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葛强专利>正文

治疗颈椎病的中药颗粒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620444 阅读:2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中药制剂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颈必复颗粒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它是由白芍、威灵仙、葛根、党参、黄芪、丹参、川芎、木瓜、桂枝、香附、地黄、甘草组成。制法是将其中川芎、香附、桂枝蒸馏提取挥发油,葛根等九味药制提取液,提取液浓缩成清膏。清膏加入蔗糖、糊精混匀,制粒、干燥,喷入上述挥发油,混匀,即得。特点是补血益气、活血化瘀,散风利湿。用于颈椎病引起的颈项疼痛,活动艰难,肩痛,上肢麻木或肌肉萎缩等症,具有十分明显的疗效,临床治愈率可达85%以上。(*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涉及领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中药制剂
,尤其是一种颈必复颗粒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颈肩、颈椎痛疾病的发病率很高,给患者带来很多痛苦和日常生活的不便。这种病从中医理论上讲,其主要致病原因一是损伤;二是外邪,主要为风、寒、湿外袭;三是卫阳不固,腠理开泻或血气不足,或相应脏器隐伏性病变(各脏器正气不足)所导致的患病原因。其病理机制为在损伤、外邪袭入,正气不足的致病因素作用下,导致血瘀气滞,造成经脉气血阻塞不畅,中医所谓痹,即闭塞不通之意,而“不通则疼”。治疗颈肩、颈椎病,常用的药物分为两大类,即西药和中药。西药有镇痛药,如阿斯匹林、布洛芬、芬必得等;调节神经系统营养性药有维生素B1、维生素B12、谷维素、刺五加片、健脑合剂等,这些西药能起到治疗疼痛的作用,但是并没有起到有效的根治效果。常用的中成药有风湿寒痛片、养血荣筋片、骨仙片、骨刺片、颈痛片、颈复康等。常用的中药方剂有独活寄生汤、桃红四物汤、骨刺汤、伸筋活血汤等,这些中成药或方剂对颈肩、颈椎病都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但是疗效慢,治疗效果不十分令人满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颈必复颗粒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该制剂经过多年的临床验证,组方精练、严谨,对颈肩、颈椎痛疾病临床治愈率可达85%以上。治疗颈肩、颈椎痛疾病的颈必复颗粒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原料药物和辅料组成,白芍165-195g,威灵仙105-135g,葛根105-135g,党参75-105g,黄芪75-105g,丹参55-85g,川芎55-85g,木瓜75-105g,桂枝45-75g,香附45-75g,地黄55-85g,甘草45-75g。辅料有蔗糖粉、糊精以制成颗粒料为适量的剂量。上述治疗颈肩、颈椎痛疾病的颈必复颗粒中药制剂的制法是以上十二种药物,将其中川芎、香附、桂枝蒸馏提取挥发油,蒸馏后的水溶液另外用器皿收集;葛根、丹参加75%乙醇回流提取二次,每次2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回收乙醇,水溶液备用;葛根、丹参药渣与其余黄芪等七味药加水煎煮三次,每次1.5小时,合并煎煮液,滤过,滤液与上述水溶液合并,浓缩至相对密度1.35-1.38(60℃)的清膏。提取清膏1份,加入蔗糖粉2.5份、糊精0.5份混匀,制粒、干燥,喷入上述挥发油,混匀,即得颈必复颗粒中药制剂。性状本品为棕黄色至棕褐色颗粒,味甜,微苦。装袋每袋10g。服法一次2袋,一日3次,开水冲服。本专利技术的特点是,补血益气、活血化瘀,散风利湿。用于颈椎病引起的颈项疼痛,活动艰难,肩痛,上肢麻木或肌肉萎缩等症,具有十分明显的疗效,临床治愈率可达85%以上。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治疗颈肩、颈椎痛疾病的颈必复颗粒中药制剂,它是由下述药物原料和辅料组成,白芍165g,威灵仙105g,葛根105g,党参75g,黄芪75g,丹参55g,川芎55g,木瓜75g,桂枝45g,香附45g,地黄55g,甘草45g。辅料有蔗糖粉、糊精以制成颗粒料为适量的剂量。