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茅鸿勇专利>正文

摇篮驱动机构及安装有该摇篮驱动机构的摇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343292 阅读:2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摇篮驱动机构,包括动力源、摇杆、偏心转动机构及牵引绳,摇杆用于驱动篮体来回摇动,两端各形成一动力输入端;偏心转动机构具有动力输入端和偏心输出端,动力输入端与前述的动力源的动力输出端传动连接,牵引绳为两根且对称布置于前述偏心转动机构两侧,牵引绳的第一端均与偏心传动机构的偏心输出端连接,第二端则分别设于所述的摇杆的动力输入端上,牵引绳的第一端随偏心传动机构转动并对摇杆间歇式交替驱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了安装有该摇篮驱动机构的摇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采用牵引绳间歇式交替驱动摇篮,通过能量补充的方式驱动摇篮摆动,能耗大大降低。(*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摇篮驱动机构,本技术还涉及安装有该摇篮驱动机构的才fe 'n^. o
技术介绍
童床(又称摇篮)作为婴儿睡眠、自由活动和玩耍的主要场所,在婴儿成长过程中 是必不可少的用品,最初的童床本身没有动力支持,都是通过施以外力后才能左右摆动,如 果停止施力则童床就停止摆动,需要不断给予施力才能保持摆动,这就限制了大人的活动, 势必会给忙绿的家庭生活带来一定麻烦。基于此,目前现有技术中公开了多种自动童床,一种是利用电机来驱动摇篮的不 停摆动,通过一传动机构将电机的旋转运动转化为摇篮的左右摆动,这样就把一个大人解 放了出来,可以去做其他的事情,而不影响婴儿的正常睡眠。如专利号为ZL95242296. 4的 中国技术专利《电动婴儿床》(授权公告号CN2242037Y),该专利通过一由调速电机和 带偏心皮带轮组成的周期重心偏移机构来实现;又如专利号为ZL200720100994. X的中国 技术专利《电动婴幼儿摇篮》(授权公告号CN201019365Y),该专利通过曲柄连杆结构 实现驱动;上述两种驱动都是通过传统的驱动方式实现,即传动机构都是硬性连接,电机必 须长时间不断地做功于传动机构上,能耗比较大,同时摆动过程中的幅度难以控制,对婴童 能顺利入睡不能提供保障。再如专利号为ZL02201717. 8的中国技术专利《电动摇篮》 (授权公告号CN2527171Y),该专利依次通过电机、偏心盘及二根拉簧或弹性松紧带来传 动摇篮,使用过程中拉簧或弹性松紧带由于需要不停的来回伸缩,中间必定浪费很多能量。目前市场上常见的还有一种采用电机正反转结合连杆机构,实现摇篮左右摆动的 童床。同样存在耗能大的不足。第二种通过磁力来驱动,如专利号为ZL200520127124. 2的中国技术专 利《磁力驱动摇摆型婴儿床》(授权公告号CN2862855Y),该专利中磁力驱动箱产生的 磁力线与永磁体产生的磁力线相互排斥以实现摇篮的摆动。类似的公众还可以参考 ZL200420094807. 8、ZL200420026811. 0。现有技术中还公开了一种利用发条来驱动的童床,如专利号为ZL91230743. 9的 中国技术专利《自动定时发条摇篮》(公告号CN2106546U),又如ZL200720045313. 4 的中国技术专利《童床用自动摇摆器》(授权公告号CN201108224Y),上述两种发 条驱动的摇篮虽然无需电池来提供能量,但存在如下技术上问题很难克服首先,同步性 差,能耗大,不管是文献ZL91230743. 9中的横向活动杆与竖向固定之间的传动,还是文献 ZL200720045313. 4中曲轴与连杆传动机构之间的传动,都属于传统的硬性传动连接,能耗 比较大;另外,对摇篮整体来说,发条能量的释放很难与摇篮的左右摆动达到和谐统一,这 样势必会降低发条能量的利用率;其次,结构复杂,传动过程中能耗损失大,发条装置的势 能很快就会消耗完,虽然文献ZL200720045313. 4在说明书中提到一次能运行30分钟,且能 量处于补充状态,但实际应用过程中,动能损耗很大,发条很快就会释放完毕,而摇篮也就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停止,基于这个,我们认为他的设计中发条要足够大,这势必会增加制造 成本和提高上发条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的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能耗低的摇 篮驱动机构。本技术所要解决的又一个技术问题是摆动幅度缓和平稳利于婴童入睡的摇 篮驱动机构。本技术所要解决的再一个技术问题是结构简单、造价低廉的摇篮驱动机构。本技术所要解决的再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耗低的摇篮。