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除草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63416 阅读:2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生物除草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利用微生物防除农田杂草的技术领域。该除草剂以弯孢霉(Curvularia  Boedijn)Mds0404菌株CGMCCNO.1827为菌种,其组分与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含量为:纯孢子80-95%,化学除草剂0-18%,辅助剂2-5%;经培养基的准备,菌株Mds0404的活化与种子液的培养,菌种孢子的生产培养与收集及各组分的混合等步骤制备而成。该剂以防除马唐为主,兼除狗尾草、稗草、牛筋草等杂草,具有对农作物安全,尤其是对单子叶作物安全,应用适应性广,成本低廉,无污染等特点。可在马唐等杂草危害地区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利用微生物防除农田杂草的
,尤其涉及一种利用真菌菌株防除农田杂草的生物除草剂及该除草剂的制备方法,专用于农田杂草马唐、牛筋草和稗草等的防除。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对化学除草残留、环境污染以及耐药和抗药性杂草发展的认识、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业的大力推广,研制生物除草剂防除杂草已成为生产上的迫切需求,它具有投资少、研制周期短、专一性强、对环境安全、不产生污染等优点。目前,商业化的生物除草剂品种有80年代初研制出的DeVine和Collego以及90年代末推出的Comperico和Biochon。这些除草剂在控制相对的目标杂草上起到了重要作用,如DeVine的持效性可以保证使用一次,2-3年无须再除草。有希望商业化的生物除草剂项目有数十项,其中防除稗草、野荸荠等杂草的生物除草剂品种具有十分诱人的前景。单子叶杂草马唐(Diditaria sanguinaris)是世界上公认的18种恶性杂草之一,广泛分布于世界热带和温带地区,是玉米、高粱、大豆、花生等秋熟旱作物田的恶性杂草,对棉花、烟草、麻类、甘蔗等幼苗生长危害也十分严重,同时也是蔬菜田、果园、草坪和园艺作物田的优势杂草。在中国,马唐的危害面积大约在6千万公顷左右,由其引起的作物损失占秋熟旱作物田杂草总损失的一半以上。该杂草繁殖能力强,生长速度快,生长期长,消耗地力、遮光、耐药性强,人工、机械防除比较困难。目前,化学防除虽然有效,但是,化学除草剂的长期使用引起抗性杂草的产生和严重的环境污染,导致土地退化。因此研制生物除草剂防除马唐不仅可以有效防除该杂草,而且对环境安全性高。目前,关于马唐真菌除草剂的研究,美国已申请了利用弯孢霉属(Curvulariaintermedia Boedijn)菌株(国际真菌学会收藏,保藏号为361688(MT-5),361689(CG-L),375263(MT-6),375264(MT-7))生物控制马唐的专利,专利号为5,635,444和5,952,264。但该专利文献在提出其使用技术与生产方法时,仅明确对大豆、棉花比较安全,而对玉米和水稻等单子叶作物的安全性及其使用并未提及。此外,国内南京农业大学已申请了利用双曲孢霉(Nakataea Hara)菌株QZ-2000(保藏号CGMCC NO.0640)生物控制马唐的专利(ZL专利号01134002.9),但其单菌株防效不理想,需由几个单株的孢子按比例混合后喷施才能达到较好的防除效果,这就增加了生产的难度。同时,真菌除草剂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它对环境条件的要求较为苛刻,只有当在能充分满足该菌剂对水分和温度的要求条件下,才能保证该菌株对杂草的有效侵染,才能取得良好的防除效果,而对异地生态条件不一定能适应,易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因此,为解决这一难题只有选择对寄主侵染时所要求的环境条件较宽,易能满足的寄生真菌菌株,才具有较宽广的推广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是针对恶性杂草-马唐,长期使用化学除草剂所带来的弊病,和现有生物除草剂品种稀少、对异地生态条件不易适应、使用麻烦、效果不佳的缺陷,提出一种由筛选获得的真菌菌株制备而成,以防除马唐为主,兼除狗尾草、稗草、牛筋草等杂草,对农作物安全,尤其是对单子叶作物安全,应用适应性广,成本低廉,无污染的生物除草剂;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出该生物除草剂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致病真菌的分离、筛选与鉴定从浙江省余姚采集到罹病马唐叶片,剪取病健交界处叶片,用6%次氯酸钠溶液进行表面消毒,然后置于PSA培养基上,在25℃恒温箱中培养,一周后进行单菌分离纯化,进而,进行单菌株产孢子量、防除马唐等单子叶杂草效果试验,从中筛选出高产高效菌株Mds0404,并在PSA培养基上观察该病原菌的显微形态和形态特征,按照真菌鉴定手册进行鉴定菌株Mds0404属半知菌类(Fungi Imperfecti),丛梗孢目(Moniliales),丛梗孢科(Moniliadeae),弯孢霉属(Curvularia Boedijn);在含有蔗糖、葡萄糖和硝酸钾基质的PDA培养基中生长良好,菌落为灰褐色或灰绿色,以磷酸氢二铵和尿素为基质时菌落为黄褐色,以甘油和柠檬酸三钠为基质时菌落为无色;该菌分生孢子梗分化明显,单生或丛生,直立或弯,橄榄色或黑色,有隔膜,48-196×4-6um,单枝或偶尔在顶部分枝,细长;分生孢子连续形成,顶部产孢部分合轴式延伸,常作屈膝状,新孢子生在前一个孢子下方生出的新枝顶端;孢子大小为24-36×8-15um,梭形或椭圆形,具3个隔膜,中隔居中或基本居中,直或弯向一侧,两端细胞小而钝圆,无色或淡色,中部两个细胞大,色深分生孢子褐色,宽纺锤形,3个隔膜,中隔居中,不弯曲或微弯,两侧对称,大小为24-36um*10-18um。