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脐带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332090 阅读:1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脐带剪,它包括两个通过铰接轴铰接在一起的半圆柱形的主壳体和副壳体,所述的主壳体内侧设有至少一个刀片,副壳体内侧设有与刀片相配合的刀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操作简单、外形美观、安全等优点,能够避免脐带剪在剪断时血液飞溅。(*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脐带剪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父母总是会利用各种形式来记录新生儿的诞生,如把小宝宝的小脚印、脐带记录等保留下来。然而,现有婴儿诞辰纪念品市场的品种比较匮乏,当今市场上用来纪念宝宝诞生的产品形式比较单一,个性不够强烈,档次和形式都满足不了家长的需要。脐带剪是宝宝出生时用来切断宝宝脐带的一种医疗器械,也是一种在宝宝初到人世与宝宝有亲密接触的物体,它对于新生儿和父母均具有比较重要的意义。然而,现有脐带剪结构复杂,外形不美观,外表看起来是一个冷冰冰、毫无感情的医疗器械。而且,现有这种脐带剪均无法将切断脐带的瞬间记录下来,即无法准确记录孩子离开母体的最准确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外形美观的脐带剪。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脐带剪,它包括两个通过铰接轴铰接在一起的半圆柱形的主壳体和副壳体,所述的主壳体内侧设有至少一个刀片,副壳体内侧设有与刀片相配合的刀槽。所述的主壳体内设置有计时器,主壳体端面设有能够调整计时器的小孔,计时器包括通过导线连接的电子部分和显示时钟部分。所述的主壳体和副壳体外表面均设有凹槽。所述的主壳体与副壳体接触的端面设有若干个凸体。本技术由于主壳体和副壳体能形成一个圆柱形,避免了在脐带剪在剪断时血液飞溅的情况,另外主壳体内设有的计时器能够准确的记录剪切脐带的时间、操作简单、外形美观、安全等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显示时钟放大示意图。图中;1、凹槽;2、主壳体;3、副壳体;4、铰接轴;5、显示时钟部分;6、小孔;7、电子部分;8、刀片;9、刀槽;10、凸体。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和2所示,一种脐带剪,包括两个通过铰接轴4铰接在一起的半圆柱形的主壳体2和副壳体3,主壳体2和副壳体3外表面均设有凹槽1。由于主壳体2和副壳体3均-->为半圆柱形,凹槽1能避免使用时因为材料和形状的原因导致使用不方便,另外,主壳体和副壳体能防止在剪断脐带时出现血液飞溅的情况。所述的主壳体2内侧设有至少一个刀片8,副壳体3内侧设有与刀片8相配合的刀槽9;主壳体2内设置有计时器,当刀槽9和刀片8配合时,能够切断计时器,保证时钟的停留,记录切断的时间。主壳体2端面设有能够调整计时器的小孔6。通过小孔6能够及时的调整好时间,保证时间的准确性。计时器包括通过导线连接的电子部分7和显示时钟部分5,通过电子部分7提供电源和数据。另外,主壳体2与副壳体3接触的端面设有若干个凸体10,避免主壳体2与副壳体3在接触后不易再次张开,而导致使用不便。上述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构思实现形式的列举,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仅限于上述实施例,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可延伸至本领域技术人员依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构思所能想到的等同技术手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脐带剪,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通过铰接轴(4)铰接在一起的半圆柱形的主壳体(2)和副壳体(3),所述的主壳体(2)内侧设有至少一个刀片,副壳体(3)内侧设有与刀片(8)相配合的刀槽(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脐带剪,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通过铰接轴(4)铰接在一起的半圆柱形的主壳体(2)和副壳体(3),所述的主壳体(2)内侧设有至少一个刀片,副壳体(3)内侧设有与刀片(8)相配合的刀槽(9)。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脐带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壳体(2)内设置有计时器,主壳体(2)端面设有能够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玲琳孙琳琳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理工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6[中国|杭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