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头双用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282299 阅读:1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双头双用笔,包括本体及自本体两端分别相背延伸而出的钢笔的笔尖(1)和铅笔的铅笔尖(12),所述本体包括彼此连接的笔身(2)和外套(3),所述笔尖(1)自笔身(2)一端延伸而出,铅笔尖(12)自外套(3)一端延伸而出,所述外套(3)内部设有钢笔的储墨吸墨装置以及铅笔的储铅管(8),且储墨吸墨装置内部设有空腔,储铅管(8)部分容置于该空腔内,如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双头双用笔将铅笔和钢笔合二为一,使用起来非常方便,不用在铅笔和钢笔之间不断替换。(*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学习用具,特别是一种用于书写的双头双用笔
技术介绍
钢笔和铅笔是中小学生乃至大学生必不可少的学习工具,传统的钢笔和自动铅笔 设计已经很成熟,形式也比较多,但是,在很多情况下,需要钢笔与铅笔配合使用,如此,需 要不断地在钢笔和铅笔之间替换,如此,使用非常不方便,而且当使用其中的一种笔时,被 放置在一边的另一种笔还容易被撞到地上而发生损坏或者掉到地上而滚到其他地方,等到 用的时候又需要重新换一只或到处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将钢笔和铅笔合二为一的双头双用笔,使用非常方便。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头双用笔,包括本体及自本体两端分别 相背延伸而出的钢笔的笔尖和铅笔的铅笔尖,所述本体包括彼此连接的笔身和外套,所述 笔尖自笔身一端延伸而出,铅笔尖自外套一端延伸而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内部设有钢 笔的储墨吸墨装置以及铅笔的储铅管,且储墨吸墨装置内部设有空腔,储铅管部分容置于 该空腔内。作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所述储墨吸墨装置包括第一和第二腔壁、连接第 一和第二腔壁的固定套,以及沿第二腔壁往复运动的活塞拉杆,所述活塞拉杆设有杆部,该 杆部外壁与第二腔壁的内壁螺旋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所述活塞拉杆的杆 部中央设有空腔,储铅管容置于该空腔内;作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所述储铅管外表 面设有在外力作用下沿双头双用笔的轴线往复运动可动套;作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 例,所述外套内壁设有相对设置的一对凸起,储铅管外壁向外延伸有一对耳朵,所述储铅管 通过上述耳朵抵在外套的凸起上;作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所述储铅管的一对耳朵 之间的尺寸大于外套上一对凸起之间的尺寸;作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所述储铅管 外表面套设有弹性元件,该弹性元件容置于可动套内部且弹性元件一端固定在储铅管上另 一端连接在可动套上;作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所述铅笔的铅笔尖与可动套间断性 连接,且驱动可动套往复运动;作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所述外套包括临近铅笔尖的 第一部分和远离铅笔尖的第二部分,其中,第一部分的直径小于第二部分的直径;作为本实 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所述外套的第一部分外壁并列的套设有固定铅笔套和橡胶护套,所述 固定铅笔套和橡胶护套的厚度尺寸等于外套的第一部分的直径小于第二部分直径的尺寸。本技术双头双用笔至少具有以下优点由于将钢笔和铅笔集中在一起,一头 是钢笔,一头是铅笔,因此,使用起来非常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双头双用笔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圈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3是图1圈B处的局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在本技术双头双用笔包括本体及自本体两端分别相背延伸而出 的钢笔的笔尖1和铅笔的铅笔尖12,所述本体包括彼此连接的笔身2和外套3,所述笔尖1 自笔身2 —端延伸而出,铅笔尖12自外套3 —端延伸而出。请特别参阅图2所示,详细介绍本技术双头双用笔的钢笔部分,钢笔部分包 括钢笔的笔尖1、笔身2,以及储墨吸墨装置,所述储墨吸墨装置包括第一腔壁4、第二腔壁 6、固定并连接第一腔壁4和第二腔壁6的固定套5,以及容置于第二腔壁6内且与第二腔壁 6螺旋连接的吸墨活塞拉杆7,所述吸墨活塞拉杆7设有杆部,所述杆部的外壁与第二腔壁 6的内壁以螺纹方式结合,此外,杆部中央设有空腔,铅笔的部分结构可以容纳于该空腔中, 如此,以减少双头双头笔的整个尺寸。