~6和6~8小时)间隔统计的结果。图2显示实施例1和比较例1中,在各观察时间间隔采集的粪便的湿重。图2中的实线是样品A(实施例1)的结果,点线是样品B(比较例1)的结果。下面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较好的实施方案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才提出的,其重要特征在于选择具有特定表面积(BET)的氧化镁作为泻药的有效成分。即,按照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是一种泻药,其特征在于以表面积(BET)21以上的氧化镁为有效成分。上述氧化镁的表面积(BET)较好是在21~50的范围内。而且,上述氧化镁的BET值特别好的是30~40。此外,按照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是进一步含有乳酸菌的上述泻药。进而,按照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是上述泻药,其中,乳酸菌是从长双歧杆菌、青春双歧杆菌、牙状双歧杆菌、假链状双歧杆菌、链状双歧杆菌组成的一组中选择的至少一种双歧杆菌,从嗜酸乳杆菌、涎乳杆菌和发酵乳杆菌组成的一组中选择的至少一种乳酸杆菌单独或并用,和/或这些的芽孢乳杆菌。进而,按照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是上述泻药,其中芽孢乳杆菌是与酵母提取物的混合物。进而,按照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是上述泻药,其中进一步含有寡糖。进而,按照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是上述泻药,其中,剂型是在L型发酵乳酸中溶解的液剂。进而,按照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是上述泻药,其中,剂型是粉末或干制剂或用湿式造粒法得到的颗粒,或进一步将其压片制成的片剂。进而,按照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是上述泻药,其中,剂型是把粉末或干制剂或用湿式造粒法得到的颗粒装填到胶囊中制成的胶囊剂。进而,按照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是上述泻药,其中,上述湿式造粒是借助于用醇的方法进行的。进而,按照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是上述泻药,其中,进一步配合了口中清凉剂类芳香剂。以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形态。本专利技术的最大技术特征在于采用BET 21以上的氧化镁作为泻药的有效成分。本专利技术中的氧化镁只要是BET在21以上者就可以,通常可以使用有可高达150左右的BET者,尤其好的是在21~50的范围内者,特别好是30~40者。本专利技术中所说的BET在21以上的氧化镁由于具有如后述实施例所确认的、酸反应性优异的活性,因而能引起优异的腹泻作用。本专利申请说明书中,称此为活性氧化镁。先有技术上已知以氧化镁或氢氧化镁为主成分的泻药,尤其以氢氧化镁为主体的泻药是服用得最多的。氧化镁,若以MgO含量作比较,则以氢氧化镁70%左右的量就能达到同样的效果,但由于吸湿性强,因而在制剂化阶段不稳定,有难以均匀制剂化这样的问题。氧化镁可以通过用来自海水的盐卤与石灰的反应,像下述那样先制成氢氧化镁,然后将其焙烧来制作,即氧化镁的BET几乎决定于制造过程中氢氧化镁或碳酸镁的焙烧温度,焙烧温度为800℃左右时BET超过50,为1000℃以上,例如1200℃左右时BET达到20以下(参照Chem.Pharm.Bull.24(2)330-336(1976),尤其第1表)。若这种氢氧化镁焙烧时的温度低,就会成为多孔性表面积大的轻质氧化镁,这就是本专利技术中使用的氧化镁。其原因是,在1000℃以上的高温下焙烧的情况下,MgO凝结而成为有致密结构的、表面积小的重质氧化镁,而且成为酸反应性低、腹泻作用也低的东西。氧化镁之所以显示出作为泻药的作用,可以认为是通过以下机理发生的。即,若经口服用氧化镁,则首先与胃酸反应而成为氯化镁。变成了MgCl2的MgO在十二指肠后部被从胰脏分泌的、含碳酸氢钠的胰液中和从而pH上升,变成碳酸氢镁。在这种变化中,最初是中性的碳酸氢镁(Mg(HCO3)2),但随着从小肠向大肠移动,就逐渐变成碱性的碳酸镁。变成碱性的碳酸镁时,成为分子中有水的结构,因而具有防止水分从肠流出的作用。可以认为,由于这种变化,除使粪便变软外体积也增大,从而显示出不伴随腹痛的腹泻效果。若考察这样的作用,就会发现,氧化镁在肠内与碳酸氢钠反应到底形成多少具有水分子的碱性的碳酸镁,成为左右腹泻效果的因素。因此,在胃中,氧化镁变成氯化镁的速度和程度是重要的。由此可见,本专利技术的活性氧化镁由于BET大,因而与胃酸的酸反应性很快,从上述理由来看,作为泻药是最合适的。一般来说,氧化镁的活性度随BET按比例增大。活性度越大者,意味着腹泻作用越优异,但若MgO含量过高,就不适合作为医药用,从这一点来看较好使用BET为21~50者。另一方面,BET在20以下者,氧化镁结晶因烧结而变得坚固,而且酸反应性也低,如同从后述的比较例1中可以看出的,由于粪便的湿重量小,因而腹泻作用低。本专利技术中采用的BET为21以上的氧化镁,是表面上有微多孔乃至多孔性的,可以认为,这种表面特性使酸-反应性变得显著,从而给氧化镁带来活性。若BET达到21以上,特别是达到25以上,则氧化镁的表面积变大,而且变成微细粉末而使吸湿性增大,制剂化变得困难,但通过配合羧甲基纤维素钙、低取代度羟丙基纤维素、结晶纤维素等崩解剂和粘结剂,就可以解决制剂化的困难。本专利技术的活性氧化镁显示出作为泻药的优异效果,虽然是用大鼠进行长期实验并按照其实验结果对人体反复给药而作为结果加以确认的,但其原理可以认为是如上所述,通过在肠内使镁变成不溶性的碱性碳酸镁,使肠管的渗透压上升,从而使水分贮留在肠内,进而显示腹泻效果的。本专利技术中活性氧化镁的BET是以后述实施例等为基础,求出制剂障碍、作为日本药局处方的纯度、腹泻效果、吸湿性等作为泻药的较好特性,并基于这些结果确定的。此外,本专利技术的泻药,通过在制剂中使用乳酸菌、尤其耐酸、耐碱性、能使肠内益菌成优势从而改善肠内环境的芽孢乳杆菌和酵母提取物混合物,既不对腹泻效果产生影响又能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泻药,其特征在于以表面积(BET)为21m↑[2]/g以上的氧化镁作为有效成分。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井上兰子井上毅山极清一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克斯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