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欧应贤专利>正文

一种治疗癌症的中药组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23429 阅读:1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治疗癌症的中药组合物,其原料组成为犀角、牛黄、山慈姑、板蓝根、蒲公英、白花蛇舌草、龙葵、连翘、穿山甲、麝香、蚤休、川贝、赤芍、天丁、夏枯草、昆布、蕨根、西洋参、当归、熟地、白芍、丹参、大黄、茵陈、天葵子、土茯苓、八角莲,如有积水配合使用醋大戟、米炒斑蝥,否则不用。(*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治疗癌症的中药组合物,具有清热解毒、化痰散节、消瘀软坚、补气活血养血、消肿通淋、驱邪生肌的功效。癌症是当前危害人类健康的凶恶杀手。人体多由于受各种内、外界因素的影响,导致气血失调,痰瘀交阻,热毒凝结,而致气血凝滞,痰瘀互结不化形成癌症。中医采取清热解毒、化痰止痛、补气活血养血、消瘀软坚散节、扶正祛邪而治之。本申请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治疗癌症的中药组合物。申请人在40年临床研究的基础上,根据中医扶正祛邪的原则,组成此组合物,它可以增强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抑制癌症生长,消肿散节排毒,化腐生肌止痛,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生命,能够用于治疗各种癌症。本申请的中药组合物原料的通常重量比为(1)犀角2、牛黄0.4、麝香0.2、西洋参4-5,及(2)山慈姑3-6、板蓝根5-10、蒲公英5-10、白花蛇舌草10-15、龙葵10-15、连翘5-10、穿山甲3-6、蚤休3-15、川贝3-10、赤芍5-10、天丁2-5、夏枯草3-10、昆布5-15、蕨根5-15、当归5-15、熟地5-15、白芍5-15、丹参5-15、大黄2-15、茵陈5-15、天葵子5-10、土茯苓5-10、八角莲3-10。在临床使用中可以根据具体病情适当调整其中各组分的用量。此组合物的原料优选的重量配比为(1)犀角2、牛黄0.4、麝香0.2、西洋参4,及(2)山慈姑3、板蓝根4、蒲公英4、白花蛇舌草5、龙葵6、连翘3、穿山甲3、蚤休4、川贝3、赤芍4、天丁2、夏枯草3、昆布4、蕨根4、当归5、熟地4、白芍4、丹参4、大黄2、茵陈4、天葵子4、土茯苓3、八角莲4。本组合物的方解为1.清热解毒,散结者为君药犀角、牛黄、山慈姑、板蓝根、蒲公英、白花蛇舌草、龙葵、连翘、八角莲2.化痰散瘀软坚者为臣药麝香、穿山甲、赤芍、川贝、天丁、蚤休、夏枯草、蕨根、昆布3.补气活血、养血、止痛者为佐药西洋参、当归、熟地、白芍、丹参4.消肿通淋者为使药大黄、茵陈、天葵子、土茯苓本申请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如下将第(1)组原料犀角、牛黄、麝香、西洋参粉碎;将第(2)组原料山慈姑、板蓝根、蒲公英、白花蛇舌草、龙葵、连翘、穿山甲、蚤休、川贝、赤芍、天丁、夏枯草、昆布、蕨根、当归、与第(1)组原料混合,制成片剂、散剂、冲剂或胶囊,或与第(1)组原料混合后,加蜜制成丸剂。组合物中所用犀角可以用水牛角10-15重量份代替。优选用量是15重量份且作为第(2)组原料。如有积水,用醋大戟2g和米炒斑蝥0.05g制成胶囊,配合使用,但无积水,血瘀者禁用此胶囊。本申请中药组合物的另一服用方法是将第(1)组原料粉碎制成散剂,将第(2)组原料制成汤剂,早晨服散剂,中午服汤剂,晚上服大戟和斑蝥制成的胶囊。另外用田螺膏、万灵膏、生肌粉敷患部,及针灸患部,可以增强本申请药物的疗效。治疗期间禁食海腥、萝卜、牛、羊、鹅、鸡、猪肝、瘦肉等生痰生火之物。实施例按以下重量取原料,(1)犀角2g、牛黄0.4g、麝香0.2g、西洋参4g,粉碎制成散剂,(2)山慈姑3-6g、板蓝根5-10g、蒲公英5-10g、白花蛇舌草10-15g、龙葵10-15g、连翘5-10g、穿山甲3-6g、蚤休3-15、川贝3-10g、赤芍5-10g、天丁2-5g、夏枯草3-10g、昆布5-15g、蕨根5-15g、当归5-15g、熟地5-15g、白芍5-15g、丹参5-15g、大黄2-15g、茵陈5-15g、天葵子5-10g、土茯苓5-10g、八角莲3-10g,煎成汤剂,(3)以醋大戟2g和米炒斑蝥0.05g制成胶囊。以上为每人每天的服用量,早晨服散剂,中午服汤剂,晚上服胶囊。本申请的药物经多年临床使用,能够有效消除临床症状,疗效可靠,且远期疗效好,复发率低。除孕妇应慎用外,无毒副作用。以下是临床观察总结一.一般资料 本药物多年来自制使用,治疗的患者从二十几岁至七十余岁。均经CT检查、切片、化验等临床手段证实为癌症。现收集100例胃癌、食管癌病例加以统计,以成年门诊病人为观察对象。二.