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萧芳荣专利>正文

助步车的折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335615 阅读:1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助步车的折收装置,包括左右相对、而各下端各接设有管件的主架之间,枢接设有可以并合而上端设有乘坐面的交叉架,并令各主架下端的管件前端装设有前轮,且在管件后端处设一枢固部、以及底部设一定位孔与螺合一固定螺栓,另又设一后端装设有后轮、而前端侧腹开设有长滑槽、以及其底部设有弹扣的后轮架,让后轮架前端插入管件内,并以一销杆穿合于后轮架的长滑槽中、且同时枢固于管件的枢固部处,进而让弹扣正好能够扣入定位孔中,同时固定螺栓旋紧时可以紧抵住后轮架;故令后轮架与主架之间结合后,仍保有足够的支撑力道而不会发生松动或摇晃,并且也不会影响折收操作的便利性。(*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所涉及的是一种助步车的折收结构,不但简化折收的操作、缩减包装储运的材积,更增加了使用时的稳固性与安全性。
技术介绍
关于四轮的助步车的种类型式众多,其中一种架体呈L型的助步车,如中国CN200620060558专利所示,主要包括有两下端装设有前轮的支撑架,且在两支撑架之间设以交叉枢固、而上端设有乘座板的横向折收杆,并在两支撑架的后端各别接设一末端装设有后轮、而可折收的脚架,其中该支撑架的下端设一呈倒U形的连接座,并使脚架的稍前处伸入连接座下方,且使与连接座的后端枢固在一起,同时又令脚架的前端穿入一受弹簧向外顶推的卡掣件,而该卡掣件的伸入端末设有长形槽孔,令该长形槽孔一起被枢固于前述的连接座与脚架的枢固处,并令该卡掣件的前端端末处凹设一卡掣部、以及一向上延伸而具有斜面的释放部,进而在连接座的各对应处分别设有可供上述卡掣部嵌入的销杆、与可让上述释放部伸出的开口。因此,除了横向折收杆可以靠拢并合而缩小助步车的横向体积以外,并可抵推卡掣件而使其卡掣部退离出销杆后,即可让脚架以其与连接座的枢固处为中心而向上摆转并收于支撑架旁,故使整个助步车的材积在折收后而缩减至最小的状态,进而便于储运或收藏。不过,为了让脚架定位于连接座上时,能够更为稳固而不松动,两者的枢固处至脚架的前端末处(即卡掣部处)所形成的回转半径,必须要有足够长度的条件,才能满足前述稳固而不松动的结果,但却会造成脚架前端末会与前轮发生干涉阻碍的现象(因支撑架、连接座、前轮与脚架都位于同一垂直的平面上),造成无法折收的窘境(其图6所揭露的折收情形与事实相违背)。另,即使前述的脚架前端与前轮之间,所发生的平涉的问题可以决解,但由于脚架前端被含入连接座内后,仅倚靠卡掣件与销杆两者的扣合而定位,导致整个承受压迫的力道不足,且若有意外的外力压迫到卡掣件的释放部,造成卡掣件的退缩时,就会发生突然的垮塌而造成危险,其安全性实在堪虞。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改善前述助步车折收的疑虑、以及结构不够稳固而有安全上的疑虑,本技术是一种可折收的助步车,其是令后轮架的前端是穿合入主架下端的管件内后定位,并再以螺栓锁固,增加了结构的强固性与安全性,更让使用时的助步车在承受力量的压迫时不会发生松摇的情形。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左右相对的两主架之间设有可以并合的交叉架,并令各主架下端接设有装设前轮的管件,且该管件的后端处设一枢固部、以及其底部设有一定位孔与螺合一固定螺栓,另设一其前端侧腹开设有长滑槽、以及-->其底部设有弹扣而具有后轮的后轮架,令后轮架前端伸入管件内,以一销杆穿合于后轮架的长滑槽中、并使枢固于管件的枢固部处,同时也令弹扣正好扣入定位孔中,且让固定螺栓锁紧后可以紧抵住后轮架。另,上述本技术的交叉架两上端各设有支撑杆而使可供设置乘坐面,且令该各支撑杆的前端处枢接一可供挂设置物袋的折杆,并令折杆上套设有受一弹簧顶推的杆套,使杆套可套合住支撑杆与折杆的枢接处。又,上述本技术的两主架的下端之间设有脚踏面。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当后轮架穿入主架下端的管件内而被固定座后,即形成一强化的稳固结构,不但可以增加助步车的承受支撑力道,更可以有效地防止后轮架的脱离危险,而且在乘坐面两侧支撑杆前端的折杆下折后,使用者又可以脸朝向前方乘坐,并让脚可以踏于脚踏面上,以利于第三者对助步车的推行,进而增加助步车的使用性能。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其中: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组合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局部处分解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侧面局部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的支撑杆处的剖视图。