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蔡祺源专利>正文

一种防治上呼吸道感染并可戒烟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633688 阅读:2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对上呼吸道感染具有治疗和预防作用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它是选用野菊花、柳桉叶、紫苏、大青叶、两面针、荆芥、薄荷、蒲公英、鱼腥草、穿心莲、紫花地丁、白花蛇舌草、羌活、升麻、苍耳、辛夷、麻黄、白芷、防风等19种天然中草药,加工制作成卷烟型燃吸剂或喷雾剂、滴鼻剂,单独使用或联合使用,对急慢性鼻炎、咽炎、气管炎等上呼吸道感染患者有效率达98%。(*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治疗和预防上呼吸道感染的中药药物及其制备方法。急慢性鼻炎、咽炎、气管炎等上呼吸道感染是—类常见病、多发病。不但其本身常迁延不愈,而且可以引起多种并发症,危害人类健康。随着工业社会的发展,空气被不同程度地污染,使得鼻炎、咽炎等上呼吸道感染一类疾病的发病率增高。有效预防和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成为医学上的一个重要课题。目前用于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以抗生素为代表的中西药物,或者在治愈率方面,或者在副作用方面,或者在使用方便程度方面,或者在费用、价格方面,存在种种不能使人满意之处。因此需要寻求更有效、更便捷的治疗药物和方法。从中国传统医药中发掘预防和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方药则是一条可行的途径。本专利技术人根据中医学理论,结合现代科学知识,经多年探索、实验、改进,完成了以中药天然药物为主制备治疗和预防上呼吸道感染药物制剂的研究创造,与现有技术技术相比,独有特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药配方和制剂方法,其原料药容易选取,制剂方法简便、经济,药品使用方便,能够有效地治疗和预防上呼吸道感染。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按以下方法选取中药,加工制作成燃吸剂或气雾剂、滴鼻剂而实现的。药物组成包括以下19种组分。野菊花叶柳按叶紫苏叶大青叶两面针叶荆芥叶薄荷叶 蒲公英叶 鱼腥草叶 穿心莲叶 紫花地丁叶 白花蛇舌草叶羌活升麻 苍耳 辛夷 麻黄白芷防风以上原料药一般用其于品,但也可用其鲜品。各药用量可以根据不同地区、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人群的口味习惯、耐受程度等因素在较大范围内进行不同比例的组合,也可以针对不同的病种、病情进行调整。比较通用的用量比例为(干品重量百分比)野菊花叶5-15% 柳按叶2-6% 紫苏叶5-10% 大青叶5-10%两面针叶2-5%荆芥叶6-12% 薄荷叶2-6% 蒲公英叶2-6%鱼腥草叶5-10% 穿心莲叶2-6%紫花地丁叶1-3%白花蛇舌草叶1-3%羌活4-6%升麻4-6%苍耳4-6%辛夷1-4%麻黄1-4%白芷15-25%防风4-6%使用以上药物可以制成多种剂型,优选的是卷烟型燃吸剂,其次为气雾剂和滴鼻剂。以下分别叙述它们的制备方法。一.制作卷烟型燃吸剂1.以上配方中前12种用叶的各药应当是清洁新鲜品晒干或烘干,不霉不糟,分别粉碎成长度(或直径)约0.2-0.3cm的粗粉末。2.羌活、升麻、苍耳、辛夷诸药分别以酒炒制或以酒浸泡4-6小时后烘干或晒干。经过酒制的这几种药物和麻黄、白芷、防风三药分别粉碎,过100目以上细筛,得细粉末。3.按配方药物总量1-3%的重量取梅片,加3-5倍的沸水使其溶化后再加入少许薄荷精、香精,摇匀得梅片液。将梅片液均匀喷洒于药物粉末上,并将所有粗细粉末混合均匀,采用制作香烟的工艺方法将药物粉末制成卷烟型燃吸剂。二.制作气雾剂与制作燃吸剂一样选药、炮制、粉碎,将所得粗细药物粉末混合均匀,以清水浸泡4-6小时。之后置于砂罐内煎煮蒸馏3-4次,每次煎煮约2小时,分离煎煮液后加水再煮。煎煮时要煮沸,容器加盖密封,引出蒸汽同时得蒸馏液。将各次煎煮液混合后以高分子材料滤纸过滤2-3次,去渣,再行煎煮浓缩药液。将浓缩后的药液与蒸馏液混合。按配方药物总量1-3%的重量取梅片,加3-5倍的沸水使其溶化,摇匀得“梅片液”,加入到上述药液中。