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周一鸰专利>正文

蓄电池修复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251674 阅读:1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蓄电池修复仪,主要包括相关接口,开关功率管,变压器,控制芯片,反馈电路,电池接反保护及脉冲充电震荡控制电路,主要包括高电压大电流脉冲充电和自应小电流脉冲无温度深放电两部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电池因硫化和内阻增大而报废的问题,特别是电池内阻增大而报废这一普遍而难以解决的问题,延长电池的循环使用寿命。(*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蓄电装置,具体为一种为蓄电池提供修复功能的修复装置。
技术介绍
电池容量下降可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电池上端电压偏低,一般是因为电池长期 欠充或长期搁置不用所产生的二是电池内阻增大,反弹电压(即标准电流放电后的电池 反弹稳定电压)偏高,这是自然损耗形成或长期过充失水加速提前形成,尤其是后一个问 题,可以直接导致电池容量的大幅下降,提前报废。目前市场上流行的电池修复仪基本采取高压脉冲充电这种单一模式,此模式对于 电池硫化具有一定作用,但对于电池内阻增大这一普遍存在的问题却基本处于无能为力状 态,使电池的修复比例和修复能力非常低下,严重阻碍了这一行业的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蓄电池修复仪,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缺点。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可以通过这两个部分根据蓄电池存在的不同 的问题由相关控制芯片分别提供不同的两种修复方法。特别是对于电池内阻增大这一根本 性问题,采取特殊脉冲深放电修复方式,使电池的修复能力和使用寿命数倍增加。蓄电池修复仪,主要包括相关接口,开关功率管,变压器,控制芯片,反馈电路,电 池接反保护,脉冲充电震荡控制电路,可分为脉冲充电部分和脉冲放电部分,通过脉冲方式 来进行充放电,同时对电池进行保养修复。在脉冲充电部分中,电源接口通过桥式整流和变压器初级线圈,开关功率管串 联,变压器次级线圈连接二极管半波整流,产生直流充电电压,为后部连接的电池充电。在所述脉冲放电部分中,通过特定电阻进行负载,电阻后部连接两色指示灯二极 管作为指示标志,前端部分通过电源控制芯片连接电阻和控制三极管来控制功率三极管的 通断,最后端外接电池即可进行放电。对于电池的硫化,上端电压偏低问题,采用高电压大电流脉冲充电方式进行修复, 在充电过程中,即让被修复电池产生适当温度,以加速对电池的修复速度和能力,同时通过 安装温控器对电池内部温度加以控制,以防止电池内部温度过高而损伤极板。对于电池内阻增大,反弹电压过高问题,则采取自适应脉冲无温度深放电这一修 复方式。本修复方式有以下几个要点自适应放电,电池放电电流是随着电池电压的降低 而自适应减小;脉冲放电,放电时采取震荡电路控制,采用一放一停脉冲式;有控制深度放 电,将电池尽可能地放完。同时放电过程为无温度放电,即在放电过程中,严禁产生温度变化,在这个过程中 通过采用自适应小电流放电来实现。在放电过程中采用并联放电,对于电池组(36V或者48V)的修复,放电需采取并联方式,以保持电池电压的均勻性。蓄电池修复仪在放电过程中应将电池电压自动控制在0. 7V左右,防止电压到0的 状况。有益效果本技术解决了电池因硫化,内阻增加所产生的电池容量下降和报 废的问题,最大程度增加了电池的循环使用寿命,同时还能扩容电池,提高电池使用性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脉冲充电部分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脉冲放电部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 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技术。结合图1、图2对本技术进行描述,蓄电池修复仪,包括电源接口 1,开关功率 管2,变压器3,电池4,控制芯片5,三色灯6,反馈电路7,电池接地反保护8,脉冲充电震荡 控制电路9。