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缆桥架入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330443 阅读:2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电缆桥架的入户装置,包括箱型框架(1)、分别固定于所述箱型框架(1)的侧部、底部、顶部及前部的侧板(2)、底板(3)、顶板(4)及面盖(5),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桥架的入户装置还包括:二-五层层间隔板(7)和可调固定支架(8),所述层间隔板、可调固定支架实现装置内不同等级电缆分层敷设。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电缆桥架的入户装置具有结构紧凑、承载能力大、防腐能力强、安装简便、便于电缆日常维护等特点。(*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缆连接装置,具体地,本技术涉及一种电缆桥架入户 部分的装置,电缆桥架入户部分的装置适用于电缆由室外直埋敷设至电气室内电缆桥架敷 设的过渡部分设施。
技术介绍
本技术所涉及的电缆桥架入户装置是指室外埋地敷设的电缆出土后至电气 室底楼的电缆室内电缆桥架的连接部分设施。以往,室外埋地敷设的电缆出土后至电气室底楼的电缆室通常采用电缆桥架。所 述电缆桥架通常采用宽600mm、厚100mm,长2000mm —节直通桥架和一个900弯通桥架组 合,即是由截面为凹形的槽型直通桥架、弯通以及桥架盖板拼装而成的金属或塑胶材料的 箱形构件,其内外侧板、底板皆为一个整体部件,钢制桥架通过整张钢板弯制而成,塑制桥 架用模具压制而成,其优点在于结构简单、制造方便,主要缺陷是承载能力低,功能单一。然而,大型综合电气室一般分为两层,下面一层为电缆室,上面一层为开关室、控 制室。由于整个电缆室内电缆数量多达数百根乃至上千根,这些电缆集中在一个入口内引 入室内,属于关键部位,需要一个结构合理的电缆引入装置,否则将会导致不同规格电缆层 层叠压,不利运行电缆散热,发生电缆故障时影响范围大且不易维修。而上述以往电缆桥架的缺陷是容积小、承载能力低、不同电压等级的电缆无法分 层敷设,如果采用若干节直通桥架和若干个弯通桥架组成多层电缆桥架入户,则占用空间 大、不美观。另外,普通钢制或塑制电缆桥架内部没有设置固定杆,电缆无法在桥架内有序 固定;钢制桥架的转弯处没有采取防电缆割伤措施,快口较多,施工时容易将电缆外皮割 伤;电缆盖板采用搭扣与桥架本体固定,虽然盖子装拆简便,但搭扣容易锈蚀损坏,盖板常 常因搭扣损坏而与桥架本体分离;不同电压等级电缆堆放在一起,不能分层敷设;桥架没 有接地桩头,电缆绝缘故障时,桥架外壳将带上危险电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电缆桥架入户装置,所述电缆桥 架入户装置能满足大量不同规格电缆在同一个地点入户、性能完善的电缆入户装置。另外, 本技术设计新颖、结构合理、现场安装拆卸方便。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缆桥架入户装置,所述电缆桥架入户装置包括箱型框架、分别固定于所述 箱型框架的侧部、底部、顶部及前部的侧板、底板、顶板及面盖,其中,所述电缆桥架的入户装置还包括二 _五层层间隔板(7)和可调固定支架(8),所 述层间隔板、可调固定支架实现装置内不同等级电缆分层敷设。所述电缆桥架入户装置还包括箱形框架、底板、顶板、面盖、基座、层间隔板及可调 固定支架,所述侧板、底板、顶板、基座通过氩弧焊与框架连接,侧板、底板、顶板、基座与框架之间焊接,所述面盖、层间隔板、可调固定支架与框架通过螺栓连接,安装现场完成。根据本技术的电缆桥架入户装置,较好的是,所述框架、底板、基座、可调固定 支架采用热镀锌材料,侧板、顶板、面盖采用lCrl8M9Ti不锈钢材质,层间隔板采用树脂材 质,通过钢制丁字形卡、螺栓、螺母固定在可调固定支架的横撑上。根据本技术的电缆桥架的入户装置,较好的是,所述层间隔板、可调固定支架 与框架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安装。根据本技术的电缆桥架入户装置,所述层间隔板、可调固定支架实现了装置 内不同等级电缆分层敷设。由此,相对于采用三层独立的桥架方式比较,本技术的分层方案具有结构紧 凑、承载能力大、占地面积小、外形美观等优点。