治疗方法 服用本申请药物组合物的丸剂,按实施例的剂量每日分3次服用,每一个月为一疗程,一般服药2-6个月。三.疗效评定标准 采用自身治疗前后症状对比,按抗癌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实体瘤客观疗效评定标准评定观察效果,临床治愈 症状及检查的阳性体征消失,恢复一定的劳动能力。显效 症状基本消失,病灶缩小,身体检查的各项指标好转。有效 症状有所改善,病灶基本稳定。经观察,服药后大部分病人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食欲增加,生存质量得到提高,部分病人观察到瘤体缩小,经统计显效率15%,有效率46%,总有效率为61%。本药物治疗其他癌症也收到较好的效果。典型病例1、王林 男,71岁,老红军。1986年经CT检查,膀胱右侧有1.7×1.2厘米的肿块,确诊为膀胱癌,经多个医院治疗无效。1986年10月来我所治疗。经查体瘦面黄,苍白,苔黄厚,脉沉数有利,口干,大便正常,小便血红色,每天尿10余次。此人早几年切除,手摸患处微痛,患部微红肿,有硬块1个。在我所服药治疗30天后,小便正常,能下床,再服150天后,行动自由,肿块消失,恢复健康。1995年回访,患者正常。权利要求1.一种治疗癌症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两组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的(1)犀角2、牛黄0.4、麝香0.2、西洋参4-5;及(2)山慈姑3-6、板蓝根5-10、蒲公英5-10、白花蛇舌草10-15、龙葵10-15、连翘5-10、穿山甲3-6、蚤休3-15、川贝3-10、赤芍5-10、天丁2-5、夏枯草3-10、昆布5-15、蕨根5-15、当归5-15、熟地5-15、白芍5-15、丹参5-15、大黄2-15、茵陈5-15、天葵子5-10、土茯苓5-10、八角莲3-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此组合物的原料组成为(1)犀角2、牛黄0.4、麝香0.2、西洋参4;及(2)山慈姑3、板蓝根4、蒲公英4、白花蛇舌草5、龙葵6、连翘3、穿山甲3、蚤休4、川贝3、赤芍4、天丁2、夏枯草3、昆布4、蕨根4、当归5、熟地4、白芍4、丹参4、大黄2、茵陈4、天葵子4、土茯苓3、八角莲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中的犀角用水牛角10-15重量份代替,且作为第(2)组原料。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中的犀角用水牛角15重量份代替,且作为第(2)组原料。5.制备根据权利要求1、2、3或4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第(1)组原料粉碎;将第(2)组原料用常规方法煎成汤剂,浓缩干燥后,与第(1)组原料混合,制成片剂、散剂、冲剂或胶囊,或与第(1)组原料混合后,加蜜制成丸剂。6.一种治疗癌症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醋大戟2-3重量份和米炒斑蝥0.05-0.06重量份制成胶囊。7.一种治疗癌症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犀角2、牛黄0.4、麝香0.2、西洋参4-5制成散剂。8.一种治疗癌症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山慈姑3-6、板蓝根5-10、蒲公英5-10、白花蛇舌草10-15、龙葵10-15、连翘5-10、穿山甲3-6、蚤休3-15、川贝3-10、赤芍5-10、天丁2-5、夏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癌症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两组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的:(1)犀角2、牛黄0.4、麝香0.2、西洋参4-5;及(2)山慈姑3-6、板蓝根5-10、蒲公英5-10、白花蛇舌草10-15、龙葵10-15、连翘5-10、穿山甲3-6、蚤休3-15、川贝3-10、赤芍5-10、天丁2-5、夏枯草3-10、昆布5-15、蕨根5-15、当归5-15、熟地5-15、白芍5-15、丹参5-15、大黄2-15、茵陈5-15、天葵子5-10、土茯苓5-10、八角莲3-10。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欧应贤
申请(专利权)人:欧应贤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