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刚专利>正文

烧烫伤液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28916 阅读:2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烧烫伤液,其特征是其有效成份由中药生药黄柏15~25份、地榆炭15~25份、芦荟20~30份、虎杖15~25份、海藻15~20份、紫草15~25份、黄连15~20份、毛莨15~20份、儿茶15~25份、白芷10~20份、黄芪15~20份、别甲15~25份、半边莲10~15份、银花10~15份、野菊花10~15份、细辛10~15份、生地10~15份、藏红花10~15份、人参10~15份、乳香10~15份、没药15~20份、硼砂15~20份、冰片5~10份(均为重量份)构成。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烧烫伤液具有如下特点:a.止痛快;b.在烧烫后2小时之内,深度在Ⅱ度之内,面积在10%以内,用本药液施治后的患者创面在愈合后无明显疤痕;c.对烧烫伤的治愈率高达80%以上。(*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烧伤用药物,特别是一种含有植物中草药的烧伤用药物。
技术介绍
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96103267.7号公开了一种雪莲烧伤膏,该烧伤膏由西红花、紫草、熊胆、麝香、冰片、芝麻油、白凡士林等组分构成。据称,该烧伤膏具有清热解毒,有效率较高等优点。但是,对于烧伤患者来说,往往不但要求药物有一定的疗效,而且希望能够迅速止痛,治愈率较高,愈后无疤痕,上述药物则不能达到患者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止痛快、治愈率高的烧烫伤液。本专利技术烧烫伤液的有效成份由中药生药黄柏15~25份、地榆炭15~25份、芦荟20~30份、虎杖15~25份、海藻15~20份、紫草15~25份、黄连15~20份、毛莨15~20份、儿茶15~25份、白芷10~20份、黄芪15~20份、别甲15~25份、半边莲10~15份、银花10~15份、野菊花10~15份、细辛10~15份、生地10~15份、藏红花10~15份、人参10~15份、乳香10~15份、没药15~20份、硼砂15~20份、冰片5~10份和芝麻油2000~2500份(均为重量份)构成。在制作本专利技术的烧烫伤液时,通常可先除尽药物上的尘土,用芝麻油将上述药物中的黄柏、地榆炭、芦荟、虎杖、海藻、紫草、黄连、毛莨、儿茶、白芷、黄芪、别甲、半边莲、银花、野菊花、细辛、生地、藏红花、人参浸泡五天以上,然后,用小火将上述药——油混合物加温至沸腾,待该药——油混合物沸腾20~60分钟后,滤取药液,在滤得的药液中加入乳香、没药、硼砂和冰片,让加入的乳香、没药、硼砂和冰片溶于滤得的药液中并搅拌均匀,等药液冷却后即得成品。经实际应用,本专利技术的烧烫伤液无配伍禁忌,无毒性。同时,与前述现有同类药物相比,它还具有如下特点a、在烧烫后2小时内,深度在II度之内,面积在10%以内,可以在不加任何辅助药物的情况下,用本药液在3~10分钟内止痛,其止痛效果极佳;b、在烧烫后2小时之内,深度在II度之内,面积在10%以内,本药液可以发挥它独特的功效,使创面在愈合之后无明显疤痕;c、治愈率高,对烧烫伤的治愈率高达80%以上。本专利技术的内容结合以下实施例作更进一步的说明,但本专利技术的内容不仅限于实施例中所涉及的内容。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将黄柏18Kg、地榆炭23Kg、芦荟23Kg、虎杖23Kg、海藻16Kg紫草23Kg、黄连16Kg、毛莨18Kg、儿茶18Kg、白芷17Kg、黄芪16Kg、别甲23Kg、半边莲12Kg、银花14Kg、野菊花12Kg、细辛14Kg、生地12Kg、藏红花14Kg、人参12Kg置入盛有芝麻油2200Kg的铜锅内浸泡七天,再对该药——油混合物加热至沸腾。继续加温,使药液保持在微沸状态。40分钟后,药液变黑,滤去药渣,在药液未冷的状态下向药液内加入乳香12Kg、没药18Kg、硼砂16Kg、冰片8Kg,搅拌均匀后,让药液自然冷却,即得成品。实施例2将黄柏23Kg、地榆炭18Kg、芦荟28Kg、虎杖18Kg、海藻18Kg、紫草18Kg、黄连18Kg、毛莨16Kg、儿茶23Kg、白芷13Kg、黄芪18Kg、别甲18Kg、半边莲14Kg、银花12Kg、野菊花14Kg、细辛12Kg、生地14Kg、藏红花12Kg、人参14Kg置入盛有芝麻油2400 Kg的铜锅内浸泡十天,再加热至药液沸腾。继续加温,使药液保持在微沸状态。