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给袋式自动包装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321179 阅读:2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给袋式自动包装机,包括机架和上、中、下三个工作层面,所述上层工作面包括进料机构、投料机构、送料机构、振灌料机构;所述中层工作面包括给袋机构、取送袋机构、开拉链机构、开袋机构、撑袋机构;所述下层工作面包括托袋机构、排气机构、送袋机构、封袋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给袋式自动包装机是将整个物料包装过程中的包装工序分成四个工序组合,每个工序组合中的工序动作都是独立分别进行,而四个工序组合之间的工序动作则是相互衔接,并采用结构简单的取送袋和皮带传送机构,将包装的各工序有机的连成一体,从而有效地解决了现有给袋式自动包装机多工位同步工作模式的复杂结构,达到自动包装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包装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给袋式自动包装机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的给袋式自动包装机通常是多工位同步工作模式,即把物料包装过程 中的所有工序,都集中在同一个多工位转台上,同步地完成包装过程中所有的工序动作。这 类自动包装机运动环节多,结构极其复杂,可靠性和稳定性难已保证。加之造价高昂,很难 得到市场的普遍认同和欢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提出一种工序分组工作模式的给袋 式自动包装机。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给袋式自动包装机,包括机架和上、中、下三个工作层面,所述上层工作面包 括进料机构、投料机构、送料机构、振灌料机构;所述中层工作面包括给袋机构、取送袋机 构、开拉链机构、开袋机构、撑袋机构;所述下层工作面包括托袋机构、排气机构、送袋机构、 封袋机构;所述进料机构设置在投料机构的正上方,送料机构始端设置在投料机构的下方, 振灌料机构设置在送料机构的传送末端;所述给袋机构及开袋机构分别设置在取送袋机构 的左右两端,所述开拉链机构设置在取送袋机构的前端,所述撑袋机构设置在开袋机构正 上方和振灌料机构的下方;所述托袋机构设置在开袋机构的下方,排气机构设置在托袋机 构上方,送袋机构的始端设置在托袋机构的下方,封袋机构设置在送袋机构的上方中段;上 述所有机构均与机架相连。进一步地,所述投料机构包括双轴气缸及与其相连的带有斜边的托料板,所述托 料板设置在进料机构的下方。进一步地,所述振灌料机构包括灌料漏斗、动板和气缸,且该灌料漏斗的入口料道 包括上下两个流道板及左右两个侧板,所述动板设置在灌料漏斗的入口料道对面,其上端 与灌料漏斗固定铰接,下端与气缸活动铰接。进一步地,所述上下两个流道板分别与水平面呈45°夹角。进一步地,所述取送袋机构包括2个取袋吸盘、双轴气缸、气动或数控摆台、浮动 定位块;所述2个取袋吸盘垂直设置在双轴气缸上,所述双轴气缸侧立固定在气动或数控 摆台上,所述浮动定位块设置在气动或数控摆台上。进一步地,所述开袋机构包括固定板、4个开袋吸盘及2个导向气缸;所述2个开 袋吸盘设置在固定板一侧的上、下位置上,在导向气缸上与固定板的上、下位置对应处分别 设置另外2个开袋吸盘,所述导向气缸与固定板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撑袋机构包括导向气缸、连接板及2个撑袋臂,每个撑袋臂分别包 括连杆、摆杆、转轴、撑袋板;所述撑袋板与摆杆通过转轴相连,所述摆杆、连杆、连接板依次铰接,连接板再与所述导向气缸相连,且所述2个转轴平行设置在开袋机构上方。进一步地,所述封袋机构包括导柱固定座、2个气缸支架、2个导向柱、气缸、移动 板、移动封口加热棒、固定封口加热棒、固定板;所述导柱固定座、移动板、固定板分别依次 通过2个导向柱相连,所述气缸通过2个气缸支架分别与导柱固定座及移动板相连,所述移 动封口加热棒设置在移动板上,所述固定封口加热棒设置固定板上与移动封口加热棒相对 的位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给袋式自动包装机,将物料包装过程中的整个工序分成四个工序组 合。每个工序组合中的工序动作都是独立分别进行,而四个工序组合之间的工序动作则是 相互衔接,并采用结构简单的取送袋和皮带传送机构,将包装的各工序有机的连成一体,从 而完成整个物料包装过程中的各工序动作,达到自动包装的目的。主要用于中小颗粒物料 的包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用工序分组协同代替多工序同步,用简单的取送袋和皮带传送机构代替复杂的多 工位同步转台,从而使其结构简单、实用、可靠,同时还极大的节约了设备生产成本。