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任开益专利>正文

心脉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31825 阅读:3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心脉康,它通过将天麻、丹参、红花、菊花、防风、生芪、川芎、山楂、杜仲、葛根、全虫、石决明、泽泻、莱菔子等中药进行加热煎熬、浓缩、蒸发去水、烘烤等工序后制成颗粒冲剂。它无毒副作用,对中风高危病人如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粘、脑动脉硬化、冠心病、脂肪肝及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等症状有十分明显的疗效,同时能达到预防中风的目的。(*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心血管病的中药,特别是一种可用于治疗心血管病和预防中风的中成药。目前,国内已有治疗冠心病及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的文献和药物,如《陕西中医》1997.18(3)111刊载了秦泗明等撰写的《心脉康治疗冠心病30例》,介绍了由黄芪、人参、麦冬、桂枝、葛根、丹参、川芎、广三七、山楂、首乌、甘草等中药组成心脉康,对治疗冠心病有一定疗效;《中医药研究》1996-(2)48-49刊载了武继彪等撰写的《心脉康对鹌鹑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的预防作用》,介绍了一种由何首乌、黄精、生蒲黄、泽泻、川芎等组成的心脉康,对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有一定的预防作用;市场上销售的中成药物有络欣通等,其治疗效果有一定的局限性。在传统中医学中和已公开的中药处方中,常用于治疗高血压病、脑动脉硬化及高脂血症等症的平肝熄风法的常用药物有天麻、钩藤、生石决明、草决明、桑寄生、代赭石、黄芩、龙胆草、菊花、杜仲、夏枯草、白芍、益母草、怀牛膝等,用于化痰降浊法的常用药物有半夏、陈皮、茯苓、枳实、竹茹、天麻、白术、浙贝母、石菖蒲、郁金、代赭石、天竺黄、胆南星等,用于痰瘀并治法的常用药物有半夏、瓜萎、浙贝母、胆南星、丹参、川芎、天麻、桃仁、红花、赤芍、白芍、石菖蒲、郁金等,用于益气通络法的常用药物有黄芪、当归、桃仁、红花、川芎、赤芍、丹参、葛根、桂枝等,用于滋养肝肾法的常用药物有黄芪、当归、桃仁、红花、川芎、赤芍、白芍、地龙、丹参、葛根等。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用于治疗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粘、脑动脉硬化、冠心病、脂肪肝及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等病症、且可预防中风的中成药心脉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以天麻、菊花、石决明、女贞子、熟地、怀牛膝、泽泻为君药,用于平肝潜阳、滋阴补肾,以丹参、红花、防风、生芪、川芎、山楂、杜仲、葛根、全虫、莱菔子为臣药,用于化浊祛痰、益气活血、健脾和胃,首先按加工炮制规范对原生药各组份分别进行初加工;然后将加工炮制好的原生药和饮片投入多功能提取罐,加入4-8倍药物重量的水,进行加热煎熬,第一次沸腾后用文火煮40分钟至2小时后过滤,第二次加入2-6倍药物重量的水沸后经文火煮30-60分钟后过滤;再将两次过滤药液投入真空浓缩器进行浓缩,经浓缩后取出投入夹层锅内进行水份蒸发,再放入热循环干燥箱,干燥箱内的温度控制在50-65℃之间,干燥约5-9小时后取出,即成全干的胶片状药,再经提纯,加赋形剂而成颗粒冲剂。原生药各组份的比例(重量比)为天麻15-25份、丹参25-35份、红花1-6份、菊花5-15份、防风5-15份、生芪40-60份、川芎1-10份、山楂10-25份、杜仲5-15份、葛根25-35份、全虫5-15份、石决明25-35、泽泻5-15份、莱菔子15-25。原生药各组份的最佳配方比例(重量比)为天麻20份、丹参30份、红花3份、菊花10份、防风10份、生芪50份、川芎6份、山楂15份、杜仲10份、葛根30份、全虫10份、石决明30份、泽泻10份、莱菔子20份。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本专利技术通过将纯天然中药按比例进行煎熬、浓缩、蒸发、烘烤等工序后制成中成药,它无毒副作用,对中风高危病人如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粘、脑动脉硬化、冠心病、脂肪肝及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等病症有十分明显疗效,同时能达到预防中风的目的。