60分钟后,滤去药渣,在滤得的药液内加入乳香14Kg、没药16Kg、硼砂18Kg、冰片7Kg,搅拌均匀后,让药液自然冷却,即得成品。上述实施例中制得的药液在实际试用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其具体验证情况如下1、临床资料的来源在临床治疗中,主要针对火焰、热水烧烫伤的患者,选轻度烧烫伤患者195例、中度烧烫伤患者120例、重度烧烫伤患者13例,总计328位患者作为观察对象。2、诊断标准(1)烧烫伤深度的标准,如下表烧伤深度的鉴别 (2)烧烫伤程度的标准A、轻度烧烫伤I度和II度烧烫伤面积9%以下。B、中度烧烫伤II度烧烫伤面积10~29%或III度烧烫伤面积不足10%。C、重度烧烫伤,总面积30~49%,或III度烧烫伤面积不足11~19%,或II度、III度烧烫伤面积虽不达上述百分比,但已发生休克等并发症、呼吸道烧烫伤或有较重的复合伤。D、特重烧烫烧总面积50%以上,或III度烧烫伤面积达20%以上,或已有严重并发症。3、药物的用法和用量先对患者创面用双氧水消毒,若创面有大水泡,则用三棱针刺破将泡内液体排出,如化脓感染,则需将浓汁排尽。对轻度、中度和重度烧烫伤患者,均采用实施例1中配制的药物涂抹创面。用药量根据创面大小而定,以烧烫伤面积3%~5%为例I度烧烫伤,每天用药一次,一般用药1~2天,用药总量0.3克左右;II度烧烫伤,第一天用药2次,其后每天用药一次,用药4~6天,用药总量1.5克左右;III度烧烫伤,每天用药2至3次,无感染创面者用药8~12天,用药总量3~5克,有感染创面者用药12~20天,用药总量5~7克。4、疗效判定标准不论烧烫伤深度面积的大小,能够达到灼痛消失的为好转;能达到患部灼痛及水肿消失为有效;能够在患部灼痛及水肿消失后正常结痂并脱落,不再感染的为痊愈。5、结果及分析经临床实验,I度烧烫伤患者用药1~2天即有效,浅II度患者用药3~7天有效,深II度无感染的患者用药7~10天有效或痊愈,深II度有感染的患者及III度烧烫伤患者用药12~21天有效或痊愈。经观察,用药后的临床表现为a、在烧烫后2小时内,深度在II度之内,面积在10%以内,可以在不加任何辅助药物的情况下,使用本药液后在3~10分钟内止痛;b、在烧烫后2小时之内,深度在II度之内,面积在100%以内,用本药液施治后的患者创面在愈合后无明显疤痕。在临床实验中,共计收治烧烫伤患者328位,痊愈267人,占81%,有效45人,占14%,好转16人,占5%。权利要求1.一种烧烫伤液,其特征是其有效成份由中药生药黄柏15~25份、地榆炭15~25份、芦荟20~30份、虎杖15~25份、海藻15~20份、紫草15~25份、黄连15~20份、毛莨15~20份、儿茶15~25份、白芷10~20份、黄芪15~20份、别甲15~25份、半边莲10~15份、银花10~15份、野菊花10~15份、细辛10~15份、生地10~15份、藏红花10~15份、人参10~15份、乳香10~15份、没药15~20份、硼砂15~20份、冰片5~10份(均为重量份)构成。全文摘要一种烧烫伤液,其特征是其有效成份由中药生药黄柏15~25份、地榆炭15~25份、芦荟20~30份、虎杖15~25份、海藻15~20份、紫草15~25份、黄连15~20份、毛莨15~20份、儿茶15~25份、白芷10~20份、黄芪15~20份、别甲15~25份、半边莲10~15份、银花10~15份、野菊花10~15份、细辛10~15份、生地10~15份、藏红花10~15份、人参10~15份、乳香10~15份、没药15~20份、硼砂15~20份、冰片5~10份(均为重量份)构成。本专利技术的烧烫伤液具有如下特点:a.止痛快;b.在烧烫后2小时之内,深度在II度之内,面积在10%以内,用本药液施治后的患者创面在愈合后无明显疤痕;c.对烧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烧烫伤液,其特征是其有效成份由中药生药黄柏15~25份、地榆炭15~25份、芦荟20~30份、虎杖15~25份、海藻15~20份、紫草15~25份、黄连15~20份、毛莨15~20份、儿茶15~25份、白芷10~20份、黄芪15~20份、别甲15~25份、半边莲10~15份、银花10~15份、野菊花10~15份、细辛10~15份、生地10~15份、藏红花10~15份、人参10~15份、乳香10~15份、没药15~20份、硼砂15~20份、冰片5~10份(均为重量份)构成。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刚
申请(专利权)人:陈刚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0[中国|成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