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瞿群威专利>正文

一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穿刺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206821 阅读:2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穿刺针,它包括直针管、弯针管,直针管和弯针管的尾端均设有针座,所述直针管设有带弯曲弧度的针尖,针尖的一侧设有开口;所述弯针管的针头段弯曲,弯针管套合在直针管内,弯针管针头段的弯曲部分从直针管的针尖开口处伸出。使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穿刺针,外层的直针管通过目前最安全也最易操作的后外侧入路穿刺法只需一次穿刺到达突出椎间盘纤维环的边缘,再用内层的弯针管就能对椎间盘内进行多条通道、多个方向的注射,从而最大限度地扩大臭氧与椎间盘髓核组织的接触面积,解决了臭氧气体弥散与接触面限制的问题,有利于提高疗效。(*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是一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穿刺针
技术介绍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病,约占腰腿痛患者的25% 40%,多发生于青壮 年,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能力。臭氧注射椎间盘消融术是近年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 症的一种新的安全有效的微创方法,其原理是利用臭氧的强氧化性来氧化髓核组织内的蛋 白多糖、破坏髓核细胞,达到萎缩椎间盘、使其回缩的目的;同时臭氧尚有止痛、消除神经根 无菌性炎症、减轻免疫反应等优点,是目前所有微创疗法中唯一既具有神经根减压作用,又 具有消除化学刺激所致的神经根无菌性炎症的多重作用的疗法。该法创伤极小,具有安全 系数高,痛苦小、疗效好、罕有并发症等优势,在国内外已公认是免除开刀治疗腰椎间盘突 出症最有希望的手段之一。由于该疗法最主要机制是氧化蛋白多糖,使椎间盘脱水、萎缩, 解除腰椎间盘突出的机械性压迫。所以理论上只要让髓核组织接触O3气体越充分,蛋白多 糖氧化越多,髓核脱水及椎间盘内压力下降越多,疗效就越好,而且临床研究也显示O3在椎 间盘内分布呈弥散状态或突出物内有O3分布时疗效更好,因此选择合适的注射器材、运用 适当的注射手法可以提高疗效。为达到上述目的,一些医生采用有3个侧孔的酒精注射针, 注射时前后移动并变换针尖方向,使气体尽量与不同部位的髓核组织接触。这种方法虽然 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 O3与椎间盘的接触面积,但由于只在一条通道上注射,而腰椎间盘较 大,髓核较多,有时O3分布只集聚成一团,而且这种针是直的,从后外侧入路进针不便于进 行突出物内注射,所以疗效受影响。此外,对于胶原酶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时,如果将 部分胶原酶注射在突出物内,也可起到提高疗效的作用。虽然从侧隐窝入路可以对旁中央 型椎间盘突出进行突出物内注射,但这种入路对穿刺技术要求较高,不利于推广,而且由于 需要进入椎管内,可能造成硬膜囊及神经根袖的损伤,加大了治疗风险。也有专家进一步提 出改进方法,采用CT介入盘内置管多次多点注射的方法,该方法虽然可以通过导管多次注 射,无需多次穿刺,导管上的多孔也可在一定程度上扩大臭氧与髓核的接触面积。但该方法 也存在较大局限性,留置的导管增加了椎间盘的感染机会,导管可能被血液堵塞或者从椎 间盘中脱出从而导致第二次注射失败,置入椎间盘内的导管也只能在椎间盘内的一个通道 上注射O3,同样不利于O3在整个椎间盘内的弥散分布。正因为如此,所以有人主张1周后 行2次注射,但2次注射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穿刺针,能够使臭氧在椎间 盘内更好地弥散分布,还能够使臭氧更多地分布到突出物内及髓核的理想位置,并且无需 对患者进行反复穿刺,减轻患者的治疗痛苦和经济负担。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的穿刺针,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直针管、弯针管,直针管和弯针管的尾端均设有针座,所述直3针管设有带弯曲弧度的针尖,针尖的一侧设有开口 ;所述弯针管的针头段弯曲,弯针管套合 在直针管内,弯针管针头段的弯曲部分从直针管的针尖开口处伸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直针管和弯针管尾端的针座上均设有凸起,直针管 针座上的凸起与直针管的针尖开口方向一致,弯针管针座上的凸起与其针头弯曲的方向一 致。