图1所示实施例,本技术的脉冲充电部分,为电源接口 1通过桥式整流和变压 器3的初级线圈,开关功率管2相串联,变压器3次级线圈感应出相应电压,再通过二极管 D2半波整流,产生直流充电电压,再连接电池4,组成充电主回路。在本实施例中,反馈电路由电阻&、二极管D3、线性光耦EL817、二极管D4、电阻R4、 电容C4组成。在本实施例中,控制电路由自制控制芯片5和芯片B2、电阻R7、电阻R5、电容C6、电 容C7组成,其中控制芯片5内部通过8个端口连接,其上部连接三色灯6。脉冲充电震荡控制电路由电阻R1Q、电阻Rn、电阻R12、电阻R13、电容C8、电容C9、三 极管VT、二极管D5、芯片A1组成。在脉冲充电部分,连接有电池接反保护8,通过二极管D6和继电器K控制电池的通 断。在本实施例的脉冲放电部分,包括电池、功率电阻电阻R15、芯片A2、功率三极管 VT1、控制三极管VT2,两色指示灯二极管D7为主要部分。通过电阻R15进行负载,由两色指示灯二极管D7作为指示标志,通过电源控制芯片 A2连接电阻R17和控制三极管VT2来控制功率三极管VT1的通断,右端外接电池4即可进行 脉冲放电。放电电池4同时作为控制电路的电源。接通电池,放电工作开始的同时,电源控制 芯片A2也正常工作。在电池放电到1. 5V左右时,芯片A2即失去控制功能,脉冲放电停止, 脉冲放电转为单纯自适应放电。电池4放电电压改由VT1控制,使电池电压控制在0. 7V。在脉冲放电完毕后,需将电池4串联成一组用脉冲充电部分对电池组进行充电修Μ. ο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 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 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实用新 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权利要求1.蓄电池修复仪,主要包括相关接口,开关功率管,变压器,控制芯片,反馈电路,电池 接反保护,脉冲充电震荡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主要工作部位分为包括脉冲充电部分和脉 冲放电部分,脉冲充电部分和脉冲放电部分分别通过震荡电路实现,所述脉冲充电部分中, 电源接口通过桥式整流和变压器初级线圈,开关功率管串联,变压器次级线圈连接二极管 半波整流,后部连接的电池;所述脉冲放电部分中,通过特定电阻进行负载,电阻后部连接 两色指示灯二极管作为指示标志,前端部分通过电源控制芯片连接电阻和控制三极管,最 后端外接电池。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池修复仪,其特征在于,在脉冲充电部分,电池外壳需外 接温控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池修复仪,其特征在于,在脉冲放电部分,为有电压控制 的小电流、无温度深放电,并采用并联方式放电。专利摘要蓄电池修复仪,主要包括相关接口,开关功率管,变压器,控制芯片,反馈电路,电池接反保护及脉冲充电震荡控制电路,主要包括高电压大电流脉冲充电和自应小电流脉冲无温度深放电两部分,本技术解决了电池因硫化和内阻增大而报废的问题,特别是电池内阻增大而报废这一普遍而难以解决的问题,延长电池的循环使用寿命。文档编号H01M10/44GK201820861SQ20102021904公开日2011年5月4日 申请日期2010年6月8日 优先权日2010年6月8日专利技术者周一鸰 申请人:周一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蓄电池修复仪,主要包括相关接口,开关功率管,变压器,控制芯片,反馈电路,电池接反保护,脉冲充电震荡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主要工作部位分为包括脉冲充电部分和脉冲放电部分,脉冲充电部分和脉冲放电部分分别通过震荡电路实现,所述脉冲充电部分中,电源接口通过桥式整流和变压器初级线圈,开关功率管串联,变压器次级线圈连接二极管半波整流,后部连接的电池;所述脉冲放电部分中,通过特定电阻进行负载,电阻后部连接两色指示灯二极管作为指示标志,前端部分通过电源控制芯片连接电阻和控制三极管,最后端外接电池。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一鸰
申请(专利权)人:周一鸰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6[中国|江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