上述治疗颈肩、颈椎痛疾病的颈必复颗粒中药制剂的制法是以上十二种药物,将其中川芎、香附、桂枝蒸馏提取挥发油,蒸馏后的水溶液另外用器皿收集备用;葛根、丹参加75%乙醇回流提取二次,每次2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回收乙醇,水溶液备用;葛根、丹参药渣与其余黄芪等七味药加水煎煮三次,每次1.5小时,合并煎煮液,滤过,滤液与上述水溶液合并,浓缩至相对密度1.35-1.38(60℃)的清膏。提取清膏,加入蔗糖粉2.5份、糊精0.5份混匀,制粒、干燥,喷入上述挥发油,混匀,即得颈必复颗粒中药制剂。实施例2治疗颈肩、颈椎痛疾病的颈必复颗粒中药制剂,它是由下述原料药物组成白芍180g,威灵仙120g,葛根120g,党参90g,黄芪90g,丹参70g,川芎70g,木瓜90g,桂枝65g,香附60g,地黄70g,甘草60g。其余同实施例1。实施例3治疗颈肩、颈椎痛疾病的颈必复颗粒中药制剂,它是由下述原料药物组成,其特征在于白芍195g,威灵仙135g,葛根135g,党参105g,黄芪105g,丹参85g,川芎85g,木瓜105g,桂枝75g,香附75g,地黄85g,甘草75g。其余同实施例1。临床病例报告临床资料本组病人是门诊诊治的10例(病症)病人,为治疗组,没有作对照组临床。治疗组病人10例,其中男6例,女4例;年龄最大66岁,最小者40岁,平均年龄61.2岁;病程最长者8年,最短者几个月。诊断标准以照相诊断和患者自诉为诊断标准。治疗标准以照相诊断和患者自诉感觉为治疗标准。临床控制显效以照相诊断无症状,患者自诉无症状为显效;好转患者自诉无病状,照相可见病灶为好转无效服药后未见任何效果为无效。本资料10例病人均符合上述自拟的诊断标准。治疗结果显效9例;好转1例;总有效率100%。临床病例病例1,李蜻,女,46岁,抚顺市钢铁公司职工,一年多来,经常性颈椎疼痛,并伴有头痛、肩痛、上肢疼痛,有时上肢麻木,手发麻,后来发展到颈部僵硬,活动受限,经查舌质淡红,或见瘀点,瘀斑,苔白,脉弦细。一开始按摩、针灸,一直没有见好转,服用颈必复颗粒二个疗程,疼痛减轻,又加一个疗程,颈部活动自由,痊愈。病例2,孙大光,男,66岁,本溪水泥厂职工,从1998年初,时常脖子痛,开始以为是落枕了,但一直未好,用了风湿膏,局部热敷,未见好转,后经医院照相确诊为颈部纤维质炎,疼痛时口服多种西药止痛,无明显作用,服用颈必复颗粒二个疗程疼痛明显减轻,活动自如,现一直未复发。病例3,樊振举,55岁,教师,二年多来,自觉脖子酸痛,活动受限,后来发展到肢体麻木,脚软,步态不稳,畏寒肢冷,自汗,舌质淡,苔白,脉延迟,经医院确诊为脊髓型颈椎病。服用芬必得,炎痛喜康,未见好转,后服用颈必复颗粒,每天3次,一次2袋,一个月为一个疗程,服用二个疗程,疼痛症状减轻,肢体麻木减轻,加服二个疗程,痊愈。病例4,张堰,男,51岁,某医药公司经理。反复头晕,颈痛、肩胛痛、手麻4年余,曾住医院治疗,经X线照片,确诊为颈椎病,对症治疗1个月,头晕消失,其他症状无明显变化而出院。出院后先后服用抗骨质增生片2个月、颈痛灵1疗程,疗效不佳,又出现头晕,即来院复诊。当时有头晕、颈痛、肩胛胀痛、右手麻木、舌质淡红、有瘀点,苔白、脉涩。体查颈活动受限,颈5、6节压痛,锥间孔压缩试验阳性,手肌力正常。X线照片颈椎生理弯曲消失变直,颈4、5、6节增生,颈4-5节、5-6节锥间隙变窄,符合颈椎病表现;脑血流图,右侧椎动脉供血不足;血液参数检查外周阻力1.8PRr,血液粘性5.1CP。辩病为颈椎病(混合型),辩症为血瘀症(气滞血瘀型)。给予颈必复颗粒,每日3次,每次2袋,服药7天自述头晕消失,服药2周颈痛、肩胛痛明显减轻,服药一个月(一个疗程),诸症消失。为了巩固疗程,继续服完一个疗程、随访,至今未见复发。病例5,葛振东,男,47岁,某集团公司董事长,颈肩疼痛已经有7、8年了,头痛、头胀,颈部活动受限,经常头晕并伴有卧鸣,经常服用天麻丸,六味地黄丸,及外用风湿膏、麝香虎骨膏,均未见好转;而且近一年多来,疼痛加重,到医院就诊,经X线照片诊断为颈椎病;自述头晕、颈痛、肩胛胀痛、酸麻,查体舌质淡红、苔白、脉涩,颈活动受限,颈5、6压痛。X线照片颈椎生理弯曲消失变直,颈4-5、5-6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颈必复颗粒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药物原料和辅料组成,白芍165-195g,威灵仙105-135g,葛根105-135g,党参75-105g,黄芪75-105g,丹参55-85g,川芎55-85g,木瓜75-105g,桂枝45-75g,香附45-75g,地黄55-85g,甘草45-75g; 辅料有蔗糖粉、糊精以制成颗粒料为适量的剂量。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强高振林
申请(专利权)人:葛强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21[中国|辽宁]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