摇篮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动力源,提供动能;摇杆,用于驱动篮体来回摇动,两端各形成一动力输入端;偏心转动机构,具有动力输入端和偏心输出端,动力输入端与前述的动力源的动 力输出端传动连接;以及牵引绳,为两根且对称布置于前述偏心转动机构两侧,牵引绳的第一端均与偏心 传动机构的偏心输出端连接,第二端则分别设于所述的摇杆的动力输入端上,牵引绳的第 一端随偏心传动机构转动并对摇杆间歇式交替驱动。进一步,所述的驱动机构还包括一摇臂,所述的摇杆中部与摇臂的顶端连接并能 驱动摇臂来回摇动。作为优选,所述的摇杆为一大体呈倒立U形的曲杆,而所述的牵引绳则设于该曲 杆的两端,所述摇杆中部通过一连接轴与所述摇臂传动连接。所述的动力源可以为一发条装置,该发条装置包括二块间隔布置的支撑板;发条盒,设于前述的支撑板之间,内设有一在手柄转动下能卷曲蓄势的发条,外壁 具有外齿圈;第一转轴,两端分别设于前述的支撑板上,中部具有一级主动齿轮和一级从动齿 轮),该一级从动齿轮与前述的外齿圈啮合传动;以及第二转轴,两端分别设于前述的支撑板上,中部具有二级主动齿轮和二级从动齿 轮,该二级从动齿轮与前述的一级主动齿轮啮合传动,前述的二级主动齿轮则与所述偏心 传动机构的动力输入齿轮啮合传动。所述的动力源也可以为一电动装置,该电动装置包括壳体及设于壳体内的电机和 减速齿轮组件,该壳体设于支架上,前述减速齿轮组件的动力输入端与电机的动力输出端 传动连接,动力输出端则与所述的偏心传动机构的动力输入端传动连接。所述的偏心传动机构为一转盘,该转盘中部设置的输入轴与所述的动力源传动连 接,而牵引绳的第一端则设于靠近转盘边缘位置。具体形状可以是圆盘,也可以是五星盘。一种摇篮,包括支架、篮体及设于支架上的摇篮驱动机构,篮体相对支架能来回移 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篮体对应的两侧分别设有摇臂,所述的摇篮驱动机构包括动力源,提供动能;摇杆,用于驱动摇篮来回摇动,两端各形成一动力输入端,中部与摇臂的顶端连接 并能驱动摇臂来回摇动;偏心转动机构,具有动力输入端和偏心输出端,动力输入端与前述的动力源的动 力输出端传动连接,以及牵引绳,为两根且对称布置于前述偏心转动机构两侧,牵引绳的第一端均与偏心 传动机构的偏心输出端连接,第二端则分别设于所述的摇杆的动力输入端上,牵引绳的第 一端随偏心传动机构转动并对摇杆间歇式交替驱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采用牵引绳间歇式交替驱动摇篮,通过 能量补充的方式驱动摇篮摆动,能耗大大降低,同时摇篮摆动较为缓和平稳,婴儿很快就能 进入睡眠状态。因只采用牵引绳驱动,结构简单,造价低廉。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外观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去除部分壳体后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电动装置去除盖板后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电动装置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为篮体处于最低位时的摇杆与牵引绳的状态图。图6为篮体处于往右位时的摇杆与牵引绳的状态图。图7为篮体处于往左位时的摇杆与牵引绳的状态图。图8为图5的反面视图。图9为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图9中发条装置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摇篮包括支架101、篮体100及设于支架 101上的摇篮驱动机构103,篮体100相对支架101能来回移动,篮体100对应的两侧分别 设有摇臂10,摇篮驱动机构103包括电机装置、摇杆7、偏心转动机构5及牵引绳6。摇杆7用于驱动篮体100来回摇动,两端各形成一动力输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摇篮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动力源,提供动能;  摇杆,用于驱动篮体来回摇动,两端各形成一动力输入端;  偏心转动机构,具有动力输入端和偏心输出端,动力输入端与前述的动力源的动力输出端传动连接;以及  牵引绳,为两根且对称布置于前述偏心转动机构两侧,牵引绳的第一端均与偏心传动机构的偏心输出端连接,第二端则分别设于所述的摇杆的动力输入端上,牵引绳的第一端随偏心传动机构转动并对摇杆间歇式交替驱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茅鸿勇吴冬俊
申请(专利权)人:茅鸿勇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7[中国|宁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