现代医学认为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粘、脑动脉硬化、冠心病、风心病、脂肪肝、肥胖及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等高危中风疾病是导致全身循环缺氧和局部循环缺氧的主要因素。由于脑对缺氧十分敏感,长期循环缺氧导致内呼吸衰竭和脑缺氧等症状尤为突出。本专利技术通过降压、降脂、降粘、清除血管粥样硬化的斑块,软化已经硬化的血管,增加血流量,提高血液的携氧的质量,改善循环缺氧,纠正内呼吸衰竭,从而改善处于半健康状态的中风高危人群的生活质量和提高工作效率,对心肌梗塞亦有很好的预防作用。本专利技术除采用了传统中药治疗心血管的处方中常用的各组份并利用其基本药理外,还采用了传统中医药治疗心血管病的处方中不常用的防风、葛根、莱菔子等组份,其中主要是采用防风的散风和通经达络,与化痰和血之品同用,而起痰火清、气血和之效,本方中运用防风通走之性,带本方他药疏表走络;采用莱菔子是因为它具有降气祛痰之功效;采用葛根是因为它气味皆薄,最能升发脾胃清阳之气,能使四肢不致因气血不足而枯萎。实施例1以天麻、菊花、石决明、女贞子、熟地、怀牛膝、泽泻为君药,用于平肝潜阳、滋阴补肾,以丹参、红花、防风、生芪、川芎、山楂、杜仲、葛根、全虫、莱菔子为臣药,用于化浊祛痰、益气养血、健脾和胃,共达阴平阳秘,精神乃至之功效。按重量比提取天麻20份、丹参30份、红花3份、菊花10份、防风10份、生芪50份、川芎6份、山楂15份、杜仲10份、葛根30份、全虫10份、石决明30份、泽泻10份、莱菔子20份,按湖南省加工炮制规范进行加工;第二步是将加工炮制好的原生药和饮片投入多功能提取罐,加入6倍药物重量的水,进行加热煎熬,第一次沸腾后用文火煮60分钟后过滤,第二次加入4倍药物重量的水至沸后用文火煮40分钟后过滤;第三步将两次过滤药液投入真空浓缩器,浓缩到一定程度取出,再投入夹层锅进行蒸发水份,达到约1∶1.1的胶汁状时,再取出放入热循环干燥箱,干燥箱内温度控制在50-65℃之间,干燥约6小时后,取出即成全干的胶片状药,再经常规药物提纯工艺提纯,加赋形剂而成颗粒冲剂成药。实施例2,将实施例1的配方比例制成的胶片成药用于临床实验,如针对68岁的男性患者陈某,因头昏、乏力,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10年多,查BP 160/90mmHg,神清,精神差,脸色紫暗,体型肥胖,颈椎颈屈侧压试验(+),双肺呼吸音清晰,心率80次/分钟,律齐,腹部膨隆,肝脾未扪及,神经系统未引出病理反射征;实验资料中的血脂三项为TG:1.748 TCH:6.821 HDL:1.45,颈椎片为第四、五、六颈椎骨质增生,心电图示为ST段改变,CT显示脑动脉硬化。诊断为高血压、脑动脉硬化、颈椎病、高脂血症。针对此病症,每天给病人冲服本明冲剂二次,每次25克,治疗45后,头昏、乏力明显好转,记忆力恢复,反应较敏捷,神清,精神状况好转,血压维持在120/80mmHg左右,复查心电图大致正常,血脂三项复查为TG:1.217 TCH:4.181 HDL:1.13。从本实施例证明,本专利技术对扩冠、降脂、护心、调整血压、改善头昏、乏力、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等病症有明显效果。实施例3,将实施例1的配方比例制成的胶片成药用于临床实验,如针对52岁的女性患者谭某,因头昏、头痛,右上肢麻木2年多,神清,倦怠面容,查BP 160/100mmHg,颈屈侧压试验(+),颈椎压痛,双肺呼吸音清晰,心率55次/分钟,律齐,音可,腹部膨隆,发现高血压已5年;实验资料中的ECG窦性心动过缓,血脂三项为TG:3.607 TCH:5.972 HDL:1.03,颈椎X片为第四、五、六颈椎骨质增生,B超显示脂肪肝。诊断为高血压、高脂血症、心动过缓、颈椎病。针对此病症,每天给病人冲服本专利技术冲剂二次,每次25克,治疗45后,头昏、头痛和右上肢麻木明显好转,神清、精神好,血压维持在120/80mmHg左右,心率为68次/分钟,血脂三项复查为TG:1.952 TCH:5.10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心脉康,其特征是:以天麻、菊花、石决明、女贞子、熟地、怀牛膝、泽泻为群药,用于平肝潜阳、滋阴补肾,以丹参、红花、防风、生芪、川芎、山楂、杜仲、葛根、全虫、莱菔子为臣药,用于化浊祛痰、益气活血、健脾和胃,首先按加工炮制规范对原生药各组份分别进行初加工;然后将加工炮制好的原生药和饮片投入多功能提取罐,加入4-8倍药物重量的水,进行加热煎熬,第一次沸腾后用文火煮40分钟至2小时后过滤,第二次加入2-6倍药物重量的水沸后经文火煮30-60分钟后过滤;再将两次过滤药液投入真空浓缩器进行浓缩,经浓缩后取出投入夹层锅内进行水份蒸发,再放入热循环干燥箱,干燥箱内的温度控制在50-65℃之间,干燥约5-9小时后取出,即成全干的胶片状药,再经提纯,加赋形剂而成颗粒冲剂。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开益
申请(专利权)人:任开益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