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齐冰专利>正文

一种节约耕地的组合型池田水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291874 阅读:1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节约耕地的组合型池田水渠,属农业基本设施建设技术领域。技术方案包括由人行渠盖、水渠墙、防渗漏渠底构成的组合型水渠和由竖隔板、横隔板、行走板构成的组合型池田。其特征是,水渠墙、竖隔板、横隔板、行走板都不是土堆而成,具有节约耕地功能;组合型水渠实现了封闭式水输送,避免了渠水蒸发和渗漏,不但节约耕地而且具有节水功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地域广阔,可工厂化批量生产,能大规模迅速推广。(*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节约耕地的组合型池田水渠,属农业基本设施建设
技术背景2009年2月沈日,中国国土资源部公布的全国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结果显示,截至 2008年12月31日,我国耕地面积为18. 2574亿亩,比1996年公布的全国耕地面积19. 51 亿亩减少1. 2526亿亩,接近国家必须保证18亿亩耕地保有量红色警戒线。人均拥有耕地 面积1. 4亩,在世界190多个国家中排第1 位,为世界人均耕地面积2. 88亩的48. 6%,还 不到一半。目前,全国有664个市县的人均耕地面积在联合国确定的人均耕地面积警戒线 0.8亩以下。耕地保有量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关系到社会稳定,是国计民生的大问题。我国耕 地要守住不少于18亿亩红线,这一指标明确写进了 2007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国务院全 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O006-2020年)中规定,到2010年耕地面积保持在18. 18亿亩, 到2020年耕地面积保持在18. 05亿亩;预期新增建设用地2010年总量四25万亩,到2020 年总量是8775万亩。这期间计划通过土地整理补充耕地7210万亩,以达到基本平衡。在农业生产中,由于灌溉农作物的需要,利用田埂水渠把大面积耕地分隔成小块 池田,来种植水稻、蔬菜及其它农作物,以保证旱涝保收,特别是大棚保护地中所分隔面积 更小。一般田埂顶部宽度30厘米,底部宽度60厘米,大棚保护地田埂要窄小一些,水渠埂比 田埂要宽高一些。这种用土堆起来的田埂水渠埂占用了一定数量的耕地,却不能种植农作 物,由于传统耕作习惯的延续,农民已习以为常。田埂水渠在农业生产中虽然起辅助作用, 但这种辅助作用又是不可缺少的,只能改造不能取消。如果应用现代其它材料代替土堆,制 作成很薄的田埂和水渠埂,即起到土堆田埂水渠固有的作用,又能够节约出一部分耕地来 种植农作物,无疑对我国补充耕地是有益的。在耕地面积总量中,水浇地占有相当的比例, 在水浇地面积中,田埂水渠埂也占有一定的比例。虽然没有具体统计数据,但把全国的田埂 水渠埂总和起来应是不小的数字,对节约耕地具有积极意义。田埂水渠埂的利用属于熟地 种植,与新开垦的土地质量有很大差别,熟地比新开垦土地农作物的产量要高得多。把田埂 水渠埂充分利用起来,不仅补充了耕地的数量,而且保证了所补充耕地的质量。同时,把在 渠埂上行走改为在渠盖上行走,不但节约了耕地,还有效控制了渠水的蒸发,用防水材料制 成水渠,还可以防止渠水渗入地下流失,起到良好的节水作用。另外,也避免了农民每年都 要修筑田埂水渠的繁琐,节省劳动力,降低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现代材料代替土堆的田埂水渠埂,来把大面积水浇地 分隔成小块池田的组合型池田水渠。将较宽的田埂水渠埂改变为较薄的隔板,既有利于农 田作业,又少占用耕地,田埂水渠埂利用起来种植农作物,以补充我国耕地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3—种节约耕地的组合型池田水渠,它包括由水渠墙、人行渠盖、三角拉筋、底脚板、 防渗漏渠底、出水口、人工阀门构成的组合型水渠;由竖隔板、横隔板、行走板、进水口、排水 口、人工阀门构成的组合型池田。组合型水渠的底脚板与水渠墙的下端连接,底脚板平面与水渠墙平面呈90度角, 底脚板上面设有底脚固定槽,托住并稳固水渠墙。按水流量的要求设置两条水渠墙之间的 距离,在两面底脚板之间,密封安装防渗漏渠底,防止渠水渗入地下流失。人行渠盖的下面 设有渠盖固定槽,人行渠盖盖住水渠时,水渠墙顶端嵌入渠盖固定槽。