下面,请特别参阅图3所示,详细介绍本技术双头双用笔的铅笔部分,所述铅 笔部分是自动铅笔,包括部分容纳于钢笔吸墨活塞拉杆7的空腔内的储铅管8、部分套在储 铅管8外部且在外力的作用下沿双头双用笔的轴线移动的可动套10、一端抵在储铅管8上 另一端抵在可动套10上的弹性元件15、与储铅管8间断性接触的套芯圈11、与套芯圈11 接触并驱动可动套10移动的铅笔尖12、置于铅笔尖内部的护铅芯套14,以及套在外套3外 表面的固定铅笔套13和橡胶护套9。所述外套3的横截面积从钢笔端向铅笔端,分为临近铅笔端的第一部分和远离铅 笔端的第二部分,其中,第一部分的横截面积小于第二部分的横截面积,而固定铅笔套13 和橡胶护套9并列地套在外套3的第一部分外表面,且固定铅笔套13和橡胶护套9的厚度 刚好与第一横截面积和第二横截面积之差相等,如此,当固定铅笔套13和橡胶护套9套在 外套上后,外套3整体的外表面是平整的。此外,外套3的第二部分上设有一对凸起16,所述凸起16在外套3上相对设置,与 此对应,储铅管8对应位置自其两侧向外凸设有一对耳朵17,该对耳朵17之间的尺寸稍大 于上述凸起16之间的尺寸,如此,上述耳朵17正好抵在凸起16上。所述弹性元件15在本实施方式中指复位弹簧。在使用时,如果钢笔的墨水的用完需要吸入墨水时,只需要将外套3拿掉,然后, 旋转第二腔壁6,使第二腔壁6在原始位置不断地绕其自身作旋转运动,如此,活塞拉杆7则 沿着第二腔壁6朝向钢笔的笔尖1方向移动,压缩空气,从而对钢笔补充墨水;如果铅笔的 笔铅用完需要重新安装铅笔铅时,只需要使外力作用于铅笔尖12上,铅笔尖12和护铅芯套 14固连在一起,如此,铅笔尖12前端面将可动套10朝向钢笔的一端推移,此时铅芯依旧被 套芯圈11夹紧,护铅芯套14相对铅芯朝向钢笔端移动一段,接着,继续施加作用力在铅笔 尖12上,使其作用在套芯圈11上,从而套芯圈11朝向钢笔端移动从而松开铅芯,此过程中 复位弹簧15受到压缩,去除压力,弹簧回复使各元件复位,此时,铅芯在护铅芯套14的摩擦 带动下而伸出。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不是全部或唯一的实施方式,本领域 普通技术人员通过阅读本技术说明书而对本技术技术方案采取的任何等效的变 换,均为本技术的权利要求所涵盖。·权利要求1.一种双头双用笔,包括本体及自本体两端分别相背延伸而出的钢笔的笔尖(1)和铅 笔的铅笔尖(12),所述本体包括彼此连接的笔身( 和外套(3),所述笔尖(1)自笔身(2) 一端延伸而出,铅笔尖(1 自外套C3) —端延伸而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3)内部设有 钢笔的储墨吸墨装置以及铅笔的储铅管(8),且储墨吸墨装置内部设有空腔,储铅管(8)部 分容置于该空腔内。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头双用笔,其特征在于所述储墨吸墨装置包括第一和第二 腔壁G、6)、连接第一和第二腔壁0、6)的固定套(5),以及沿第二腔壁(6)往复运动的活 塞拉杆(7),所述活塞拉杆(7)设有杆部,该杆部外壁与第二腔壁(6)的内壁螺旋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头双用笔,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拉杆(7)的杆部中央设有 空腔,储铅管(8)容置于该空腔内。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头双用笔,其特征在于所述储铅管(8)外表面设有在外力 作用下沿双头双用笔的轴线往复运动可动套(10)。5.如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双头双用笔,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3)内壁设有相对设 置的一对凸起(16),储铅管(8)外壁向外延伸有一对耳朵(17),所述储铅管(8)通过上述 耳朵(17)抵在外套(3)的凸起(16)上。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头双用笔,其特征在于所述储铅管的一对耳朵之间的尺寸 大于外套上一对凸起之间的尺寸。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头双用笔,其特征在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头双用笔,包括本体及自本体两端分别相背延伸而出的钢笔的笔尖(1)和铅笔的铅笔尖(12),所述本体包括彼此连接的笔身(2)和外套(3),所述笔尖(1)自笔身(2)一端延伸而出,铅笔尖(12)自外套(3)一端延伸而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3)内部设有钢笔的储墨吸墨装置以及铅笔的储铅管(8),且储墨吸墨装置内部设有空腔,储铅管(8)部分容置于该空腔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杨王飞跃王琦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交通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