图5是本技术的折杆的折收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在折杆折下后的助步车整体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的后轮架折收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助步车完全折收后的侧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图2与图3所示,本技术助步车的构造包括各上端具有扶手11、以及下端接设管件12的左右两主架1,且设一交叉枢固而可靠拢并合的交叉架3的两下端,分别与所对应的各侧主架1枢固在一起,而该各主架1下端的管件12前端装设有前轮13,且管件12的后端则设有枢固部14,并又令管件12的后端底部处分别设一定位孔15(如图3所示)、以及螺设一固定螺栓16;又,令两主架1的上方前侧之间设有软性的腰靠件17,以及其下端的两管件1之间设有软性的脚踏面18。另,在各主架1下端的管件12后端处,各接设一其后侧装设有后轮21的后轮架2,且该后轮架2的前端处侧腹处开设有长滑槽22,而其底部预定处则设有凸出而能弹性伸缩的弹扣23,让后轮架2的前端插伸入管件12内后,以一销杆4穿于管件12的枢固部14、并同时穿合入后轮架2的长滑槽22中而枢固在一起,进而令后轮架2的弹扣23得以嵌入管件12的定位孔15中,使后轮架2在穿入管件12内后被定位住而无法退出,且又加上固定螺栓16旋紧时,可以紧紧地抵住后轮架2的前端,更加强了后轮架2紧固于管件12内的效果。因此,后轮架2除了具有足够的长度可以伸入管件12内,同时加上弹扣23与固定螺栓16的定位于紧固,让两结合部位处的强度完全不会因可折收的结构而受到弱化或影-->响,令整个助步车的架体保持应有的结构强度与稳固性,使其能够承受较大的支撑力道,也不会发生松动或摇晃,增加使用的安全性。其次,请再配合图4所示,该交叉架3的两上端处之间设有乘坐面31,并各别设有可转动的支撑杆32,且令各支撑杆32的前端枢接一折杆33,同时在折杆33上套设一弹簧34与一杆套35,并令弹簧34对杆套35顶推而将支撑杆32与折杆33两端的枢接处套合住,让折杆33无法下折。是以,如图5所示,当杆套35被向外推后,即可露出支撑杆32与折杆33的枢接部位,使折杆33可以向下折,让整个助步车如图6所示的状态,进而令使用者可以脸朝向前方、乘坐于乘坐面31,同时其脚部可以踏放于脚踏面18上,而第三者立于其后方推行助步车移动,让助步车有如轮椅的功能。另外,若再如图7所示,当把固定螺栓16旋松,再压迫弹扣23退缩,即可将整个后轮架2向后由管件12内拉出,然后向上摆转,使后轮架2如图8所示而折收并合于主架1旁,故令整个助步车的材积可以缩减,使能便于包装、储运或收藏,进而在助步车预定的结构强度下,仍保有折收时的操作便利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助步车的折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左右相对的两主架的各下端处横接一管件,该各管件的前端装设有前轮、而其后端则与一装设有后轮的后轮架接合,且又设一交叉枢固的交叉架的两下端,分别枢固于所对应的主架上,同时该交叉架的两上端横设有可供设置乘坐面的支撑杆,其中:该各主架下端的管件后端处设一枢固部、以及其底部设有定位孔,而后轮架的前端侧腹则开设有长滑槽、以及其底部处设有可弹性伸缩的弹扣,且令后轮架前端插入管件内后,以一销杆穿于管件的枢固部处,并同时穿合于后轮架的长滑槽中,进而令后轮架上的弹扣可以嵌入管件的定位孔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助步车的折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左右相对的两主架的各下端处横接一管件,该各管件的前端装设有前轮、而其后端则与一装设有后轮的后轮架接合,且又设一交叉枢固的交叉架的两下端,分别枢固于所对应的主架上,同时该交叉架的两上端横设有可供设置乘坐面的支撑杆,其中:该各主架下端的管件后端处设一枢固部、以及其底部设有定位孔,而后轮架的前端侧腹则开设有长滑槽、以及其底部处设有可弹性伸缩的弹扣,且令后轮架前端插入管件内后,以一销杆穿于管件的枢固部处,并同时穿合于后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萧芳荣
申请(专利权)人:萧芳荣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