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尔夫球练习网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309429 阅读:4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高尔夫球练习网,属于体育健身器具领域。现有技术的高尔夫球练习网存在不易收折及携带的缺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A套管、B套管、顶网、A侧网、B侧网、主网、底布或底网,顶网、A侧网、B侧网、主网分别通过网套与在两侧交叉的A套管、B套管连接在一起,A侧网、B侧网、主网的下部分别与底布或底网连接在一起,A套管、B套管分别由多根短中空管套接而成,在套接处设有外套接管,A套管穿过对应的网套后形成圆弧形,B套管穿过对应的网套后形成圆弧形,底布或底网呈矩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作为一种高尔夫球练习网,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场地不限、款式新颖别致、容易收折或撑开、便于携带、外观漂亮、构造结实、经久耐用、适用范围广、适应环境强。(*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体育健身器具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高尔夫球练习网
技术介绍
打高尔夫球是深受人们喜爱的一种体育运动,它是一种高雅的休闲娱乐方式,其 寓动于乐,运动量适中,既可养心安神,又可健身强体。打高尔夫球需要宽广的场地,因此高 尔夫球场多设置在离城市中心较远的地方,初学者为了练习高尔夫球挥杆动作,必须亲自 到高尔夫球场练习。由于高尔夫球场的场地费用相当高,故打高尔夫球往往成为一种具有 高贵身份与地位的人的表征,亦即成为一种有钱人才完得起的运动。由于初学者击球动作 控制不好,在练习过程中,要捡回击出的高尔夫球也是一件很麻烦的事。在高尔夫球场中拦 阻高尔夫球的练习网,一般是一种距击球者距离比较远的练习网,当击球者将高尔夫球击 出后,高尔夫球受练习网的阻挡而朝下落,当击球结束后,以人为的方式捡拾高尔夫球,存 在相当的不便性;现有技术的高尔夫球练习网还存在不易收折及携带的缺点。随着社会不 断地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打高尔夫球也成为越来越多的人们的时尚追求。因 此,人们迫切希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场地不限、款式新颖别致、容易收折或撑开、便 于携带的高尔夫球练习网问世。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满足人们的迫切愿望和高尔夫球练习网的市 场需求,提供一种高尔夫球练习网,这种高尔夫球练习网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场地不限、款 式新颖别致、容易收折或撑开、便于携带。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高尔夫球练习网,包括A套管、 B套管、顶网、A侧网、B侧网、主网、底布或底网,顶网、A侧网、B侧网、主网分别通过网套与 在两侧交叉的A套管、B套管连接在一起,A侧网、B侧网、主网的下部分别与底布或底网连接在一起。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A套管、B套管分别由多根短中空管套接而成,在套接处 设有外套接管,在A套管、B套管中分别设有起连接作用的弹性绳。所述A套管穿过对应的网套后形成圆弧形。所述B套管穿过对应的网套后形成圆弧形。所述底布或底网呈矩形。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上述结构和形状的高尔夫球练习网,由于顶网、A侧 网、B侧网、主网分别通过网套与在两侧交叉的A套管、B套管连接在一起,A侧网、B侧网、 主网的下部分别与底布或底网连接在一起,A套管、B套管分别由多根短中空管套接而成, 在套接处设有外套接管,在A套管、B套管中分别设有起连接作用的弹性绳,A套管穿过对 应的网套后形成圆弧形,B套管穿过对应的网套后形成圆弧形,底布或底网呈矩形,因而这 种高尔夫球练习网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场地不限、款式新颖别致、容易收折或撑开、便于携带;其外观漂亮,构造结实,经久耐用;适用范围广,适应环境强;由于A套管、B套管在两侧 交叉,使得整体平稳,且顶网深度较深,增加了接球面积,接球范围较广,便于接球。体验打 高尔夫球无界限,让人们快乐生活每一天。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在主视方向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A套管;2、B套管;3、底布或底网;4、顶网;5、A侧网;6、B侧网;7、主网。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和图2,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高尔夫球练习网,包括A套管1、B套管2、顶 网4、A侧网5、B侧网6、主网7、底布3,顶网4、A侧网5、B侧网6、主网7分别通过网套与 在两侧交叉的A套管1、B套管2连接在一起,A侧网5、B侧网6、主网7的下部分别与底布 3连接在一起。所述A套管1、B套管2分别由多根短中空管套接而成,在套接处设有外套 接管 ,在A套管1、B套管2中分别设有起连接作用的弹性绳。所述A套管1穿过对应的网 套后形成圆弧形。所述B套管2穿过对应的网套后形成圆弧形。所述底布3呈矩形。上述 结构和形状的高尔夫球练习网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场地不限、款式新颖别致、容易收折或 撑开、便于携带,是人们理想的一种高尔夫球练习网。由于A套管1、B套管2在两侧交叉, 使得整体平稳,且顶网4深度较深,增加了接球面积,接球范围较广,便于接球。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制本技术,在不脱 离本技术结构原理的前提下,凡其类似的结构或形状,都应涵盖于本技术专利的 保护范围。权利要求高尔夫球练习网,包括A套管、B套管、顶网、A侧网、B侧网、主网、底布或底网,其特征是顶网、A侧网、B侧网、主网分别通过网套与在两侧交叉的A套管、B套管连接在一起,A侧网、B侧网、主网的下部分别与底布或底网连接在一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尔夫球练习网,其特征是所述A套管、B套管分别由多根 短中空管套接而成,在套接处设有外套接管,在A套管、B套管中分别设有起连接作用的弹 性绳。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尔夫球练习网,其特征是所述A套管穿过对应的网 套后形成圆弧形。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尔夫球练习网,其特征是所述B套管穿过对应的网 套后形成圆弧形。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尔夫球练习网,其特征是所述底布或底网呈矩形。专利摘要高尔夫球练习网,属于体育健身器具领域。现有技术的高尔夫球练习网存在不易收折及携带的缺点。本技术包括A套管、B套管、顶网、A侧网、B侧网、主网、底布或底网,顶网、A侧网、B侧网、主网分别通过网套与在两侧交叉的A套管、B套管连接在一起,A侧网、B侧网、主网的下部分别与底布或底网连接在一起,A套管、B套管分别由多根短中空管套接而成,在套接处设有外套接管,A套管穿过对应的网套后形成圆弧形,B套管穿过对应的网套后形成圆弧形,底布或底网呈矩形。本技术作为一种高尔夫球练习网,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场地不限、款式新颖别致、容易收折或撑开、便于携带、外观漂亮、构造结实、经久耐用、适用范围广、适应环境强。文档编号A63B69/36GK201719785SQ201020242130公开日2011年1月26日 申请日期2010年6月28日 优先权日2010年6月28日专利技术者林恒昌 申请人:东莞林氏运动用品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高尔夫球练习网,包括A套管、B套管、顶网、A侧网、B侧网、主网、底布或底网,其特征是:顶网、A侧网、B侧网、主网分别通过网套与在两侧交叉的A套管、B套管连接在一起,A侧网、B侧网、主网的下部分别与底布或底网连接在一起。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恒昌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林氏运动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