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航母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337516 阅读:1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航母,包括车体,所述车体包括客车车厢和载车车厢,所述载车车厢上还分别设有用于固定被载车的固定夹具,载车车厢还配有引导被载车和人员上、下的引导装置。方便私家车或公务车长途行驶的运载,使长距离行驶更为方便,防止小车非专业司机因长时间驾车而疲劳,造成交通危险的可能,并且能够使小车司机能够得到充分的休息时间,以便在到达目的地后能够保持正常精力处理事务。能够使爱车得到休息和保养,不至于因长途奔波而有所损耗。能够节约行驶成本。构思新颖,容易制造或改造,应用效果理想,符合发展趋势,非常利于推广实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大型运输车,特别涉及一种同时可以运输轿车和乘客的汽车航母。 二、
技术介绍
:随着现代化步伐的不断加快,我国高速公路的发展已经步入快速发展时期,路网效应的逐步显现也使高速公路在客运和货运的地位日渐重要。在伴随高速公路总里程迅速增加和车道的不断加宽的同时,汽车制造业也以惊人的速度迅猛发展,这自然造成我们目前汽车数量迅速增长,尤其是私家车和商务车。私家车和商务车在短距离运行上有很大便利,但在距离较远的跨市跨地区甚至跨省之间穿梭时就面临着一些问题。根据实际情况和多数私家车或商务车司机反映,在高速路上长时间开车使人相当疲劳,不仅影响接下来的进一步工作事务,仅开车一项就需要有精力充沛的司机,多数是车主自己开车,有相当数量的车主的开车水平比较差,依靠不很专业的司机长时间驾车将增加事故的几率,其财产生命安全时刻受到威胁。大多数家庭或公司均不具有专业司机,培养或雇佣专业司机只适合专一的货运,而不适合占据优势数量的私家车或公务车。对于不少车主来说,对自己的爱车保养是其首要关注的问题,经常长距离长时间的用车将使整个车辆的每个部件都有不同程度的有所损害,大大缩短了爱车的寿命。部分人们为了图省事就干脆不开车而改乘火车或长途汽车,这样在到达目的地时又将面临行进不便的问题,可见,实际上存在着短距离用车的便利和 长距离用车不便的矛盾。另一方面,数量巨大的单个小车分别独自运行,总的耗油量和过路费也是一个惊人的数字。不仅不利于节约资源,而且也汽车尾气的大量排放也不利于环保。如此长期下去,在汽车数量迅速增长的同时必然出现汽油资源的紧缺和上涨,以及对环境污染程度的加大。 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就是针对目前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能够集客运和车运为一体的汽车航母,在长距离运行时,使私家车和商务车也能乘坐上“公交”,人与车都能得到休息和保养。 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汽车航母,包括车体,所述车体包括客车车厢和载车车厢,载车车厢主要用于承载小型的私家车或者商务车,客车车厢用于载人,主要指司机。所述载车车厢上还分别设有用于固定被载车的固定夹具,载车车厢还配有引导被载车或人员上、下的引导装置。汽车航母的司机室可以与客车车厢同居一室也可以单独隔离。私家车或者商务车的司机可以选择留置自己车内休息,也可以选择进入客车车厢。 根据汽车航母的具体使用情况以及所承载车辆而确定有不同型号,载车车厢的层数可以为一层,也可以为两层或者三层。 需要考虑被载车辆的方便上下,载车车厢的引导装置的结构有多种不同形式。可-->以是斜面型的,也可以直接采用升降式的,其中斜面可以与车体连为一体,也可以单独的斜面型引导装置,能够与车体匹配对接。例如在高速路的全部或者部分服务区内设置有与汽车航母匹配的引导上、下车的装置。采用升降式的引导装置和斜面型引导装置近似,也可以直接将升降式的引导装置设置成 与车体连接为一体结构,或者是单独的升降式引导装置,能够与车体匹配对接。当然,独立的斜面或者升降式的引导装置也可以是砌筑成的平台或者固定在平台上的独立装置。以下分别对各种引导装置逐一描述: 引导装置是斜面引导装置时,其一端铰接在车体后端,该斜面引导装置通过液压驱动机构或者齿轮驱动机构或者皮带轮驱动机构进行翻转运动。这种斜面引导装置比较常见,斜面支撑板的一端铰接在车体后段,在需要车辆上下时,将其翻转使其一端向下形成斜面,在不需要车辆上下时将其向上折叠以缩小占用空间。 引导装置是升降式引导装置时,该升降式引导装置是在车体后端两侧分别固定有竖向支撑柱,并在支撑柱上设有升降驱动机构及导轨,一横向升降支撑板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升降驱动机构上。 所述横向升降支撑板包括固定部分和活动部分,固定部分固定在所述升降驱动机构上,活动部分与该固定部分之间为限制性铰接关系,即活动部分由竖向被翻转为水平状态时,活动部分与固定部分被卡死。 所述引导装置是与车体分体的升降式引导装置,该升降式引导装置包括升降驱动机构及横向升降支撑板。 另外,还可以在载车车厢的部分或全部车位的下部设有转动机构,该转动机构的转体(转盘)大于被载车辆前后轮最大轮距,并在设有转动机构的载车车厢层的侧面配有引导被载车或人员上、下的倾斜式或升降式引导装置。