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传输电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226814 阅读:1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数据传输电缆,属于信号传输电缆技术领域。包括至少一对导体,每个导体外覆有延着导体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绝缘层;一第一屏蔽带,包裹在绝缘层外;一第二屏蔽带,包裹在第一屏蔽带外;一编织屏蔽套,位于第二屏蔽带外;一外护套,位于编织屏蔽带外,特点是:所述的第一屏蔽带沿导体的长度方向纵包,并且第一屏蔽带的长度方向的一侧的边沿与另一侧的长度方向的边沿彼此接合或重叠。本技术方案由于将屏蔽带由已有技术中的缠包改为纵包,从而使信号衰减得到控制,当频率在20GHz时仍能表现出理想的传输效果,相对于已有技术使传输速度提高了六倍,能满足≤30m范围的服务器之间、高速交换机之间以及基站服务器之间的连接,使应用成本得以降低。(*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信号传输电缆
,具体涉及一种数据传输电缆
技术介绍
数据传输电缆被简称为数据电缆,主要但并不限于地用于服务器之间、高速交换机之间以及基站服务器等等之间的连接,其中,服务器之间的连接较为普遍。在中国专利文献中可以大量见诸数据电缆的技术方案,如CN2845120Y推荐有一种带有导电塑料屏蔽层的数据电缆,又如CN201051425Y介绍有一种带有独立分屏蔽的数据电缆,再如CN2758948Y披露有抗干扰高速数据电缆,还如CN1183553C公开有一种具有单独屏蔽双扭线的高速数据电缆,进而如CN201081801Y公诸有一种星绞型数据电缆,更而如CN101174495A揭示有一种铠装数据电缆,又更而如CN2758946Y揭示有一种屏蔽高速数据电缆,还更而如CN2609126Y教导有高屏蔽室外用数据电缆,等等。上述专利中,除了CN201081801Y和CN101174495A外,均是围绕改善屏蔽效果提出的方案,其中CN201081801Y给出的方案是旨在提高传输性能的同时增强电缆的防潮性能、机械性能和耐压性能,对于数据电缆的信号衰减问题,专利使用了发泡加实芯聚烯烃层绝缘的发泡层来保障。而CN101174495A的技术要点在于改善数据电缆的耐压强度和防辐射防鼠咬,因此该电缆显然是室外电缆并且为埋设使用。除上述专利文献外,还有CN2881897Y举荐的一种DVI/HDMI高频数据传输电缆,该专利方案解决了先有技术如数据传输电缆的份量重、体积大和成本高的问题,未对作为考量数据传输电缆的信号衰减和回路损失技术内涵给出技术启示;CN201215742Y给出的对称型数据传输电缆围绕的是节约铜材和降低成本,更具体地讲,将导体采用铜包铝,即在铝芯外镀覆铜层。较为典型的如由本申请人提出的公开号为CN101447254A高速平行对称数据电缆,该专利申请方案能使衰减和回路损失有效降低;以及如CN13177716C提供的数据传输电缆在
技术介绍
中(说明书第1页)阐述了引起衰减的原因,给出的技术方案由说明书第2页第4-13行揭示,核心是对屏蔽带面向导体的一个面赋予厚度≥1μm而≤10μm的金属 层,该专利方案能在很大程度上抑制衰减。经申请人按上述两项专利方案模拟获得的产品实验表明,以长度为≤30m为例,当频率为3GHz以内时,并未出现波动,而当频率为6-12GHz范围时,便表现出了很大的波动,当大于等于12GHz并且小于等于20GHz时,衰减现象十分严重,导致数据传输失败。这正好印证了我国出版的《通信电缆的电性能与设计计算》一书第2章第513页左栏所阐述的“一层带有螺旋绕包屏蔽,其转移阻抗一开始按均匀的管子的规律下降,然后由于螺旋管的轴向磁场作用而急剧上升,因此在高频下这种屏蔽结构的性能是很差的”。目前的情形是,在传输速度高的场合大都使用光纤传输,这是由于数据传输电缆的信号衰减问题始终未得到有效解决所致。然而,光纤传输的成本(以30m为例)比数据传输电缆传输的成本大约高出五倍左右。以相距30m的两个服务器之间的数据传输为例,-->需要有两个光电转换模块和一个连接于两个光电转换模块之间的光纤组合件,由第一个服务器输出的电信号经第一个光电转换模块转换为光信号,经光纤组合件传输给第二个光电转换模块,再由该第二个光电转换模块转换为电信号。如此一套装置(系统)目前的费用约为500-600美元。然而,如果采用数据传输电缆藉代光纤传输,那么可以由数据传输电缆直接与两个服务器连接,从而省去一对光电转换模块,费用仅为80-100美元。因此,光纤应用于短距离的传输尤其是前述的服务器之间、高速交换机之间和基站服务器之类的数据传输是极不经济的,仅仅是人们不得已而为之的无奈之举。由上可知,如果能使数据传输电缆从已有技术中的仅能3GHz的程度(速度)提高到20GHz,并且传输平稳而不发生较大衰减,那么便可替代短距离的光纤传输,进而能充分应用于前述的服务器之间、高速交换机和基站服务器的连接,使数据传输电缆的用途得以扩展。为此,本申请人进行了探索,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能确保传输信号衰减小和传输速度快而藉以满足诸如服务器之间、高速交换机之间和基站服务器之间的数据传输要求的数据传输电缆。本技术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数据传输电缆,包括至少一对导体,每个导体外覆有延着导体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绝缘层;一第一屏蔽带,包裹在所述绝缘层外;一第二屏蔽带,包裹在所述的第一屏蔽带外;一编织屏蔽套,位于所述的第二屏蔽带外;一 外护套,位于所述的编织屏蔽带外,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屏蔽带沿所述的导体的长度方向纵包,并且第一屏蔽带的长度方向的一侧的边沿与另一侧的长度方向的边沿彼此接合或重叠。在本技术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屏蔽带由聚酯薄膜层、金属层和胶层构成,金属层结合在聚酯薄膜层朝向所述导体的一侧的表面,而胶层则结合在聚酯薄膜层的朝向所述第二屏蔽带的表面。