该菌株已于2006年9月30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CGMCC,保藏号No.1827。本专利技术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生物除草剂,以弯孢霉(Curvularia Boedijn)菌株Mds0404为产孢菌种,该除草剂的组分与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含量为 纯孢子80-95%化学除草剂0-18%辅助剂2-5%。所述化学除草剂为阿特拉津、甲草胺、乙草胺、异丙甲草胺、丙草胺、异丙隆、绿麦隆、恶草灵、敌草隆、果尔或玉农乐等;所述辅助剂为吐温20、吐温80、葡聚糖、植物油、纤维素、聚醚硅油等;一种制备所述生物除草剂的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1)培养基的准备菌株Mds0404可用PDA培养基、PSA培养基、麸皮培养基、玉米粉培养基、淀粉酵母培养基或Czapek培养基活化并诱导分生孢子的产生;(2)菌株Mds0404的活化培养挑取少许保存的该菌菌丝块至步骤(1)任一平皿培养基中,28℃恒温暗培养,活化菌株;(3)菌株种子液的培养挑取少许步骤(2)培养的菌块,接入盛有步骤(1)任一培养液(不含琼脂)的三角瓶中,28℃,150rpm,振荡培养3-5天至产生丰富菌丝球,待用;(4)菌种孢子的生产培养与收集可以采用固体或液体-固体联合培养的方法,在无菌条件下,将Mds0404菌丝块或液体培养的菌丝球接种于装有半熟麦粒的茄子瓶中,置于25-28℃黑暗培养6-8天,待菌丝长满固体培养基后,将麦粒捣散,平铺于平板上,控制至40-65%的湿度,12小时间隔黑光灯光照2天,即可得孢子,用孢子振筛机或孢子收集器收集孢子,备用;(5)将按配方秤取的纯孢子、化学除草剂和辅助剂,混合成生物除草剂,分装,密封,即成产品。上述弯孢霉菌株Mds0404除草剂用于防除杂草的方法为 可用浓度为3-50g/L的弯孢霉菌株Mds0404的纯分生孢子水悬浮液对杂草进行叶面喷施或种子处理;或将该菌的分生孢子加以各类辅助剂配成水悬浮液使用;或分生孢子与辅助剂的混合物与5-20%常规用量的化学除草剂混合水悬浮液使用;或者与其他杂草上分离得到的致病性菌株联合使用,其配合使用方法都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掌握的常规技术。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如下1、菌株Mds0404对小麦、大豆、棉花、豇豆、向日葵、玉米、花生、水稻等作物的小苗都安全,对狗尾草、稗草、牛筋草等杂草有部分感染,而对马唐是是严重感染,一周后的控制效果在85%以上,该菌的寄主范围相对专一,对农业生产是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弯孢霉(CurvulariaBoedijn)Mds0404菌株,其菌株保藏号为CGMCCNO.1827。

【技术特征摘要】
1.弯孢霉(Curvularia Boedijn)Mds0404菌株,其菌株保藏号为CGMCCNO.1827。2.一种生物除草剂,其特征在于该除草剂以弯孢霉(Curvularia Boedijn)Mds0404菌株CGMCC NO.1827为菌种,其组分与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含量为纯孢子80-95%化学除草剂0-18%辅助剂2-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物除草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化学除草剂为阿特拉津、甲草胺、乙草胺、异丙甲草胺、丙草胺、异丙隆、绿麦隆、恶草灵、敌草隆、果尔或玉农乐。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物除草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辅助剂为吐温20、吐温80、葡聚糖、植物油、纤维素或聚醚硅油。5.一种制备权利要求2所述生物除草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1)培养基的准备菌株Mds0404可用PDA培养基、PSA培养基、麸皮培养基、玉米粉培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新法邱海萍柴荣耀毛雪琴张震王艳丽王教瑜孙国昌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6[中国|杭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