人行渠盖与水渠墙上 部用三角拉筋连接,用来平衡人在渠盖上行走时造成的压力。水渠的出水口就是池田的进 水口,出水口安装人工阀门。相对应的两面竖隔板和两面横隔板进行连接即形成隔板田埂,田埂中间为组合型 池田,隔板与隔板之间由凹板连接体和凸板连接体连接固定。隔板与水渠墙在同一位置时, 则可省去一面隔板,隔板直接用水渠墙来代替。行走板是为方便农民耕作特别设计的可以 在上面行走的池田隔板,行走板由行走踏板、支撑架、立板、底板构成,由底板支撑立板,立 板支撑行走踏板,支撑架在底板和行走踏板之间形成三角型支架,防止行走时踏板左右偏 移,以保持行走踏板的平稳牢固。隔板上设有排水口,池田的进水口就是水渠的出水口,所 以只设一个即可,排水口安装人工阀门。节约耕地的组合型池田水渠,采用现代材料制作,耐腐蚀、耐水浸、抗压力强、抗老 化、使用寿命长、价格低廉。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用现代材料代替了传统的土堆田埂水渠埂,节约耕地,有效增加了耕地面积;2、组合型水渠实现了封闭式渠水输送,渠盖减少了渠水蒸发,渠底避免了渠水渗 漏,节约水资源;3、拆卸方便,适合机械化作业,提高劳动效率;4、组合型池田水渠适用范围广,可工厂化批量生产,推广速度快。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平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凹板连接体示意图;图3为人工阀门示意图;图4为凸板连接体示意图;图5为凹形隔板示意图;图6为凸形隔板示意图;图7为行走板示意图;图8为防渗漏渠底示意图;图9为组合型水渠截面示意图;图10为防渗漏渠底安装示意图。对各幅附图的标示说明如下(1)组合型水渠、O)出水口、(3)竖隔板、⑷组合 型池田、(5)排水口、(6)横隔板、(7)凹板连接体、⑶连接凹槽、(9)人工阀门、(10)连接 凸块、(11)凸板连接体、(12)凹形隔板、(13)凸形隔板、(14)行走踏板、(15)支撑架、(16)行走板、(17)立板、(18)底板、(19)防渗漏渠底、(20)加强筋、(21)防渗膜、(22)渠盖固定 槽、(23)人行渠盖、(24)水渠墙、(25)三角拉筋、(26)底脚固定槽、(27)底脚板、(28)渠底 连接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组合型水渠1的出水口 2同时是组合型池田4的进水口,组合型池田 4的田埂由竖隔板3和横隔板6构成,在竖隔板3上开有排水口 5。实施例二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所示,凹板连接体7的一端 设有连接凹槽8,两个凹板连接体7分别固定在凹形隔板12的两端;凸板连接体11的一端 设有连接凸块10,两个凸板连接体11分别固定在凸形隔板13的两端。在出水口 2和排水 口 5分别安装人工阀门9。实施例三在实施例一、例二的基础上,如图7所示,行走板16的下部设有底板18,底板18的 上面固定立板17,立板17的上面固定行走踏板14,行走踏板14与底板18之间用支撑架15 形成三角形。实施例四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如图8、图9、图10所示,防渗漏渠底19装有加强筋20,贴覆 防渗膜21,防渗漏渠底19用连接板观与水渠墙M连接在一起。人行渠盖23的下面设有 渠盖固定槽22,水渠墙M的上端镶嵌在渠盖固定槽22中,底脚板27的上面设有底脚固定 槽沈,水渠墙M的下端镶嵌在底脚固定槽沈中。人行渠盖23与水渠墙M之间用三角拉 筋25加以固定。权利要求1.一种节约耕地的组合型池田水渠,包括由人行渠盖(23)、水渠墙(M)、三角拉筋 (25)、底脚板(27)、防渗漏渠底(19)、出水口 (2)、人工阀门(9)构成的组合型水渠(1),由 竖隔板(3)、横隔板(6)、排水口(5)构成的组合型池田G),其特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节约耕地的组合型池田水渠,包括由人行渠盖(23)、水渠墙(24)、三角拉筋(25)、底脚板(27)、防渗漏渠底(19)、出水口(2)、人工阀门(9)构成的组合型水渠(1),由竖隔板(3)、横隔板(6)、排水口(5)构成的组合型池田(4),其特征是:人行渠盖(23)与水渠墙(24)连接,竖隔板(3)与横隔板(6)连接,水渠墙(24)设有出水口(2),竖隔板(3)设有排水口(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齐冰
申请(专利权)人:齐冰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2[中国|吉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