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能铁镍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187821 阅读:4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能铁镍电池,它包括有铁镍电池壳体及其电解液,在各铁镍电极材料的集流板正反面上分别均布有两面贯通的微孔,在各个微孔的周边上向两面的斜上方分别伸出有毛刺,在各集流板的正反面上以毛刺为固定点粘固有一层所需电极材料与粘结剂凝固的正负极板反应层,在各反应层包裹的正负极板之间于电池壳体内分别设有一层能透过电离子的隔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与传统的袋式极板铁镍电池相比,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放电倍率高、极板强度高、容量大、有效减少电极粉材料脱落现象,有利于推广应用。(*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池和电池组,特别是一种体积小、放电倍率高、极板强度高、容 量大的高能铁镍电池。技术背景铁镍电池的正负电极材料中不含铅、汞、镉等有害人类健康的重金属,而且材料来 源广、成本低,是公认的绿色安全化学电源。现有的袋式铁镍电池是一种有极板盒结构,但 是因它采用一种袋式极板,使得电池的体积大、重量大,极大地局限了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体积小、重量轻、放电倍率高,极板强度高、容量大 的高能铁镍电池。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以如下方式解决的,它包括有铁镍电池壳体及其电解 液,其特征在于在各铁镍电极材料的集流板正反面上分别均布有两面贯通的微孔,在各个 微孔的周边上向两面的斜上方分别伸出有毛刺,在各集流板的正反面上以毛刺为固定点分 别粘固有一层由正电极材料或负电极材料与粘结剂凝固成的极板反应层,在各正负极板反 应层之间于电池壳体内分别设有一层能透过电离子的隔膜。本技术与传统的袋式极板 铁镍电池相比,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放电倍率高、极板强度高、容量大、有效减少电极材料 脱落现象,有利于推广应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正负极板的局部放大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详细描述实施例,它包括有一个铁镍电池壳体1,在电池壳体内装入有电 解液3,在各正负极板上端分别用螺栓4固定有正负极耳7和5,在正负极耳之间的壳体上 设安全气阀6,主要改进之处如图2所示,它是在各集流板10的正反面上分别均布有两面 贯通的微孔13,在各微孔的周边上向两面的斜上方分别伸出有毛刺11,在各集流板的正反 面上以毛刺为固定点分别粘接固定有一层由正电极材料或负极材料与粘结剂混合凝固成 的极板反应层12,形成本设计的正极板8和负极板2,在各正负极板反应层之间于电池壳体 内分别安装有一层能透过电离子的隔膜9。经过上述改进,使极板密度大为提高并强化固 定,大大提高了电池的电容量和放电倍率,有利于使电动车辆快速启动和爬坡,具有物美价 廉,应用广泛的优点。权利要求高能铁镍电池,它包括有铁镍电池壳体及其电解液,其特征在于在各铁镍电极材料的集流板正反面上分别均布有两面贯通的微孔,在各个微孔的周边上向两面的斜上方分别伸出有毛刺,在各集流板的正反面上以毛刺为固定点分别粘固有一层由正电极材料或负电极材料与粘结剂凝固成的极板反应层,在各正负极板反应层之间于电池壳体内分别设有一层能透过电离子的隔膜。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高能铁镍电池,它包括有铁镍电池壳体及其电解液,在各铁镍电极材料的集流板正反面上分别均布有两面贯通的微孔,在各个微孔的周边上向两面的斜上方分别伸出有毛刺,在各集流板的正反面上以毛刺为固定点粘固有一层所需电极材料与粘结剂凝固的正负极板反应层,在各反应层包裹的正负极板之间于电池壳体内分别设有一层能透过电离子的隔膜。本技术与传统的袋式极板铁镍电池相比,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放电倍率高、极板强度高、容量大、有效减少电极粉材料脱落现象,有利于推广应用。文档编号H01M4/80GK201749907SQ20102018461公开日2011年2月16日 申请日期2010年5月7日 优先权日2010年5月7日专利技术者付吉远, 刘海洲, 吕长栓, 王庆国 申请人:河南省绿色电源新技术研究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庆国吕长栓付吉远刘海洲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绿色电源新技术研究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