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 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工序流程及布局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上层工作面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工作台面,2.进料斗,3.送料机构,4.投料机构,5.导向板,6流道板,7.侧 板,8.动板,9.固定铰链,10.移动铰链,11.气缸;图3是投料机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双轴气缸,2.托料板,3.进料斗;图4是本专利技术中层工作面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给袋机构,2.真空取袋吸盘,3.双轴气缸,4.气动(或数控)摆台,5.浮 动定位块,6.开拉链机构,7.固定板,8.真空开袋吸盘,9.导向气缸;图5是撑袋机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导向气缸,2.连接板,3.连杆,4.摆杆,5.转轴,6撑袋板;图6是本专利技术下层工作面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送袋机构,2.导向杆,3.定位挡杆,4.封袋机构,5.导向板,6.托袋机构, 7.排气机构;图7是封袋机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导柱固定座,2.气缸支架,3.导向柱,4.气缸,5.移动板,6.移动封口加热 棒,7.衬块,8.固定封口加热棒,9.固定板。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给袋式自动包装机,分为上、中、下三个工作层面,上层 工作面由投料机构、送料机构、振灌料机构等完成包装的物料定量和送、灌料工序;中层工 作面由给袋机构、取送袋机构、开拉链机构、开袋机构、撑袋机构等完成包装的给袋、取袋、 开拉链、送袋、开袋、灌袋、振袋工序;下层工作面由托袋机构、排气机构、送袋机构、封袋机 构完成包装的排气和封袋工序。如图2所示,上层工作面包括进料斗2 (即进料机构)、送料机构3、投料机构4、导 向板5、振灌料机构(6、7、8、9、10、11)。其中进料斗2(进料机构)设置在投料机构4的正 上方,送料机构3的始端设置在投料机构4的下方,在送料机构3的上方两旁侧分别设置有 导向板5,振灌料机构设置在送料机构3的传送末端;在此上层工作面中,被包装物料堆放 在三面带挡板的工作台面1上,由操作者(或附加的自动计量装置)将包装物料送入进料 斗2,投料机构4按给定信号均勻投放物料,包装物料降至送料机构3,送料机构3带动物料 流向振灌料机构,包装物料通过振灌料机构流向打开的包装袋。如图3所示为上层工作面中的投料机构,包括双轴气缸1及与其连接的带有斜边 的托料板2,其设置在进料斗3 (进料机构)下方。双轴气缸1伸缩带动托料板2平行移动, 从而使进料斗3下面的窗口逐步打开,达到连续投料的目的。又如图2所示,振灌料机构包括灌料漏斗,灌料漏斗的入口料道上下两流道板6平 行且与水平面成45°夹角,灌料漏斗的入口料道左右两侧板7与水平面垂直;灌料漏斗的 入口料道对面为可摆动的垂直动板8,其上端与灌料漏斗通过固定铰链9固定铰接,动板8 的下端还通过移动铰链10连接有气缸11。在此振灌料机构中,灌料漏斗的入口料道紧靠送 料机构3,物料经流道板6、侧板7组成的入口料道流向出料口的动板8,每次灌料,气缸11 快速伸缩一次,将余下物料振落,从而完成包装的振灌料工序。如图4所示,中层工作面包括给袋机构1、取送袋机构(真空取袋吸盘2、双轴气缸 3、气动或数控摆台4、浮动定位块5)、开拉链机构6、开袋机构(固定板7、真空开袋吸盘8、 导向气缸9);给袋机构1及开袋机构分别设置在取送袋机构的左右两端,开拉链机构6设 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给袋式自动包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和上、中、下三个工作层面,所述上层工作面包括进料机构、投料机构、送料机构、振灌料机构;所述中层工作面包括给袋机构、取送袋机构、开拉链机构、开袋机构、撑袋机构;所述下层工作面包括托袋机构、排气机构、送袋机构、封袋机构;所述进料机构设置在投料机构的正上方,送料机构始端设置在投料机构的下方,振灌料机构设置在送料机构的传送末端;所述给袋机构及开袋机构分别设置在取送袋机构的左右两端,所述开拉链机构设置在取送袋机构的前端,所述撑袋机构设置在开袋机构正上方和振灌料机构的下方;所述托袋机构设置在开袋机构的下方,排气机构设置在托袋机构上方,送袋机构的始端设置在托袋机构下方,封袋机构设置在送袋机构的上方中段;上述所有机构均与机架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建新唐唤清黄麓升
申请(专利权)人:湘潭五盛包装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