此时根据部分车辆的下车需求可以在不影响其他车辆的情况下自行下车或上车。 固定夹具是用于固定被载车底盘或者车轮的夹具。 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1、方便私家车或公务车长途行驶的运载,使长距离行驶更为方便,防止小车非专业司机因长时间驾车而疲劳,造成交通危险的可能,并且能够使小车司机能够得到充分的休息时间,以便在到达目的地后能够保持正常精力处理事务。 2、能够使爱车得到休息和保养,不至于因长途奔波而有所损耗。 3、能够节约行驶成本,既节约油耗和对路面的损耗,也能够节约高速路费例如,以焦作至郑州为例:小汽车单程,约80公里,油费50元,过路桥费30元总计80元10辆小汽车80元*10=800元;采用汽车航母约80公里,油费100元,过路桥费约100元,总计约200元。据统计焦作每天去郑州的车1000辆,费用80000元(8万元)一年费用365*8万=2920万。采用汽车航母:730万元。费用相差:2920万元-730万元=2200万元。时间消耗:小汽车时速120公里,汽车航母时速80公里。考虑的过桥等状况,时间相差不大。 4、本专利技术构思新颖,容易制造或改造,应用效果理想,符合发展趋势,非常利于推广实施。 四、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汽车航母的一种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斜面引导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专利技术与车体分体的升降式引导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专利技术安装在车体上的升降式引导装置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4-1是图4的A-A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专利技术安装在车体上的升降式引导装置结构示意图之二。 五: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参见图1、图2,图中,标号1为客车车厢,2为载车车厢,21 为下车载车车厢,22为上层载车车厢,3为司机室,8为被载车辆。 一种汽车航母,其车体包括客车车厢1和载车车厢2。载车车厢2主要用于承载小型的私家车或者商务车,客车车厢1用于载人,主要指私家车或者商务车的司机或者其他乘客。所述载车车厢2上还分别设有用于固定被载车的固定夹具,固定夹具是用于固定被载车底盘或者车轮的夹具。载车车厢还配有引导被载车或人员上、下的引导装置。汽车航母的司机室可以与客车车厢同居一室也可以单独隔离。私家车或者商务车的司机可以选择留置自己车内休息,也可以选择进入客车车厢。 根据汽车航母的具体使用情况以及所承载车辆而确定有不同型号,载车车厢的层数可以为一层,也可以为两层或者三层。本实施例为两层结构,参见图1,标号21为下层车厢,22为上层车厢。 需要考虑被载车辆的方便上下,载车车厢的引导装置的结构有多种不同形式。可以是斜面型的,也可以直接采用升降式的,其中斜面可以与车体连为一体,也可以单独的斜面型引导装置,能够与车体匹配对接。例如在高速路的全部或者部分服务区内设置有与汽车航母匹配的引导上、下车的装置。采用升降式的引导装置和斜面型引导装置近似,也可以直接将升降式的引导装置设置成与车体连接为一体结构,或者是单独的升降式引导装置,能够与车体匹配对接。当然,独立的斜面或者升降式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航母,包括车体,其特征是:所述车体包括客车车厢和载车车厢,所述载车车厢上还分别设有用于固定被载车的固定夹具,载车车厢还配有引导被载车和人员上、下的引导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航母,包括车体,其特征是:所述车体包括客车车厢和载车车厢,所述载车车厢上还分别设有用于固定被载车的固定夹具,载车车厢还配有引导被载车和人员上、下的引导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航母,其特征是:所述载车车厢的层数为一层或者两层或者三层。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航母,其特征是:所述引导装置是斜面引导装置,其一端铰接在车体后端,该斜面引导装置通过液压驱动机构或者齿轮驱动机构或者皮带轮驱动机构进行翻转运动。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航母,其特征是:所述引导装置是与车体分体的斜面引导装置,该斜面引导装置为固定式斜面引导装置,或者该斜面引导装置安装有行走轮及刹车机构。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航母,其特征是:所述引导装置是升降式引导装置,该升降式引导装置是在车体后端两侧分别固定有竖向支撑柱,并在支撑柱上设有升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辉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