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直针管的外壁上设有刻度,弯针管的后半段 的外壁上也设有刻度。对上述技术方案的再进一步改进所述弯针管的材料为不锈钢合金。对上述技术方案更进一步改进所述直针管和弯针管均配有与之形状相适的实心 针芯,针芯尾端设有与针座相适配的针柄。有益效果使用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穿刺针,外层的直针管通过目 前最安全也最易操作的后外侧入路穿刺法只需一次穿刺到达突出椎间盘纤维环的边缘,再 用内层的弯针管就能对椎间盘内进行多条通道、多个方向的注射,从而最大限度地扩大臭 氧与椎间盘髓核组织的接触面积,解决了臭氧气体弥散与接触面限制的问题,有利于提高 疗效。另外利用内弯针管可以向突出物方向弯曲的特点可以较容易到达突出物内进行臭氧 注射,是目前唯一一种无需经过小关节内侧缘进入椎管、而是从后外侧“安全三角区”进针 就可以同时对椎间盘内和突出物内进行臭氧注射的方法,解决了运用常规穿刺针从常规穿 刺部位难以达到理想位置点的难题,扩大了治疗的适应症,提高了治疗的安全性。经临床观 察研究显示,利用本技术进行注射具有更好的疗效,而且无需反复多次穿刺,可以避免 多次穿刺给患者增加痛苦,减少患者的X线摄入量,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经济实用,为臭 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穿刺工具;同时本工具对于解决胶原酶突出物内 注射也是一种安全的方法;所述直针管和弯针管外面标有刻度,便于掌握进针深度,尾端的 针座两侧各有一对称的短桩,便于固定穿刺方向及确定体内直针管弧形开口的方向及弯针 管弯曲的方向;所述直针管和弯针管尾端的针座上均设有凸起,直针管针座上的凸起与直 针管的针尖开口方向一致,弯针管针座上的凸起与其针头弯曲的方向一致,凸起的方向与 针尖以及针尖开口的方向一致,可便于医生操作时对于针尖方向的识别;所述直针管的外 壁上设有刻度,弯针管的后半段的外壁上也设有刻度,能够在操作时便于掌握进针深度;所 述弯针管的材料为不锈钢合金,具有良好的弹性,便于弯针管进入直针管内且在穿出直针 尖端时立即恢复成弧形弯曲;所述直针管和弯针管均配有与之形状相适的实心针芯,针芯 尾端设有与针座相适配的针柄,针芯穿入直针管和弯针管内,在操作时可增加针管的硬度, 提高穿刺力度,同时也可避免异物进入针管内造成堵塞,当针管穿刺成功后,可将针芯抽出 再继续进行操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直针管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弯针管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的本技术一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穿刺针,它包括直针管1、弯 针管2,其外面带有刻度,直针管1和弯针管2的尾端均设有针座3、4,直针管1和弯针管2 尾端的针座3、4上均设有凸起12、13,直针管1针座上的凸12起与直针管1的针尖5开口 方向一致,弯针管2针座上的凸起13与其针头弯曲的方向一致,所述直针管1设有带弯曲 弧度的针尖5,针尖5的一侧设有开口 6,通过针座上的凸起即可确定其开口方向;所述弯针 管2的针头端超出直针段7呈一定弧度弯曲,弯针管2套合在直针管1时,弯针管2针头端 的弯曲部分在直针管1内时会变直,从直针管1的针尖开口 6处伸出后会因其良好的弹性 而自动恢复成原来的弯曲形状。所述直针管外壁带有刻度,其外径0. 91mm,内径0. 64mm,针座长0. 8cm,针身长分 为IOcm和12cm两种规格;弯针管外壁后半段也带有刻度,由弹性良好的不锈钢合金制成, 可插入直针管内,弯针管外径0. 61mm,内径0. 38mm,针座长0. 8cm,针身长分13cm和15cm两 种规格,分别与直针的两种规格相对应。当弯针管完全插入直针内时,针尖弯曲部分应超出 直针尖端3cm,针身直行部分与直针管等长,超出直针管部分有30 55°不同弧度的弯曲, 当弯针管进入直针管时其弯曲的方向应与直针管针尖的弧形方向一致。如图2、图3所示的直针管1和弯针管2,直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穿刺针,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直针管、弯针管,直针管和弯针管的尾端均设有针座,所述直针管设有带弯曲弧度的针尖,针尖的一侧设有开口;所述弯针管的针头段弯曲,弯针管套合在直针管内,弯针管针头段的弯曲部分从直针管的针尖开口处伸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瞿群威朱少铭
申请(专利权)人:瞿群威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2[中国|湖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