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蔡振江专利>正文

治疗心脑血管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634433 阅读:2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的治疗心脑血管病的药物,主要用于治疗并预防各种类型的心脑血管病。它是一种纯中药制剂,以当归、川芎、赤芍、红花、荆芥、麻黄、防风、苍术、连翘、桔梗、甘草、薄荷、黄芩、葛根、粉丹皮、生首乌、大黄、芒硝、栀子、生地、茜草、香附、元参、滑石石膏、龙骨为原料按比例配制而成的,按各味药的特性分步加以处理后可制成各种剂型,如胶囊等。本发明专利技术配方及制法独特,标本兼治,疗效显著。(*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病的药物,具体地说是一种以天然中草药为原料制成的治疗心脑血管病的纯中药制剂,本专利技术还涉及该药物的制备方法。心脑血管类疾病是一种常见的多发性疾病,该类疾病严重地影响病人的身心健康及日常生活。心脑血管病主要包括高血压、高血脂、心脏病、半身不遂及癫痫等病症。目前现有的治疗上述病症的药物的主要缺点如下●大部分降压药均是通过调节神经、抑制肾上腺素分泌或扩展血管等,起到暂时降压的作用。而对血液中不应有的多余物质或机体组织中的不利因子,不能及时排除,所以只能起到暂时的作用。●目前能够治疗脑出血的药物,不能治疗脑栓塞;而能够治疗脑栓塞的药物又不能治疗脑出血。●目前心脏病分肺原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冠状动脉型心脏病、二尖瓣闭锁不全型心脏病等多种类型。现有的治疗方式都是通过强心、扩张冠状动脉等暂时对症治疗,只能起到缓解作用。现有的各种中药剂型均存在者各种问题,如用药剂量大、有效成分不能全面利用、服用不便等。化学提纯方法,利用药力单一,有些药品的化学结构被破坏,未知的成分没有被提出,很难代表药材全貌。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各种类型的的心脑血管病的纯中药药剂,可调节人体功能,活血通络、祛瘀生新、内调七情、外御六淫,可达到预防及根治各类心脑病的功效。直接针对病因,见效快捷、治疗广谱、作用持久,无毒副作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该心脑血管病治疗剂的制备方法。该制剂方法能全面有效地利用各味药的有效成分,既缩小了用药体积,又可提高药效。本专利技术的解决方案是基于祖国医学对心脑血管病的发病机理的认识及治疗原则,参考现代药理研究成果,从祖国医药宝库中筛选出活血通络、祛瘀生新、强心健脑、祛风除湿的天然药物,按照中医理论组方。各味药协同作用,以达疗效。本专利技术治疗心脑血管病的药物是由下列组分制成的(用量为重量份)当 归 21-37 川 芎 25-35 赤 芍 17-30红 花 19-28 荆 芥 25-40 麻 黄 26-35防 风 25-35 苍 术 31-50 连 翘 26-40桔 梗 17-26 甘 草 17-26 薄 荷 15-25黄 芩 23-37 葛 根 25-45 粉丹皮 25-40生首乌 32-51 大 黄 110-155芒 硝 105-160栀 子 26-45 生 地 15-40 茜 草 21-43香 附 26-55 元 参 20-35 滑 石 60-90石 膏 65-90 龙 骨 25-50制备本专利技术药物的配方优选重量(份)配比范围是当 归 30 川 芎 30 赤 芍 20红 花 20 荆 芥 30 麻 黄 30防 风 30 苍 术 40 连 翘 30桔 梗 20 甘 草 20 薄 荷 20黄 芩 30 葛 根 40 粉丹皮 30生首乌 40 大 黄 150芒 硝 150栀 子 30 生 地 30 茜 草 30香 附 40 元 参 30 滑 石 80石 膏 80 龙 骨 40本专利技术药物中各味均为天然药材,从心脑病的病因入手,根据病因用药,调节人体功能,有活血通络、祛瘀生新、内调七情、外御六淫的功效。以祛病强身为目的,改善体循环,疏通微循环,利用新陈代谢途径,从二便及汗腺排出体外,清除体内积存废料,减轻脏器负荷阻力,恢复组织正常功能,维护人体内的生态平衡,根除病源,治愈心脑病。本专利技术药物还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若有头疼、眩晕、心慌等症状,服药一两次即可。