如果药液太浓不适于喷雾,可加入适量蒸溜水稀释。然后分装气雾瓶,封存7日后使用。在以上制作气雾剂的工艺中,可以省去原料药粉碎工序,直接将原料药浸泡后煎煮。三.制作滴鼻剂滴鼻剂的制作工艺与制作气雾剂基本相同,只是不用气雾瓶包装,而是将成品药液灌入点滴用小塑料瓶内,即为滴鼻剂。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 制取卷烟型燃吸剂称取以下各药干品野菊花叶100g柳按叶40g紫苏叶70g 大青叶70g两面针叶30g 荆芥叶80g薄荷叶40g 蒲公英叶40g鱼腥草叶70g 穿心莲叶50g 紫花地丁叶20g 白花蛇舌草叶20g羌活50g升麻50g 苍耳50g辛夷30g麻黄30g白芷200g防风50g以上药物总量为1090克。制备方法1.野菊花叶、柳按叶、紫苏叶、大青叶、两面针叶、荆芥叶、薄荷叶、蒲公英叶、鱼腥草叶、穿心莲叶、紫花地丁叶、白花蛇舌草叶等12种用叶药,取其清洁新鲜品晒干者,分别粉碎,过50目筛,得粗粉末混合均匀备用。2.将羌活、升麻、苍耳、辛夷诸药分别以酒炒制,烘干后粉碎,过120目筛,得细粉末混合均匀备用。3.将麻黄、白芷、防风分别粉碎,过120目筛,得细粉末混合均匀备用。4.将以上工艺步骤1、2、3所得粗细粉末混合均匀备用。5.取梅片20g,加100ml沸水,待溶化后再加入薄荷精5g、香精3g,摇匀装入喷雾器中均匀喷洒于药物粉末上,迅即以塑料袋或金属容器将药物密封2-3天。6.按制作香烟的工艺方法将药物粉末制成卷烟,每支约重0.4-0.5克。加外包装后置烤室烘烤3-4天,即为成品卷烟型燃吸剂,称“鼻烟灵”。按此工艺生产的“鼻烟灵”保质期约18个月。实施例2 制取卷烟型燃吸剂(只使用19种基本原料药)称取以下各药干品野菊花叶100g 柳按叶40g 紫苏叶70g 大青叶70g两面针叶30g 荆芥叶80g 薄荷叶40g 蒲公英叶40g鱼腥草叶70g 穿心莲叶50g 紫花地丁叶20g 白花蛇舌草叶20g羌活50g 升麻50g 苍耳50g辛夷30g麻黄30g 白芷200g防风50g以上药物总量为1090克。制备方法1.野菊花叶、柳按叶、紫苏叶、大青叶、两面针叶、荆芥叶、薄荷叶、蒲公英叶、鱼腥草叶、穿心莲叶、紫花地丁叶、白花蛇舌草叶等12种用叶药,取其清洁新鲜品晒干者,分别粉碎,过50目筛,得粗粉末混合均匀备用。2.将羌活、升麻、苍耳、辛夷诸药分别以酒炒制,烘干后粉碎,过120目筛,得细粉末混合均匀备用。3.将麻黄、白芷、防风分别粉碎,过120目筛,得细粉末混合均匀备用。4.将以上工艺步骤1、2、3所得粗细粉末混合均匀,按制作香烟的工艺方法将药物粉末制成卷烟,加外包装后置烤室烘烤3-4天,即为成品卷烟型燃吸剂。实施例3 制取气雾剂称取以下各药干品野菊花叶100g柳按叶40g紫苏叶70g 大青叶70g两面针叶30g 荆芥叶80g薄荷叶40g 蒲公英叶40g鱼腥草叶70g 穿心莲叶50g 紫花地丁叶20g 白花蛇舌草叶20g羌活50g 升麻50g 苍耳50g 辛夷30g麻黄30g 白芷200g 防风50g以上药物总量为1090克。制备方法将羌活、升麻、苍耳、辛夷诸药分别以酒炒制,与配方中其它各药混合,以清水浸泡6小时。之后置于砂罐内煎煮蒸馏3次,每次煎煮约2小时,分离煎煮液后加水再煮。煎煮3次后去药渣。煎煮时容器加盖密封,引出蒸汽同时得蒸馏液。将各次煎煮液混合后以高分子材料滤纸过滤2次,再将药液煎煮浓缩至1000ml,将药液与蒸馏液混合备用。取梅片10g,加100ml沸水,待梅片溶化后摇匀制成“梅片液”。将梅片液加入到上述备用的药液中,分装气雾瓶,封存7日后使用。本专利技术卷烟型燃吸剂的使用方法如同燃吸香烟,对于素有吸食香烟嗜好者更为适用。一般每天吸用4-6支。燃吸时注意烟雾吸含口中,缓慢从鼻腔呼出,尽量不吸入肺中。当一侧鼻塞对,可用手捂住健侧,让烟雾尽量从病侧鼻腔流出。燃吸鼻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治疗和预防上呼吸道感染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它的组分包括,野菊花叶 柳按叶 紫苏叶 大青叶 两面针叶 荆芥叶薄荷叶 蒲公英叶 鱼腥草叶 穿心莲叶 紫花地丁叶 白花蛇舌草叶羌活 升麻 苍耳 辛夷 麻黄 白芷防风。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祺源蔡迎春蔡维军
申请(专利权)人:蔡祺源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51[中国|四川]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