可调固定支架的“固定”功能可以使装置内 的垂直敷设部分电缆的重力得到分解,避免了电缆在装置上端部分的转弯处受力太大,另 外,通过将电缆逐根绑扎在可调固定支架上,可使装置内电缆布线井然有序,避免装置内电 缆交叉和重叠现象发生,避免装置的容积受影响。可调固定支架的“可调”功能可以视每层 电缆多寡调剂层间空间,实现装置的内部空间达到充分利用。根据本技术的电缆桥架入户装置,较好的是,所述可调固定支架由固定于框 架的横撑、横撑上的固定杆及连接板构成,横撑水平边上开有连接、移动固定杆用的U形 孔。根据本技术的电缆桥架入户装置,较好的是,电缆桥架的入户装置上部设有 由观察框、下部设有通风口。根据本技术的电缆桥架入户装置,本技术的侧板上设置了观察框,其作 用是利用观察框对电缆实施日常外观检查。还可以通过观察孔采用红外线测温仪测温。根据本技术的电缆桥架入户装置,所述可调固定支架设置2-3个。根据本技术的电缆桥架入户装置,较好的是,所述顶板与水平面之间有一个 300至450倾角。根据本技术的电缆桥架入户装置,较好的是,所述面盖、层间隔板、可调固定 支架与框架的螺栓连接可安装现场完成。本技术的电缆桥架入户装置,可定期检测电缆运行温度,以保障电缆运行安 全,避免电缆烧断事故发生。侧板上设置的通风口可对装置内的电缆实施散热,防止装置内 温度过高而损坏电缆绝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电缆桥架入户装置的部分拆分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电缆桥架入户装置框架结构示意图。图3A,B分别为本技术的电缆桥架入户装置的侧板结构主视图和侧视图。图4A,B分别为本技术的电缆桥架入户装置的可调固定支架结构立体图和俯 视图。图5为本技术的电缆桥架入户装置的安装示意图。图中,1为框架、2为侧板、3为底板、4为顶板、5为面盖、6为基座、7为层间隔板、 8为可调固定支架、9为U形孔、10为开关室,11为电缆室,12为电缆桥架入户装置;101为 后立柱、102为前立柱、103为后横梁、104为前横梁、105为斜撑、106为分层杆;201为面板、202为观察框、203为透明板、204为通风口 ;801为横撑、802为固定杆、803为连接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依据本技术对本技术提出的具体结构及制作、安 装方法。实施例1参照图1,一种电缆桥架入户装置结构图,所述电缆桥架入户装置是由一个框架 1、二个侧板2、一个底板3、一个顶板4、一个面盖5、一个基座6、二个层间隔板7、二个可调 固定支架8构成。侧板2、底板3、顶板4、基座6通过氩弧焊与框架1连接,出厂前完成。面盖5、层 间隔板7、可调固定支架8与框架1通过螺栓连接,安装现场完成。框架1、底板3、基座6、 可调固定支架8采用热镀锌材料,侧板2、顶板4、面盖5采用lCrl8M9Ti不锈钢材质,层间 隔板7采用树脂材质,通过钢制丁字形卡、螺栓、螺母固定在可调固定支架8的横撑上。本技术在结构以及材质选用方面充分兼顾了功能、防腐以及经济性的需求。根据本实施例,本技术所设计的框架结构方案,彻底改变了普通电缆桥架结 构,其作用是满足入户处电缆桥架所承受的较大重力,且框架1可以直接放在地面上并与 电气室外墙面固定,稳定性较好,无需另行使用常规的钢制托臂和钢制立柱来固定桥架。普通电缆桥架是将钢板折边弯成槽式或梯阶式桥架,其承载能力比较低,桥架常 常会因受电缆重力的压迫而变形。另外,普通电缆桥架入户装置采用托臂、立柱方式固定, 其缺陷是使用金属材料多,外形不美观。本技术所设计的分层结构方案,是满足在装置 内可以按层由里及外地分别敷设高压动力电缆、低压动力电缆以及控制电缆,即最里一层 敷设高压动力电缆,中间一层敷设低压动力电缆,外面一层敷设控制电缆。层间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缆桥架的入户装置,包括箱型框架(1)、分别固定于所述箱型框架(1)的侧部、底部、顶部及前部的侧板(2)、底板(3)、顶板(4)及面盖(5),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桥架的入户装置还包括:二-五层层间隔板(7)和可调固定支架(8),所述层间隔板、可调固定支架实现装置内不同等级电缆分层敷设。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艾德跃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宝钢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