本专利技术药物可按常规方法制成各种剂型。在各种剂型中优选一种由特殊工艺制成的胶囊剂型。制备方法如下按配方称取各味生药,干燥,粉碎,过筛。将剩余的药渣加水煎煮,过滤后将滤液浓缩后加入药粉,搅拌均匀后将药摊开干燥,粉碎后装入胶囊即可。利用本专利技术制剂方法制备的药剂,不同于各种传统的制剂方法。如汤剂,用药剂量大,有效成分不能全部煎出来,药材浪费严重;蜜丸,制备时需采用一半以上赋形剂,若服用量小,药力不足,服用量大,则难以下咽;水丸与散剂一样,药渣废料全部服用,量小不济事,量大口感差;化学提纯利用药力单一,有些药品化学结构被破坏,未知的成分没有被提出,很难代表药材全貌,就不能体现中药治疗相互配合协调的原则。本专利技术制剂方法可取各剂型之长,又去其不足,既提高了药材的利用率,又缩小了体积。每5丸采用本专利技术制剂方法制成的本专利技术药物的胶囊制剂(每丸0.5克)相当于一剂汤药,或丸药36克、散剂10克的药力。故服用方便、见效快捷,作用持久,无毒副作用。为表明本专利技术药物对心脑血管病的治疗效果,系统地选择了不同年龄、性别及不同类型的心脑血管病病例,包括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心脑供血不足,中风后遗症及癫痫等。症状为高血压舒张压超过90mmHg;高血脂血液中胆固醇含量超过5.7mmol/L,三脂含量超过1.7mmol/L,高密度蛋白男低于1.53mmol/L,女低于2.00mmol/L(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一九九一年版);冠心病主要根据临床反应,急性或慢性心肌缺血的各种表现,如胸闷、心前区阵发性疼痛、口唇紫绀、不时烦躁等,以及与此相关的年龄、高血压、高血脂和心电图T波倒置,Q、R、S电压过低等辅助检查;中风后遗症主要根据发病史,侧肢不灵活或偏废,以及相关的CT多普勒、血脂化验测定等检查异常等;癫痫主要根据病史表现,如阵发性抽搐昏迷,口吐白沫,醒来不知或脑电图发现病灶等辅助检查。根据以上症状选择的病例中,男性185人,女性159人。最大年龄76岁,最小年龄10岁,平均年龄47岁。使用本专利技术药物进行治疗,一疗程为30天。服用方法每次5丸(每丸0.5克),小儿减量,每日二次。治疗周期为三个疗程。疗效统计标准如下表所示 其治疗效果可参见表1疗效临床数据统计。表1 疗效临床数据统计 由上述临床数据可见,本专利技术药物对于多种类型的心脑血管病均有较好的疗效,标本兼治。彻底清除病原体,减轻脏器负荷阻力,恢复组织功能,从而改善血液循环。利用天然动植物的特殊性质,维护人体内的生态平衡,达到祛病强身的目的。通过调节并增强患者自身功能而使病症自愈。不仅可较快地消除及缓解心脑血管病的症状,同时可较好地改善患者的各种状态,达到治本的效果。治疗效果有稳定性、确切性。服用方便,病人易接受,副作用小。本专利技术制剂方法可取各剂型之长,又去其不足,既提高了药材的利用率,又缩小了体积。故服用方便、见效快捷,作用持久,无毒副作用。实施例按下述配比称取原料(千克)当 归 30川 芎 30 赤 芍 20红 花 20荆 芥 30 麻 黄 30防 风 30苍 术 40 连 翘 30桔 梗 20甘 草 20 薄 荷 20黄 芩 30葛 根 40 粉丹皮 30生首乌 40大 黄 150 芒 硝 150栀 子 30生 地 30 茜 草 30香 附 40元 参 30 滑 石 80石 膏 80龙 骨 40制备方法按配方称取各味生药,干燥,粉碎,过120目筛,取得生药量55%左右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病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的药剂:当归 21-37 川芎 25-35 赤芍 17-30红花 19-28 荆芥 25-40 麻黄 26-35防风 25-35 苍术 31-50 连翘 26-40 桔梗 17-26 甘草 17-26 薄荷 15-25黄芩 23-37 葛根 25-45 粉丹皮 25-40生首乌 32-51 大黄 110-155 芒硝 105-160栀子 26-45 生地 15-40 茜草 21-43 香附 26-55 元参 20-35 滑石 60-90石膏 65-90 龙骨 25-5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振江
申请(专利权)人:蔡振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