在本技术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金属层的厚度为10.1-20μm,所述的胶层为热熔胶,厚度为0.5-5μm。在本技术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金属层为铝膜层。在本技术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金属层为铜膜层。在本技术的还有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金属层为铝铜膜层。在本技术的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二屏蔽带以缠包方式缠包于所述的第一屏蔽带外。在本技术的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二屏蔽带在朝向所述的第一屏蔽带的一侧的表面结合有胶粘层。在本技术的又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胶粘层为热熔胶层,其厚度为0.5-5μm。在本技术的又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一对导体之间还置入有沿导体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用于减小电缆衰减的频率依赖性的一接地线。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由于将屏蔽带由已有技术中的缠包改为纵包,从而使信号衰减得到了控制,当频率在20GHz时仍能表现出理想的传输效果,相对于已有技术-->(3GHz)使传输速度提高了六倍,能满足≤30m范围的服务器之间、高速交换机之间以及基站服务器之间的连接,使应用成本得以降低五倍以上。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结构图。图2为图1的A剖放大图。图3为图1的B剖放大图。图4为本技术数据传输电缆与已有技术中的数据传输电缆的频率特性对比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专利局的审查员尤其是公众能够更加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和有益效果,申请人将在下面以实施例的方式结合附图作详细说明,但是对实施例的描述均不是对本技术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据本技术构思所作出的仅仅为形式上的而非实质性的等效变换都应视为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范畴。请见图1、图2和图3,在本实施例中,由图1所示,给出了结构完全相同的两对导体1,当然根据需要还可增加导体1的对数,如三对、四对或者更多,也就是说导体1既可少至一对,也可多至数对。当导体1存在一对以上时,编织屏蔽套4和外护套5依然均只需一个。下面以一对导体1为例进行描述,在各导体1的外部以电线电缆加工行业惯用的技术挤覆绝缘层11,也就是说,绝缘层11沿着导体1的长度方向挤覆。在各自挤覆有绝缘层11的一对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数据传输电缆,包括至少一对导体(1),每个导体(1)外覆有延着导体(1)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绝缘层(11);一第一屏蔽带(2),包裹在所述绝缘层(11)外;一第二屏蔽带(3),包裹在所述的第一屏蔽带(2)外;一编织屏蔽套(4),位于所述的第二屏蔽带(3)外;一外护套(5),位于所述的编织屏蔽带(4)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屏蔽带(2)沿所述的导体(1)的长度方向纵包,并且第一屏蔽带(2)的长度方向的一侧的边沿与另一侧的长度方向的边沿彼此接合或重叠。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数据传输电缆,包括至少一对导体(1),每个导体(1)外覆有延着导体(1)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绝缘层(11);一第一屏蔽带(2),包裹在所述绝缘层(11)外;一第二屏蔽带(3),包裹在所述的第一屏蔽带(2)外;一编织屏蔽套(4),位于所述的第二屏蔽带(3)外;一外护套(5),位于所述的编织屏蔽带(4)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屏蔽带(2)沿所述的导体(1)的长度方向纵包,并且第一屏蔽带(2)的长度方向的一侧的边沿与另一侧的长度方向的边沿彼此接合或重叠。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输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屏蔽带(2)由聚酯薄膜层(21)、金属层(22)和胶层(23)构成,金属层(22)结合在聚酯薄膜层(21)朝向所述导体(1)的一侧的表面,而胶层(23)则结合在聚酯薄膜层(21)的朝向所述第二屏蔽带(3)的表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据传输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属层(22)的厚度为10.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颜君
申请(专利权)人:常熟泓淋电线电缆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